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水的浮力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体积相等的实心小球A、B、C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放入小球后两个容器中的液体深度相同,且A、C两球排开液体体积相同,B球在甲液体中悬浮,在乙液体中下沉。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甲液体比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
B.三个小球中密度最小的是C球
C.如果A、C两球对调,A球在乙液体中可能下沉
D.A、C两球所受的浮力相等
2.如图所示,用手指将一乒乓球压入盛有水的烧杯底部并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手指松开,下列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
A.乒乓球会继续静止在烧杯底部
B.乒乓球会匀速上升至水面
C.乒乓球上升到最后静止的过程中所受浮力不变
D.乒乓球静止时会处于漂浮状态
3.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下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8N B.圆柱体的高度是9cm
C.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4N D.圆柱体的密度是
4.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长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将木块沿虚线部分切开,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沿ab切开,左右两部分都将上浮一点
B.沿cd切开,拿走下部分,剩下的木块上浮一点
C.沿ab切开,左右两部分还是漂浮
D.沿cd切开,上半部分漂浮,下半部分悬浮在水中
5.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
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 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 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6.潜水艇完全潜入江水中后,再慢慢潜行到海洋中,则它的( )
A.浮力不变,重力不变
B.浮力变大,重力变大
C.浮力不变,重力变小
D.浮力变小,重力变小
7.将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装满水,然后往杯中轻放入一个小球,共溢出水50g,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会增大 B.小球的体积一定大于50cm3
C.小球的质量不小于50g D.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5N
8.一个水槽内漂浮着一个放有小铁球的烧杯,若将小铁球取出放入水槽里,烧杯仍漂浮在水槽中,则水而将(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判断
9.如图所示,取一个瓶口内径略小于乒乓球直径的雪碧瓶,去掉其底部, 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然后向瓶里注水,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若用手指堵住瓶口,不久就可观察到乒乓球上浮起来。此实验说明了( )
A.大气存在压强 B.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流速有关
C.浮力产生的原因 D.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10.如图a、b、c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同:将三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不动时,a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它们在水中的体积关系是V排aB.它们的重力关系是Ga=Gb>Gc
C.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a<ρb<ρb
D.它们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a=Fb=Fc
11.探究浮力问题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F1、F2、F3和F4。其中符合阿基米德原理的等量关系的是( )
A.F1+F2=F3+F4 B.F1-F3=F4-F2
C.F1>F2>F3>F4 D.F1-F2=F3-F4
12.如图甲所示,在一只薄塑料袋中装水过半(未满),用细线扎紧袋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其所受重力为10牛;再将这个装水的塑料袋浸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乙所示,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牛时,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比(不计空气、塑料袋和细线的重力)( )
A.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 B.比烧杯中的水低
C.比烧杯中的水面高 D.高低无法判断
13.如图所示,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丁四个球,分别静止在不同深度的水里。其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
A.甲球 B.乙球 C.丙球 D.丁球
14.小吴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此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 B.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
C.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 D.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
二、填空题
15.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然后将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按实验操作规范将溢水杯中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铝块的重力为5.4N,再将铝块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测得溢出水的重力为2N
(1)当铝块完全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 N。
(2)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电子秤示数将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请计算出铝块的体积_______。(已知p水为1.0X103kg/m3)
16.一艘轮船从大海驶入河里。(已知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忽略油耗)
(1)轮船在海里的情形如图所示,则图乙中该船在河里时河面的位置比A点____(填“高”、“低”或“不变”);
(2)该轮船排开的海水受到的重力为G1,排开的河水受到的重力为G2,则G1_____G2(填“>”“=”或“<”)。
17.在下图中,P、Q的示数分别如图(a)所示,则在图(b)中,P、Q的示数分别是( )
A.2.1牛、1.0牛
B.2.0、1.0牛
C.2.1牛、1.1牛
D.2.0牛、1.1牛
三、简答题
18.由航空工业部六0五研究所自行设计的“海鸥300”轻型水陆两栖飞机(如图所示)已于2010年11月10月在石家庄首飞成功,该机可载4-6名乘客。配置有高性能的发动机和先进航空仪表设备,可用于公务飞行、货物运输、海岸巡逻等。设飞机和乘客的总质量为4000 kg,g取10 N/kg。(忽略飞机所受空气的浮力)
(1)飞机停在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 ________
(2)若飞机在空中以100m/s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时,飞机在水平方向受到的阻力为飞机重力的0.1倍,求当时飞机发动机的功率是多少 ________
(3)飞机在试飞过程中曾以最大功率沿着上下高差为120m,长1200m的航线飞行,若飞机和乘客的总质量不变,飞行速度保持100 m/s,配套航空发动机的功率至少应该是多少kw ________
19.2017年,我国多处地区发生强降雨,直接给沿江、沿海城市造成了大规模的洪涝,水位高于地面100---500mm,局部山区,水深达到1~2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图为受灾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某城市,几名武警战士用冲锋舟护送受灾群众撤离。假设冲锋舟的质量为140千克,最大排水体积为0.74米3。试计算:(河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
(1)空冲锋舟漂浮在水上时受到的浮力多大?
(2)假设正常成年人的体重为500N,则正常使用该冲锋舟最多能托起多少个成年人?(假设人不浸入水中)
20.如图,底面积为80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60cm2、高为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栓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入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的关系,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不计细线重)。
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h(厘米) 0 2 4 6 8 10 12 14 16
F(牛) 9.0 7.8 6.6 5.4 4.2 3.0 1.8 1.8 1.8
(1)依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的坐标系中画出F与h关系的图像。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观察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从表格中可知:在做次序3的实验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牛。
(4)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入物体A前比较,此时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1.小李用下面的方法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首先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盛有适量水的烧杯A的总质量为60g,然后用细线拴着一个小球,将其浸没在烧杯A内的水中,不触碰烧杯的底和壁,天平平衡后如图甲所示,此时天平的测量值为________克,小球在烧杯A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牛。接着他用天平测出盛有适量待测液体的烧杯B的总质量为60g,再用细线拴着擦干后的同一个小球浸没在烧杯B内的液体中,不触碰烧杯的底和壁,天平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则待测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由图可知,B在甲中悬浮,A在甲中漂浮,则
ρB=ρ甲,ρA<ρ甲=ρB
由B在乙中下沉,可知
ρB>ρ乙
则
ρ甲>ρ乙
已知两容器中的液体深度相同,由p=ρgh可得,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
p甲>p乙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B在乙中下沉,C在乙中漂浮可知
ρB>ρ乙,ρC<ρ乙
ρB>ρC
由A、C漂浮,且两球排开液体体积相同,可得
ρAgV=ρ甲gV排
则
ρA=
ρCgV=ρ乙gV排
ρC=
则
ρA>ρC
所以三个小球的密度关系为
ρB>ρA>ρC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因为
ρ甲>ρ乙,ρC<ρ乙
所以
ρC<ρ甲
已知
ρA<ρB
但不能比较ρA和ρ乙的关系,所以不能确定把A、C两球对调后,A放在乙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可能A球在乙液体中可能下沉,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因为
VA排=VC排,ρ甲>ρ乙
根据F浮=ρgV排可得,A、C两球所受浮力关系为
FA>FC
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D
【分析】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解答。
【详解】
用手指将一乒乓球压入盛有水的烧杯底部并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手指松开,乒乓球由于浮力大于重力而加速上浮,最终处于漂浮状态,上升过程中出水面前,所受浮力不变,出水面时浮力逐渐减小,直至浮力等于重力,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
AC.由图象可知,当h=0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
G=F拉=12N
故A正确,C错误;
B.下降高度3cm时,下表面接触水面,下降7cm时,圆柱体刚好浸没水中,这时圆柱体下表面距水面距离4cm,圆柱体的高度是4cm,故B错误;
D.圆柱体完全浸入水中的情况,此时圆柱体受到的拉力F=4N,则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F浮=G-F=12N-4N=8N
物体的体积
V物=V排==8×10-4m3
圆柱体密度
ρ物==1.5×103kg/m3
故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
A.木块原来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根据和、则有,可得: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与整个体积之比,木块与水的密度不变,所以木块浸没水中的体积与整个体积之比不变,所以沿ab切开,左右两部分不会上浮,也不会下沉,故A错误。
B.木块原来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根据和、则有,可得: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与整个体积之比,木块与水的密度不变,所以木块浸没水中的体积与整个体积之比不变,所以沿cd切开,拿走下部分,剩下的木块将下沉一点,故B错误。
C.木块原来漂浮在水面上,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沿ab切开,木块的密度不变,水的密度不变,所以左右两部分还是漂浮,故C正确。
D.木块原来漂浮在水面上,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沿cd切开,木块的密度不变,水的密度不变,所以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均漂浮在水面上。故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
A.有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知道,影响浮力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当人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ρ液不变,V排变小,因此浮力变小,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当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时,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是不变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由于ρ液、V排不变,所以浮力不变,故C 不符合题意;
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由于处于漂浮状态,但货物的重力不断增大,所以浮力不断变大,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B
【详解】
潜水艇完全潜入江水中后,再慢慢潜行到海洋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始终等于潜水艇的体积,但液体的密度变大,由知道,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变大;又因为潜水艇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所以重力等于浮力,即重力也变大,故B正确。
故选B。
7.C
【详解】
A.大烧杯内盛满水,轻轻放入一小球后,水溢出,但水深h不变,由p=ρgh知道,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不变,故A错误;
B.根据题意知道,排开水的体积
若小球悬浮和下沉,则体积等于50cm3,若小球漂浮,则体积大于50cm3,故B错误;
D.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小球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g=0.05kg×10N/kg=0.5N
故D错误;
C.若小球漂浮或悬浮,则G=F浮=G排,则m=m排=50g,若小球下沉,则G大于F浮=G排,则m>m排=50g,如果小球下沉,因为F浮=0.5N<G,所以m>50g,故C正确。
故选C。
8.B
【详解】
当小球放在烧杯中漂浮于水面时,物体的总重力等于烧杯排开水的总重力,即
m球g+m盒g=ρgV0
将小球从烧杯中取出放入水中后,小球在水中会沉至水底,此时小球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浮力的作用,且则
F浮球+F支=G球=m球g
所以F浮球<m球g,烧杯仍然在水中漂浮
F浮杯=m杯g
所以,总的浮力比之前小了,由知道,V排变小,故水面下降。
故选B。
9.C
【分析】
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存在压力差产生了浮力。
【详解】
开始时乒乓球受到上面液体压强和大气压的作用,下部没有液体只受大气压的作用,向上的压强小于向下的压强,向上的压力小于向下的压力,乒乓球不能上浮;当用手堵住瓶口,乒乓球下面有水,乒乓球下面也受到液体压强和大气压的作用;向上的液体压强大于向下的液体压强,乒乓球上浮,故此实验说明了浮力产生的原因。
故选C。
10.C
【详解】
A.由图可知,a漂浮,b悬浮,则
V排a<Va,V排b=Vb
a漂浮,b悬浮,由浮沉条件可知
Fa=Ga,Fb=Gb
a与b质量相等,则a与b的重力相等,所以a、b所受的浮力
Fa=Fb
由F浮=ρgV排可知
V排a=V排b
由题可知Vb=Vc,且c球沉底
V排c=Vc
所以
V排a=V排b=V排c
故A错误;
B.b悬浮,c沉入底部,所以由浮沉条件可知
Fb=Gb,Fc<Gc-------①
b与c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根据F浮=ρgV排可知b、c受到的浮力
Fb=Fc---------②
由①②可知
Gb<Gc
所以
Ga=Gb<Gc
故B错误;
C.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悬浮;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上浮或漂浮,因a漂浮,则a的密度最小,c沉入底部,则c的密度最大,可知:
ρa<ρb<ρc
故C正确;
D.由上分析可知,浮力关系为
Fa=Fb=Fc
故D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
要计算出物体的浮力,需要物体的重力减去物体在液体中的测力计的示数,则需要读出第一次和第三次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减去物体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
F浮=F1-F3
已知水桶和水的重,又知空桶重,则排开水的重为
G排=F4-F2
最后关系式
F浮=G排
即
F1-F3=F4-F2
成立,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故选B。
12.C
【详解】
若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则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袋内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此时排开水的重力等于袋内水的重力,所以测力计的示数应为零。而题中测力计示数为4N,说明袋内水没有全浸入水中,袋内水面比袋外水面高。
故选C。
13.A
【详解】
甲、乙、丙、丁四个球的体积相同,由图知,四个球排开水的体积
V甲因为,四个球受到的浮力
F甲即所受浮力最小的是甲球,故选A。
14.D
【详解】
对铝块进行受力分析:铝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浮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G铝=F+F浮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
F=G铝-F浮
在铝块完全浸没前,V排逐渐增大,F浮逐渐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逐渐减小。对烧杯及水进行受力分析:烧杯及水受竖直向下的重力,铝块向下的压力
F压=F浮
台秤的支持力FN,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台秤的支持力
FN=G+F压
在铝块完全浸没前,V排逐渐增大
F压=F浮
逐渐增大,FN逐渐变大,则台秤所受压力增大,台秤的示数增大。故选D。
15.3.4 不变 3.4
【详解】
(1)[1]铝块重5.4N,铝块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测得溢出水的重力为2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铝块受到的浮力等于铝块排开的水重,即铝块受到的浮力为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GF浮=5.4N2N=3.4N;
(2)[2] 由于溢水杯中装满水,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铝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重,铝块对水的压力大小与浮力相等,所以溢水杯对电子秤的压力不变,即电子秤示数不变;
(3)铝块全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3.4N,V排=V铝,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铝块受到的浮力等于铝块排开水受到的重力,即F浮=G,F浮=g,
即:
3.4N=1.0kg/10N/kg
V排==3.4。
16.高 =
【详解】
(1)[1]轮船从大海里驶入河里它受到的浮力不变,由于河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由F浮=ρ液gV排可知船身排开水的体积要增大,故船身要下沉一些,图乙中该船在河里时河面的位置比A点高;
(2)[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轮船从大海里驶入河里浮力不变,排开液体的重力不变,即G1=G2。
17.D
【详解】
根据a图可知,在放入物体前,溢水杯中已经装满水;在放入物体后,排开的水流入右边烧杯中,但是水面的高度没有改变,因此左边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保持不变;而P的示数=左边容器的重力+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和,所以P的示数保持不变,还是2N;物体受到的浮力
;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溢出水的重力
,
所以乙图中Q托盘台秤的示数为:
1N+0.1N=1.1N。
故选D。
18.4m3 4×105W 800kW
【详解】
(1)飞机停在水面时,处于漂浮状态,则飞机受到的浮力:
F浮=G=mg=4000kg×10N/kg=4×104N,
由F浮=ρgV排可得,飞机排开水的体积:
V排== =4m3
(2)因飞机水平方向匀速飞行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发动机的牵引力:
F=f=0.1G=0.1×4×104N=4×103N,
则飞机发动机的功率:
P=Fv=4×103N×100m/s=4×105W
(3)飞机在试飞过程中需要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W1=Gh=4×104N ×120m=4.8×105 W;
需要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W2=fs=4×103N×1200m=4.8×106J,
则至少需要做的功为:
W=W1+W2=4.8 ×106J+4.8×106J=9.6 ×106J,
由v= 得所用时间至少为:
t== =12s,
则功率:
P===8×105W=800kW。
答:(1) 飞机停在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是4m3;
(2) 当时飞机发动机的功率是4W;
(3) 配套航空发动机的功率至少应该是800Kw。
19.(1)1400牛 (2)12人
【分析】
(1)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可求出所受的浮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满载时所受的浮力,根据力的合成可求出能承载的人的重力,即可得能承载的人数。
【详解】
(1)冲锋舟满载时所受的浮力:
F浮=G=mg=140kg×10N/kg=1400N;
(2)冲锋舟满载所受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00kg/m3×10N/kg×0.74m3=7400N;
冲锋舟满载时,应满足:F′浮=G+nm人g,
所以最多能承载的人数:
n==12人。
答:(1)冲锋舟满载时所受的浮力是1400N。
(2)这条冲锋舟最多能承载12人。
20. 物体浸入液体中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2.4 变大
【详解】
(1)[1]将表格中数据描点并连接,作图如下:
(2)[2]由表格数据可知,物体浸入液体中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3)[3]由数据可知,物体重力为9N,第三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6N,则此时A所受浮力为:
F浮=G-F3=9N-6.6N=2.4N
(4)[4]物体A浸入水中后,液面上升,由可知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变大。
21.72 0.12 1.1×103
【详解】
[1]甲图,小球浸没在水中,天平的测量值:
,
[2]小球排开水的质量:
,
小球在烧杯A中受到的浮力为:
;
[3]乙图,小球浸没在被测液体中,天平的测量值:
,
小球浸没在被测液体中,小球排开被测液体的质量:
,
小球排开水的体积和排开被测液体的体积相等:所以,
,
所以,
,
解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