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物态变化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九年级下册(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实验室有支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20℃;在标准大气压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那么,当实际温度为60℃时,此温度计对应的读数是( )
A.36℃ B.40℃ C.50℃ D.56℃
2.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要吸热的是
A.熔化、升华、液化 B.凝固、凝华、液化 C.熔化、液化、汽化 D.升华、汽化、熔化
3.如图所示,甲容器和乙试管内均装有水,乙试管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甲容器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
A.甲容器、乙试管内的水一定同时沸腾
B.甲容器内的水会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也会沸腾
C.甲容器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
D.乙试管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
4.把一只温度计从20℃的酒精中取出后放到20℃的空气中,温度计示数( )
A.不变 B.一直下降
C.一直升高 D.先下降后又升高最后不变
5.某实习护士用两支体温计给两位病人测量体温,读数都是38.5℃,因病人多,护士一时粗心,忘记将该体温计甩一甩,紧接着用酒精擦拭后便直接用于测量另外两人的体温,如果后两位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6.5℃和39.5℃,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为
A.36.5℃、39.5℃ B.都是38.5℃
C.都是39.5℃ D.38.5℃、39.5℃
6.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铁 钢 铜 金 固态水银 固态氮
熔点(℃) 1535 1515 1083 1064 -39 -210
A.可以用铜锅熔化钢块 B.金块掉入铁水中会熔化
C.在-265℃时氮是液态 D.-40℃的气温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4min甲比乙吸热多
B.4~8min甲不吸热
C.0~10min甲和乙不断吸热
D.0~10min甲和乙温度不断升高
8.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池塘冰面上的温度为 -16 ℃,下列几种情况温度恰为0 ℃的是 ( )
A.冰层的上表面
B.冰层的下表面
C.冰层的下面所有的水
D.除了冰层上表面以外的冰
9.同学做水沸腾实验时,得到水的沸腾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6 min时,水开始沸腾
B.该同学所处环境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C.t=5 min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够保持持续沸腾
D.为了缩短加热至沸腾时所需要的时间,可以通过适当提升水的初温的方式来实现
二、填空题
10.小刚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但刻度标记不准确,小红同学为了检测将它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温度显示为4℃,将它放入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显示为96℃,那么用此温度计测量某一物体温度显示为34℃,则该物体的真实温度是____________
11.“炖汤”时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______(能/不能)沸腾,原因是______ .
12.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______;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________.
13.小丽在玻璃杯中倒入37℃左右的温水,将家中的体温计和寒暑表插入杯中,待示数稳定后用电风扇向水面吹风,此时,寒暑表的示数将___________,体温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当水温到达室温,电风扇停止工作后,将寒暑表从水中取出,其示数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
14.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人工降雨和舞台的白雾都是固态的干冰迅速 ________,从周围空气中 ________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下落,变成水滴就成了雨.
(2)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手感到暖和
答:向手“哈气”时,嘴中呼出的 ________遇到手发生了 ________现象, ________热量,所以感到暖和.
(3)如图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多少?
(a)温度计: ________;(b)温度计: ________
15.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换算式是:摄氏温度:冰点时温度为0摄氏度,沸点为100摄氏度,而华氏温度把冰点温度定为32华氏度,沸点为212华氏度.所以1摄氏度等于_____华氏度,若你的体温是37摄氏度,即_____华氏度.
16.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家庭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一般是石油加工时产生的可燃气体,在一定的温度下通过______的方法液化而成的。
17.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将发生______现象。小王认为图甲中的碘蒸气是先熔化后汽化形成的,你认为小王的猜想对吗?______,理由:______。小王在甲烧杯中放入干冰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则水中气泡的主要成分是______(二氧化碳/水蒸气)。
三、实验题
18.如图甲所示,小亮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小亮向烧杯中注入适量的_______水;
(2)水沸腾时停止加热,不能继续沸腾。可见,沸腾过程需要_______;
(3)绘制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沸腾时,水的温度变化特点是_______;
(4)小明猜想沸腾的水也能将图丙试管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实验时,用烧杯中沸水给试管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温度计示数上升到图丙所示的值后不再变化,其读数为_______℃,试管中的水_______(选填“沸腾”或“不沸腾”)。温度不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试管中水温较高时,水的蒸发变_______(选填“快”或“慢”),相同时间试管中的水从沸水中吸收的热量几乎等于试管中水蒸发吸收的热量。
19.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像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
(2)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_________;
(3)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_____(选填“准确”或“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
(4)在测量浓度为21%的盐水凝固点时,某一时刻测得盐水温度如图所示,则此时该盐水处于______态;
(5)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_____(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20.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 “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如图甲组装器材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应适当将_______( A 处向上/B 处向下)调整;
(2)当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 、体积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实验完毕,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可能是_______;
(3)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水沸腾前后一段时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 。由甲、乙两图可知:图甲时刻烧杯中的水________ (选填 “已” 或 “未”)沸腾;
(4)在同样的环境下, 给一大杯滚烫的热水降温,现有两种方法:
①先让滚烫的热水冷却 5min, 然后加一小杯冷水 ;
② 先在滚烫的热水中加入一小杯冷水 ,然后冷却 5min。
结合图乙提供的信息,分析可知___________;
A.方法①冷却效果较好 B.方法②冷却效果较好 C. 两种方法冷却效果相同
(5) 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6)小华同学做此实验时, 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 水始终都不能沸腾, 从能量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 。
四、计算题
21.小明自制了一支粗细均匀的水银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它分别测冰水混合物和沸水的温度时,温度计中液柱的长度分别为10cm、30cm,则:
(1)已知水银的熔点为-39℃,则该温度计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准确测量零下50摄氏度的温度;
(2)所测物体温度每升高1℃,该温度计的液柱会伸长多少cm?(____)
(3)液柱的长度为15cm时,所测物体的温度为多少℃?(____)
22.一支标有0℃~100℃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放在l标准火气压下沸水中时示数为86℃.则
(1)该温度计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多少℃;
(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3)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B
4.D
5.D
6.B
7.C
8.B
9.D
10.32.6
11.不能 盅内汤水达到沸点后无法再继续吸热
12.热胀冷缩 乙 缩口
13.下降 不变 先减小后增大
14.升华吸收水蒸气液化放出-18℃36.7℃
15.1.8 98.6
16.液化 会放热 压缩体积
17.升华 熔化 凝华 不对 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 二氧化碳
18.热 吸热 99 温度不变 97 不沸腾 快
19.-4 先变小,后变大 不准确 当浓度是22%、23%时,其凝固点又是多少,这个不确定 固态 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20.A 处向上 变大 水从高温石棉网上吸热 未 A B 火焰太小, 导致水吸收的热量小于等于散失的热量
21.不能 0.2cm 25℃
22.(1)1.25℃;(2)25℃;(3)-7.5℃~117.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十八章物态变化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九年级下册(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根据下表给出的信息,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215℃时,氧是液态,氢是气态,氮是固态
B.沸点低的物质熔点也低
C.采用空气降温液化的办法,首先分离出来的是氢
D.因为这三种物质的沸点、熔点都极低,因此它们极易沸腾、凝固
2.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5℃,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5℃.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50℃,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A.45℃ B.55℃ C.50℃ D.47℃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化石油气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式液化成液态的
B.被 100℃的水蒸气烫伤更严重的原因是水蒸气液化要吸热
C.电冰箱是利用致冷物质迅速汽化吸热,使电冰箱内温度降低
D.在烹炸食物时常会见到滚开的油锅中,溅入一滴水后,会有剧烈的响声,并溅起油来,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
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都是晶体
B.甲的熔点是50°C
C.2~6min时,甲温度不变,所以没有吸收热量
D.8min时, 甲和乙的熔点相等
5.一支刻度线位置不准确但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将它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是99℃,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温度计的示数是4℃,如果当时室温是20℃,则用此温度计测量时示数为( )
A.20℃ B.26℃ C.23℃ D.19℃
6.如图所示,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可能是熔化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7.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甲.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甲图可知,盐水的凝固点为2℃
B.由甲图可知,盐水的凝固过程用时20min
C.乙图中,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少
D.乙图中,烧杯中盐冰水混合物中水会变多
8.用体温计分别测甲、乙、丙三人的体温,先测得甲的体温正常。用酒精消毒后,忘了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就直接依次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的体温是37.6℃,丙的体温为38.4℃,那么用此方法测得乙和丙的体温分别为( )
A.37℃、38.4℃ B.37℃、37.6℃
C.37.6℃、38.4℃ D.38.4℃、38.4℃
9.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第 15min 该物质处于液态
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水的质量会逐渐增加
D.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冰的质量会增加
二、填空题
10.有一支刻度不准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稳定后示数为﹣4,放在一标准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2,把它放在某教室时温度计示数为28,教室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_。
11.有一支温度计,其刻度是均匀的,但读数不准,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2℃,用它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示数为94℃,用这只温度计测一杯热水的读数为7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为_________℃;当这只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时,示数和当时的真实温度恰好相同(结果保留整数).
12.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如题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_°C;某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确,在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示数是90°C,在测一杯热水温度时,其示数与热水的真实温度60°C恰好相等,若用此温度计去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是____________°C。
13.小明有一支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标度却不准确.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0.7℃,在沸水中的读数是 102.3℃.当它指示的气温是﹣6℃时,实际的温度是_____℃,它在_____℃时误差很小,可以当作刻度正确的温度计使用?
14.小明妈妈在小商品市场买了一支温度计,小明发现不太准确,就自己通过实验重新标数据,他把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里一段时间温度计内的水银上升至处,放入沸水中水银上升至处,小明所标刻度每厘米表示______,如果当天气温为,则小明的温度计上升至______.小明用这支温度计测冰箱内的温度发现下降到处,此时冰箱内的温度是______.
15.小刚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但刻度标记不准确,小红同学为了检测将它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温度显示为4℃,将它放入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显示为96℃,那么用此温度计测量某一物体温度显示为34℃,则该物体的真实温度是____________
16.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由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__(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__(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三、实验题
17.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
(1)如图乙中A、B所示,其中______图是水沸腾时的气泡变化情况;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2)小杰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方向入射,如图丙所示,小杰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______(填“A”或“B”)绕向前或向后弯折;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丁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18.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乙所示。
(1)液体温度计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 ,此刻容器内物质温度是______℃;
(2)从图像中得到盐水在凝固时的温度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盐水冰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凝固点为____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___了;(选填“高或低”)
(4)第15分钟时刻,该物质处于 ________态,此时容器内物体内能与第12分钟时相比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 _____________;
(5)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丙所示,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19.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第一组的同学在组装器材时,发现有问题(如图中甲),应适当将 ______ (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
(2)调整好后,当水温上升到90℃后,小明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从图像中可知水的沸点是 ______ ℃,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______ ;
(3)实验时,观察到烧杯口上方M处比N处出现的“白气”更浓,其原因是M处气温更 ______ (选填“高”或“低”);
(4)第二、三组的小明、小红两名同学的实验装置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图丙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使水沸腾,小明用的时间明显比小红用的时间要少,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 ______
A.气压比小红周围环境的低 B.水的质量比小红的小 C.初温比小红的高
(5)实验计时第9min,发现有一位同学的装置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如图丁所示情景,这位同学是 ______ (选填“小明”或“小红”)。
四、计算题
20.小明自制了一支粗细均匀的水银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它分别测冰水混合物和沸水的温度时,温度计中液柱的长度分别为10cm、30cm,则:
(1)已知水银的熔点为-39℃,则该温度计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准确测量零下50摄氏度的温度;
(2)所测物体温度每升高1℃,该温度计的液柱会伸长多少cm?__( )__
(3)液柱的长度为15cm时,所测物体的温度为多少℃?__( )__
21.一支标有0℃~100℃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放在l标准火气压下沸水中时示数为86℃.则
(1)该温度计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多少℃;
(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3)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A
2.C
3.B
4.B
5.C
6.B
7.D
8.C
9.D
10.33
11. 76 25
12. 热胀冷缩 29°C 15°C
13. ﹣5.1℃ 23.3℃
14. 4 11
15.32.6
16. 水蒸气 凝华 会放热 内侧
17. A 减小水的质量 B 在
18. -4 不变 晶体 -2 低 固液共存 小 凝固时不断放热使得内能减小 变多
19. A处向上 98 吸热温度不变(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低 C 小红
20. 不能 0.2cm 25℃
21.(1)1.25℃;(2)25℃;(3)-7.5℃~117.5℃。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第十八章物态变化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九年级下册(3)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大试管和小试管里都装有水,将四支大试管中的水加热,使之保持沸腾,则大试管中的水不断沸腾的过程中,小试管中的水会沸腾的是(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
A. B. C. D.
2.鸳鸯火锅是特色饮食,煮火锅时观察到红汤先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汤的沸点比清汤的沸点低
B.红汤液面上有一层油脂,减少了热量散失
C.火锅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仍然在升高
D.火锅上方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3.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甲.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甲图可知,盐水的凝固点为2℃
B.由甲图可知,盐水的凝固过程用时20min
C.乙图中,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少
D.乙图中,烧杯中盐冰水混合物中水会变多
4.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它测得某容器中的温水为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 )
A.56℃ B.60℃ C.75℃ D.80℃
5.物质存在的状态不仅与物质所处的温度有关,还与其所处的压强有关,如图是碘物质的状态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图像。OA、OB、OC分别是三种状态的临界曲线,O点称为三相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t>114 ℃时,碘物质一定处于气态
B.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处于液态
C.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室温(25 ℃)下碘物质缓慢热到100℃时,碘先熔化再汽化
D.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100 ℃的碘蒸气冷却至室温(25 ℃),碘蒸气凝华并对外放热
6.如图所示,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可能是熔化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7.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 )
A.撒盐可以促使雪熔化,说明盐可以提高雪的熔点
B.严冬,窗户上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外侧
C.热水瓶口的“白汽”是瓶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液化石油气是常温下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钢罐中的
8.在气温是0℃的情况下,把装有冰水混合物的小金属盆,置于装有0℃的酒精的大盆中(如图),在两盆液体中各插一支温度计甲和乙,用电扇吹酒精液面一段时间后,内盆仍为冰水混合物,外盆仍有许多酒精,在此过程中( )
A.内盆中,冰与水比例不变
B.内盆中,冰所占比例增加
C.甲温度计的示数低于乙温度计
D.甲、乙温度计的示数相等
9.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物质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1 52
A.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B.该物质的温度达到46℃时,其状态是液态
C.将50℃的该物质放在教室里,它会逐渐凝固
D.将装有该物质的试管放在48℃的温水中,该物质会逐渐熔化
二、填空题
10.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分度值为1℃),经校验不准确.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是4℃,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水中时温度为94℃.
(1)该不准确温度计的一小格(1℃)所表示的真实温度为_____℃(该小题结果用分数表示);
(2)用该温度计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为2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
(3)若用该温度计测量真实温度为50℃的温度时,则该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4)当用该温度计测量时,被测量温度为_____℃时读数(测量值)和真实值相同.
11.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火山喷发时,高温的岩浆会使冰盖______(选填“熔化”或“凝固”)
12.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人们外出必须戴上口罩,而戴着近视眼镜的同学眼镜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水蒸气的_____现象而形成。
13.一支刻好刻度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长为4cm;插入1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长为24cm,当温度计的水银柱长为16 cm时,它所测量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__℃;如果实际温度为40℃,温度计水银柱长_________cm。
14.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而世界上的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这种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容器里盛的是水.一天,发现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则表明气温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15.指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夏天,湿衣服变干:________;
(2)冬天0℃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________;
(3)钢水浇铸成火车轮:________;
(4)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冒出的“白气”:________;
(5)夏天,吃雪糕解热:________;
(6)冬天,玻璃窗上结的霜:________;
三、实验题
16.“创新”两组的同学们在学习水的沸点、凝固点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沸点和凝固点产生影响,于是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a)一组同学往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如甲图装置实验探究,当盐水温度接近90℃时,开始每隔0.5min记录 次温度,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温度/℃ 88 91 94 97 100 102 102 102 102 102
(1)实验时,当看到盐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_________ (填水蒸气或空气)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盐水沸腾了。由上表可知盐水的沸点为 _____ ℃。继续给沸腾的盐水加热,盐水的温度会 _____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小明和小华两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盐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乙所示。图象不同的原因是水的 _____ 不同;
(3)为了说明液体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_____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b)另一组将这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刚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4)从甲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在15分钟的状态为 _____ ;
(5)盐水的凝固点为 _____ ℃。与之相比,凝固点变 _____ (填“高”或“低”)了。冬天路面积雪,路政部门会撒盐融雪,原因是 _____ 降低了,(填熔点或凝固点)使积雪熔化;
(6)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_____ (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17.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70 72 74 76 78 67 78 78 81 84 87
70 71 73 74 76 77 79 82 84 86 89
(1)该组同学在记录物质甲的数据时,记录中有一明显错误的数据是______ ;
(2)在甲、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 (填“甲”或“乙”);
(3)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 ;
(4)该晶体在时,处于______ (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
(5)从实验的数据可分析得出,固态物质在熔化时需要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四、计算题
18.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当放入冰水混合物时,它的示数为5℃,当放入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时,它的示数为85℃,求:当温度计示数为29℃时,实际温度是多少?
19.一支标有0℃~100℃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放在l标准火气压下沸水中时示数为86℃.则
(1)该温度计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多少℃;
(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3)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D
4.C
5.D
6.B
7.D
8.B
9.C
10.10/9 20 49 40
11. 降低 熔化
12.液化
13.60 12
14.热胀冷缩 降低
15.汽化 升华 凝固 液化 熔化 凝华
16.水蒸气 102 不变 质量 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 固液共存态 -2 低 熔点 变多
17.67; 甲; 78; 固体; 吸收。
18.30
19.(1)1.25℃;(2)25℃;(3)-7.5℃~117.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十八章物态变化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九年级下册(4)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表中是1个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信息,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内,应选择的物质是( )
物质 水 汞 酒精 乙醚
熔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A.水 B.汞 C.酒精 D.乙醚
2.小铭发现,对着手吹气时会感觉凉爽,对着手哈气时,会感觉暖和。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着手吹气时,加快了空气流速和汗液的升华
B.对着手吹气时,是放热过程,有致冷作用
C.对着手哈气时,使环境中的水蒸气在手中液化
D.对着手哈气时,物态变化与露的形成相同
3.图中的三支温度计只有一支刻度不准确,在实验室中,(a)在空气中,(b)置于装有酒精的密封容器中,(c)置于装有酒精的烧杯中.下面对刻度不准确的温度计的判断正确的是
A.若三支温度计读数相同,则(a)温度计刻度不准确
B.若三支温度计的示数ta>tb>tc , 则(b)温度计的刻度不准确
C.若三支温度计示数相同.则(b)温度计的刻度不准确
D.若三支温度计的示数ta=tc<tb , 则(a)温度计刻度不准确
4.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15℃;把它插入1标准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5℃,如果将它插入某种液体数为35℃,则此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
A.17℃ B.25℃ C.32℃ D.37℃
5.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池塘冰面上的温度为 -16 ℃,下列几种情况温度恰为0 ℃的是 ( )
A.冰层的上表面
B.冰层的下表面
C.冰层的下面所有的水
D.除了冰层上表面以外的冰
6.关于液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能液化
B.气体液化时要放热
C.所有气体利用压缩体积的方式都可以液化
D.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
7.暑假,小江在两只相同的透明烧杯中分别倒入冰水和热水(如图甲、乙),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出现了小水珠。关于小水珠出现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杯:内壁的液面下方;乙杯:内壁的液面上方
B.甲杯:外壁的液面下方;乙杯:内壁的液面上方
C.甲杯:整体的外壁;乙杯:内壁的液面上方
D.甲杯:整体外壁和内壁的液面上方;乙杯:内壁的液面下方
8.在气温是0℃的情况下,把装有冰水混合物的小金属盆,置于装有0℃的酒精的大盆中(如图),在两盆液体中各插一支温度计甲和乙,用电扇吹酒精液面一段时间后,内盆仍为冰水混合物,外盆仍有许多酒精,在此过程中( )
A.内盆中,冰与水比例不变
B.内盆中,冰所占比例增加
C.甲温度计的示数低于乙温度计
D.甲、乙温度计的示数相等
9.如图甲所示,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肯定都是非晶体
B.M、N肯定都是晶体
C.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D.M肯定是晶体,N可能是非晶体
二、填空题
10.干湿计是测量空气湿度的仪器,它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乙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甲温度计的下端玻璃泡不包湿布。当甲温度计示数为22 ℃,那么乙温度计当时的示数应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2 ℃。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越大,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湿度)越________。
11.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不准确,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如果放在教室里示数是,则教室里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____.
12.有一支温度计,其刻度是均匀的,但读数不准,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2℃,用它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示数为94℃,用这只温度计测一杯热水的读数为7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为_________℃;当这只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时,示数和当时的真实温度恰好相同(结果保留整数).
13.春季经常出现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常常实施人工降雨,用炮弹向高空云层里抛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__为气体,并从周围____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成小冰粒或__________成小水滴,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再__________成水珠,水珠落到地上,这就是人工降雨的过程。
14.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要放热,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下雪后,雪要________(物态变化),要从周围空气中________热量,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感到雪后寒。
15.指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夏天,湿衣服变干:________;
(2)冬天0℃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________;
(3)钢水浇铸成火车轮:________;
(4)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冒出的“白气”:________;
(5)夏天,吃雪糕解热:________;
(6)冬天,玻璃窗上结的霜:________;
16.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______;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乙中的示数是______℃。
三、实验题
17.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水的沸腾过程
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水、烧杯、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装置图 步骤 1.按图所示,安装实验仪器. 2.给水加热至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记入表格。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右图中 ____________ 所示。(填“甲”或“乙”)
表格 在表格中数据填写完整 时间/min012345温度/℃909498100(________)100
方法 通过 _____________ 来体现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研究方法叫 ____________ 。
结论 水沸腾时要 _________ 热量,但温度 _____________ 。 根据数据描点法画出水沸腾的图像 ______
问题讨论 若再将盛有海波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则可以用来进行探究晶体熔化特点的实验,实验中采用此种加热方法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 。
(2)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
观察 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如图所示,甲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________ ,乙温度计的示数是: ______________ 。
使用步骤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C.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并与被测液体接触一定时间 D.取出温度计 E.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上述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问题讨论 如图,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18.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将质量相等的 A、 B 两种固体物质分别放入 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再将两个试管同时放入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如图甲所示,图乙和图 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 A、 B 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
(1)图甲中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是 _______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某时刻右侧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 ______ ℃ ;
(2)由图乙和图丙可知,一定属于晶体的是 ______ (选填“A”或“B”)物质,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 ______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3)由图丙可知,B 物质熔化过程所用时间为 ______ 分钟,在第 6 分钟 B 物质处于 ______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已知 A 液体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B 液体的沸点等于水的沸点,继续给烧杯中的水加 热至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在水沸腾过程中,试管 ______ (选填“A”、“B”或“A”和“B”)内的液体能沸腾。
四、计算题
19.有一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当把它与一标准温度计同时测量某一温水时,标准的温度计示数为25℃,它的示数是23℃;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它的示数是103℃.求当温度计的示数为83℃,实际温度为多少?
20.李明有一只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但标度却不准确,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7℃,在沸水中的读数是103℃。
(1)这只温度计1格表示的温度是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2)当它指示温度是15℃时,实际温度是多少?
(3)当它实际气温是45℃时指示温度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D
4.B
5.B
6.C
7.B
8.B
9.D
10.小于低
11.
12.76 25
13. 升华 吸收 凝华 液化 熔化
14.凝华 熔化 吸收
15.汽化 升华 凝固 液化 熔化 凝华
16.液体热胀冷缩 13 -15
17.温度计 秒表 甲 100 加热时间长短 转换法 吸收 不变 使海波受热均匀升温缓慢 -16 35.9度 BACED D
18.自下而上 -2 B 吸收 6 固液共存 A
19.81.25℃
20.(1)0.9℃;(2)20℃;(3)42.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