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一、单选题
1.农业的出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是文明的基础。下列哪一现象属于原始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 )
A.巢居的盛行 B.铁器的普及 C.城市的出现 D.聚落的发展
2.下表为不同史料关于古代“城”的产生的历史记述。据此可知 ( )
内容 出处
“城郭沟池以为固。” 《礼记·礼运》
“民保于城城保于德。” 《左传·哀公七年》
“城为保民为之也。” 《春秋谷梁传·隐公七年》
“城者,所以自守也。” 《墨子》
A.最初的“城”具有军事防御性质 B.商业发展是“城”产生的主要原因
C.城市承担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职能 D.城市规划体现了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3.集镇与城不同,作为商业中心,集镇联系的对象是四周的乡民。明朝前期,农民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江南地区在原有集镇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新兴集镇,但集镇的分布不能过于稠密,否则就会出现被迫衰退者。这说明明朝前期( )
A.政府对集镇分布进行合理规划 B.各地的集镇具有明显的排他性
C.新兴集镇导致原有集镇的衰退 D.农业对集镇发展具有双重作用
4.徽州古村落在选址上秉承“依山造屋、傍水结村”,其体现的环境理念是( )
A.人文与自然的和谐 B.改造和征服自然 C.以人为本,人定胜天 D.人与自然的分离
5.唐代将城市居民按坊居住并进行管理,宋代坊成为商业与居住混杂在一起的街区。城市由维护封建统治的堡垒,开始面向一般市民生活需求。此变化反映出( )
A.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 B.商业活动改善了城市的环境
C.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转入松弛 D.下层市民开始主导城市生活
6.《诗·大雅·文王有声》篇《注》云:“国家之所居,谓城方也。公之城盖方九里,侯伯之城盖方七里,子男之城盖方五里……则天子之城十二里矣。”而考古发现东周王城的面积接近10平方千米,也就是九里之城。这证实了文献中的记载是可信的。材料表明( )
A.周朝城市建设已经颇具规模 B.考古发现可以影响历史研究
C.周朝建筑深受分封制的影响 D.考古是研究历史的最佳途径
7.14世纪以后,无论是佛罗伦萨、威尼斯,还是米兰、罗马,城市中教堂及其他宗教性建筑退居次要地位,大型的世俗建筑成批出现,如大型城市广场、图书馆、博物馆等。近代西欧城市建设的变化从本质上( )
A.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萌发 B.反映了宗教改革的要求
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构建 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8.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松江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称;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濮院镇;景德镇瓷业更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据此可知, 明清时期( )
A.朝贡贸易推动地区商业繁荣 B.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
C.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日益巩固 D.市镇的政治色彩不断提升
9.四合院全宅的平面构图是按家长作为全家核心的原则布置的,一切房屋皆簇拥着正房,而且在开间尺寸、高矮、装饰等各方面皆低于正房。此种设计出现的原因是( )
A.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制度
B.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C.布局对称,主次分明有序
D.使用材料和木构抬梁结构
10.“城市”一词是近代才使用的,中国古代典籍中则较少将“城”与“市”连在一起用。杜甫在《征夫》一诗中云:“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这里的“城市”并不是指现代城市,可以说有城而少市,毋宁称城邑或城堡。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的“城市”( )
A.政治经济职能分离 B.偏重于政治军事功能
C.严格限制商业活动 D.经济功能在不断增强
11.有学者认为:“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而这相应地促进了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这种“更为开放”“全天候”的城市景象表现在( )
A.夜市经营实现常态化 B.“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C.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监管 D.原有“市”的管理足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12.市镇与城不同,作为商业中心,市镇联系的对象是四周的乡民。明朝前期,农民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江南地区在原有市镇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新兴市镇,但市镇的分布不能过于稠密,否则就会出现被迫衰退者。这说明明朝前期( )
A.政府对市镇分布进行合理规划
B.地域性商帮具有明显的排他性
C.闭关锁国使市镇经济陷入停滞
D.农业对市镇发展具有双重作用
13.据考古发现,南宋国都临安的城市规划异于前代。临安的城市中心成为资本和商业的集中地,皇宫反倒偏居一方。这反映出当时( )
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 B.专制皇权受到削弱
C.工商业发展影响城市布局 D.政府鼓励发展商业
14.中文的“城邦”是从“波利斯”(polis)”的英译“city state”,即城市国家转译而来的。在希腊人的观念中,“波利斯”首先是指高于家庭、村落和部落之上的特定人群的联合体,即公民团体。它首先指的是人,而不是物,城市的含义是“波利斯”的内涵外延的结果。据此可知,古希腊城邦的内在特征是( )
A.小国寡民 B.独立自治 C.公民集体 D.城市国家
15.有学者认为,春秋以前的中国是个族群社会,以封地为族姓、以族姓为地名是常见的现象。自秦以后,族群社会被官僚帝国的编户齐民社会取代,乡村聚落的命名也就彻底的非族姓化,其名大多取自“吉语”、地理方位或俚俗等。这种村落命名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 )
A.宗法观念的弱化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风俗观念的演化 D.社会治理的僵化
16.清代汉口、佛山、景德、朱仙四大名镇的崛起主要得益于( )
A.国家政策支持 B.清代接轨世界市场 C.商品经济发展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是世界上最严整的体现“礼制”的城市规划制度。同时代的《管子》也提道:“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用水而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天子中而处,此谓因天之固,归地之利”。
——摘编自汪德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文化思想》
材料二 尽管在宋代以后,首都等大城市依然沿袭封闭性政治中心的传统,但在经济发达地区,“清明上河图”的模式长盛不衰。如明清的江南,以经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市镇,以天然河流和人工运河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以精细农业和商业、手工业和服务业组成的复合经济,形成了崭新的城市、集镇和城市生活。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态与功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及选址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宋代至明清,中国古代城市机能发生什么重大变化 结合所学指出这一变化的积极影响。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镇统于州县,例无设官”。为解决治安与税收上的困难,明清两代在江南市镇派驻巡检司、税课局等专职机构,但派驻到市镇的官员数量有限,难以承担市镇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于是,江南市镇自发形成了各类功能性自治组织,如规范本镇本行业交易活动的行会、维持治安的保甲、负责慈善事业的义庄等,事类不一,互不统属。这些组织往往由地方宗族力量主导,同一功能的自治组织之间亦有地域分割的痕迹。各市镇有自办的公益性学校,有独立的城市保护神——城隍,有完整的市镇历史记载——市镇志,表明市镇已经成为一个相对自足的文化共同体。
——据武乾《官治夹缝中的自治:明清江南市镇的非正式政体》
材料二 中世纪晚期,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为提高自己的地位和改善日常生活,城市居民不断抗争。封建领主在收取市民们支付的赎金后,向城市颁发具有政治契约性质的特许状,给予其各项自治权利。城市行会、市政当局、市议会等自治组织逐渐发展起来。行会制定规章,训练工人的职业技能,控制产品的质量、价格,为社会福利积累资金,并通过礼拜天祈祷和节日游行等公共仪式鼓励市民对行会和城市忠诚。市政当局支持行会采取限制性措施,市议会核准行会规章,城市法庭负责追捕违规者。城市生活受到更为复杂的正式规则的约束,市民也更多地承担了公共卫生和公共秩序等责任。
——据陈灿《论走向近代的英国城市职业市场变迁和行业规则的完善》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江南市镇自治与英国城市自治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江南市镇自治与英国城市自治的最终走向,并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城市的功能。根据材料中史料的出处可知是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城为保民为之也”“城者,所以自守”等可知中国古代城市有军事防御功能,故A项正确; 材料关于“城”的产生原因中没有涉及商业因素,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城市的经济和文化职能,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城市规划的特点,排除D项。
3.答案:D
解析:
4.答案:A
解析:
5.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从材料“宋代坊成为商业与居住混杂在一起的街区。城市由维护封建统治的堡垒,开始面向一般市民生活需求”可知宋代城市坊市限制被打破,商业繁荣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可以看出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宋代城市的环境管理情况,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唐宋时期商业发展推动城市职能转变,而非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转入松弛,故C项错误;“下层市民开始主导城市生活”表述是对材料的曲解,主导城市生活的仍是地主阶级统治者,故D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据材料“公之城盖方九里”“考古发现东周王城的面积接近10平方千米,也就是九里之城”可知,考古发现证实了文献记载是可信的,其可以影响历史研究,故B项正确;材料仅说明东周王城是九里之城,并未体现周朝城市建设已经颇具规模和周朝建筑深受分封制的影响,故排除A、C两项;“最佳途径”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D项。
7.答案:D
解析:人文精神的萌发是在古希腊时期,A项错误;宗教改革兴起于16世纪,B项错误;启蒙运动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构建,C项错误;材料中时间是14世纪以后,事件是大型世俗建筑成批出现,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的是经济发展推动人们思想的解放,城市建筑凸显人的价值和作用,D项正确。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市镇的专业化特征。依据题干所述松江的棉布业、景德镇的瓷器业、盛泽镇和濮院镇的丝绸业,可以看出区域生产专业化程度明显,答案为B;材料没有体现朝贡贸易,A错误;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逐渐被民营手工业取代,C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市镇的商业繁荣,但是没有体现政治色彩,D错误。
9.答案:B
解析:“家长作为全家核心”体现了宗法制的影响,“皆低于正房”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等级尊卑,故B项正确;A、C两项是对“家长作为全家核心的原则布置的,一切房屋皆簇拥着正房,而且在开间尺寸、高矮、装饰等各方面皆低于正房”的总结而非原因,故均排除;D项是关于使用材料和设计结构的说明,与原因无关,故排除。
10.答案:B
解析:现代城市兼具政治与经济职能,根据材料“有城而少市”“毋宁称城邑或城堡,,并结合所学知识,古代的市是区域商品贸易中心,以经济职能为主,材料中所提到的“城市”偏向于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的城堡、城邑,故B项正确。“有城而少市”,并非城、市分离,A项错误;材料是对中国古代城、市的客观描述,并未提及商业活动受限,C项排除;经济功能不断增强不能由材料得出,D项排除。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城市发展。材料“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体现了突破空间的限制,材料“全天候”体现了突破时间的限制,故选B项;A项只突破了时间上的限制,排除;宋代政府仍然监管商业活动,排除C项;坊市制度的崩溃反映出原有“市”的管理没有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排除D项。
12.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说明农业的发展对市镇的兴起有促进作用和制约作用,即农业对市镇发展具有双重作用,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政府对市镇分布的规划,A项错误;材料内容与商帮无关,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市镇经济的停滞,C项错误。
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发展对城市布局的影响。由材料“南宋国都临安的城市规划异于前代。临安的城市中心成为资本和商业的集中地,皇宫反倒偏居一方”可知,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城市布局发生变化,故选C项;中国古代国都大多数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经济中心,排除A项;南宋时期专制皇权不断强化,排除B 项;封建社会政府限制商业的发展,排除D项。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城邦。据所学可知,古希腊城邦的外在特征是小国寡民、独立自治,这与题意中强调的内在特征不符, 故A、B项错误;材料中强调城市的含义是“波利斯”内涵的外延, “波利斯”首先是公民团体,说明古希腊城邦的内在特征是公民集体,故C项正确;材料提到城市国家是“波利斯”的英译,与题意中强调内在特征不符,故D项错误。
1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管理对村落的影响。村落命名非族姓化,本质上体现的是中央集权加强,而非宗法观念弱化,故B项正确,A项错误;风俗观念的演化不是本质体现,故C项错误;村落命名的变化体现的是社会治理作用的逐渐加强,故D项错误。
16.答案:C
解析:
17.答案:(1)主要因素:宗法分封、传统礼制的影响;地理环境因素的考量;儒家“天人合一”思想观念的影响。
(2)机能变化:江南部分城市(镇)以经济功能为主。
积极影响: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反专制反传统的新思想萌生;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风俗画出现,宋词、元曲、章回小说等新的文学形式不断涌现。
解析:
18.答案:(1)不同:前者主要依托于地方宗族力量,后者主要依托于新兴的市民阶层;前者自治组织分散而不统一,后者自治组织形成了统一的运作规则与分权架构;前者是官治之下的有限自治,后者是独立于封建领主的充分自治。
(2)走向:明清市镇未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英国城市自治发展成为近代意义的市民自治,促进政治近代化进程。
原因:明清时期受制于专制政权、自然经济、传统文化,重农抑商等政策;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公民意识的形成,民主意识的传统、人文主义的传播等。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