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解决“求份数”的问题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章
除法的含义(二)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3. 感受除法算式是一类情景的抽象和概括,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
1. 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2. 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及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02
探究新知
03
巩固练习
04
课堂总结
目 录
01
复习导入
解决“求份数”的问题
山东省茌平区特殊教育学校 韩荣梅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章
除法的初步认识(一)
1. 12 个竹笋平均分给 4 个熊猫宝宝,每个宝宝分几个?
复习导入
解决“求份数”的问题
山东省茌平区特殊教育学校 韩荣梅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章
除法的初步认识(一)
复习导入
利用手中的实物卡片,
帮熊猫妈妈分一分。
解决“求份数”的问题
山东省茌平区特殊教育学校 韩荣梅
复习导入
2. 12 个竹笋,每个熊猫宝宝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熊猫宝宝?
圈一圈,说一说。
探究新知
20 个竹笋,每 4 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探究新知
动手操作
利用手中的实物卡片,
自己动手分一分。
动 手 操 作
合作探究
分完后,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交 流 展 示
20 个竹笋,每 4 个放一盘,能放( )盘。
5
像这样平均分的问题,也可以用 除法 表示。
20 ÷ 4 =
5
概念渗透
列 式 解 答
20 ÷ 4 =
5
除数
商
算 式 各部分的名称
除号
被除数
说一说除法算式中的各部分的名称。
想一想除法算式中的各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0 ÷ 4 =
5
总 数
20 个竹笋
每 份 数
每份 4 个
份 数
能分 5 份
算 式 意 义
课堂小结
知道“总数”和“每份数”求“份数” 的问题就是我们以前学习的“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现在我们用除法计算 。
1. 分一分,填一填,再说一说除法各部分的含义。
每份 2 个,分成( )份。
12 ÷ =
每份 3 个,分成( )份。
每份 4 个,分成( )份。
÷ =
÷ =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2. 圈一圈,填一填。
24 颗星星,每 8 颗穿一串,穿成了( )串。
÷ =
巩固练习
3. 圈一圈,填一填。
24 里面有( )个 4。
(1)
÷ =
巩固练习
3. 圈一圈,填一填。
20 里面有( )个 5。
(2)
÷ =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学均分的另一种情况,知道每份是多少,求份数的问题,也用除法表示。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作 业
用小圆片代替实物分一分、圈一圈练习二十的 5.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