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认识线段(教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认识线段(教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1-16 18:1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5-6页
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
  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直观、描述方式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用尺画规定线段的长度。
教具准备:尺、跳绳、白纸、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有只虫子从一个山洞到别一个山洞寻找食物,有五条路可走,可是走哪一条路最短呢 可怜的小虫子犯愁了,谁能帮帮它呢
(看课件)
  为什么选这条路?(这条路是直的。)
  老师这里有条大家都喜欢的跳绳。看,这条跳绳是什么形状的?(出示跳绳)(弯的。)
  不错,现在你有没有办法把它变直呢?请学生演示把绳拉直的过程。(板书:"      ")
  (二)观察体验,感知线段。
  1.认识线段的特征。
  真聪明,看这两只小手之间的一段,我们称为线段,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一位新朋友------线段。(揭题并板书:认识线段)
  谁知道线段是怎样的呢?(板书:直的)两只小手拿着跳绳的两头。(板书,给线段加两个端点。)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端点。问: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
线段可以这样来表示。(教师指着线段说。)
  2.实物感知,强化线段特征。
  生活中有没有一些物体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的情况存在呢?
  (1) 师示范:拿起一把直尺,摸一摸直尺的边,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直尺的边是直的,我们就可以把这条边看作是一条线段。它的两个端点在哪里,请你指出来。
  (2) 你还能在身边、周围找到线段吗?
  学生举例,并让学生指出线段的两个端点。
  总结:直尺、课本、黑板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线段有哪些特点呢?(直的、有两个端点)
  3、依据线段模型练习。
  今天我们认识了线段这位新朋友,它想和大家做个游戏,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认识了它。现在它躲起来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课件出示)
  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为什么是线段(或不是线段)?
  (三)动手操作,画、量、折线段。
  1、画任意长的线段。
  刚才大家认识了线段,想不想动手来画一画呢?请同学们在白纸上画出一条自己最满意的线段。
  (1)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
  (2)教师将画的好的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加以表扬。
  (3)总结线段画法。老师这里有三个动物朋友画的线段,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是怎么画的,好不好?(出示课件,展示线段的画法。)
  2、 画定长的线段。
  (1)你能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吗?(课件演示)
  (2)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3)如果直尺上的0刻度不清楚了,请你帮助想个办法怎样画3厘米长的线段?(小组讨论)(上台演示)
  (4)画一条比3厘米多2厘米的线段。(说说应该画几厘米?)
  3、 量线段 。
  (1) 量出你画的线段是几厘米?并说一说你量的方法。
  (2) 练习一,书第7页第8题,先估计,再用尺量。
  (3) 先量一量下面线段的长,再画一条同样长的线段。
  4、折线段。
  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拿出刚才的那张白纸,象老师这样,随便的折一下,然后展开,你能发现什么吗?(发现多了一条折痕)。它可以看成是什么?(线段)
  你能折出一条比它还要长的线段吗?(学生折)。
  你还能折出一条比第一次折的还要短的线段吗?
  小组同学比一比,谁折的线段最长?
  (四)联系旧知,拓展延伸。
  1、数线段。
  介绍完了新朋友线段,一些老朋友也想和小朋友们见见面。看,它们来了!你能说出它们各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并指出来。
  (三角形由3条线段围成,四边形由4条线段围成,五边形由5条线段围成。)
  现在哪位小朋友最聪明的告诉老师,六边形由几条线段围成?八边形呢?十边形呢?
  2、连线段。
  老师这里有两个点,你能创造出一条线段吗?(学生动手连)
  如果有三个点呢?"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是什么意思?猜一猜画出来是什么图形?(出示课件)
  如果是四个点呢? (学生试一试)一共可以连几条?
  3、选择路线。
  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哪条路最近?
  (五)质疑问难,总结提高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