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古时候,人们一直以为小小的种子之所以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它那粗壮的树干和枝叶的生长完全是因为吸收“土壤汁”的营养。事情果然是如此吗?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2个经典的实验
17世纪,范·海尔蒙特的实验
18世纪,普利斯特莱的实验
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从哪儿获得?
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从水中获得。(或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是从土壤中获得的)
作出假设
1. 17世纪,范·海尔蒙特的实验
提出问题
结果分析
得出结论
实验
1.1648 比利时:范 · 海尔蒙特实验
-0.1kg
99.9kg
100kg
土壤
82.5kg
2.5kg
柳树
改变量
五年后
栽种时
3.海尔蒙特柳树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哪?
2.柳树和土壤的重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80kg
+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于水,而不是土壤。
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从哪儿获得?
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从水中获得的。
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从水中获得的。
(或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是从土壤中获得的)
作出假设
提出问题
结果分析
得出结论
实验
1648年海尔蒙特(比利时)实验
实验前后,柳苗增重80.0kg,土壤只减少了0.1kg.
思考:海尔蒙特通过此实验得出柳苗的增重只是来自于水,你认为他忽视了哪些因素?
忽视了空气、光照等因素
2. 18世纪,普利斯特莱实验
实验一:为什么玻璃钟罩内的蜡烛很快熄灭,小鼠也会死亡?
实验二:玻璃钟罩内的绿色植物为什么会死亡?
实验三:玻璃钟罩内的蜡烛为什么会继续燃烧,老鼠也仍然活着?
一段时间后
实验一
一段时间后
第一组
第二组
?
2. 18世纪,普利斯特莱实验
蜡烛燃烧和小鼠呼吸都需要氧气。在密闭玻璃罩中,氧气的量是有限的。随着蜡烛燃烧和小鼠呼吸的进行,玻璃罩中的氧气不断减少,最终,蜡烛会因氧气耗尽而熄灭,小鼠会因窒息而死亡。
一段时间后
实验二
?
普利斯特莱的实验
猜测植物死亡的原因可能是植物缺少二氧化碳死亡。
实验三
第一组
第二组
一段时间后
一段时间后
?
蜡烛燃烧和小鼠呼吸都需要氧气,所以植物供给了氧气。植物也没有死亡,说明蜡烛燃烧和小鼠呼出的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利用。
2. 18世纪,普利斯特莱实验
(1)普利斯特莱得出了什么结论?
(2)如果是你做了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普利斯特莱为什么不能得出和你相同的结论?
密闭的玻璃钟罩内的植物可以恢复由于蜡烛燃烧或老鼠呼吸而变“坏”的空气,植物可以改变空气的组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起到更新空气的作用。
由于当时化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还不了解空气的成分,因此普利斯特莱不知道植物吸收和释放的是什么气体。
2. 18世纪,普利斯特莱实验
(4)普利斯特莱的实验能否证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阳光?
不能,因为他没有以光为变量进行对照试验。
(5)当时有人重复了普利斯特莱的实验,却得了完全相反的结论,这是为什么?
因为实验没有在光下进行。
三、20世纪,希尔的实验
1.实验的过程:取植物的绿色叶片研磨过滤后,放到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在阳光下和黑暗中,阳光下的有气泡产生。
光照
黑暗
2.该实验中,进行了一组对照实验,对照的变量是什么?
3.实验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4.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是否有光。
有光的放出气泡。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植物在光照下产生气体;
实验 结论
范·海尔蒙特的实验
普利斯特莱的实验
后来的科学家(希尔)的实验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绿色植物可以改变空气的组成/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归纳三个实验的结论
光
二氧化碳
水
氧气
有机物
CO2
O2
H2O2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光合作用
原料:二氧化碳(CO2)、水(H2O)
场所:叶绿体
条件:光
产物:有机物(贮存了能量)、氧气(O2)
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把 和 转变成贮存能量的 ,并且释放 的过程就是光合作用。
叶绿体
光能
二氧化碳
水
有机物
氧气
二氧化碳+水 氧气+有机物
光照
叶绿体
公式:
光合作用的意义
光合作用像一个巨大的能量转换站,把太阳能贮存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
绿色植物都能够通过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
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提供氧气
B
A
D
C
1.范·海尔蒙特从柳树栽培实验中得到启发,绿色植物
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主要是( )
A.二氧化碳 B.水 C.无机盐 D.氧气
2.普利斯特莱的实验告诉我们绿色植物生长需要吸收
( )同时放出( )。
A.二氧化碳 B.水 C.无机盐 D.氧气
3.下列各因子哪个不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 )
A.二氧化碳 B.水 C.土壤 D.阳光
A
B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