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
诗意的登临
泰山之登临,有雨中之攀,有风中之行,最多的则是春夏季节的登临。而于大雪之中的攀登,则是古往今来的稀有登临。清代的姚鼐于寒冬之日,乘风雪,携友人,以一个诗人的姿态自泰山西北谷登临绝顶,写下了登临篇章中的诗意篇章——《登泰山记》。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之美,再一次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引领我们去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人生是一条向上的路,身为行者的我们一次次地登临。登临是一种追求,登临是一种超越,登临是一种境界。因为登临,我们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因为登临,我们有了更为高远的目标;因为登临,我们有了“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 素养提升
1.文学常识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乾隆十五年(1750年)中江南乡试,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秋借病辞官,以授徒为生,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姚鼐文宗方苞,师承刘大櫆,主张“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
姚鼐一生勤于文章,诗文双绝,书艺亦佳。著有《惜抱轩文集》《文后集》《惜抱轩诗集》,辑成《古文辞类纂》7卷。
桐城派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戴名世是桐城先驱;方苞为桐城奠基人;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三祖”。
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其影响延及近代。方苞注重文章的“义法”,主张以“清真雅正”之文,载孔、孟、程、朱之道。刘大櫆师事方苞,并发展了他的理论,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同时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姚鼐是刘大櫆的弟子,他的口号是:“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实际上是以“考据”“词章”为手段来阐发儒家的“义理”。因为上述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人们称他们为桐城派。但后来的桐城派作家并不都是桐城人。
2.写作背景
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山行
姚鼐
布谷飞飞劝早耕,
舂锄扑扑趁春晴。
千层石树通行路,
一带山田放水声。
“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
桐城派的作家群,站在丰厚的文化积累上,透过文化地域政治这些表层的东西,创造了文化上的活跃蓬勃的时期。文学是人学,桐城派作品应该能够反映一个时代深处真实的东西,引起人们对生活、社会、时代以及生命的思考,记录社会变迁和历史沧桑,具有永久的价值。,
3.相关知识
(1)阴与阳
古代很多事物都分阴阳,用阴阳来解释万物,如天地、日月、山水、昼夜、男女以至脏腑、气血等。山水亦常用。如“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其中的“阳”“阴”分别指泰山的南面和北面。用于“水”则水的南面为“阴”,北边为“阳”,与“山”的阴阳称法正好相反。
(2)戊申晦
戊申,干支纪日;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古人纪日除干支外,还用一些专有名词,除“晦”外,有“望”,农历每月十五日。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朔”,农历每月初一日,如“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史记·秦始皇本纪》)。
(3)五鼓
五更。古代夜间击鼓报时,一夜报五次。一次隔两个小时。即一更是19~21时,二更是21~23时,三更是23~1时,四更是1~3时,五更是3~5时。
(4)泰山
泰山,亦称岱山、岱宗,为我国五岳之一,称为东岳。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中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 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
(5)关于“天门”及“三谷”的解释
泰山有一天门、二天门及三天门。二天门又叫中天门,三天门又叫南天门;三个天门都在泰山中路之上,至今一天门坊及南天门摩空阁犹存。南天门下就是十八盘,两边峭壁耸立对峙,即姚文说的“世皆谓之天门云”的地方。此天门,即指南天门;岱顶之上,在南天门之北有两石壁立如门,谓之西天门;日观峰之东又有东天门;丈人峰之西北原来有坊,叫北天门坊。
三谷,即《泰山志》所记的泰山三溪:东溪、中溪、西溪。中溪(中谷)源于溪山(中天门坊就在此处,即姚文所说“中岭”之所),南流至梳洗河,从泰安城东穿过,入泮河,归汶河。登泰山的中路自岱宗坊至中天门基本沿此溪上。东溪源于岱顶东南的东溪山,流向东南,后归汶河。西溪源于南天门东侧之大龙峪,往西南流,后南流入泮河,归汶河。从西路登山,基本上沿此谷,至中天门后,又沿溪的旁边直达南天门。从中路登山至中天门后也循此径,此乃姚文所说“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也。
4.写作特点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点就是巧妙烘托的艺术手法的使用和生动浓缩的简洁语言。
(1)抓住特征巧妙烘托。本文描写景物很少直接写出,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办法。例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绛皓驳色”等作侧面烘托,给人以想像,又生动有趣。
(2)语言简洁、生动。这篇文章全文只有八九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比如从京师到泰安,只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简洁生动地点出了季节、路程,并照应了第一段的古长城。又如写登山的情形,用“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不仅简洁,而且生动形象。最后一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寥寥几句,就把它的多石、多松、冰雪覆盖的景色描写出来了。
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 语言构建
1.字音识记。
(1)汶水 (2)山麓
(3)砌石为蹬 (4)徂徕
(5)樗蒱 (6)绛皓
(7)岱祠 (8)皆若偻
(9)姚鼐 (10)济水
2.通假字。
(1)其级七千有余( )
(2)须臾成五采( )
(3)少圜( )
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至于泰安
古义:
今义:提起另一事的连词。
(2)戊申晦
古义:
今义:昏暗;夜晚
(3)稍见云中白若樗蒱
古义:
今义:稍微,略微
(4)多平方,少圜
古义:
今义:一数学名词
4.词类活用判断。
(1)济水东流( )
(2)明烛天南( )
5.写出下列加点词词义。
(1)当
①当其南北分者( )
②崖限当道者( )
(2)以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
②余始循以入( )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 )
(3)限
①越长城之限( )
②崖限当道者( )
6.句式判断。
(1)①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②此东海也( )
(2)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
(3)①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②世皆谓之天门云( )
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 疑难探究
一、合作学习
思考1:登山固然艰难,但登上极顶,那陡然呈现的泰山气象万千的景色,又激动着姚鼐的心。作者用落日、青山、流水、白雪、城郭组成一幅奇妙无比的泰山夕照图,尺幅千里呼之欲出。你能把这幅瑰丽的风景画描述出来吗?
答:
思考2:你认为作者在描绘这幅泰山夕照图时,哪些词语用得精妙?
答:
思考3:这篇游记散文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
思考4:本文写景状物是如何捕捉季节特征的?
答:
二、疑难探究
思考5:如何理解作者描绘日出的层次性?
答:
思考6:如何体味“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答: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 读写结合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1.在名句中选择
①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南朝·谢朓
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
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
④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唐·李白
⑤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唐·杜甫
⑥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宋·石曼卿
⑦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宋·梅尧臣
⑧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清·顾炎武
⑨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唐·韦应物
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温庭筠
2.从历史中比较
“登临”是一个文雅的词汇,是胸中贮满诗意的人经常有的举动,古往今来,高人韵士,往往选胜登临。许多名篇佳作都是在登临时诞生:
①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孟浩然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③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
④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
(二)素材这样运用
细密的文笔 壮美的画图
——《登泰山记》的艺术表现手法
泰山,位于五岳之首,它那磅礴的气势和无与伦比的日出奇观,古往今来不知吸引了多少登临者,而这些登临者又以他们那绝妙的诗章为这位东岳尊者增添了无限的光彩,使之更加扬名天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慨叹,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不知激励了多少有志登攀的人。在洋洋大观的登览诗文中,清代桐城派代表作家姚鼐的《登泰山记》很值得一提。在他的笔下,日观峰那雄浑的气势,泰山日出时那壮美而又柔和的色彩,作者那顶风冒雪登山的动人经历,得到了形象而准确的描摹,生动而细密的表述。因此,无论是构思还是文笔,它都是无愧于前人而对来者又有所启发的一篇杰作。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篇散文的表现手法。
作者以登览为主线,以日观峰为主景,用移步换形之法,层层推进,引人入胜。乾隆三十九年,担任《四库全书》纂修官的姚鼐因与主纂纪昀不和,辞职返家,路过泰山,应友人泰安知府朱孝纯的邀请一同登泰山观日出。作者着意把本文题目命为《登泰山记》而不用一般的“游泰山记”,就意在表明,他着重写的是“登览”。事实上也是这样,作者就是按登览这条主线移步换形,组成四幅气韵生动的画面。而在这幅山水长卷中又以日观峰为主体,从而使整个长篇主从相属,高下相倾,远近相配,色彩相融,引人入胜。
首先为我们勾画的是泰山地势图。作者先介绍汶水、济水分流于南北,古长城横贯于东西的泰山地势,这很容易使我们想起杜甫的《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是从时间上来形容,姚鼐是从地势上来介绍,但都使我们对泰山的雄伟神奇获得了生动而准确的印象,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在介绍了泰山的地势后,最后缀上一笔:“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这是作者登临泰山的目的地,也是这幅泰山地势图的点睛之笔。
第二幅是雪后登山图。时间是“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路线是“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乘”“历”“穿”“越”“至于”这几个动词不但由远及近地交代行程,而且也准确地表现了时令和地形。如“乘”字写出了作者顶风冒雪赶路的情形,“穿”形象地暗示出峡谷的幽深。下面转入对登山的描述。“由南麓登”,这是登山方向;循中谷入,
“道稍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是总写他与友人的登山路线。在这幅登山图中,作者对“南麓”“中谷”“天门”“东谷”或叙或描或议,随意点染,然后重笔描出泰山极顶的雪景。这是一幅以视觉为主的鸟瞰图:“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幅图画以南天门为主体,峰上是圆圆的晚日烛照天南,峰下是起伏的徂徕,蜿蜒的汶水和鳞次栉比的泰安城郭,峰的左右是负雪的群峰,这些渗透着大自然磅礴气势的群峰、晚日、城郭、河流构成了一种无比壮美的意境,而那皑皑的白雪、淡淡的夕照、飘然的雾带又在壮美中涂上一层柔和的色彩。白雪和红日,静穆的群峰与飘动的雾带,在色彩、动静上又构成了对比和映衬,使这幅雪后登山图呈现出一种无与伦比的绚丽色彩和生动气势。
第三幅是泰山日出图。这是整幅山水长卷的主体部分,地点虽仍在泰山最高处,但在时间上却有了变化,由昨晚变成今晨,描写对象也由夕照变成日出。作者仍是先交代时间、地点和动机:“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这是幅静态的画。但一个“待”字却写出了观日出的虔诚和急迫的心情。接着描绘日出前的气候和周围的景色:“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这是写气候恶劣,但气候越是恶劣,也就越能反衬出作者观日出的虔诚。“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这是写日出前周围群峰的景象,一个“稍”字点出了天气由阴沉逐渐向晴朗转化的过程,也暗示天出现亮色。下面正面写日出:“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在这段描述中有速度的变化,有色彩的变幻,有大海的衬托,更有红日升空君临天下的磅礴气势。它把泰山日出的雄浑气势、斑斓色彩写得淋漓尽致,至此作者意犹未尽,又用西边群峰作进一步的渲染和陪衬:“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既描绘了旭日临空,光照万里的磅礴气概,又暗示了日观峰之高,是观日的最佳处,再次突出了日观峰这幅主景。
第四幅是泰山景物图。这是作者观日出后游兴的余波,也是让读者在观日出的强烈震动和感奋后来个间歇小憩,表现了作者在构图上疏密有致、浓淡相宜的特色。作者叙泰山景物分两个方面,一是名胜古迹、祠宇、石刻,抓住特征,几笔带过;二是描绘自然景物,作者抓住三多(多石、多平方、多松)、三少(少土、少圜、少杂树)、三无(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寥寥几笔就把泰山的山、水、树、石的特点概括无余,使泰山极富有个性,可见作者在文字上的功力。
作者正是通过以上四幅画面,以登览为线索,把以日观峰为主景的泰山风貌以及日出前后的景象准确而富有气势地描述出来。
二、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深度阅读
游灵岩记
泰山北多巨岩,而灵岩最著。
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来观之。其状如垒石为城墉①,高千余雉②,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③蔽之,重溪络之。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④,灵岩寺⑤在柏中。积雪林下,初日澄澈,寒光动寺壁。寺后凿岩为龛⑥,以居佛像。度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⑧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趣⑨,帷张而军行⑩。岩尻 有泉,皇帝来巡,名之曰甘露之泉;僧出器酌以饮余。余回视寺左右立石,多宋以来人刻字。有墁 入壁内者,又有取石为砌者,砌上有字,曰“政和” 云。
余初与朱子颍 约来灵岩,值子颍有公事,乃俾泰安人聂剑光 偕余。聂君指岩之北谷,溯 以东,越一岭,则入琨瑞之山。盖灵岩谷水西流,合中川水入济;琨瑞山水西北流,入济,皆泰山之北谷也。世言佛图澄 之弟子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 ,而灵岩有朗公石焉。当苻坚 之世,竺僧朗在琨瑞大起殿舍楼阁,甚壮。其后,颓废至尽。而灵岩至宋以来,观 宇益兴。
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西近大路,来游者日众。然至琨瑞山,其岩谷幽邃,乃益奇也。余不及往,书以告子颍。子颍他日之来也,循泰山西麓,观乎灵岩,北至历城21;复溯朗公谷东南,以抵东长城岭下,缘泰山东麓,以返乎泰安,则山之四面尽矣。
张峡22夜宿,姚鼐记。
【注】 ①城墉(yōng):城墙。②雉(zhì):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③重嶂:重叠如屏障的山峰。④翳(yì)高塞深:遮掩高处,填塞深处。⑤灵岩寺:法空禅师于北魏正光年间始建于灵岩山下。⑥龛(kān):供佛像的石室。⑦度:估计。⑧斜援:斜出可供攀援之石。援,牵引,攀附,援助。⑨殊骛(wù)而诡趣:山势如万马奔驰般奇形怪状。诡,怪异。趣通趋,急速地奔驰。⑩帷张而车行:山势如帷幕张开,军队前进。 岩尻(kāo):山岩的末端。尻,脊骨末端。 墁(màn):镶嵌。 政和:北宋徽宗年号。 朱子颍:时任泰安知府,为姚鼐挚友。 聂剑光:字剑光,泰安人。对泰山周的山川位置、地理形势颇有研究,著有《泰山道里记》,姚鼐曾为之作序。 溯(sù):逆流而上。 佛图澄:西晋末后赵高僧。西域人,西晋怀帝永嘉四年东来洛阳。 朗公谷:旧名琨瑞溪,因竺僧朗居此,故名。 苻(fú)坚:十六国时期前秦皇帝。 观:道教的庙宇。21历城:县名。今属山东省济南市,清为济南府治。22张峡:村镇名,在长清县境。
拓展阅读一
游双溪记①
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②,余邀左世琅一青,张若兆应宿,同入北山,观乎双溪。一青之弟仲孚,与邀而疾作③,不果来。一青又先返。余与应宿宿④张太傅文端公⑤墓舍,大雨溪涨,留之累日,盖龙溪水西北来,将入两崖之口,又受椒园之水,故其会⑥曰双溪。松堤内绕⑦,碧岩外交⑧,势若重环⑨。处于环中,以四望烟雨之所合散,树石之所拥露,其状万变。夜共一镫⑩,凭几默听,众响皆人,人意萧然。
当文端遭遇仁皇帝 ,登为辅相,一旦退老,御书 “双溪”以赐,归悬之于此楣,优游自适于此者数年乃薨,天下谓之盛事。而余以不肖,不堪世用,亟去。蚤匿于岩窭 ,从故人于风雨之夕,远思文端之风,邈 不可及。而又未知余今者之所自得,与昔文端之所娱于山水间者,其尚有同乎耶,其无有同乎耶?
【注】 ①双溪:位于今安徽桐城龙眠乡境内龙眠河与椒园小河汇流处,故称“双溪”。②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即公元1775年。③疾作:突然生病。④宿:住宿。⑤张太傅文端公:即清朝名相张英(1637—1708),桐城人,卒后谥号“文端”,赠太子太傅。⑥会:汇合的地方。⑦松堤内绕:(双溪)堤坝内松树环绕。⑧碧岩外交:外面青绿的岩石纵横交错。⑨势若重环:形式像是重叠的环。⑩镫:灯。 仁皇帝:即康熙帝(1654—1722),名爱新觉罗·玄烨,谥号“大清圣祖仁皇帝”。 御书:皇帝亲自书写。 岩窭:贫瘠的岩崖。 邈:遥远。
鉴赏 《游双溪记》是姚鼐的一篇游记。作者首先扼要交代了出游经过以及留宿双溪张英墓舍的缘由。由于“大雨溪涨,留之累日”,故得以从容观赏双溪景色:“松堤内绕,碧岩外交,势若重环”——茂密的松树郁郁葱葱,苍绿色的山岩重重叠叠,互相掩映,蔚为壮观。加之云气弥漫,烟雨朦胧,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情态。在作者的笔下,双溪一带景色犹如一幅酣畅淋漓的水墨山水画,令人陶醉。
拓展阅读二
观披雪瀑①记
双溪归后十日,借一青②、仲孚③、应宿④,观披雪之瀑。水源出乎西山,东流两石壁之隘⑤,隘中陷为石潭,大腹弇口⑥若罂⑦,瀑坠罂中,奋而再起,飞沫散雾,蛇折雷奔⑧,乃至平地。其地南距县治七八里,西北距双溪亦七八里;中间一岭,而山林之幽邃,水石之峭厉⑨,若故为诡愕⑩以相变焉者。是吾邑之奇也。石潭壁上有刻文曰:“敷阳王孚信道、建安陈信臣、荣阳张晓子厚、合淝皇甫升。绍圣丙子正月甲寅 。”凡三十六字。信臣、皇甫、甲寅之下,各有二字损焉。以兹瀑之近依县治,而余昔尝来游,未及至而返。后二十余年,及今乃履 其地,人前后观兹瀑者多矣,未有言见北宋人题名者,至余辈乃发 出之。人事得失之难期 ,而物显晦 之无常也往往若此,余以是慨然而复记之。
【注】 ①披雪瀑:安徽桐城著名的风景点之一,位于今桐城市区西北。②一青:左世琅,字一青,安徽桐城人,作者的亲戚。③仲孚:左世经,字仲孚。④应宿:张若兆,字应宿,安徽桐城人。⑤隘:险要之处。⑥大腹弇(yǎn)口:腹大而口小。⑦罂(yīng):盛酒器,小口大腹,比缶大。⑧蛇折雷奔:形如蛇行、声如雷鸣地奔流。⑨峭厉:陡峻。⑩诡愕:怪异惊人之状。 绍圣丙子正月甲寅:指1096年正月二十。 履(lǚ):践,到。 发:显现,呈现。 期:预期,预料。 显晦:明与暗。
鉴赏 这篇小品短小精悍,文词凝练,精巧有致。先写披雪瀑,从石壁坠入石潭,如入罂中,奋而再起,雪沫四溅,形如龙蛇奔腾,声如惊雷轰鸣,气势磅礴。水往前行,山林幽邃,水石峭厉,千奇百怪。后半部分写宋人石刻,言之凿凿,以静观的态度出之,最后以人生得失难测而物的显达隐晦无常作结,感慨良深,余味深长。
拓展阅读三
游媚笔泉记
姚鼐(清)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漎然①十余里,旁多奇石、惠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②。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③”也。或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注】 ①漎(cóng)然:水声。②巂(guī):鸟名,即“子规”。③沜(pàn):古同“畔”,岸边。
译文:去年三月上旬,我们徒步顺着溪流从西边走进去。连续下了较长时间的雨,天气刚刚转晴,溪流发出很大的哗哗声。走了十多里路,山道两旁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蕙草、松树、枞树、槐树、枫树、栗树、橡树等,不时听到山鸟的叫声。溪下面有个很深的大水潭,一块大石头露出在水面上,好像在里面洗澡的马刚刚站起身,甩着鬃毛回头看它的伙伴。扒着石头向上爬,俯视云彩,飞鸟看起来就像要坠落的样子。接着沿着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有人说:“这是宋代李公麟所说的垂云沜啊。”有人说:“后人寻找李公麟记载的地方,没有找到,(所以后人)就用‘垂云沜’来命名。”石头的缝隙间长出一棵大树,树阴能容下几十个人,树前有平地,可以铺上席子坐下。树南边有泉水,明代的何文端先生的摩崖书(刻在峭壁上的字)刻在上边,泉水叫做“媚笔泉”。泉水漫过石头形成一个圆形的水池,上边的溪水流落进去。
左丈学冲(左世容,字学冲)在水池边的平地上建造房子,还没建成,邀请九位客人在这里饮酒。傍晚天气转为半阴,山风突然刮起来,猛烈地吹打悬崖峭壁,树木草丛、许多泉水、碎石乱响。游玩的人感到有点害怕,于是回去了。这一天,我的伯父姜坞先生(姚范)也去了,我(姚鼐)跟随他,他让我记下来这件事。
〖温馨提示:请完成基础过关训练31〗
*登泰山记
语言建构与运用
1.答案:(1)wèn (2)lù (3)dènɡ (4)cú lái (5)chū pú (6)jiànɡ (7)dài (8)lǚ (9)nài (10)jǐ
2.答案:(1)“有”通“又”
(2)“采”通“彩”
(3)“圜”通“圆”
3.答案:(1)到
(2)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3)逐渐,渐渐
(4)方方整整的
4.答案:(1)名词作状语
(2)名词活用作动词
5.答案:(1)①在,在……的地方,介词。②挡住,动词。
(2)①在,在……的时候,介词。②同“而”,表顺承,连词。③连接“上”“下”“东”“西”“往”“来”等字,用法同现代汉语,连词。
(3)①界限,名词。②门槛,名词。
6.答案:(1)判断句 (2)定语后置 (3)固定结构
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考1 明确:座座青苍的山峰,身披皑皑的白雪,通明的银光照亮了南天,苍山与白雪相互衬托,雪光与日光交相辉映,凭高俯瞰,远处古老的泰安城郭恬静地沐浴着夕阳余晖,汶水和徂徕山相依拥抱,宛如自然天成的山水图画,环绕山间的云雾宛如轻柔的腰带在飘荡,朦朦胧胧,恍恍惚惚,似动非动,别具风味。
思考2 明确:苍山负雪: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承受着大自然撒下的雪景,由被动变为主动,赋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表现了冰雪之盛,使人想像到苍山宛如一位富有强大生命力的巨人,匍匐在那里,背上披着一层厚厚的银装,多么富有神韵。明烛天南:“烛”是一种光化反应。雨后的晴日,直射雪山,而雪山又把所吸收的光能反射天南,绘出积雪映照南面天空的夺目光彩,呈现出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奇景。半山居雾:一个“居”字,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静谧气息,而且增强了山间云雾缭绕不绝的高峻之感,创造出云雾全然凝滞不动的静穆而奇妙的境界。这几个词写出山静中的动态,雾动中的静态。
思考3 明确:作者在写登山时,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大有深意。登山的时间是十二月,登山时天气是风雪弥漫,登山的道路有四五十里,石级有七千多级,而且路上“崖限当道”,“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至登上山顶,就会使人产生“成如容易却艰辛”的感慨,顶风冒雪,不畏艰险,显示出了雪中泰山奇景的巨大魅力。登山下望,“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又会使人产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作者极力描写泰山的美景,日出的壮观和泰山人文景观的丰富,虽然极少流露个人的情感与评价,但是他的情感与评价却在不露声色之中早已深深地融会到山川美景之中去了,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颗热爱祖国名山大川的炽烈情感。
思考4 明确:作者在文首以“乘风雪”交代登山的季节,后面写登山途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呼应上文;及登上山顶后,以“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来描绘那奇丽的雪景。到日观亭待日出又遇“大风扬积雪击面”,以此形容风烈雪大;俯视亭东“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又是一幅云雾中雪覆群山图。末段综述山顶景物时,提到“少杂树”,只剩石以及石隙间的多松,又说“冰雪,无瀑水”“雪与人膝齐”,这些都显示了泰山的冬季特征。
思考5 明确:作者用浓墨重彩有层次地描写日出的奇丽图景。先描写在日观峰待日出的情景:时间,戊申晦五鼓;环境,大风扬积雪击面;神态,面东而待。这几句描述,表现作者等待观望日出的急切心情和豪情逸兴,从而产生一种艺术魅力,吸引读者急盼看到日出的奇景。接着写日出,按日将出、日正出、日已出的顺序描写。用“稍见”“日上”“回视”等词语表现日出的先后;以色彩的变化——白、异色、五彩、正赤、红光、绛皓驳色,反映日出前后的绚烂多彩;以蓝天、群峰、东海、云雾作为日出的广阔衬景,展现了一幅雄伟壮丽的日出图画。
思考6 明确:“苍山负雪”的“负”字极富神韵。作者不说雪盖青山,而说青山背雪,把主动者说成被动者,用语新颖脱俗。更重要的是,着一“负”字,顷刻赋予苍山以生命,像骡马一样背载着沉重的积雪。同时,于此一字,形成山、雪之间的联系。“明烛天南”则出色地焕发出积雪的光彩。前句绘景,后句着色,各自承担了描述任务,且又互相联结。
18(共44张PPT)
*登泰山记
诗意的登临
泰山之登临,有雨中之攀,有风中之行,最多的则是春夏季节的登临。而于大雪之中的攀登,则是古往今来的稀有登临。清代的姚鼐于寒冬之日,乘风雪,携友人,以一个诗人的姿态自泰山西北谷登临绝顶,写下了登临篇章中的诗意篇章——《登泰山记》。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之美,再一次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引领我们去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人生是一条向上的路,身为行者的我们一次次地登临。登临是一种追求,登临是一种超越,登临是一种境界。因为登临,我们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因为登临,我们有了更为高远的目标;因为登临,我们有了“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言结构与应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1.文学常识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乾隆十五年(1750年)中江南乡试,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秋借病辞官,以授徒为生,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姚鼐文宗方苞,师承刘大櫆,主张“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
姚鼐一生勤于文章,诗文双绝,书艺亦佳。著有《惜抱轩文集》《文后集》《惜抱轩诗集》,辑成《古文辞类纂》7卷。
桐城派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戴名世是桐城先驱;方苞为桐城奠基人;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三祖”。
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其影响延及近代。方苞注重文章的“义法”,主张以“清真雅正”之文,载孔、孟、程、朱之道。刘大櫆师事方苞,并发展了他的理论,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同时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姚鼐是刘大櫆的弟子,他的口号是:“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实际上是以“考据”“词章”为手段来阐发儒家的“义理”。因为上述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人们称他们为桐城派。但后来的桐城派作家并不都是桐城人。
2.写作背景
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山行
姚鼐
布谷飞飞劝早耕,
舂锄扑扑趁春晴。
千层石树通行路,
一带山田放水声。
“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
桐城派的作家群,站在丰厚的文化积累上,透过文化地域政治这些表层的东西,创造了文化上的活跃蓬勃的时期。文学是人学,桐城派作品应该能够反映一个时代深处真实的东西,引起人们对生活、社会、时代以及生命的思考,记录社会变迁和历史沧桑,具有永久的价值。,
3.相关知识
(1)阴与阳
古代很多事物都分阴阳,用阴阳来解释万物,如天地、日月、山水、昼夜、男女以至脏腑、气血等。山水亦常用。如“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其中的“阳”“阴”分别指泰山的南面和北面。用于“水”则水的南面为“阴”,北边为“阳”,与“山”的阴阳称法正好相反。
(2)戊申晦
戊申,干支纪日;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古人纪日除干支外,还用一些专有名词,除“晦”外,有“望”,农历每月十五日。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朔”,农历每月初一日,如“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史记·秦始皇本纪》)。
(3)五鼓
五更。古代夜间击鼓报时,一夜报五次。一次隔两个小时。即一更是19~21时,二更是21~23时,三更是23~1时,四更是1~3时,五更是3~5时。
(4)泰山
泰山,亦称岱山、岱宗,为我国五岳之一,称为东岳。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中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 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
(5)关于“天门”及“三谷”的解释
泰山有一天门、二天门及三天门。二天门又叫中天门,三天门又叫南天门;三个天门都在泰山中路之上,至今一天门坊及南天门摩空阁犹存。南天门下就是十八盘,两边峭壁耸立对峙,即姚文说的“世皆谓之天门云”的地方。此天门,即指南天门;岱顶之上,在南天门之北有两石壁立如门,谓之西天门;日观峰之东又有东天门;丈人峰之西北原来有坊,叫北天门坊。
三谷,即《泰山志》所记的泰山三溪:东溪、中溪、西溪。中溪(中谷)源于溪山(中天门坊就在此处,即姚文所说“中岭”之所),南流至梳洗河,从泰安城东穿过,入泮河,归汶河。登泰山的中路自岱宗坊至中天门基本沿此溪上。东溪源于岱顶东南的东溪山,流向东南,后归汶河。西溪源于南天门东侧之大龙峪,往西南流,后南流入泮河,归汶河。从西路登山,基本上沿此谷,至中天门后,又沿溪的旁边直达南天门。从中路登山至中天门后也循此径,此乃姚文所说“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也。
4.写作特点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点就是巧妙烘托的艺术手法的使用和生动浓缩的简洁语言。
(1)抓住特征巧妙烘托。本文描写景物很少直接写出,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办法。例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绛皓驳色”等作侧面烘托,给人以想像,又生动有趣。
(2)语言简洁、生动。这篇文章全文只有八九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比如从京师到泰安,只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简洁生动地点出了季节、路程,并照应了第一段的古长城。又如写登山的情形,用“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不仅简洁,而且生动形象。最后一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寥寥几句,就把它的多石、多松、冰雪覆盖的景色描写出来了。
语言结构与应用
1.字音识记。
(1)汶水 (2)山麓
(3)砌石为蹬 (4)徂徕
(5)樗蒱 (6)绛皓
(7)岱祠 (8)皆若偻
(9)姚鼐 (10)济水
wèn
lù
dènɡ
cú lái
chū pú
jiànɡ
dài
lǚ
nài
jǐ
2.通假字。
(1)其级七千有余( )
(2)须臾成五采( )
(3)少圜( )
“有”通“又”
“采”通“彩”
“圜”通“圆”
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至于泰安
古义:
今义:提起另一事的连词。
(2)戊申晦
古义:
今义:昏暗;夜晚
(3)稍见云中白若樗蒱
古义:
今义:稍微,略微
(4)多平方,少圜
古义:
今义:一数学名词
到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逐渐,渐渐
方方整整的
4.词类活用判断。
(1)济水东流( )
(2)明烛天南( )
名词作状语
名词活用作动词
5.写出下列加点词词义。
(1)当
①当其南北分者( )
②崖限当道者( )
在,在……的地方,介词。
挡住,动词。
(2)以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
②余始循以入( )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 )
在,在……的时候,介词。
同“而”,表顺承,连词。
连接“上”“下”“东”“西”“往”“来”等字,用法同现代汉语,连词。
(3)限
①越长城之限( )
②崖限当道者( )
界限,名词。
门槛,名词。
6.句式判断。
(1)①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②此东海也( )
(2)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
(3)①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②世皆谓之天门云( )
判断句
定语后置
固定结构
思维发展与提升
一、合作学习
思考1:登山固然艰难,但登上极顶,那陡然呈现的泰山气象万千的景色,又激动着姚鼐的心。作者用落日、青山、流水、白雪、城郭组成一幅奇妙无比的泰山夕照图,尺幅千里呼之欲出。你能把这幅瑰丽的风景画描述出来吗?
明确:座座青苍的山峰,身披皑皑的白雪,通明的银光照亮了南天,苍山与白雪相互衬托,雪光与日光交相辉映,凭高俯瞰,远处古老的泰安城郭恬静地沐浴着夕阳余晖,汶水和徂徕山相依拥抱,宛如自然天成的山水图画,环绕山间的云雾宛如轻柔的腰带在飘荡,朦朦胧胧,恍恍惚惚,似动非动,别具风味。
思考2:你认为作者在描绘这幅泰山夕照图时,哪些词语用得精妙?
明确:苍山负雪: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承受着大自然撒下的雪景,由被动变为主动,赋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表现了冰雪之盛,使人想像到苍山宛如一位富有强大生命力的巨人,匍匐在那里,背上披着一层厚厚的银装,多么富有神韵。明烛天南:“烛”是一种光化反应。雨后的晴日,直射雪山,而雪山又把所吸收的光能反射天南,绘出积雪映照南面天空的夺目光彩,呈现出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奇景。半山居雾:一个“居”字,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静谧气息,而且增强了山间云雾缭绕不绝的高峻之感,创造出云雾全然凝滞不动的静穆而奇妙的境界。这几个词写出山静中的动态,雾动中的静态。
思考3:这篇游记散文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作者在写登山时,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大有深意。登山的时间是十二月,登山时天气是风雪弥漫,登山的道路有四五十里,石级有七千多级,而且路上“崖限当道”,“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至登上山顶,就会使人产生“成如容易却艰辛”的感慨,顶风冒雪,不畏艰险,显示出了雪中泰山奇景的巨大魅力。登山下望,“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又会使人产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作者极力描写泰山的美景,日出的壮观和泰山人文景观的丰富,虽然极少流露个人的情感与评价,但是他的情感与评价却在不露声色之中早已深深地融会到山川美景之中去了,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颗热爱祖国名山大川的炽烈情感。
思考4:本文写景状物是如何捕捉季节特征的?
明确:作者在文首以“乘风雪”交代登山的季节,后面写登山途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呼应上文;及登上山顶后,以“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来描绘那奇丽的雪景。到日观亭待日出又遇“大风扬积雪击面”,以此形容风烈雪大;俯视亭东“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又是一幅云雾中雪覆群山图。末段综述山顶景物时,提到“少杂树”,只剩石以及石隙间的多松,又说“冰雪,无瀑水”“雪与人膝齐”,这些都显示了泰山的冬季特征。
二、疑难探究
思考5:如何理解作者描绘日出的层次性?
明确:作者用浓墨重彩有层次地描写日出的奇丽图景。先描写在日观峰待日出的情景:时间,戊申晦五鼓;环境,大风扬积雪击面;神态,面东而待。这几句描述,表现作者等待观望日出的急切心情和豪情逸兴,从而产生一种艺术魅力,吸引读者急盼看到日出的奇景。接着写日出,按日将出、日正出、日已出的顺序描写。用“稍见”“日上”“回视”等词语表现日出的先后;以色彩的变化——白、异色、五彩、正赤、红光、绛皓驳色,反映日出前后的绚烂多彩;以蓝天、群峰、东海、云雾作为日出的广阔衬景,展现了一幅雄伟壮丽的日出图画。
思考6:如何体味“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明确:“苍山负雪”的“负”字极富神韵。作者不说雪盖青山,而说青山背雪,把主动者说成被动者,用语新颖脱俗。更重要的是,着一“负”字,顷刻赋予苍山以生命,像骡马一样背载着沉重的积雪。同时,于此一字,形成山、雪之间的联系。“明烛天南”则出色地焕发出积雪的光彩。前句绘景,后句着色,各自承担了描述任务,且又互相联结。
审美鉴赏与创造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1.在名句中选择
①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南朝·谢朓
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
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
④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唐·李白
⑤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唐·杜甫
⑥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宋·石曼卿
⑦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宋·梅尧臣
⑧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清·顾炎武
⑨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唐·韦应物
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温庭筠
2.从历史中比较
“登临”是一个文雅的词汇,是胸中贮满诗意的人经常有的举动,古往今来,高人韵士,往往选胜登临。许多名篇佳作都是在登临时诞生:
①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孟浩然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③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
④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
(二)素材这样运用
细密的文笔 壮美的画图
——《登泰山记》的艺术表现手法
泰山,位于五岳之首,它那磅礴的气势和无与伦比的日出奇观,古往今来不知吸引了多少登临者,而这些登临者又以他们那绝妙的诗章为这位东岳尊者增添了无限的光彩,使之更加扬名天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慨叹,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不知激励了多少有志登攀的人。在洋洋大观的登览诗文中,清代桐城派代表作家姚鼐的《登泰山记》很值得一提。在他的笔下,日观峰那雄浑的气势,泰山日出时那壮美而又柔和的色彩,作者那顶风冒雪登山的动人经历,得到了形象而准确的描摹,生动而细密的表述。因此,无论是构思还是文笔,它都是无愧于前人而对来者又有所启发的一篇杰作。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篇散文的表现手法。
作者以登览为主线,以日观峰为主景,用移步换形之法,层层推进,引人入胜。乾隆三十九年,担任《四库全书》纂修官的姚鼐因与主纂纪昀不和,辞职返家,路过泰山,应友人泰安知府朱孝纯的邀请一同登泰山观日出。作者着意把本文题目命为《登泰山记》而不用一般的“游泰山记”,就意在表明,他着重写的是“登览”。事实上也是这样,作者就是按登览这条主线移步换形,组成四幅气韵生动的画面。而在这幅山水长卷中又以日观峰为主体,从而使整个长篇主从相属,高下相倾,远近相配,色彩相融,引人入胜。
首先为我们勾画的是泰山地势图。作者先介绍汶水、济水分流于南北,古长城横贯于东西的泰山地势,这很容易使我们想起杜甫的《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是从时间上来形容,姚鼐是从地势上来介绍,但都使我们对泰山的雄伟神奇获得了生动而准确的印象,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在介绍了泰山的地势后,最后缀上一笔:“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这是作者登临泰山的目的地,也是这幅泰山地势图的点睛之笔。
第二幅是雪后登山图。时间是“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路线是“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乘”“历”“穿”“越”“至于”这几个动词不但由远及近地交代行程,而且也准确地表现了时令和地形。如“乘”字写出了作者顶风冒雪赶路的情形,“穿”形象地暗示出峡谷的幽深。下面转入对登山的描述。“由南麓登”,这是登山方向;循中谷入,
“道稍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是总写他与友人的登山路线。在这幅登山图中,作者对“南麓”“中谷”“天门”“东谷”或叙或描或议,随意点染,然后重笔描出泰山极顶的雪景。这是一幅以视觉为主的鸟瞰图:“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幅图画以南天门为主体,峰上是圆圆的晚日烛照天南,峰下是起伏的徂徕,蜿蜒的汶水和鳞次栉比的泰安城郭,峰的左右是负雪的群峰,这些渗透着大自然磅礴气势的群峰、晚日、城郭、河流构成了一种无比壮美的意境,而那皑皑的白雪、淡淡的夕照、飘然的雾带又在壮美中涂上一层柔和的色彩。白雪和红日,静穆的群峰与飘动的雾带,在色彩、动静上又构成了对比和映衬,使这幅雪后登山图呈现出一种无与伦比的绚丽色彩和生动气势。
第三幅是泰山日出图。这是整幅山水长卷的主体部分,地点虽仍在泰山最高处,但在时间上却有了变化,由昨晚变成今晨,描写对象也由夕照变成日出。作者仍是先交代时间、地点和动机:“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这是幅静态的画。但一个“待”字却写出了观日出的虔诚和急迫的心情。接着描绘日出前的气候和周围的景色:“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这是写气候恶劣,但气候越是恶劣,也就越能反衬出作者观日出的虔诚。“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这是写日出前周围群峰的景象,一个“稍”字点出了天气由阴沉逐渐向晴朗转化的过程,也暗示天出现亮色。下面正面写日出:“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在这段描述中有速度的变化,有色彩的变幻,有大海的衬托,更有红日升空君临天下的磅礴气势。它把泰山日出的雄浑气势、斑斓色彩写得淋漓尽致,至此作者意犹未尽,又用西边群峰作进一步的渲染和陪衬:“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既描绘了旭日临空,光照万里的磅礴气概,又暗示了日观峰之高,是观日的最佳处,再次突出了日观峰这幅主景。
第四幅是泰山景物图。这是作者观日出后游兴的余波,也是让读者在观日出的强烈震动和感奋后来个间歇小憩,表现了作者在构图上疏密有致、浓淡相宜的特色。作者叙泰山景物分两个方面,一是名胜古迹、祠宇、石刻,抓住特征,几笔带过;二是描绘自然景物,作者抓住三多(多石、多平方、多松)、三少(少土、少圜、少杂树)、三无(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寥寥几笔就把泰山的山、水、树、石的特点概括无余,使泰山极富有个性,可见作者在文字上的功力。
作者正是通过以上四幅画面,以登览为线索,把以日观峰为主景的泰山风貌以及日出前后的景象准确而富有气势地描述出来。
二、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深度阅读
游灵岩记
泰山北多巨岩,而灵岩最著。
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来观之。其状如垒石为城墉①,高千余雉②,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③蔽之,重溪络之。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④,灵岩寺⑤在柏中。积雪林下,初日澄澈,寒光动寺壁。寺后凿岩为龛⑥,以居佛像。度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⑧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趣⑨,帷张而军行⑩。岩尻 有泉,皇帝来巡,名之曰甘露之泉;僧出器酌以饮余。余回视寺左右立石,多宋以来人刻字。有墁 入壁内者,又有取石为砌者,砌上有字,曰“政和” 云。
余初与朱子颍 约来灵岩,值子颍有公事,乃俾泰安人聂剑光 偕余。聂君指岩之北谷,溯 以东,越一岭,则入琨瑞之山。盖灵岩谷水西流,合中川水入济;琨瑞山水西北流,入济,皆泰山之北谷也。世言佛图澄 之弟子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 ,而灵岩有朗公石焉。当苻坚 之世,竺僧朗在琨瑞大起殿舍楼阁,甚壮。其后,颓废至尽。而灵岩至宋以来,观 宇益兴。
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西近大路,来游者日众。然至琨瑞山,其岩谷幽邃,乃益奇也。余不及往,书以告子颍。子颍他日之来也,循泰山西麓,观乎灵岩,北至历城21;复溯朗公谷东南,以抵东长城岭下,缘泰山东麓,以返乎泰安,则山之四面尽矣。
张峡22夜宿,姚鼐记。
【注】 ①城墉(yōng):城墙。②雉(zhì):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③重嶂:重叠如屏障的山峰。④翳(yì)高塞深:遮掩高处,填塞深处。⑤灵岩寺:法空禅师于北魏正光年间始建于灵岩山下。⑥龛(kān):供佛像的石室。⑦度:估计。⑧斜援:斜出可供攀援之石。援,牵引,攀附,援助。⑨殊骛(wù)而诡趣:山势如万马奔驰般奇形怪状。诡,怪异。趣通趋,急速地奔驰。⑩帷张而车行:山势如帷幕张开,军队前进。 岩尻(kāo):山岩的末端。尻,脊骨末端。 墁(màn):镶嵌。 政和:北宋徽宗年号。 朱子颍:时任泰安知府,为姚鼐挚友。 聂剑光:字剑光,泰安人。对泰山周的山川位置、地理形势颇有研究,著有《泰山道里记》,姚鼐曾为之作序。 溯(sù):逆流而上。 佛图澄:西晋末后赵高僧。西域人,西晋怀帝永嘉四年东来洛阳。 朗公谷:旧名琨瑞溪,因竺僧朗居此,故名。 苻(fú)坚:十六国时期前秦皇帝。 观:道教的庙宇。21历城:县名。今属山东省济南市,清为济南府治。22张峡:村镇名,在长清县境。
拓展阅读一
游双溪记①
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②,余邀左世琅一青,张若兆应宿,同入北山,观乎双溪。一青之弟仲孚,与邀而疾作③,不果来。一青又先返。余与应宿宿④张太傅文端公⑤墓舍,大雨溪涨,留之累日,盖龙溪水西北来,将入两崖之口,又受椒园之水,故其会⑥曰双溪。松堤内绕⑦,碧岩外交⑧,势若重环⑨。处于环中,以四望烟雨之所合散,树石之所拥露,其状万变。夜共一镫⑩,凭几默听,众响皆人,人意萧然。
当文端遭遇仁皇帝 ,登为辅相,一旦退老,御书 “双溪”以赐,归悬之于此楣,优游自适于此者数年乃薨,天下谓之盛事。而余以不肖,不堪世用,亟去。蚤匿于岩窭 ,从故人于风雨之夕,远思文端之风,邈 不可及。而又未知余今者之所自得,与昔文端之所娱于山水间者,其尚有同乎耶,其无有同乎耶?
【注】 ①双溪:位于今安徽桐城龙眠乡境内龙眠河与椒园小河汇流处,故称“双溪”。②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即公元1775年。③疾作:突然生病。④宿:住宿。⑤张太傅文端公:即清朝名相张英(1637—1708),桐城人,卒后谥号“文端”,赠太子太傅。⑥会:汇合的地方。⑦松堤内绕:(双溪)堤坝内松树环绕。⑧碧岩外交:外面青绿的岩石纵横交错。⑨势若重环:形式像是重叠的环。⑩镫:灯。 仁皇帝:即康熙帝(1654—1722),名爱新觉罗·玄烨,谥号“大清圣祖仁皇帝”。 御书:皇帝亲自书写。 岩窭:贫瘠的岩崖。 邈:遥远。
鉴赏 《游双溪记》是姚鼐的一篇游记。作者首先扼要交代了出游经过以及留宿双溪张英墓舍的缘由。由于“大雨溪涨,留之累日”,故得以从容观赏双溪景色:“松堤内绕,碧岩外交,势若重环”——茂密的松树郁郁葱葱,苍绿色的山岩重重叠叠,互相掩映,蔚为壮观。加之云气弥漫,烟雨朦胧,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情态。在作者的笔下,双溪一带景色犹如一幅酣畅淋漓的水墨山水画,令人陶醉。
拓展阅读二
观披雪瀑①记
双溪归后十日,借一青②、仲孚③、应宿④,观披雪之瀑。水源出乎西山,东流两石壁之隘⑤,隘中陷为石潭,大腹弇口⑥若罂⑦,瀑坠罂中,奋而再起,飞沫散雾,蛇折雷奔⑧,乃至平地。其地南距县治七八里,西北距双溪亦七八里;中间一岭,而山林之幽邃,水石之峭厉⑨,若故为诡愕⑩以相变焉者。是吾邑之奇也。石潭壁上有刻文曰:“敷阳王孚信道、建安陈信臣、荣阳张晓子厚、合淝皇甫升。绍圣丙子正月甲寅 。”凡三十六字。信臣、皇甫、甲寅之下,各有二字损焉。以兹瀑之近依县治,而余昔尝来游,未及至而返。后二十余年,及今乃履 其地,人前后观兹瀑者多矣,未有言见北宋人题名者,至余辈乃发 出之。人事得失之难期 ,而物显晦 之无常也往往若此,余以是慨然而复记之。
【注】 ①披雪瀑:安徽桐城著名的风景点之一,位于今桐城市区西北。②一青:左世琅,字一青,安徽桐城人,作者的亲戚。③仲孚:左世经,字仲孚。④应宿:张若兆,字应宿,安徽桐城人。⑤隘:险要之处。⑥大腹弇(yǎn)口:腹大而口小。⑦罂(yīng):盛酒器,小口大腹,比缶大。⑧蛇折雷奔:形如蛇行、声如雷鸣地奔流。⑨峭厉:陡峻。⑩诡愕:怪异惊人之状。 绍圣丙子正月甲寅:指1096年正月二十。 履(lǚ):践,到。 发:显现,呈现。 期:预期,预料。 显晦:明与暗。
鉴赏 这篇小品短小精悍,文词凝练,精巧有致。先写披雪瀑,从石壁坠入石潭,如入罂中,奋而再起,雪沫四溅,形如龙蛇奔腾,声如惊雷轰鸣,气势磅礴。水往前行,山林幽邃,水石峭厉,千奇百怪。后半部分写宋人石刻,言之凿凿,以静观的态度出之,最后以人生得失难测而物的显达隐晦无常作结,感慨良深,余味深长。
拓展阅读三
游媚笔泉记
姚鼐(清)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漎然①十余里,旁多奇石、惠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②。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③”也。或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注】 ①漎(cóng)然:水声。②巂(guī):鸟名,即“子规”。③沜(pàn):古同“畔”,岸边。
译文:去年三月上旬,我们徒步顺着溪流从西边走进去。连续下了较长时间的雨,天气刚刚转晴,溪流发出很大的哗哗声。走了十多里路,山道两旁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蕙草、松树、枞树、槐树、枫树、栗树、橡树等,不时听到山鸟的叫声。溪下面有个很深的大水潭,一块大石头露出在水面上,好像在里面洗澡的马刚刚站起身,甩着鬃毛回头看它的伙伴。扒着石头向上爬,俯视云彩,飞鸟看起来就像要坠落的样子。接着沿着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有人说:“这是宋代李公麟所说的垂云沜啊。”有人说:“后人寻找李公麟记载的地方,没有找到,(所以后人)就用‘垂云沜’来命名。”石头的缝隙间长出一棵大树,树阴能容下几十个人,树前有平地,可以铺上席子坐下。树南边有泉水,明代的何文端先生的摩崖书(刻在峭壁上的字)刻在上边,泉水叫做“媚笔泉”。泉水漫过石头形成一个圆形的水池,上边的溪水流落进去。
左丈学冲(左世容,字学冲)在水池边的平地上建造房子,还没建成,邀请九位客人在这里饮酒。傍晚天气转为半阴,山风突然刮起来,猛烈地吹打悬崖峭壁,树木草丛、许多泉水、碎石乱响。游玩的人感到有点害怕,于是回去了。这一天,我的伯父姜坞先生(姚范)也去了,我(姚鼐)跟随他,他让我记下来这件事。第16课 赤壁赋
衣冠伟人——感悟苏东坡
你站在中国文坛的黄金马车上翘首远瞻,你立在宦海沉浮的风口浪尖上踯躅向前。你年少成名,初露锋芒,文惊四座;中年坎坷,远谪异地。可正是在你官途暗淡之际,却真正唤醒了你人生璀璨的群星,面对灰暗肃杀的寒冬,你从容地轻挥兰手,抽出了早春第一枝新绿。谪仙的挥毫洒脱与诗圣的铿锵有力,在天地自然的鬼斧神工下,熔铸成你不屈的豁达魂灵。那夜空中熠熠闪光的银河是对你最佳的溢美之词,这大地上奔腾豪迈的长江是对你无上的礼赞之章,这一切的繁华与辛酸,都汇聚成为五千年一个词坛巨人的名字——苏轼。,
中国古代文人中,受到后世喜欢的,苏东坡绝对排第一。陶渊明太淡泊了,他的心境不是一般人能体验到的;李白太飘逸了,让人有一种可望不可即的感觉;杜甫太沉重了,让人不敢和他并肩而立,生怕自己的命途也会沾染舛运;欧阳修太高贵了,连苏舜钦、梅尧臣、王安石、苏东坡都是他的后学门生,还能有几个人敢忝列其中?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 素养提升
1.写作背景
东坡突围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到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任团练副使。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2.相关知识
(1)文体知识——赋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从战国时荀卿的《赋篇》创其名开始,先后出现了鸿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赋、格律严谨的律赋,至中唐以后,赋开始向散文化发展,杜牧的《阿房宫赋》可称滥觞,欧阳修的《秋声赋》已趋向成熟,苏轼以横溢的才华和杰出的创造力,进一步兼取古文和赋的优点,用写散文的手法作赋,他撰写的前后两篇《赤壁赋》自由流畅,似诗如画,蕴含深邃的哲理,把散文赋的写作技巧发展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2)文化常识
望,阴历每月十五日;既望,阴历每月十六日;朔,阴历每月初一;晦,阴历每月的末一天。
我们喜欢苏东坡,他让人能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而他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个人的才华,让我们喜欢的时候也能理所应当,心甘情愿。儒家修炼他的“苏学”,道家渲染他的“炼丹术”,佛家颂扬他和佛印的友谊,你喜欢诗歌可以吟咏“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如果喜欢词曲就低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豪放派说他开“一代词风”,婉约派说他是“一代词宗”,画家欣赏他的《潇湘竹石图卷》,书法家临摹他的《黄州寒食诗帖》,而他官居高位让人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屡遭谪贬昭示人生坎坷,人生坎坷却依然乐观豁达又给多少人希望和力量……
伏尔泰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有缺点和错误,让我们互相原谅彼此的愚蠢,这是自然的第一法则。
周国平说: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成败福祸的胸怀。
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 语言构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举酒属客 (2)溯流光
(3)遨游 (4)万顷
(5)壬戌 (6)冯虚御风
(7)倚歌而和之 (8)桂棹
(9)嫠妇 (10)山川相缪
(11)愀然 (12)旌旗蔽空
(13)渔樵 (14)扁舟
(15)匏樽 (16)无尽藏
(17)洗盏更酌 (18)江渚
(19)枕藉 (20)酾酒临江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2)山川相缪( )
3.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歌窈窕之章
古义: ;
今义:(女子)文静美好。
(2)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 ;
今义:指貌美的女子。
(3)白露横江
古义: ;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4)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 ;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4.解释下列句中的多义词。
(1)如
①纵一苇之所如( )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③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
(2)遗
①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②托遗响于悲风( )
③蒙故业,因遗策( )
④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
(3)望
①望美人兮天一方( )
②日夜望将军至( )
③七月既望( )
(4)属
①举酒属客( )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
③神情与苏、黄不属( )
(5)困
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②牛困人饥日已高( )
5.解释下列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1)于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 )
(2)而
①羽化而登仙( )
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
④耳得之而为声( )
⑤扣舷而歌之( )
⑥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
6.写出下列词类活用的用法和意义。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2)顺流而东也( )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4)侣鱼虾而友麋鹿 ( )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6)哀吾生之须臾( )
(7)下江陵( )
7.翻译句子。
(1)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文: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译文: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译文:
8.填空。
(1)描写作者与客在江上泛舟时的感受的句子: , ; , 。
(2)间接描写客吹洞箫声音的句子: ,
。
(3)客描述当年曹操业绩的四个句子: , , , 。
(4)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 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词坛 派的开山鼻祖,为 之一。
(5)以下都是苏轼的诗句,你能填写上来吗?
①不识庐山真面目, 。(《题西林壁》)
②欲把西湖比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
③ ,菊残犹有傲霜枝。(《赠刘景文》)
④竹外桃花三两枝,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⑤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
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 疑难探究
一、合作学习
思考1: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主客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
思考2:结合第三、四段,说说作者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抒发了什么感情,阐发了怎样的哲理。
答:
思考3:苏子怎样对客之语作辩难?他的话是否全都正确?
答:
二、疑难探究
思考4:文中“客之三悲”的内容是什么?其间的议论层次是如何转换的?
答:
思考5:《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有人说作者在这里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
我的观点:
三、归纳总结
结构图示
主旨探微
文章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闻,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于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作者在“乌台诗案”遭到巨大的挫折后,虽身处逆境却仍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 读写结合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1.在教材中提炼
(1)乐观豁达
赤壁之下,多少英雄往事,多少骚客留情。赤壁的美,赤壁的妙,在大文豪苏轼的笔下,以极简的笔墨跃然生辉,意境悠长,令我陶醉。苏子的人生哲理,虽有佛老思想的随遇而安、唯我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但他身处逆境而不消极颓废,豁达开朗,超然物外,在当时是难能可贵了!赋中对江山风景的热情赞美,对历史英雄的倾慕向往,对理想的追求,使我们受到感染,不愧为名作!合卷闭目,静心坐思,现代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困难与坎坷虽无穷尽,但是只要有开朗乐观的心态、辽阔旷达的胸襟,何畏之有?
(2)缩小痛苦,战胜挫折
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心裂肺的阵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顿悟。于是他逍遥红尘,寄情山水,最终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于岁月,无人见得。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的“风雨任平生”的大境界。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成熟是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成熟是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成熟是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3)苦难成就辉煌人生
遭遇乌台诗案的苏轼,从高高的象牙塔上重重地坠了下来。不公的排挤与打击,若是换了别人,恐怕早已无法承受,可东坡先生却并未为这风刀霜剑所击倒,而是用一种更为豁达的态度来接受这一切,纵然沿途道路崎岖,却依然不忘欣赏。在贬地扶风,他为我们留下了喜情荡漾的《喜雨亭记》。在贬地黄州,他更是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超然姿态,为后人留下了光耀千古的《前赤壁赋》。这才是享受生命啊!面对无情的打击,他扛起了重压,潇洒地自我调侃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直到晚年遇赦,回首这些年的颠沛生活,东坡继续自嘲:“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内心光明到如此,任外界花开花落,眼中都自会有一份美丽。
2.在名句中选择
(一)追求淡泊的佳句
①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唐·白居易
②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宋·朱熹
③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诸葛亮
④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觉得,对于生命持一种无忧无虑的淡泊态度,将抵偿他自身的一切缺点。——威廉·詹姆斯
⑤过于烦恼和过于愉悦都是过高评价世界的方式,前者比后者更糟。——哈利法克斯
⑥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清·刘祺
⑦幽境自能外见,高怀独出世间。——唐·白居易
⑧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运远,浮名薄利休羡。——宋·赵师侠
⑨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明·洪自诚
⑩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明·洪自诚
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
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唐·李白
(二)保持乐观的名言
①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宋·杨万里
②纵声欢唱的人会把灾祸和不幸吓走。——西班牙谚语
③如果人是乐观的,一切都有抵抗,一切都能抵抗,一切都会增强抵抗力。——瞿秋白
④生命苦短,但这既不能阻止我们享受生活的乐趣,也不会使我们因其充满艰辛而庆幸其短暂。——沃维纳格
⑤落潮总有涨潮时。——民谣
⑥百日阴雨总有一朝晴。——民谣
⑦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民谣
⑧天塌正好抓云雀。——英谚
⑨自然者天地,主持者人。——清·王夫之
⑩天不能司人之命。——清·洪亮吉
(三)苏轼的咏物名句
苏轼是一个工于诗、文、词又擅长书、画的大文艺家。他自由奔放的风格往往又与缜密的观察和细致的表现结合在一起。他优秀的咏物诗都可以看出“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的功力: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
前两句就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潋滟”(水光闪闪。太阳照耀下的明丽)、“空蒙”(雾气迷蒙。细雨霏霏的朦胧),给读者以强烈的暗示。后两句承前面景物特征用比喻揭示西湖晴方好,雨亦奇,就如西子浓妆佳,淡妆亦佳。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冬景》)
衰荷,残菊,一派凋零净尽的景色,用来概括初冬,是再好不过的描绘了。
(四)苏轼的许多诗句还富有理趣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从正面看去,山是绵长的,是一条蜿蜒的山岭。如果从侧面看去,就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从远处看,从近处看,从高处看,从低处看,距离不一、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色也各异。看事物也是如此。人们看庐山,视野所及,仅眼前一片,所以不知其全貌。同样,人处在纷繁芜杂的事物中,虽耳闻目睹或亲历亲为,也往往把握不了全貌。
(2)春宵一刻值千金。(《春宵》)
春是一年之始,鲜花盛开,生机勃勃。人一生中花好月圆时毕竟不多,难道不该珍惜、不该享受?后人也有引用来表现及时行乐情绪的,更有人用来表达及时努力、积极进取的思想。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词人以豁达之笔写出了悲欢离合是人生难免的,如同阴晴圆缺的月亮一样。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这后面两句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素材这样运用
东坡的选择
我曾在这秋水之畔永日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那寂寞消瘦的身影。就像所有跋涉在官场仕途上的文人,孤独的我常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失意。是的,我拥有了荣华富贵,社会地位,不灭才情。但我年轻的心灵里仿佛总在下着蒙蒙的细雨。当夕阳西下,羁鸟归林,疲惫的我不得不黯然离去,空留下几声无奈的叹息。
我也曾在如火的七月来到这里,昔日的秋水已非昨夜的波澜不惊。我听见远古的呐喊穿越时空,激荡回旋在这赭黄色的浑流。当曹孟德把他的杜康倒入了滔滔的江水,猎猎东风吹拂起周公瑾的衣襟,熊熊的烈火点燃了两岸的芦苇,浓黑的烟雾弥漫了整个天际,于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那是历史的心跳与呼吸。
而今夜,我又来了,带着朋友,驾着扁舟,抱着美酒。还是千年前的明月,朗照着细草微风的原野;还是千年前的江水,流淌着亘古不变的忧愁。只是千年前那场著名的战役,已找不到一丝一缕的痕迹。而我的心,在这样的氛围中,亦迷茫而空灵。
一位朋友吹起了洞箫,怀古,感伤。微风吹过,两岸的芦花飘飞起来,如烟如雾。平静的水面上泛起一圈圈的涟漪。我的心仿佛被一只天外之手拨动,微微地震颤出一连串的轻音。三十多年的往事在我的脑海里一一映现:五岁时开始苦读,老父苏洵严厉地教导,与弟弟子由快乐地嬉戏。十九岁上京赶考,文章震动天下,文坛领袖欧阳修不吝赞誉……但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灾难忽然降临,乌台诗案牵连家人朋友,自己被下放黄州……妻离子散,独居僻野,为何命运要如此作弄人?
凉风阵阵,我从无边的思绪中清醒过来。江水,明月,芦花,箫声,在我眼前和耳边交错出现。冥冥间,远古和自然的情思在我的心中交融了。于是,刹那间的感悟便如醍醐灌顶,我终于超脱了。
——在焦灼与通达之间,我选择通达。在功名与自然之间,我选择自然。在官场与赤壁之间,我选择赤壁。
于是,我的选择成就了我。我将拥抱东方之既白……
名师点评 作者借苏东坡《前赤壁赋》与《赤壁怀古》的意境,进入到他的心灵深处探幽历险,既摄取了原作的神韵,又出之以新的情调。这是只有浸淫于东坡心灵世界的人,才能把他的一生的遭际都聚焦于一个感伤而又旷达的赤壁之夜的。两种情调的交织中,虽然把东坡“婉约”化了一些,但由此更突出了心灵选择的主题。何况,作者是以自己的感悟与笔调重建与还原了东坡彼时彼地彼情彼景的心灵,从而可贵地显示了自己的个性。
二、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大江东去——苏东坡
唐宋八大家,宋朝占了六家,继欧阳修之后,苏轼领导宋代古文运动走向辉煌,他的散文创作,体现了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苏轼的散文充满诗情画意,既蕴含美学韵味,又具有哲理深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苏轼在《自评文》中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这段话准确地说明了他散文艺术风格的主要特点。
苏轼的散文体现出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他的散文表现的审美态度也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以宽广的审美眼光拥抱大千世界,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存在。
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
王士祯说: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
苏轼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游记,尤以前后《赤壁赋》最为脍炙人口。
深度阅读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①,将归于临皋②。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③。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④!”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⑤?”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⑦而上,履巉岩⑧,披蒙茸⑨,踞虎豹⑩,登虬龙 ,攀栖鹘 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 ,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 而悲,肃然 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 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 ,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 ,过临皋之下,揖予21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22,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23。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 ①步自雪堂:从雪堂步行出发。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②临皋(gāo):亭名,在黄冈南长江边上。苏轼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不久就迁至临皋亭。③黄泥之坂(bǎn):黄冈东面东坡附近的山坡叫“黄泥坂”。坂,斜坡,山坡。④如此良夜何: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如……何,怎样对待……。⑤顾安所得酒乎:但是从哪儿能弄到酒呢?顾,但是,可是。安所,何所,哪里。⑥断岸千尺: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断,阻断,有“齐”的意思,这里形容山壁峭立的样子。⑦摄衣:提起衣襟。摄,牵曳。⑧履巉(chán)岩:登上险峻的山崖。履,践,踏。巉岩,险峻的山石。⑨披蒙茸:分开乱草。蒙茸,杂乱的丛草。⑩踞:蹲或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 虬龙:指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虬,龙的一种。登虬龙是说游于树林之间。 栖鹘(hú):睡在树上的鹘。栖,鸟宿。鹘,意为隼,鹰的一种。 俯冯(píng)夷之幽宫: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冯夷,水神。幽,深。 划然长啸:高声长啸。划有“裂”的意思,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啸,蹙口作声。 悄然:静默的样子。 肃然:因恐惧而收敛的样子。 放:纵,遣。这里有任船飘荡的意思。 听其所止而休焉:任凭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 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裳,下服。缟,白。衣,上衣。 羽衣翩跹:穿着羽衣(道士穿的用鸟羽制成的衣服),轻快地走着。21揖予:向我拱手施礼。22畴昔之夜:昨天晚上。23寤:觉,醒。
拓展阅读一
记游定惠院
黄州定惠院①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②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③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鬻④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⑤瓜李,遂夤缘⑥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橘⑦,移种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⑧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
【注】 ①定惠院:在黄州东南。苏轼初到黄州时曾寓居定惠院,作此文时已移居雪堂。②参寥禅师:僧人道潜,苏轼友人。③崔成老:庐山道士,精古琴,苏轼的挚交琴友。④鬻(yù):卖,这里作“买”讲。⑤瀹(yuè):浸渍。⑥夤(yín)缘:循沿。⑦藂(cóng)橘:一丛橘树,藂同“丛”。⑧徐君得之:徐大正,字得之,苏轼友人。
拓展阅读二
记承天寺①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②,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③,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④。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⑤。庭下如积水空明⑥,水中藻、荇⑦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⑧如吾两人者耳。
【注】 ①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②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③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无与乐者,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者:……的人。④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⑤相与步于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中庭,庭院里。⑥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⑦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⑧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拓展阅读三
喜雨亭记
亭以雨名,志①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②;汉武得鼎,以名其年③;叔孙胜狄,以名其子④。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⑤之明年⑥,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⑧。既而弥月⑨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⑩于野,忧者以 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 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 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 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 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 。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注】 ①志:纪念。②周公得禾,以名其书:周成王的同母弟唐叔得一异禾。这种禾是两禾生在不同的田亩上,而合生一穗。于是献给成王,成王送给周公。周公受禾后,作《嘉禾》一篇。③汉武得鼎,以名其年: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元鼎元年五月,得宝鼎于汾水,于是改元为元鼎元年。④叔孙胜狄,以名其子:鲁文公十一年,北狄鄋瞒国伐鲁,鲁文公派叔孙得臣御敌,打败了鄋瞒,并击杀其国君侨如,于是将自己的儿子命名为侨如,以表其功。⑤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府。苏轼曾做过凤翔府判官。⑥明年:第二年。⑦雨麦:上天下麦子。岐山,今陕西岐山县。⑧有年:指丰收。人们不知道雨麦是不是“祥瑞”,所以占卦。⑨弥月:整月。⑩忭(biàn ):高兴,喜欢。 以:介词,因,省略了宾语“之”。 属(zhǔ),注,酌。属客,指斟酒给客人喝。 荐:重。荐饥,重复地遭到饥荒。 优游:叠韵联绵字,从容不迫的样子。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造物:大自然。
鉴赏 知时好雨,润泽万民,与民同乐,休戚与共。
文章通过记叙做亭的经过,亭子命名的缘由,将“雨”和“喜”联系在一起,描写久旱得雨的欢乐情景和自己的喜悦心情,表现出作者关心百姓生活的真挚感情,反映了作者儒家重农、重民的仁政思想。文章围绕喜雨,或引古代史实来烘托,或用远客问答来渲染,集议论、描写和抒情于一体,句法灵活,笔调活泼,在风趣的对话中轻松含蓄地发表见解。
中国古代,自孟子开始,创天子、官员要有与民同乐、乐民之乐的思想。写这种作品的人很多,但真正写得好的不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其一,苏轼的此篇文章则更为出色。
拓展阅读四
游兰溪
苏 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余买田其间,因往相(看,观察)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聪慧过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王羲之)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同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日剧饮而归。
鉴赏 本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月。苏轼时年四十七岁。元丰二年,谏议大夫李定国等诬奏苏轼写诗谤刺朝政,苏轼谪黄州团练副使。写此文时,苏轼贬谪黄州已经三年。
这篇记游体短文不是以描写自然风光为主。阅读时可重点玩味以下两处:一是“余以手为口”,暗含自己的遭遇。人们常说“祸从口出”,而自己是因写诗遭罪。隐藏愤懑,但以调侃风趣语气出之。二是后面的“歌”。“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同潇潇)暮雨子规啼”写兰溪雨后景色,淡雅凄婉。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即景抒情,写出哲理。古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苏轼在这里说,谁说人生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中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故古人以流水东去比喻光阴流逝、一去不返。古诗有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苏轼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以溪水西流为例,说明事物的情况变化是复杂的,上了年纪的人,在某种情况下,也会回复到少年童真时刻。苏轼曾有诗句:“黄鸡唱晓凄凉曲,白发惊秋见在身。”慨叹光阴易逝,人生易老,而此处又反其意,说不要面对报晓的黄鸡而叹息年老发白。
这篇短文有叙事,有写景,后面的歌也可以说是抒情议论,表现了苏轼在被贬失意、处境艰难的情况下,仍能豁达自处的坦荡胸怀。
〖温馨提示:请完成基础过关训练30〗
第16课 赤壁赋
语言建构与运用
1.答案:(1)zhǔ (2)sù (3)áo (4)qǐng (5)xū (6)píng (7)hè (8)zhào (9)lí (10)liáo (11)qiǎo (12)jīng (13)qiáo (14)piān (15)páo (16)zàng (17)zhuó (18)zhǔ (19)jiè (20)shī
2.答案:(1)冯,同“凭”,乘
(2)缪,同“缭”,盘绕,围绕
3.答案:(1)《诗经》里的一章
(2)古人常用来当作贤主良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3)白茫茫的雾气
(4)旷远的样子
4.答案:(1)①往,到 ②好像,如同 ③好像,如同
(2)①脱离 ②余 ③形容词,遗留下来的 ④名词,遗失之物
(3)①向远处看 ②盼望,希望 ③月圆之时,农历每月十五
(4)①劝酒 ②动词,zhǔ,请托,嘱托 ③动词,zhǔ,相似,类似
(5)①动词,围困 ②困倦,疲乏
5.答案:(1)①介词,在 ②介词,表被动 ③介词,从
(2)①表承接关系 ②表转折关系 ③表并列关系 ④表顺承关系 ⑤表修饰关系 ⑥表修饰关系
6.答案:(1)西、东:向西、向东,名词作状语
(2)东:向东流去;名词用作动词
(3)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动用法
(4)侣、友:以……为侣,以……为友;意动用法
(5)渔樵:名词用作动词,打渔砍柴
(6)哀:为动用法,为……哀叹
(7)下: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7.答案:(1)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2)流逝的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最终也没有消长一分。
(3)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8.答案:(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2)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3)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4)东坡 豪放 唐宋散文八大家(或唐宋八大家)
(5)①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淡妆浓抹总相宜 ③荷尽已无擎雨盖 ④春江水暖鸭先知 ⑤千里共婵娟
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考1 明确:文章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玩赏之乐,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寻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
思考2 明确:第三段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而两位英雄已杳然长逝,化为陈迹。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也不过是过眼云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云散。而自己作为远谪黄州的小人物更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从而抒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怀。第四段丢开个人愁怀,以江水明月作比,说明世间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不必谈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阐发了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
思考3 明确:苏子的话有两层意思。①“变”与“不变”是相对的。无论水、月或人自身,都时时在变,又皆可无尽,因此不必为“吾生之须臾”与“长江之无穷”悲伤。②要知足常乐,非吾所有者一毫莫取,可取用不竭者,如清风明月,则尽情享用。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但也有负面因素,一方面是关于“变”与“不变”的解释是相对主义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辩证法,另一方面是主张随遇而安也可能导致斗志的消减。但苏轼是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自由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反映了他的坦荡、旷达和强烈的生活信念,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
思考4 明确:客主议论实为一体,反映苏轼思想的两个侧面。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悲情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况吾与子……”之“况”。苏子二论:“何羡”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和“共适”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议论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且夫天地之间”之“且夫”。由此番议论可观照苏子内心世界及自我超脱情怀。议论文字于理中见景见情,尤其高妙。
思考5 明确:观点一:是消极的。作者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文中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的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作者慨叹个人渺小、人生短暂,流露出不能改变自身命运的忧伤和无奈。
观点二:是积极的。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出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他在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作者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20(共50张PPT)
第16课 赤壁赋
衣冠伟人——感悟苏东坡
你站在中国文坛的黄金马车上翘首远瞻,你立在宦海沉浮的风口浪尖上踯躅向前。你年少成名,初露锋芒,文惊四座;中年坎坷,远谪异地。可正是在你官途暗淡之际,却真正唤醒了你人生璀璨的群星,面对灰暗肃杀的寒冬,你从容地轻挥兰手,抽出了早春第一枝新绿。谪仙的挥毫洒脱与诗圣的铿锵有力,在天地自然的鬼斧神工下,熔铸成你不屈的豁达魂灵。那夜空中熠熠闪光的银河是对你最佳的溢美之词,这大地上奔腾豪迈的长江是对你无上的礼赞之章,这一切的繁华与辛酸,都汇聚成为五千年一个词坛巨人的名字——苏轼。
中国古代文人中,受到后世喜欢的,苏东坡绝对排第一。陶渊明太淡泊了,他的心境不是一般人能体验到的;李白太飘逸了,让人有一种可望不可即的感觉;杜甫太沉重了,让人不敢和他并肩而立,生怕自己的命途也会沾染舛运;欧阳修太高贵了,连苏舜钦、梅尧臣、王安石、苏东坡都是他的后学门生,还能有几个人敢忝列其中?
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言结构与应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1.写作背景
东坡突围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到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任团练副使。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2.相关知识
(1)文体知识——赋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从战国时荀卿的《赋篇》创其名开始,先后出现了鸿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赋、格律严谨的律赋,至中唐以后,赋开始向散文化发展,杜牧的《阿房宫赋》可称滥觞,欧阳修的《秋声赋》已趋向成熟,苏轼以横溢的才华和杰出的创造力,进一步兼取古文和赋的优点,用写散文的手法作赋,他撰写的前后两篇《赤壁赋》自由流畅,似诗如画,蕴含深邃的哲理,把散文赋的写作技巧发展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2)文化常识
望,阴历每月十五日;既望,阴历每月十六日;朔,阴历每月初一;晦,阴历每月的末一天。
我们喜欢苏东坡,他让人能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而他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个人的才华,让我们喜欢的时候也能理所应当,心甘情愿。儒家修炼他的“苏学”,道家渲染他的“炼丹术”,佛家颂扬他和佛印的友谊,你喜欢诗歌可以吟咏“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如果喜欢词曲就低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豪放派说他开“一代词风”,婉约派说他是“一代词宗”,画家欣赏他的《潇湘竹石图卷》,书法家临摹他的《黄州寒食诗帖》,而他官居高位让人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屡遭谪贬昭示人生坎坷,人生坎坷却依然乐观豁达又给多少人希望和力量……
伏尔泰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有缺点和错误,让我们互相原谅彼此的愚蠢,这是自然的第一法则。
周国平说: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成败福祸的胸怀。
语言结构与应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举酒属客 (2)溯流光
(3)遨游 (4)万顷
(5)壬戌 (6)冯虚御风
(7)倚歌而和之 (8)桂棹
(9)嫠妇 (10)山川相缪
zhǔ
sù
áo
qǐng
xū
píng
hè
zhào
lí
liáo
(11)愀然 (12)旌旗蔽空
(13)渔樵 (14)扁舟
(15)匏樽 (16)无尽藏
(17)洗盏更酌 (18)江渚
(19)枕藉 (20)酾酒临江
qiǎo
jīng
qiáo
piān
páo
zàng
zhuó
zhǔ
jiè
shī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2)山川相缪( )
冯,同“凭”,乘
缪,同“缭”,盘绕,围绕
3.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歌窈窕之章
古义: ;
今义:(女子)文静美好。
(2)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 ;
今义:指貌美的女子。
(3)白露横江
古义: ;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4)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 ;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诗经》里的一章
古人常用来当作贤主良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白茫茫的雾气
旷远的样子
4.解释下列句中的多义词。
(1)如
①纵一苇之所如( )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③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
(2)遗
①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②托遗响于悲风( )
③蒙故业,因遗策( )
④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
往,到
好像,如同
好像,如同
脱离
余
形容词,遗留下来的
名词,遗失之物
(3)望
①望美人兮天一方( )
②日夜望将军至( )
③七月既望( )
(4)属
①举酒属客( )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
③神情与苏、黄不属( )
(5)困
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②牛困人饥日已高( )
向远处看
盼望,希望
月圆之时,农历每月十五
劝酒
动词,zhǔ,请托,嘱托
动词,zhǔ,相似,类似
动词,围困
困倦,疲乏
5.解释下列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1)于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 )
(2)而
①羽化而登仙( )
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
④耳得之而为声( )
⑤扣舷而歌之( )
⑥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
介词,在
介词,表被动
介词,从
表承接关系
表转折关系
表并列关系
表顺承关系
表修饰关系
表修饰关系
6.写出下列词类活用的用法和意义。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2)顺流而东也( )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4)侣鱼虾而友麋鹿 ( )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6)哀吾生之须臾( )
(7)下江陵( )
西、东:向西、向东,名词作状语
东:向东流去;名词用作动词
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动用法
侣、友:以……为侣,以……为友;意动用法
渔樵:名词用作动词,打渔砍柴
哀:为动用法,为……哀叹
下: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7.翻译句子。
(1)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流逝的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最终也没有消长一分。
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8.填空。
(1)描写作者与客在江上泛舟时的感受的句子:
, ;
, 。
(2)间接描写客吹洞箫声音的句子:
, 。
(3)客描述当年曹操业绩的四个句子:
, ,
,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4)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 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词坛 派的开山鼻祖,
为 之一。
(5)以下都是苏轼的诗句,你能填写上来吗?
①不识庐山真面目, 。(《题西林壁》)
②欲把西湖比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
③ ,菊残犹有傲霜枝。(《赠刘景文》)
④竹外桃花三两枝,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⑤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
东坡
豪放
唐宋散文八大家
只缘身在此山中
淡妆浓抹总相宜
荷尽已无擎雨盖
春江水暖鸭先知
千里共婵娟
思维发展与提升
一、合作学习
思考1: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主客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明确:文章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玩赏之乐,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寻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
思考2:结合第三、四段,说说作者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抒发了什么感情,阐发了怎样的哲理。
明确:第三段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而两位英雄已杳然长逝,化为陈迹。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也不过是过眼云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云散。而自己作为远谪黄州的小人物更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从而抒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怀。第四段丢开个人愁怀,以江水明月作比,说明世间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不必谈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阐发了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
思考3:苏子怎样对客之语作辩难?他的话是否全都正确?
明确:苏子的话有两层意思。①“变”与“不变”是相对的。无论水、月或人自身,都时时在变,又皆可无尽,因此不必为“吾生之须臾”与“长江之无穷”悲伤。②要知足常乐,非吾所有者一毫莫取,可取用不竭者,如清风明月,则尽情享用。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但也有负面因素,一方面是关于“变”与“不变”的解释是相对主义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辩证法,另一方面是主张随遇而安也可能导致斗志的消减。但苏轼是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自由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反映了他的坦荡、旷达和强烈的生活信念,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
二、疑难探究
思考4:文中“客之三悲”的内容是什么?其间的议论层次是如何转换的?
明确:客主议论实为一体,反映苏轼思想的两个侧面。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悲情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况吾与子……”之“况”。苏子二论:“何羡”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和“共适”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议论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且夫天地之间”之“且夫”。由此番议论可观照苏子内心世界及自我超脱情怀。议论文字于理中见景见情,尤其高妙。
思考5:《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有人说作者在这里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
明确:观点一:是消极的。作者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文中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的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作者慨叹个人渺小、人生短暂,流露出不能改变自身命运的忧伤和无奈。
观点二:是积极的。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出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他在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作者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三、归纳总结
结构图示
主旨探微
文章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闻,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于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作者在“乌台诗案”遭到巨大的挫折后,虽身处逆境却仍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审美鉴赏与创造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1.在教材中提炼
(1)乐观豁达
赤壁之下,多少英雄往事,多少骚客留情。赤壁的美,赤壁的妙,在大文豪苏轼的笔下,以极简的笔墨跃然生辉,意境悠长,令我陶醉。苏子的人生哲理,虽有佛老思想的随遇而安、唯我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但他身处逆境而不消极颓废,豁达开朗,超然物外,在当时是难能可贵了!赋中对江山风景的热情赞美,对历史英雄的倾慕向往,对理想的追求,使我们受到感染,不愧为名作!合卷闭目,静心坐思,现代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困难与坎坷虽无穷尽,但是只要有开朗乐观的心态、辽阔旷达的胸襟,何畏之有?
(2)缩小痛苦,战胜挫折
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心裂肺的阵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顿悟。于是他逍遥红尘,寄情山水,最终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于岁月,无人见得。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的“风雨任平生”的大境界。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成熟是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成熟是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成熟是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3)苦难成就辉煌人生
遭遇乌台诗案的苏轼,从高高的象牙塔上重重地坠了下来。不公的排挤与打击,若是换了别人,恐怕早已无法承受,可东坡先生却并未为这风刀霜剑所击倒,而是用一种更为豁达的态度来接受这一切,纵然沿途道路崎岖,却依然不忘欣赏。在贬地扶风,他为我们留下了喜情荡漾的《喜雨亭记》。在贬地黄州,他更是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超然姿态,为后人留下了光耀千古的《前赤壁赋》。这才是享受生命啊!面对无情的打击,他扛起了重压,潇洒地自我调侃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直到晚年遇赦,回首这些年的颠沛生活,东坡继续自嘲:“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内心光明到如此,任外界花开花落,眼中都自会有一份美丽。
2.在名句中选择
(一)追求淡泊的佳句
①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唐·白居易
②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宋·朱熹
③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诸葛亮
④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觉得,对于生命持一种无忧无虑的淡泊态度,将抵偿他自身的一切缺点。——威廉·詹姆斯
⑤过于烦恼和过于愉悦都是过高评价世界的方式,前者比后者更糟。——哈利法克斯
⑥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清·刘祺
⑦幽境自能外见,高怀独出世间。——唐·白居易
⑧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运远,浮名薄利休羡。——宋·赵师侠
⑨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明·洪自诚
⑩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明·洪自诚
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
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唐·李白
(二)保持乐观的名言
①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宋·杨万里
②纵声欢唱的人会把灾祸和不幸吓走。——西班牙谚语
③如果人是乐观的,一切都有抵抗,一切都能抵抗,一切都会增强抵抗力。——瞿秋白
④生命苦短,但这既不能阻止我们享受生活的乐趣,也不会使我们因其充满艰辛而庆幸其短暂。——沃维纳格
⑤落潮总有涨潮时。——民谣
⑥百日阴雨总有一朝晴。——民谣
⑦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民谣
⑧天塌正好抓云雀。——英谚
⑨自然者天地,主持者人。——清·王夫之
⑩天不能司人之命。——清·洪亮吉
(三)苏轼的咏物名句
苏轼是一个工于诗、文、词又擅长书、画的大文艺家。他自由奔放的风格往往又与缜密的观察和细致的表现结合在一起。他优秀的咏物诗都可以看出“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的功力: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
前两句就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潋滟”(水光闪闪。太阳照耀下的明丽)、“空蒙”(雾气迷蒙。细雨霏霏的朦胧),给读者以强烈的暗示。后两句承前面景物特征用比喻揭示西湖晴方好,雨亦奇,就如西子浓妆佳,淡妆亦佳。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冬景》)
衰荷,残菊,一派凋零净尽的景色,用来概括初冬,是再好不过的描绘了。
(四)苏轼的许多诗句还富有理趣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从正面看去,山是绵长的,是一条蜿蜒的山岭。如果从侧面看去,就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从远处看,从近处看,从高处看,从低处看,距离不一、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色也各异。看事物也是如此。人们看庐山,视野所及,仅眼前一片,所以不知其全貌。同样,人处在纷繁芜杂的事物中,虽耳闻目睹或亲历亲为,也往往把握不了全貌。
(2)春宵一刻值千金。(《春宵》)
春是一年之始,鲜花盛开,生机勃勃。人一生中花好月圆时毕竟不多,难道不该珍惜、不该享受?后人也有引用来表现及时行乐情绪的,更有人用来表达及时努力、积极进取的思想。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词人以豁达之笔写出了悲欢离合是人生难免的,如同阴晴圆缺的月亮一样。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这后面两句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素材这样运用
东坡的选择
我曾在这秋水之畔永日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那寂寞消瘦的身影。就像所有跋涉在官场仕途上的文人,孤独的我常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失意。是的,我拥有了荣华富贵,社会地位,不灭才情。但我年轻的心灵里仿佛总在下着蒙蒙的细雨。当夕阳西下,羁鸟归林,疲惫的我不得不黯然离去,空留下几声无奈的叹息。
我也曾在如火的七月来到这里,昔日的秋水已非昨夜的波澜不惊。我听见远古的呐喊穿越时空,激荡回旋在这赭黄色的浑流。当曹孟德把他的杜康倒入了滔滔的江水,猎猎东风吹拂起周公瑾的衣襟,熊熊的烈火点燃了两岸的芦苇,浓黑的烟雾弥漫了整个天际,于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那是历史的心跳与呼吸。
而今夜,我又来了,带着朋友,驾着扁舟,抱着美酒。还是千年前的明月,朗照着细草微风的原野;还是千年前的江水,流淌着亘古不变的忧愁。只是千年前那场著名的战役,已找不到一丝一缕的痕迹。而我的心,在这样的氛围中,亦迷茫而空灵。
一位朋友吹起了洞箫,怀古,感伤。微风吹过,两岸的芦花飘飞起来,如烟如雾。平静的水面上泛起一圈圈的涟漪。我的心仿佛被一只天外之手拨动,微微地震颤出一连串的轻音。三十多年的往事在我的脑海里一一映现:五岁时开始苦读,老父苏洵严厉地教导,与弟弟子由快乐地嬉戏。十九岁上京赶考,文章震动天下,文坛领袖欧阳修不吝赞誉……但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灾难忽然降临,乌台诗案牵连家人朋友,自己被下放黄州……妻离子散,独居僻野,为何命运要如此作弄人?
凉风阵阵,我从无边的思绪中清醒过来。江水,明月,芦花,箫声,在我眼前和耳边交错出现。冥冥间,远古和自然的情思在我的心中交融了。于是,刹那间的感悟便如醍醐灌顶,我终于超脱了。
——在焦灼与通达之间,我选择通达。在功名与自然之间,我选择自然。在官场与赤壁之间,我选择赤壁。
于是,我的选择成就了我。我将拥抱东方之既白……
名师点评 作者借苏东坡《前赤壁赋》与《赤壁怀古》的意境,进入到他的心灵深处探幽历险,既摄取了原作的神韵,又出之以新的情调。这是只有浸淫于东坡心灵世界的人,才能把他的一生的遭际都聚焦于一个感伤而又旷达的赤壁之夜的。两种情调的交织中,虽然把东坡“婉约”化了一些,但由此更突出了心灵选择的主题。何况,作者是以自己的感悟与笔调重建与还原了东坡彼时彼地彼情彼景的心灵,从而可贵地显示了自己的个性。
二、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大江东去——苏东坡
唐宋八大家,宋朝占了六家,继欧阳修之后,苏轼领导宋代古文运动走向辉煌,他的散文创作,体现了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苏轼的散文充满诗情画意,既蕴含美学韵味,又具有哲理深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苏轼在《自评文》中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这段话准确地说明了他散文艺术风格的主要特点。
苏轼的散文体现出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他的散文表现的审美态度也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以宽广的审美眼光拥抱大千世界,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存在。
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
王士祯说: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
苏轼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游记,尤以前后《赤壁赋》最为脍炙人口。
深度阅读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①,将归于临皋②。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③。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④!”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⑤?”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⑦而上,履巉岩⑧,披蒙茸⑨,踞虎豹⑩,登虬龙 ,攀栖鹘 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 ,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 而悲,肃然 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 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 ,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 ,过临皋之下,揖予21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22,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23。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 ①步自雪堂:从雪堂步行出发。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②临皋(gāo):亭名,在黄冈南长江边上。苏轼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不久就迁至临皋亭。③黄泥之坂(bǎn):黄冈东面东坡附近的山坡叫“黄泥坂”。坂,斜坡,山坡。④如此良夜何: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如……何,怎样对待……。⑤顾安所得酒乎:但是从哪儿能弄到酒呢?顾,但是,可是。安所,何所,哪里。⑥断岸千尺: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断,阻断,有“齐”的意思,这里形容山壁峭立的样子。⑦摄衣:提起衣襟。摄,牵曳。⑧履巉(chán)岩:登上险峻的山崖。履,践,踏。巉岩,险峻的山石。⑨披蒙茸:分开乱草。蒙茸,杂乱的丛草。⑩踞:蹲或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 虬龙:指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虬,龙的一种。登虬龙是说游于树林之间。 栖鹘(hú):睡在树上的鹘。栖,鸟宿。鹘,意为隼,鹰的一种。 俯冯(píng)夷之幽宫: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冯夷,水神。幽,深。 划然长啸:高声长啸。划有“裂”的意思,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啸,蹙口作声。 悄然:静默的样子。 肃然:因恐惧而收敛的样子。 放:纵,遣。这里有任船飘荡的意思。 听其所止而休焉:任凭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 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裳,下服。缟,白。衣,上衣。 羽衣翩跹:穿着羽衣(道士穿的用鸟羽制成的衣服),轻快地走着。21揖予:向我拱手施礼。22畴昔之夜:昨天晚上。23寤:觉,醒。
拓展阅读一
记游定惠院
黄州定惠院①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②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③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鬻④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⑤瓜李,遂夤缘⑥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橘⑦,移种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⑧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
【注】 ①定惠院:在黄州东南。苏轼初到黄州时曾寓居定惠院,作此文时已移居雪堂。②参寥禅师:僧人道潜,苏轼友人。③崔成老:庐山道士,精古琴,苏轼的挚交琴友。④鬻(yù):卖,这里作“买”讲。⑤瀹(yuè):浸渍。⑥夤(yín)缘:循沿。⑦藂(cóng)橘:一丛橘树,藂同“丛”。⑧徐君得之:徐大正,字得之,苏轼友人。
拓展阅读二
记承天寺①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②,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③,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④。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⑤。庭下如积水空明⑥,水中藻、荇⑦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⑧如吾两人者耳。
【注】 ①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②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③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无与乐者,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者:……的人。④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⑤相与步于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中庭,庭院里。⑥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⑦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⑧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拓展阅读三
喜雨亭记
亭以雨名,志①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②;汉武得鼎,以名其年③;叔孙胜狄,以名其子④。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⑤之明年⑥,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⑧。既而弥月⑨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⑩于野,忧者以 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 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 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 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 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 。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注】 ①志:纪念。②周公得禾,以名其书:周成王的同母弟唐叔得一异禾。这种禾是两禾生在不同的田亩上,而合生一穗。于是献给成王,成王送给周公。周公受禾后,作《嘉禾》一篇。③汉武得鼎,以名其年: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元鼎元年五月,得宝鼎于汾水,于是改元为元鼎元年。④叔孙胜狄,以名其子:鲁文公十一年,北狄鄋瞒国伐鲁,鲁文公派叔孙得臣御敌,打败了鄋瞒,并击杀其国君侨如,于是将自己的儿子命名为侨如,以表其功。⑤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府。苏轼曾做过凤翔府判官。⑥明年:第二年。⑦雨麦:上天下麦子。岐山,今陕西岐山县。⑧有年:指丰收。人们不知道雨麦是不是“祥瑞”,所以占卦。⑨弥月:整月。⑩忭(biàn ):高兴,喜欢。 以:介词,因,省略了宾语“之”。 属(zhǔ),注,酌。属客,指斟酒给客人喝。 荐:重。荐饥,重复地遭到饥荒。 优游:叠韵联绵字,从容不迫的样子。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造物:大自然。
鉴赏 知时好雨,润泽万民,与民同乐,休戚与共。
文章通过记叙做亭的经过,亭子命名的缘由,将“雨”和“喜”联系在一起,描写久旱得雨的欢乐情景和自己的喜悦心情,表现出作者关心百姓生活的真挚感情,反映了作者儒家重农、重民的仁政思想。文章围绕喜雨,或引古代史实来烘托,或用远客问答来渲染,集议论、描写和抒情于一体,句法灵活,笔调活泼,在风趣的对话中轻松含蓄地发表见解。
中国古代,自孟子开始,创天子、官员要有与民同乐、乐民之乐的思想。写这种作品的人很多,但真正写得好的不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其一,苏轼的此篇文章则更为出色。
拓展阅读四
游兰溪
苏 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余买田其间,因往相(看,观察)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聪慧过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王羲之)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同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日剧饮而归。
鉴赏 本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月。苏轼时年四十七岁。元丰二年,谏议大夫李定国等诬奏苏轼写诗谤刺朝政,苏轼谪黄州团练副使。写此文时,苏轼贬谪黄州已经三年。
这篇记游体短文不是以描写自然风光为主。阅读时可重点玩味以下两处:一是“余以手为口”,暗含自己的遭遇。人们常说“祸从口出”,而自己是因写诗遭罪。隐藏愤懑,但以调侃风趣语气出之。二是后面的“歌”。“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同潇潇)暮雨子规啼”写兰溪雨后景色,淡雅凄婉。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即景抒情,写出哲理。古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苏轼在这里说,谁说人生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中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故古人以流水东去比喻光阴流逝、一去不返。古诗有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苏轼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以溪水西流为例,说明事物的情况变化是复杂的,上了年纪的人,在某种情况下,也会回复到少年童真时刻。苏轼曾有诗句:“黄鸡唱晓凄凉曲,白发惊秋见在身。”慨叹光阴易逝,人生易老,而此处又反其意,说不要面对报晓的黄鸡而叹息年老发白。
这篇短文有叙事,有写景,后面的歌也可以说是抒情议论,表现了苏轼在被贬失意、处境艰难的情况下,仍能豁达自处的坦荡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