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压强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四套打包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压强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四套打包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17 09:19:45

文档简介

第九章压强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大气压的变化,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气压的值在不同地方一般不同
B.大气压的值在同一地方也能发生变化
C.大气压的值离海平面越高越小
D.大气压的值是固定不变的
2.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锐
B.菜刀的刀刃磨得很锋利
C.用细线来分割皮蛋
D.铁轨铺在枕木上
3.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  )
A.雪橇做的比较宽大 B.拦河坝做的下宽上窄
C.用吸管喝饮料 D.刀口磨的很锋利
4.自行车已成为我们绿色出行常用的交通工具,下列措施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给链条加润滑油 B.车座做得宽大
C.轮胎上刻有花纹 D.用力捏刹车把手
5.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发现橡皮膜都向内凹,且第二次比第一次凹陷的更多,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深度越大水的压强越大
B.此时水向上的压强大于水向下的压强
C.水向上和向下都有压强
D.如果没有橡皮膜,水也就不会产生压强
6.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茶壶 B.微小压强计
C.船闸 D.下水道存水管
7.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图钉钉帽宽大 B.牙齿尖锐
C.刀刃锋利 D.缝衣针尖
8.北京2022年冬奥会计划于2022年2月4日(正月初四)开幕,如图中滑雪运动员脚踩滑雪板,这样不容易陷入雪地中,穿滑雪板是为了(  )
A.增大压力 B.减小压力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9.某同学自己设计了一个粗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把两个橡胶皮碗对在一起,用力挤出中间的空气,如图所示,把皮碗悬吊起来,在皮碗下挂重物,逐渐增加所挂的重物,测出最多能挂的物重G,再测出此时皮碗的直径d,皮碗的重忽略不计,则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大气压p的公式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0.水面下某处水的压强为帕,表示该处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水的________为牛;高度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装满水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__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水从固态变为液态,密度会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1.物理学上把______叫做密度,它是物质的一种______。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______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但当时大多数人都不相信,直到1654年,著名的______实验,才使人们确信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且很大。如果某地某时的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即______Pa,则面积为20m2的屋顶上受到的大气压力为______.
12.压强是表示______的物理量,一本60页的物理书平放在桌面上时,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 ______帕,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如果在平放的物理书上再叠放一本课本,压强将 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3.海洋内部的海水密度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在个别海域存在海水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的情况,俗称“海底断崖”。若潜艇遇到这种情况,所受支持力会急剧______而直坠深海,受到海水的压强______导致失事(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我国的372潜艇曾遭遇“海底断崖”造成的“掉深”险情,现场官兵临危不惧,迅速操作潜艇使水仓______(选填“向内吸水”或“向外排水”),成功上浮,创造了全球潜艇史上的重大奇迹。
14.今年年底通过我区的渝贵铁路即将开通,綦江东站也正在加紧建设中。小明随爸爸一起坐工程车路过该站台时,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同时他看见工人在站台上沿轨道线划设安全线,是防止由于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______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15.如图所示仪器是_______,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方向的关系,保持金属盒的_______和液体密度不变,改变金属盒的_______,从而观察并记录_______来比较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16.面对新冠疫情白衣天使日夜坚守,长时间戴口罩让他们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勒痕,如图所示,这是“天使印记”。“印记”说明了力可以 ______。口罩的带子设计的粗一些可以 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皮肤所受的压强。
三、实验题
17.如图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甲图所示,将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所示,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所示,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砝码。
(1)比较______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当压力一定时,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此实验中运用到的主要探究方法是______;
(4)小红想将图丁与乙图比较压力大小对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她的思路正确吗______?为什么______?
(5)小明把两支同样的粉笔竖直放置在坚硬的水平桌面上,粉笔两头横截面积不同,其中一支正放,一支倒放(如图戊所示),发现桌面均无明显的形变,于是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的结论。他的看法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______。
18.为了探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不同的圆柱体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沙面上,进行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下表所示。
序号 材料 高度(cm) 底面积(cm2) 凹陷程度(cm)
1 铜 20 10 0.8
2 铜 20 20 0.8
3 铁 10 10 0.4
4 铁 20 10 0.5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材料的密度和高度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底面积______(选填“有关、无关”)。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的高度相同时,材料的密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请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与4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______。
(4)推导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公式 ______(用“高度、密度”表示)
19.某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特点”的实验中,选择如图所示的器材,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在甲容器的左、右两侧倒入深度不同的水后,橡皮膜向左凸起;在乙容器的左、右两侧分别倒入水和某种液体后,橡皮膜相平。
(1)甲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
(2)乙实验中左侧水对橡皮膜的压强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右侧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
(3)若测得图乙中左、右两侧液面到橡皮膜处的深度为12cm、15cm,则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g/cm3。
四、计算题
20.小刚同学质量为56kg,他可以双手或单手倒立在地面上,每只手掌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40cm2。(g取10N/kg)
(1)小刚的重力;
(2)小刚双手倒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21.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 N,高9 cm,底面积30 cm2;杯内水重2 N,水深6 cm。(杯子的厚度忽略不计,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求:
(1)水杯对桌面的压强。
(2)水对杯底的压力。
22.如图所示,爸爸给小丽买了一部电动平衡车。小丽从家骑该电动平衡车以1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用15min到达了览山公园。小丽的质量为40kg,g取10N/kg,求:
平衡车参数
材质 镁合金高弹性车架
净重 10kg(含电池组)
最高车速 18km/h
充电时间 约4小时
轮胎个数 2
轮胎总触地面积 5cm2
(1)小丽家到览山公园的距离是多少?
(2)小丽在览山公园水平路面上骑行时,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C
4.A
5.D
6.B
7.A
8.D
9.C
10.压力 相同 变大
11.单位体积的质量 特性 托里拆利 马德堡半球 1.01×105Pa 2.02×106
12.压力作用效果 40 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40N 变大
13.减小 增大 向外排水
14.运动 小
15.U形管液体压强计 深度 朝向 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
16.改变物体的形状 减小
17.甲、乙 压力越大 受力面积越小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不正确 没有控制受压面材料相同(木板桌面不能很好的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不正确 坚硬的桌面不能很好的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桌面的形变人眼看不到)
18.无关 1、4 当圆柱体材料的密度和接触面积相同时,圆柱体的高度越高,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19.在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深,液体的压强越大 等于 0.8
20.(1)560N;(2)2×104Pa
21.(1);(2)1.8N
22.(1)3km;(2)1×106P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九章压强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公式和p=ρgh的适范围, 以上三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只适用于柱形液体压强求解;
②适用于固体和液体的压强求解,p=ρgh只适用于液体;
③关于液体的压强求解,与p=ρgh均适用,但由于ρ和h容易直接测得,通常运用p=ρgh求解。
A.①、③ B.③ C.①、②、③ D.②
2.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连通器的是(  )
A.液位计 B.吸尘器 C.温度计 D.订书机
3.下面事例中,不能直接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塑料吸盘挂衣钩能够吸附在光滑墙壁上
B.用嘴把气球吹大
C.眼药瓶拔掉盖子后,药水倒不出来
D.用塑料管从饮料瓶中吸饮料
4.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发现橡皮膜都向内凹,且第二次比第一次凹陷的更多,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深度越大水的压强越大
B.此时水向上的压强大于水向下的压强
C.水向上和向下都有压强
D.如果没有橡皮膜,水也就不会产生压强
5.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的数值时,下列过程会导致测量数值发生变化的是(  )
A.向水银槽中添加少许水银 B.使玻璃管稍倾斜一点
C.将实验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 D.换用稍粗点的玻璃管
6.在日常生活中,书包带做的很宽,目的是(  )
A.减小压强 B.增大压强 C.减小压力 D.增大压力
7.如图所示,若在蓄水槽中装入一定量的水,蓄水槽与一粗细不均匀的管道相连,在管道的不同部位分别装有底部连通的竖直管A、B、C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阀门关闭,水是静止状态时,A、B、C三根管中的水柱高度相同
B.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A、B、C三根管中水柱的高度相同
C.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A、B、C三根管中水柱的高度不同
D.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A、B、C三根管底部水的压强不同
二、填空题
8.___________是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10帕表示1米2面积上所受的压力为 ___________牛。如图所示,一块砖块由平放变成竖放时,水平地面受到砖块的 ___________不变。
9.著名的_______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存在且很大,人们依据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制成了______气压计,并发现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10.今年在武汉等地发生龙卷风,对人民生命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当龙卷风经过地面时,其气旋中心速度很___________,压强很___________,将地面物体一起“吸”向空中,随龙卷风运动到别处落下,造成严重损伤。
11.芜湖“三刀”素有“削铁如泥”之美称。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刀具的刀口磨得很锋利,主要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______;刀柄上刻有花纹,是为了______。
12.如图,要将甲容器中的水转移到乙容器中,可将一段两端开口的皮管放入甲容器中,待水进入管内后用手将A端封住再提起A端使皮管竖直,水仍然充满着皮管,这是由于 ______(选填“大气压强”“液体的压强”)的作用。再把皮管弯曲使A端放入乙容器中(另一端仍在水面以下)松手后,水就会自动流到乙容器直到两边液面相平。这是因为甲、乙容器构成了 ______。
13.向茶壶中倒水时,随着壶中水的增多,水对壶底的压强 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由于壶身和壶嘴构成一个 ________,所以壶嘴比壶身略高一些。
14.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液体,烧坏的底面积之比为3:1,液体密度之比为1:2,液体高度之比为2:1,则两烧杯底面所受液体的压强之比是______。
15.紧闭车窗的汽车行驶在无风的雪天,如果打开一侧的车窗,汽车外面的雪___________(选填“可能”或“不能”)飘进车里,这是因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窗外空气流速___________车内空气的流速,车窗外空气的压强___________车内空气的压强的缘故(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实验题
16.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做了如图甲、乙、丙所示三次实验。
(1)甲、乙、丙三次实验是通过比较______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由甲、乙两次实验现象可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______两次实验现象可得出:______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17.利用压强计和盛有水的容器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
(1)如图甲所示,只改变压强计探头的方向,可以观察到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_____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2)比较如图甲、乙所示实验现象,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是:______。
四、计算题
18.质量为50千克的小明坚持骑自行车上学,小明的自行车相关数据见表。求:
(1)车架材料的密度。
(2)小明骑自行车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车架材料 碳纤维
车架体积/m3 2.5×10–3
车架质量/kg 5
整车质量/kg 10
单轮接触面积/m2 5×10–4
19.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隔离区,机器人可以提供全自主“免接触式”服务,降低病毒 交叉感染风险;如图是一款送餐机器人,若该机器人的质量为18kg,底部的滚轮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00cm2 (g=10N/kg)。求:
(1)机器人受到的重力;
(2)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0.中国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及其火星车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登陆火星,已知此火星车的质量为270kg,火星车有四个轮子,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另火星上的物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只有地球上g的五分之二(已知地球上的)。求:
(1)此火星车在火星上的重力;
(2)此火星车在火星上行驶时,对火星水平表面的压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B
4.D
5.C
6.A
7.B
8.压强 10 压力
9.马德堡半球 水银 减小
10.大 小
11.压强 增大摩擦力
12.大气压强 连通器
13.变大 连通器
14.1:1
15.不能 大于 小于
16.海绵的凹陷程度 压力 乙、丙 压力
17.不变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跟液体深度是否有关
18.(1)2×103kg/m3;(2)588N,5.88×105Pa
19.(1)180N;(2)1.8×104Pa
20.(1)1080N;(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九章压强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3)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日常生活中,书包带做的很宽,目的是(  )
A.减小压强 B.增大压强 C.减小压力 D.增大压力
2.如图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皮碗对吸 B. 瓶吞鸡蛋
C. 纸拖水杯 D.橡皮膜凸出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应用大气压的是(  )
A.塑料吸盘压在光滑墙上能挂衣服 B.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
C.抽水机能把水从井里抽上来 D.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进肌肉里
4.如图所示,将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时,它对地面的压力(  )
A.平放时最大
B.立放时最大
C.侧放时最大
D.平放、立放、侧放时一样大
5.如图是冰壶比赛时的情景,运动员穿的两只鞋的鞋底材质并不相同: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滑行脚的鞋底为塑料制成(  )
A.蹬冰脚的鞋底能减小压力
B.蹬冰脚的鞋底能减小摩擦
C.滑行脚的鞋底能减小摩擦
D.滑行脚的鞋底能增大压强
6.如图所示的各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船闸 B. 吸尘器
C. 用管子吸饮料 D. 离心式水泵
7.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长时间戴口罩后,脸上会留下深深的压痕。为减轻由于护目镜和口罩而勒出的勒痕,海军军医大学研发了“防护凝胶贴片”,有效地减轻了医护人员的面部不适。则(  )
A.压痕深说明口罩对脸部的压强较小
B.要减轻压痕只能把口罩系得松一点
C.口罩弹性绳形变量越大,弹性绳的弹力越小
D.防护凝胶贴片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
8.如图所示,为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图,下列操作能使玻璃中内外液面高度差发生改变的是(  )
A.将玻璃换成更粗或更细的
B.将玻璃管稍微倾斜
C.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一点(管口未离开液面)
D.将该装置从一楼拿到六楼
二、填空题
9.在刚从冰箱取出的冻肉上撒一些盐,可以快速解冻,其原理是冰与盐混合后,能降低冰的______。高温煮牛奶会降低其营养成分,为此,人们制造了一种______(选填“高压”或“低压”)锅,可以使牛奶里的水不到100℃就沸腾。
10.洗手池的下水管做成如图1所示的弯管,从物理角度看,这实际上是一个___________,如图2所示,用力吹气时管中的水会从管口流出,根据这个现象可以制作___________。
11.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科学家______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若将该实验从水平地面搬到高山上进行,则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_____(选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12.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容易沸腾,是因为高原地区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______100℃。
13.如图所示的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满水和酒精,橡皮膜将向 ______(选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 ______有关。
14.水银气压计是根据______实验制成的。在登山过程中,运动员携带的金属气压计的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个标准大气压能托起______毫米高的水银柱。
三、实验题
15.如图是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的实验装置,容器中间用隔板分开,隔板中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
(1)在容器两侧分别加水,水面均超过橡皮膜,且左侧水面较低,此时橡皮膜向______(选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______有关;
(2)在容器两侧分别加满水和酒精,橡皮膜向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______有关。
16.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远航”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利用A、B两物体、海绵等器材开展了合作探究。
(1)实验中“远航”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图甲与图___________所示的实验(选填“乙”“丙”或“丁)可得到的结论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_____。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甲与图___________所示的实验(选填“乙”“丙”或“丁”),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4)南薇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她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她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觉得她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
17.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对物理从不感冒的鲁小蔑同学用利用相关的器材,进行了下列实验,请根据图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鲁小蔑是通过比较小桌在海绵中的________ 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对照甲、乙两图,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 有关,对照乙、丙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 有关。
(3)物理学中为了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入了________ 这一物理量。它的单位是________ 选填“英国”、“美国”、“德国”或“法国”的科学家帕斯卡(Pa)来命名。
(4)鲁小蔑又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______p丁(选填“>”、“<”或“=”)。
四、计算题
18.在水平地面上,用 50N 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200N 的木箱沿拉力的方向匀速直线前进了一段距离,木箱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0.2m2。求:
(1)这段路程中木箱受到的阻力
(2)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19.如图所示,爸爸给小丽买了一部电动平衡车。小丽从家骑该电动平衡车以1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用15min到达了览山公园。小丽的质量为40kg,g取10N/kg,求:
平衡车参数
材质 镁合金高弹性车架
净重 10kg(含电池组)
最高车速 18km/h
充电时间 约4小时
轮胎个数 2
轮胎总触地面积 5cm2
(1)小丽家到览山公园的距离是多少?
(2)小丽在览山公园水平路面上骑行时,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0.一块钢板的厚为10mm,宽为1500mm,长为 4000mm。卡车自重m车=3.5t。卡车装载 10 块钢板,在水平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0.2m2,车轮受地面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2倍。ρ铁=7.9×103 kg/m3,g=10N/kg。求:
(1)一块钢板的质量;
(2)一块钢板所受的重力;
(3)卡车对地面的压强;
(4)卡车前进的牵引力(使小车前进的动力)。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A
2.D
3.D
4.D
5.C
6.A
7.D
8.D
9. 熔点 低压
10. 连通器 喷雾器
11. 马德堡半球 托里拆利 变短
12.低于
13. 右 液体的密度
14. 托里拆利 变小 760
15. 左 深度 液体密度
16. 海绵的凹陷程度 乙 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丙 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17. 凹陷 压力大小 受力面积 压强 法国 =
18.(1)50N;(2)1000Pa
19.(1)3km;(2)1×106Pa
20.(1)474kg;(2)4740N;(3)4.12×105Pa;(4)16480N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第九章压强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4)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压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C.压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
D.压力的方向不一定和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
2.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发现橡皮膜都向内凹,且第二次比第一次凹陷的更多,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深度越大水的压强越大
B.此时水向上的压强大于水向下的压强
C.水向上和向下都有压强
D.如果没有橡皮膜,水也就不会产生压强
3.下列有关压强的四种情境中,其中能达到减小压强目的的是(  )
A.冰刀与冰的接触面做得很窄 B.书包带做得较宽
C.吸管一端做成斜口 D.菜刀的刀刃做得很薄
4.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连通器的是(  )
A.液位计 B.吸尘器 C.温度计 D.订书机
5.物理小组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
A.玻璃管没有放竖直 B.水槽内的水银太多
C.玻璃管太粗 D.玻璃管内混入了少量的空气
6.如图所示,将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时,它对地面的压力(  )
A.平放时最大
B.立放时最大
C.侧放时最大
D.平放、立放、侧放时一样大
二、填空题
7.“做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沸腾知识时,小雨做了如下实验: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紧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烧瓶内的水重新沸腾,此过程中烧瓶内水蒸气遇冷 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气压减小,水的沸点______。
8.如图所示,是三峡船闸工作过程的示意图。它是利用_______原理来工作的。船要从下游到上游去,第一步要把阀门B打开,阀门A关闭,水从________流向下游,当它的水面与下游相平时,下游闸门打开,船驶入闸室。
9.如图所示,菜刀在离刀口不远处有一排透气孔,使用这种菜刀时,透气孔中的空气会在菜片和刀面之间形成一隔层,避免在 ______作用下,菜片沾刀。
10.芜湖“三刀”素有“削铁如泥”之美称。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刀具的刀口磨得很锋利,主要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______;刀柄上刻有花纹,是为了______。
11.如图,要将甲容器中的水转移到乙容器中,可将一段两端开口的皮管放入甲容器中,待水进入管内后用手将A端封住再提起A端使皮管竖直,水仍然充满着皮管,这是由于 ______(选填“大气压强”“液体的压强”)的作用。再把皮管弯曲使A端放入乙容器中(另一端仍在水面以下)松手后,水就会自动流到乙容器直到两边液面相平。这是因为甲、乙容器构成了 ______。
12.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和具有______性,导致内部存在各个方向压强。三峡大坝筑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内部压强随______增加而增大;三峡水库水面下10米处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帕。
13.如图所示,A、B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盛有7cm、5cm深的水,A、B之间用细导管连接。若将阀门K打开,液体将______(选填“向左流动”、“向右流动”或“不流动”)。液体静止时,A、B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之比为______。
三、实验题
14.小京同学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1)实验前检验微小压强计是否漏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检验后,他向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相同容器中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如图所示应将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的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深度处,观察U形管中两次液面的高度差。
(3)实验发现,在乙液体中微小压强计两侧液面高度差较大,则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液体密度较大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15.小明为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小明用手指轻按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如果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发生灵活变化,说明该压强计_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将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朝上逐渐浸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如图乙,则压强计显示的是橡皮膜________(选填“各个方向”、“上方”或“下方”)的水对它的压强。
(3)由乙、丙两图可知: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_________,压强越大。
16.小平用一个长方体木块、弹簧测力计、两个相同的砝码和海绵等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1)根据甲、乙两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大小有关;
(2)用甲、丙两图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在丙图木块上放 ______个砝码。由此得出结论:______一定, 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______。
(3)小平利用上述器材继续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
②取下木块上的砝码,重复①的操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由此说明,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______;
③以不同的速度多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几乎不变,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大小______。
四、计算题
17.如图,小明蹬着滑板车滑行。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的质量为40kg,求小明的重力为多大?
(2)滑板车质量为5kg,小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3×10-4m2,当小明双脚站在滑板车上滑行时,滑板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18.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石柱,高为0.4m,横截面积为0.15m2,密度为2.5×103kg/m3,将它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上。求:
(1)石柱的重力;
(2)石柱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19.“保护环境,绿色出行”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如图所示是最近防城港市防城区比较流行的“哈罗”共享电动自行车,该车整车质量为35kg,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00cm2。质量为40kg的小丽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6km用了20min。求:
(1)小丽骑行的速度;
(2)小丽所受的重力;
(3)小丽骑行时电动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B
4.A
5.D
6.D
7.液化 降低
8.连通器 闸室
9.大气压力
10.压强 增大摩擦力
11.大气压强 连通器
12.流动 深度 9.8104
13.向右流动 5∶7
14.用手挤压微小压强计的橡皮膜,若两侧液面有高度差,说明不漏气 相同 有关 乙
15.不漏气 上方 越大
16.压力 一 压力(大小) 明显 大 无关
17.(1)400N;(2)1.5106Pa
18.(1)1500N;(2)1×104Pa
19.(1)5m/s;(2)400N;(3)7.5×104P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