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一、单选题
1.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之际,总数接近30种;新旧大陆物种的交流包括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等输入美洲;欧洲人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食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这表明( )
A.新航路开辟后,物种实现了世界的自由流动 B.殖民扩张活动,加强欧洲对亚洲和美洲的掠夺
C.新航路开辟后,促进物种交流,丰富民众生活 D.殖民扩张活动,成为沟通美洲和亚洲的纽带
2.1680—1830年塞内加尔主要出口“商品”占出口总额的百分比
项目年份 1680 1730 1780 1830
黄金 5.0 7.8 0.2 3.0
树胶 8.1 9.4 12.0 71.6
奴隶 55.3 64.3 86.5 1.9
据如表可知,1680—1830年塞内加尔( )
A.处于三角贸易的主导地位 B.民族独立运动得到发展
C.经济发展依附于欧洲市场 D.矿产资源开发始终迟滞
3.20世纪早期,法国时装设计大师保罗 波烈以日本和服的样式为灵感,在丝绸面料上饰以刺绣,用大而低垂的和服袖替代传统西方的窄筒袖,从而设计出一种引领潮流的午茶便装。此外,他还推出了一种名为“孔子”的中国大袍式宽松女外套,此种外套很快便获得了巴黎女性的青睐。保罗 波烈设计的这类服饰是( )
A.法国工业革命的成果 B.欧洲文明衰败的结果
C.世界文化交融的产物 D.西方文化侵略的表现
4.下表为1740—1800年间英国的工业产值及出口额的相关数据。据此可知( )
时间 英国工业产值 出口额
1740 年 2 420万英镑 630万英镑
1770 年 3 690万英镑 1 120万英镑
1800 年 6 820万英镑 2 350万英镑
A.英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联系密切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C.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英国对外贸易 D.英国工业水平居于世界一流
5.1813年和1833年,英国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 权。19世纪20年代,英国同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 税协定,把工业品的进口税率降低到平均30%的水平, 取消了丝织品的进口禁令,降低了生丝、羊毛、煤等原料的进口税率,废止了包括机器在内的所有输出品的限制。这主要表明( )
A.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逐步确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D.英国确立殖民霸权
6.下面是1870-1900年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变化统计表。
时间 世界贸易指数(以1913年为100) 贸易总额(单位亿法郎)
1870年 24 45.5
1880年 36 68.8
1890年 49 94.2
1900年 68 118.12
上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跨国公司的发展 B.资本主义代议制普遍确立
C.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D.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
7.下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趋势图。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国际贸易不平衡格局发生逆转 B.世界各国贸易壁垒已消除
C.关贸总协定推动世界贸易发展 D.全球贸易趋势不稳定
8.有学者认为,与工业化一起到来的是人口的大量增长、大规模移民与迅速的城市化,“劳动力在地理上的重新分化,一些地区提供原材料,而另外一些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运河加速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由此说明( )
A.资本开始自由开放地流动 B.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得到确立
C.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进程迈出关键性一步
9.西方交际舞在近代传入中国,最初并不被中国人接受,守旧者认为其“有伤风化”。而随着跳舞潮流“由领海一带向内陆澎湃涌来,其旧有之念渐次华离棋碎”。这一变化( )
A.反映出沿海与内地发展差距缩小 B.表明传统观念彻底瓦解
C.说明外国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内地 D.说明社会心理走向开放
10.王加丰在《扩张体制与世界市场的开辟——地理大发现新论》中列出1600年运入欧洲部分商品的统计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
经好望角 经地中海
胡椒 100—200万磅 300-400万磅
丁香、靛蓝、肉桂 35 65万磅 70 100万磅
A.欧洲与亚、非、美洲联系更加紧密 B.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地中海地区
C.“商业革命”导致贸易内容的改变 D.传统商路仍发挥重要的作用
11.某一时期,非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由此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的日本。这一时期是( )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12.据记载,新航路开辟后形成了中国与欧洲及其殖民地的“丝银贸易",此贸易体系中西属美洲生产的大约10万至13万吨白银中的一半流入中国。这一现象( )。
A.加速了欧洲价格革命的爆发 B.推动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
C.导致了西班牙经济的衰落 D.反映了欧洲经济的主导地位
13.有学者认为,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东西文化圈大汇合的根源是( )
A.西方王室勇于冒险 B.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C.造船水平的提高 D.宗教扩张的狂热
14.二战后,美、中等23国签署了一份协定书,其宗旨有“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与这一协定书直接相关的是( )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世界银行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15.故宫博物院钟表馆收藏了 18世纪200多件中外各式 钟表,其中较特别的是一件进贡给乾隆皇帝的礼 物——“铜镀金写字人钟”(下图)。当启动开关时,一 个欧洲绅士模样的机械人就会在面前的纸上写下“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汉字。这件藏品反映的历 史信息有( )
①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②“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
③西方完成工业革命
④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二、材料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自由贸易的发展演变
时间 事件
1918年 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的纲领,其中包括取消一切贸易壁垒、国际贸易计划均等。
1941年 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宣布所有国家都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贸易。后该原则被26个国家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确认。
1946—1948年 美国向联合国提议,成立一个以自由贸易为原则的国际贸易组织。23个国家参加的关贸总协定生效,重要目标是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等。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其宗旨和原则与关贸总协定基本一致。
——据金卫星《从“门户开放”到世界贸易组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由贸易在20世纪的发展趋势和作用。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中俄贸易以中国的棉丝为主。18世纪后半叶,俄国棉纺织业发展进步,饮茶也在俄国普及,中国的茶叶输出量迅速增长。闽茶经汉口北上至河北张家口,经库伦(今乌兰巴托)至恰克图后由俄商贩运至俄国内地,行程近10000里,历时近半年,这一贸易路线被称为“万里茶道”。1812年,拿破仑战争导致俄罗斯社会动荡,对中俄茶叶贸易造成冲击。1853年,中国产茶省区的道路被起义军占领,茶路受阻导致闽茶价格上涨。部分商人将较为便宜的两湖(湖南、湖北)茶掺入闽茶贩运至恰克图。出乎意料的是,两湖茶非常对俄国人的口味。闽茶向俄輸出遇到的阻隔和两湖茶的登场,使汉口成为中俄茶叶贸易路线之中枢至1894年,汉口直接装运出口的茶叶为14.7万担,其中俄商贩运的茶叶量占输出总量的85%,汉口外贸市场为俄罗斯所独占。
——摘编自宋时磊、刘再起《晚清中俄茶叶贸易路线变迁考以汉口为中心的考察》
材料二 1950年,苏联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世纪50年代,苏联政府对中国援建156家工业企业,涉及化工、冶金、石油机械、电力、建筑等领城。中国政府主要以补偿贸易的方式用农产品和原材料进行清偿。1950~1960年,苏联从中国进口的生铁占其进口总额的90.5%,锡占比98.8%,肉和肉产品占比54.5%,大米占比76.7%。1981~1989年,中国向苏联出口肉和罐头60万吨、生丝8000吨:同期,中国从苏联进口11.9万辆汽车.57架飞机。780万吨钢材和生铁,1700立方米锯材、原木和纸材,370万吨尿素。
——摘编自李新、张宇熙《中俄经贸合作70年:经验与教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至19世纪末中俄茶叶贸易的趋势及影响这一趋势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80年代中苏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并谈谈对中苏贸易发展的认识。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但“物种实现了世界的自由流动”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强调新航路开辟对亚、欧、美洲物种交流的影响,并非强调欧洲的殖民扩张活动,排除B、D两项;新航路开辟后,新旧大陆的物种交流增多,体现出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C项正确。
2.答案:C
解析:
3.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保罗 波烈设计的这一系列服饰吸收了东方文化元素,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与工业革命无关,排除A项;“欧洲文明衰败”与史实不符,B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文化交融而非文化侵略,排除D项。
4.答案:A
解析:从表格中不难看出。1740—1800年间,英国的工业产值及出口额都呈现增长趋势。联系所学可知,从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工业产值的增长体现了经济的发展,出口额的增长体现了英国与国际市场密切联系,故A正确。B、D所述大体出现在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故排除B、D表格只是体现了英国出口额的增长,未反映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英国对外贸易。故排除C。
5.答案:A
解析:依据“1813年和1833年”“英国”“取消了”“降低了”“废止了”并联系所学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在英国推动下,自由经营、自由贸易等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逐步确立,故A项正确。B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C项在1840年前后,D项在18世纪中期,均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故B、C、D三项错误。
6.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所涉及的时间段1870-1900年结合所学可知这一阶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再根据题干表格数据可知,该时期世界贸易总额呈大幅度上升趋势,据此可知,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诸多发明和创造,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从而促进了世界贸易额的猛增,故选C项;跨国公司的发展会促进世界贸易额的增加,但它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会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但是与世界贸易额的增长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D项。
7.答案:C
解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出,从1945年到1995年,世界贸易总额不断增长,而关税平均水平却不断降低,这体现出关贸总协定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和全球贸易趋势不断加强,故C正确,D错误。图片只显示出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未体现国际贸易格局,故排除A。材料显示出关税平均水平降到了25%以下,但并没有实现“零关税”,所以世界各国贸易壁垒并没有消除,故排除B。
8.答案:D
解析:材料主要涉及工业化带来的影响,不能说明资本自由流动的起点为工业化,故A项错误;材料描述的是工业化的影响,与基本准则无关,故B项错误;“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材料“一些地区提供原材料,而另外一些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运河加速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体现了工业化在推进全球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
9.答案:D
解析:交际舞传入中国后,国人由抗拒转向接受,说明西方生活方式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国人的社会心理走向开放包容,故选D项;材料没有对沿海与内地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排除A项;“彻底瓦解”说法绝对,排除B项;西方交际舞的传播无法体现侵略势力的深入,排除C项。
10.答案:D
解析: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17世纪“经好望角"航路的商品少于“经地中海"航路的商品,这说明以“经地中海"代表的传统航路在世界贸易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材料对比的是两条商路,运入欧洲部分商品量,A项与材料关联不大,故A项排除;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商业革命”对贸易内容的改变,故C项错误。
11.答案:D
解析:根据“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北美洲和日本都积极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劳动分工,故D项正确。西班牙、葡萄牙开辟了新航路,不能产生“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的效果,排除A项。材料反映这一时期促进了国际分工和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故排除B项。早期殖民扩张时期利润不可能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排除C项。
12.答案:B
解析: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国的丝绸贸易,“10万至13万吨白银中的一半流入中国”说明新航路开辟之后的贸易推动了全球贸易体系发展,故B项正确。A项是对欧洲的影响。C项是对西班牙的影响。D项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
13.答案:B
解析:材料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是指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贸易联系,故B项正确;其余三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排除。
14.答案:A
解析:从材料“二战后,美、中等23国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可以看出,这是1947年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故A项正确;B、C两项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支柱,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是经济区域集团,与题意不符,排除。
15.答案:B
解析:材料“八方向化,九土来王”体现的是“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②正确。据材料“其中较特别的是一件进贡给乾隆皇帝的礼物——‘铜镀金写字人钟’”可知体现的是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④正确。西学东渐进程开始是在明代,①错误。机械钟无法反映西方完成工业革命,③错误。故B正确。
16.答案:发展趋势:从少数国家提倡到被大多数国家接受;从原则理念发展到制度体系(或者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体系化)。作用:消除贸易壁垒,促进世界贸易发展,推动全球化;促进各国经济增长。
解析:第一小问,据材料威尔逊在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的纲领中提出自由贸易原则理念,但没有被采纳,到《大西洋宪章》自由贸易原则“被26个国家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确认”“23个国家参加的关贸总协定生效”,再到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可得出自由贸易原则从少数国家提倡到被大多数国家接受;自由贸易由威尔逊提出的原则理念发展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原则,逐渐规范化、法制化。第二小问,据材料“重要目标是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等”,可得出消除贸易壁垒,促进世界贸易发展,推动全球化,同时也促进各国经济增长。
17.答案:(1)趋势:茶叶出口迅速增长;出口的茶叶从闽茶变成两湖茶;贸易路线从福建转移到湖北,汉口逐渐成为贸易中枢。
影响因素:工业发展;饮茶习惯;内外战争致使社会政局波动;国际环境;地理、交通条件;资本主义入侵;通商口岸的开放。
(2)变化:中国对苏联的出口从此前的农产品和原材料转向以轻纺工业品等制成品为主;苏联对中国的出口从飞机和汽车等运输工具转向以机械设备、汽车、化肥、水泥、钢材、木材为主。
认识:中苏贸易双方均有利益需求且利益互补;中国支持苏联战后的国际地位,苏联向中国提供军事、技术、资金援助;中苏贸易发展有利于提高中国工业化水平、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发展,有利于巩固新中国政权;中苏贸易发展增进了中苏交流和加强了双方学习借鉴。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