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2单元 信息系统的集成
第1单元 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第3单元 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第4单元 信息系统的安全
第5单元 信息社会的建设
信息技术
(必修2)
5.1 信息社会的伦理与道德
学习目标
1. 了解网络礼仪的黄金规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2. 分析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不同,了解在线发布个人信息的益处与风险 。
3. 知道保护自己与他人隐私信息的措施或方法。
新课导入
人们在日常生活交流中有各种各样的礼仪:见面打招呼礼仪,酒桌礼仪,课堂礼仪等等。
那么人们在网络中的交流需要遵守各种礼仪吗?
任务一 遵守网络礼仪,应对网络欺凌
※ 活动1 讨论网络礼仪
小浩正在参加学校网站论坛里的一个话题讨论。突然,一个发帖者开始不停地发送脏话,很多人用更恶劣的语言对这个发帖者“拍砖”,很快,论坛就被这些愤怒的语言“刷屏”了,讨论根本无法继续。
1. 如果你是小浩,应该怎么做?
2. 如果你是网站管理者,应该怎么做?
小凯给好友小聪发送了一段自己在家录制的搞笑视频。在视频中,小凯装扮成小丑做出各种稀奇古怪的动作。小聪看了哈哈大笑,并把这段视频上传至班级群中,后来不知是谁把这段视频上传到了优酷。这段视频被更多的人浏览之后,下面的评论有好有坏。小凯看到这些评论后又气愤又伤心。后来,在学校也有人拿这段视频取笑他。
活动2 讨论隐私保护
小聪和上传视频至公共网络的人做法有哪些欠妥之处?
发表侮辱性评论的人是否有欠妥之处?
看到这些的旁观者是否有欠妥之处?
事件的参与者 传播范围
参与者1 小凯 小聪
参与者2 小聪 全班同学
参与者3 班级同学 认识的人
参与者4 上传视频至公共网络的人 网络上的人
参与者5 在公共网络上观看到视频的人 全体大众
参与者6 评论人(还可以分成:发表侮辱性评论的人、发表尊重作者评论的人) 全体大众
参与者7 看到评论旁观者 全体大众
参与者8 取笑小凯的学校同学 全体大众
各位亲,感谢你们的所有祝福!16岁的感觉太棒了~
这个周日简直太嗨了!
小浩对他父母说来我家学习,我对父母说我去小浩家学习!
我和小浩玩疯了!
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学习,明天地理考试呢!
任务二 保护自己与他人
※ 活动1 火眼金睛
1、阅读小飞发在自己个人空间的内容,画出三处对他或他朋友小浩有消极影响的描述。
□最好的Party!
□岁月静好!
□爱你们!
□友谊地久天长!
2、下面是小飞发在朋友圈的照片,选择合适的题目,并说明理由。
讨论:
(1)不同的题目会让看到此条信息的人有什么感觉?
(2)发这张照片之前,你想过会对其中的每个人产生什么影响吗?
说一说在网上发布一条消息前,应该考虑哪些问题?请同学们进行头脑风暴,把想法写在下面。
时间 什么时间发布消息?
地点 在哪里发布消息?
内容 我发的内容是什么?
传播范围 谁会看到这条消息?
产生影响 看到消息的人是否会感到不舒服?
活动2 三思而后行
网络行为决策表
发表文字 发布照片
问题 决策 问题 决策
1.我发布的文字信息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 会 不发布 不会 继续问题2 1.我发布的照片是否会产生异议? 会 不发布
不会 继续问题2
2.文字内容涉及到小浩,是否会对他产生消极影响? 会 删掉 不会 继续问题3 2.是否会对照片中的朋友们产生不良影响? 会 不发布
不会 继续问题3
3.我征求小浩的同意了吗? 不同意 不发布 同意 继续问题4 3.我征求照片中朋友们的同意了吗? 不同意 不发布
同意 继续问题4
4.文字内容涉及到父母,是否会对他们产生影响? 会 修改或删掉 不会 继续问题5 4.为照片选择的题目是否会产生歧义? 会 修改
不会 继续问题5
5.…… …… 5.…… ……
信息伦理
信息伦理即指人们在进行信息活动时,处理相互关系所遵循的行为准则。
一个具备良好素质的技术使用者应该能考虑到可能给人带来的影响,并能对他人的反馈进行反思,然后调整个人行为,从而体现尊重的原则。在行动之前,应考虑一下如果别人那样对你,你会有什么感受。
网络礼仪的黄金规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会帮助你判断怎样做是正确的。
真实与虚拟
我们可以把网络空间理解为“计算机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通过由无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的互联网进行联络与信息交流。你上网聊天时,不是真的和其他人坐在一个房间里,但的确是在和真实存在的人交谈。当浏览一个网站时,你并不是真的去了那里,但能看到真实存在的人的图片、看到真实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情。
在虚拟世界中的任何行为都会留下自己的“数字脚印”,这些“脚印”构成了你的虚拟形象。别人也会通过这些“脚印”来认识你。但是,由于网络的广泛性,现实世界的一个行为在虚拟世界中可能被“放大”。例如,“网络红人”就是因为现实或网络中的某个事件或行为而被众多网民关注。当然,一个小的错误行为在网络中也可能被放大而成为致命打击。所以,网络的“放大”功能是把“双刃剑”。
上网交流时,人们常常看不到彼此的表情,听不到彼此的声音。交流中,对方只能通过两种方式来判断你在想什么:
一种是你选择的文字,另一种是你的礼貌。所以,我们要注意网络语言和礼仪。
网络礼仪
关于网络礼仪,国际上通行以下十大规则:
记得对方是真实的人。
现实中需要遵守道德规范,网络上也是如此。
明白自己所处的网络空间的规范。
尊重别人的时间,节省带宽用量和主机存储空间。
网络用语文明。
共享专业知识。
网络讨论要理智。
尊重他人隐私。
勿滥用权利。
宽恕他人的过错。
网络欺凌
网络欺凌,是指一种在网络生活中发生的欺凌事件,是网络时代的新现象,即指人们利用互联网做出针对个人或群体的恶意、重复、敌意的伤害行为,以使其他人受到伤害。
网上欺凌会触犯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课堂小结
1. 在网络生活中,记得对方是真实的人。
2. 与现实生活中一样,需要遵守道德规范。
3. 网络用语要文明。
4. 网络讨论要理智。
5. 尊重他人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