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 课件(共22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2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 课件(共22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6 19:59:35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虽有嘉肴
部编版 八年级下
新知讲解
新知导入
实践出真知
冬夜读书示子聿
(南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又名《小戴礼记》与《仪礼》《 周礼 》合称“三礼”。 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新知讲解
《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生动的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嘉肴( ) 自强( )
兑命( ) 学学半( )
教学相长( )
yáo
qiǎng
yuè
xiào
zhǎng




新知讲解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新知讲解
虽有佳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指美味的菜。
味美。
最好的道理。
即使。
所以。
困惑。
自我反思。
自我勉励。强,勉励。
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即《说命》,《尚书》中的一篇。
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前一个“学”同“敩”,教导。
表示猜测。




新知讲解
译: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
处,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中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新知讲解
《兑命》曰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A.虽有至道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B.不能知其旨也
古义:甘美;今义:意义。
C.教然后知困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D.教学相长也
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通假字
古今异义
新知讲解
A.弗食,不知其旨也
名词用作动词,吃。
名词用作形容词,甘美。
B.不知其善也
用作名词,好,好处。
C.弗食,不知其旨也
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吃。
新知讲解

学学半
同“敩”音xiào,教
学学半
向别人学习

其此之谓乎
表推测。大概,恐怕
不知其旨也
它的
人不知而不愠
不知其善也
了解,理解
知道

一词多义
新知讲解
A.弗食,不知其旨也。
B.其此之谓乎?
(判断句,“也”表判断)
(倒装句,宾语“之”前置)
特殊句式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1.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2.文章是怎样论证“教学相长”的?
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作“类比推理”。
先用“嘉肴”“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再从教与学的关系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以《兑命》“学学半”的话加以佐证,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新知讲解
3.文末引用《尚书》中的话作结,有何好处?
引用《尚书》中的话作结,再次点明“教学相长”的道理,同时增强了说服力。
合作探究
1.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我。
合作探究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2.试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文章共五句,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
(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
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使得论证严谨、有条理。




类比引入
逐层论证
引用作结——学学半
教学能相长实践出真知
弗食佳肴,不知其旨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合作探究




类比引入
逐层论证
引用作结——学学半
教学能相长实践出真知
弗食佳肴,不知其旨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合作探究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问说(节选)(清)刘开
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虽有佳肴》论述了________的关系,《〈问说〉(节选)》论述了________的关系。两篇文章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虽有佳肴》:________。《〈问说〉(节选)》:________。
教与学 学与问 实践出真知 我们要做一个勤学好问的人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虽有佳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礼记》的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能借助文下的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熟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3.反复诵读,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
了解《礼记》的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实词
【教学难点】
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
冬夜读书示子聿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86%AC%E5%A4%9C%E8%AF%BB%E4%B9%A6%E7%A4%BA%E5%AD%90%E8%81%BF" \t "_blank )
(南宋)陆游 ( https: / / baike. / item / %E9%99%86%E6%B8%B8" \t "_blank )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实践出真知”,这条真理被历代人所认可,它出现在好多作品中,同样我们今天要学的《虽有嘉肴》也蕴含有这样的道理。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知识链接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又名《小戴礼记》与《仪礼》《 周礼 》合称“三礼”。 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 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生动的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2.基础积累
(1)重难字
嘉肴(jiā yáo) 自强(qiǎng) 兑命(yuè) 学学半(xiào)
(2)通假字
①《兑(yuè)命》曰(“兑”同“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②学(xiào)学半(“学”同“敩”,教导。)
(3)古今异义



(4)一词多义

(5)词类活用
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处。)
(6)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
弗食,不知其旨也(“……也”表判断。)
②倒装句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其谓之此乎”。)
3、朗读指导,读准语气语调。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4、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点拨】旨:味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困:困惑。
自反:自我反思。
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兑命》:即《说(yuè)命》,《尚书》中的一篇。
学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2).全文翻译
【点拨】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之后才知道有不理解的地方。知道自己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困惑,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兑命》说“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三、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一)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道理)
【点拨】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点拨】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作“类比推理”。
2.文章是怎样论证“教学相长”的?
【点拨】先用“嘉肴”“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再从教与学的关系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以《兑命》“学学半”的话加以佐证,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3.文末引用《尚书》中的话作结,有何好处?
【点拨】引用《尚书》中的话作结,再次点明“教学相长”的道理,同时增强了说服力
(三)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1.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点拨】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我。
2.试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点拨】(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文章共五句,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
(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使得论证严谨、有条理。
四、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问说(节选)
(清)刘开
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虽有佳肴》论述了________的关系,《〈问说〉(节选)》论述了________的关系。两篇文章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虽有佳肴》:________。《〈问说〉(节选)》:________。
【点拨】教与学 学与问 实践出真知 我们要做一个勤学好问的人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