18 小猴子下山 课件(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8 小猴子下山 课件(5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6 17:1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一年级下册
18 小猴子下山
学习内容
1.了解课文大意。
2.识记生字、写字。
返 回
第一阶:我爱识字
  快速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看见小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最后,小兔子跑进树林里不见了,小猴子一无所获的事。我们从小猴子的行为中得到启示:做事情要有明确的目标,要始终如一。
会认字
摘 捧 瓜 抱 蹦 追
猴 结 掰 扛 满 扔
zhāi pěng guā bào bèng zhuī
hóu jiē bāi káng mǎn rēng






都是提手旁( 扌)
我会认读
◆偏旁归类、看图识字
两手一分。  (  )  
掰开 掰手腕

我会认读
◆字谜识字
掰,会意字。“掰”从双手,从分。“分”意思为“一分为二”。“双手”与“分”联合起来表示“用双手把一物分成两份”。
我会认读
◆字理识字

     
楷书
金文
篆文
瓜,金文 像藤茎 上挂着葫芦状的果子。
造字本义:挂在藤上的葫芦状果实。
我会认读
◆字理识字
猴:猴子、猴哥、猴戏 追:追问、追跑、追赶
满:满意、满足、满身 捧:捧起、捧场、追捧
摘:摘豆、摘下、采摘 结:结出、开花结果
瓜:西瓜、瓜果、瓜子 蹦:蹦高、蹦蹦跳跳
我会认读
◆熟字组词识字
小猴子
掰玉米
hóu
bāi
扛着
káng
结桃子 满树
jiē mǎn
扔玉米
rēng
摘桃子
zhāi
捧着
pěng
西瓜
guā
bào
抱着
追小兔子
zhuī
bèng bèng
蹦 蹦跳跳
我会认读
易读错
“常、扔、摘、追”是翘舌音;“结”是多音字,在本课读jiē;“扛、扔、捧、蹦”是后鼻音;
特别注意“掰、摘”的韵母是ai。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独体字:






半包围:

会写字
kuài

结构:左右
部首:土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右部的横折
往左收,一撇先直再弯穿插到提下
方,一捺较舒展。
写字指导
fēi

结构:左右
部首:非
书写指导:
写字指导
先写左竖与三横,两竖有长短,横
之间距离匀称,长短有别。
cháng

结构:上下
部首:巾
书写指导:
写字指导
小字头要收紧,秃宝盖要舒展,“口”字形体小又扁,位于横中线上方。“巾”字略宽于“口”。上下重心要对正。
此处为“彳”,
不要写成“亻”。
不要少写一点。
此处为点。
不是捺。
易写错
第二阶:我会阅读
学习内容
返 回
1.学习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语句。
3.句式学用。
一块 非常 来往 瓜果 进入 空手
词语运用
小兔种了一块地,地里瓜果真香甜。
来往顾客非常多,空手进入满手还。
词语听写
空——(  )满地——(   )高兴——(   )
只好——(   ) 看见——(      )
空——(   ) 扔——(   )

可爱——(      ) 

可恨、可憎

遍地
开心
只得
看到、瞧见
一个杯子装满了水,
另一个杯子是空的。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肩膀承担。
例句:妹妹扛着一把铁锹去参加劳动。


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
例句:他把巧克力掰开分给我一块。
两手托着。
例句:弟弟手捧着一束鲜花。
丢弃,舍弃。
例句:这条鱼臭了,把它扔了吧!


词语解释
冬瓜
西瓜
黄瓜
香瓜
我会扩词
南瓜

   有 一 天,小 猴 子 下 山 来,走 到 一 块 玉 米 地 里。他 看 见 玉 米 结 得 又 大 又 多,非 常 高 兴,就 掰 了一 个,扛 着 往 前 走。
地 点
看见什么
做什么
玉 米 地
玉 米 结 得 又 大 又 多
掰 了一 个,扛 着
课文解读
yǒu

tiān
xiǎo
hóu
zi
xià
shān
lái
zǒu
dào

kuài





kàn
jiàn


jiē
de
yòu

yòu
duō
fēi
cháng
gāo
xìng
jiù
bāi
le


káng
zhe
wǎng
qián
zǒu
   小 猴 子 扛 着 玉 米,走 到 一 棵 桃 树 下。他 看 见 满 树 的 桃 子 又 大 又 红,非 常 高 兴,就 扔 了 玉 米,去 摘 桃 子。
地 点
看见什么
做什么
课文解读
yì kē táo shù xià tā kàn jiàn mǎn shù de
táo zi yòu dà yòu hóng fēi cháng gāo xìng jiù
rēng le yù mǐ qù zhāi táo zi
xiǎo hóu zi káng zhe yù mǐ zǒu dào
满 树 的
桃 子 又 大 又 红
桃 树 下
扔 了 玉 米,去 摘 桃 子
   小 猴 子 捧 着 几 个 桃 子,走 到 一 片 瓜 地 里。他 看 见 满 地 的 西 瓜 又 大 又 圆,非 常 高 兴,就 扔 了 桃 子,去 摘 西 瓜。
地 点
看见什么
做什么
瓜 地 里
西 瓜 又 大 又 圆
扔 了 桃 子,去 摘 西 瓜
课文解读
xiǎo hóu zi pěng zhe jǐ gè táo zi
zǒu dào yí piàn guā dì lǐ tā kàn jiàn mǎn
dì de xī guā yòu dà yòu yuán fēi cháng gāo
xìng jiù rēng le táo zi qù zhāi xī guā
又大又多
又大又红
又大又圆
“又~又~”式词语
太阳
用“又~又~ ”式词语描写下列事物。
苹果
说一说
   小 猴 子 抱 着 一 个 大 西 瓜 往 回 走。走 着 走 着,他 看 见 一 只 小 兔 子 蹦 蹦 跳 跳 的,真 可 爱,就 扔 了 西 瓜,去 追 小 兔 子。
看见什么
做什么
小 兔 子 蹦 蹦 跳 跳 的
扔 了 西 瓜
追 小 兔 子
课文解读
xiǎo hóu zi bào zhe yí gè dà xī guā wǎng
huí zǒu zǒu zhe zǒu zhe tā kàn jiàn yì zhī xiǎo
tù zi bèng bèng tiào tiào de zhēn kě ài jiù rēng
le xī guā qù zhuī xiǎo tù zi
小猴子最后带了什么回家?
   小 兔 子 跑 进 树 林 里,不 见 了。小 猴 子 只 好 空 着 手 回 家 去。
xiǎo tù zi pǎo jìn shù lín lǐ bú jiàn le
xiǎo hóu zi zhǐ hǎo kōng zhe shǒu huí jiā qù
小猴子最后什么也没得到。
结合课文内容,完成表格。
(小猴子)看到了什么
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
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
小兔子蹦蹦跳跳
做了什么
扔 摘 捧
扔 摘 抱
扔 追
空着手回家去
结果怎样


  小兔子跑进树林里,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只好
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小猴子目标不明确,三心二意,最后落得一无所有,所以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议一议
玉米
三心二意 一无所获
桃子
桃子
西瓜
西瓜
兔子





空着手回家
小猴子为什么空着手回家
掰玉米

你想对小猴子说些什么?
  小猴子,做事情不要三心二意,否则就会落得一无所有。
小猴子,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畅所欲言
句式学用
准确运用动词。
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如“走” “看”“盯”“打”等。用好动词是开启语言表达大门的金钥匙,准确使用动词可以化静为动,刻画出鲜活的事物。本文就恰当地运用了动词,如,“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这段话中的“扛、走、看见、扔、摘”等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小猴子看到又大又红的桃子后,扔了玉米去摘桃子的快乐心情,表现出小猴子做事不专一的特点。
句式学用
那么,怎样才能准确运用动词呢?
1.要学会观察,抓住人或事物的特征,把动作写得准确、具体、鲜明。如本文中:“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这两句话中的“抱、走、看见、蹦蹦跳跳、扔、追”等动词把小猴子看见小兔子后的高兴心情和小兔子的可爱描写得极具动感,栩栩如生。
句式学用
2.体会句子或文章的具体环境,恰当地使用动词,使句子的感彩更强烈。如描写一个饥饿的人吃饭的情景,“抓起馒头就吃”比“拿起馒头就吃”更生动、形象,更能体现这个饥饿的人当时急迫的心情。
3.当几个动词都能表达同一个意思时,要比较一下,用哪个能使句子更生动。如描写春天的小草,可以用“长、钻”这两个动词,但用“钻”更能体现出小草的生机勃勃,即“春天来了,小草钻出了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像铺了一块绿地毯”。
我会说
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结构图示
玉 米
又大又多
桃 子
又大又红
西 瓜
又大又圆
兔 子
蹦蹦跳跳
兔 子
不见了
掰 扛
扔 摘 捧
扔 摘 抱
扔 追
空手回家





第三阶:我想试试
学习内容
返 回
1.课后练习。
2.课外拓展。
课后习题1
朗读课文。
老师来指导
本文段落结构相同,句式不断反复,每一个自然段都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用叙述的语气朗读,做到平实自然。朗读第二句时,可以结合“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 这样“又~又~式”的词语,体现出小猴子对所见事物的欣喜之情。注意体会小猴子的心理变化,最后一个自然段抓住“只好”一词,读出小猴子最后“空着手回家去”时失落、后悔的心情。
课后习题1
朗读课文。
答案供参考
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他看
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
前走。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课后习题2
结合插图,说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老师来指导
回答这道题之前,一定要认真观察课文的每一幅插图,看清楚图片上的地点、景物和人物的动作,然后用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注意每一幅图都要围绕“小猴子来到了哪里”“他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这几点来描述。“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主要从小猴子“见一样就爱一样”,做事情没有明确的目标,不够专一等方面来回答。
课后习题2
答案供参考
第一幅图:小猴子来到一块玉米地,看见 玉米地里的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小猴子非常高兴,急忙伸手去掰玉米,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第二幅图:小猴子来到一棵桃树下,看见 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特别开心,立刻 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第三幅图:小猴子来到一片西瓜地,看见 又大又圆的西瓜后非常高兴,马上扔了桃子, 去摘西瓜。
课后习题2
第四幅图:小猴子在草地上看见一只可 爱的小兔子蹦蹦跳跳的,非常喜欢,于是扔了 抱着的西瓜,急忙去追小兔子。
第五幅图:最后,小猴子什么也没得到,只好空着手回家了。
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是因为他做事没有明确的目标,而且三心二意,把手中 好吃的食物扔掉去追擅长跑跳的小兔子,结果必定一无所获。这也告诉我们,无论 做什么事情都要专一,要有始有终,否则将 一事无成。
课后习题3
读读做做,再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






(1)读读做做。
老师来指导
这六个词都是动词。首先要做一做这些 词所表示的动作,然后想一想在生活中看到的这些动作,最后用上这些词说说生活中的场景。
掰 扛 扔 摘 捧 抱
bāi káng rēng zhāi pěng bào
答案供参考
老师来指导
这六个词都是表示动作的,选词说话前, 可以先通过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家长的方式 来了解每个词的意思,然后从中选取自己熟 悉的词,根据它们的意思各说一句话。
答案供参考
掰:每年秋收时,爸爸都会回爷爷家,帮 助爷爷掰玉米。
扛:爷爷说他年轻时扛过枪,打过鬼子。
扔:这支笔坏了,把它扔了吧!
摘:我给妈妈摘了一朵美丽的野花。
捧:她捧着一块生日蛋糕,乐呵呵地走进 房间。
抱:老师抱着突然晕倒的同学向医院跑去。
(2)再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
关于做事专心的名言
一心必成多事,多心不能成一事。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一个专心致志思索的人并不是在虚度光阴。虽然有些劳动是有形的,但也有一种劳动是无形的。
——[法]雨果
课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