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
幽幽荷塘,无边月色
一位瑞士哲学家说过:“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此正是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确,通常文人都会用他们笔下的事物来寄托他们的心情。正如采菊的陶渊明采的是一份高标超逸;爱莲的周敦颐爱的是那不染不妖;画竹的郑板桥画的是一份亦刚亦柔;而葬花的黛玉葬的是一怀自怜自惜。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也很美,可是他的这片风景寄托的又是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进行一次美的历程吧……,
《一个画荷的下午》席慕蓉
我的一生 本来可以有
不同的遭逢 如果
在新雨的荷前
你只是静静地走过
在那个七月的午后 如果
如果你没有 回头,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 素养提升
1.文学常识
(1)朱自清(1899—1948):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1948年8月12日,因不食美国送来的面粉,于贫病交加中病逝。毛泽东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散文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春》《匆匆》《温州的踪迹》《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他的著作都收入《朱自清文集》中。
(2)“莲叶何田田”句出自《江南曲》,古乐府诗。
(3)“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出自南朝乐府诗《西洲曲》。
(4)《采莲赋》出自南朝梁代皇帝萧绎。
2.写作背景
“超然”之中的挣扎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荷塘月色》就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不能的“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你的散文感情真挚,有口皆碑。《背影》《悼亡妇》等,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没有半点矫揉造作,却有动人心弦的力量,尤其是在《背影》中,你对父亲的感情之深让读者为之感动泣泪。《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写景缜密的美文,显示了白话文学的实绩;继以《背影》《儿女》《悼亡妇》等至情之作,树立了文质并茂、自然亲切的“谈话风”散文典范;又以理趣盎然的杂感文,实现了你诗人、学者、斗士的统一。构建平易、抒情、本色的现代语体散文,你功不可没!
《咏山泉》储山羲(唐)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3.相关知识
通感
(1)什么是通感?
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2)通感的修辞作用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比如: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
《荷塘月色》中的两例,第一例是用来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本是通过嗅觉得到的“清香”比喻成“歌声”,而“歌声”是人们通过听觉获得的,将嗅觉和听觉有机地融为一体,便使迷人的境界增添了无限的韵致,迷离精妙,令人情动神摇。
第二例是用来描写月下的荷塘:“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此句巧妙地将光和影、明与暗的组合比喻成和谐的音乐,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将月下荷塘的和谐之美表现得恰到好处,淡淡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见仁见智,名家点评
(1)佩弦先生的《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被称作早期散文里的代表作的,论文字,平稳清楚,找不出一点差池,可是总觉得缺少了一个灵魂,一种口语里所包含的生气。(唐弢《晦庵书话朱自清》)
(2)朱文的譬喻虽多,却未见如何出色。且以溢美过盛的《荷塘月色》为例,……十一句中一共用了十四个譬喻,对一篇千把字的小品文说来,用喻不可谓之不密。细读之余,当可发现这些譬喻大半浮泛,轻易,阴柔,在想象上都不出色。……在想象文学之中,明喻不一定不隐喻,可是隐喻的手法毕竟要曲折、含蓄一些。朱文之浅白,这也是一个原因。惟一的例外是以睡眼状灯光的隐喻,但是并不精警,不美。(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
(3)与作品的意境、基调相一致,诗人运用了近三十个各种类型的叠词,这些叠词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产生了独特的表情达意的效果。如描写荷花荷叶,运用了“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一粒粒”“缕缕”“密密”“脉脉”等叠词,准确而又传神地描写出倾注诗人主观思想的美的形象。其中一些从古典诗词中选用的描写香草美人的叠词,大大浓化了妙若美女的荷花形象的情态和风韵,与作品的内在抒情取得了和谐的契合,使描写语言有一种典雅的美,清丽的美。(吴周文《谈〈荷塘月色〉》)
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 语言构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煤屑 (2)踱步 (3)弥望
(4)点缀 (5)霎时 (6)酣眠
(7)渺茫 (8)斑驳 (9)倩影
(10)袅娜 (11)敛裾 (12)梵婀玲
(13)峭楞楞 (14)妖童媛女
(15)蓊蓊郁郁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脉纤
佛处
参曲
3.为下列形近字组词。
4.辨析词义,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句中横线上。
(1)幽僻·幽静
①这是一条 的山沟,白天都很少有人来,更别说是晚上了。
②夕阳下,清风小桥流水去。余晖下的乌镇格外 。
(2)稀疏·稀少
①雅典奥运会为何会出现现场观众 的现象?雅典市长多拉4日晚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做演讲时做出了解释。
②转过这座山,一片 的树林就出现在我们面前。
(3)约略·大概
① 听得窗外有细细屑屑的雨点声,但也不一定是雨点,细听去却又没有了。
②你的书 什么时候能出来?你的那些粉丝都等急了。
(4)没精打采·垂头丧气
①他今天 的,是不是生病了?
②韩全海见大势已去, ,默不作声。
5.填空
(1)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3)月光如流水一般,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4)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 , 。
(5)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1923年发表长诗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 、 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 。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言。遗著编入《朱自清集》《朱自清诗文选集》等。
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 疑难探究
一、合作学习
思考1:作者在所描写的四幅画面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概括每幅画面的特征。
答:
思考2:文章第五段写月色、月影时用了一连串的动词,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泻”“浮”“洗”“画”的表达效果。
答:
思考3:如何理解朱自清先生的“心里颇不宁静”?
答:
二、疑难探究
思考4:作者为什么继荷塘美景的描写之后,又专门安排了一段对江南采莲习俗的描绘?
答:
思考5:文章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的观点:
三、归纳总结
结构图示
主旨探微
这篇散文以“我”夜游荷塘的行踪为线索,从“带上门出去”写起,到“推门进去”收尾。在夜游荷塘的过程中,作者时而缓步前行,时而停立凝想,一路上把荷塘周围环境、荷塘、荷叶和荷花、月光以及远远近近的树木、山色,陆续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仿佛跟着他一路去观赏、领略“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这篇散文委婉细腻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恬静朦胧,抒发了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光明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里彷徨苦闷的心情。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 读写结合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1.在教材中提炼
(1)散文泰斗
您,既非天才,又无贵族之气,却用农民般的质朴和诚实,一次又一次地铸就辉煌的作品,让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心灵,随着您文章的节奏而跳动!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没有半点矫揉造作,却有动人心弦的力量。您,用自己的笔流淌父子离别之泪,用自己的笔绽放月色下的荷花,用自己的笔书写光明的到来。您用写景缜密的美文,显示了白话文学的实绩;您用至真至情之作,树立了文质并茂的散文典范,您感悟人生的真谛和价值,领会情感的忠诚和自然,您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散文泰斗——朱自清。
(2)朱自清不吃嗟来之食
朱自清先生,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读书人贫贱不能移的骨气。
(3)独处时能够获得心灵的片刻宁谧
当“心里颇不宁静”的朱自清选择了月色下漫步荷塘时,他抛开了白天的烦恼与痛苦。与自我对语,看清了自己是一个喜欢热闹,也爱冷清的矛盾化的统一体。他从白天痛苦不堪的角色里抽身退出,投入了无边的荷塘月色之中,尽情地享受溶溶月色之美,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中,沉醉在淡淡的暗香中,他疲惫的身心获得了休憩,无限的烦恼也暂时抛到九霄云外。
(4)心空没有宽度,心灵没有边界
当朱自清把月下荷塘当作属于自己的天地时,他找到了一种绝对的心灵自由的感觉。这是心灵营造的自由王国。拥有自由的心态,就可以纵情驰骋,心骛八极。朱自清独自漫步荷塘,思绪自由驰骋,由眼前的荷塘飞往六朝,赏采莲盛况,进而念及家乡。此时,作者彻底抛开了尘世生活的纷纷扰扰,远离人群,与大地对话,与天空对话,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他的心灵空间没有了边际。
2.在名句中选择
咏荷花名诗
①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
②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赠荷花》
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⑤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⑥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曹寅《荷花》
(二)素材这样运用
荷香月色,诗情画意
——读《荷塘月色》
带着淡淡的愁绪走出家门,趁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去看那月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见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又是形态各异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上“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了。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似已展现眼前。
这还不是最美的,一缕“微风”让这幅极美的荷花图动了起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霎时,荷香如歌,似有若无,花叶颤动,流波溢彩,叶、花、形、色、味浑然一体。人也在微风中全身心地沉醉在这荷塘美景之中了。
而这似乎还不够极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下的流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不能看见,而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静静地泻”着,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叶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似幻。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满月而有淡淡的云雾,给人的感觉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却是恰到好处。作者在这里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杨柳的倩影不是“投”在荷叶上,作者偏偏用了一个“画”字,仿佛是一位绘画高手在泼墨挥毫精心描绘一般,使投在荷叶上的影子贴切自然、美丽逼真,富有情趣。“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月色清淡,黑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荷香缕缕,水乳交融,作者如此细腻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
这美丽的景色可以让作者忘记自己的忧愁了吧?但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作者还是无法摆脱那一缕愁绪,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给幽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
读着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仿佛在那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
二、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拓展阅读一
扬州的夏日
朱自清
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称道的多了,称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随声附和起来。直到现在,你若向人提起扬州这个名字,他会点头或摇头说:“好地方!好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念过些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像蜃楼海市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但在一个久住扬州像我的人,他却没有那么多美丽的幻想,他的憎恶也许掩住了他的爱好;他也许离开了三四年并不去想它。若是想呢,——你说他想什么?女人;不错,这似乎也有名,但怕不是现在的女人吧?——他也只会想着扬州的夏日,虽然与女人仍然不无关系的。
北方和南方一个大不同,在我看,就是北方无水而南方有。诚然,北方今年大雨,永定河,大清河甚至决了堤防,但这并不能算是有水;北平的三海和颐和园虽然有点儿水,但太平衍了,一览而尽,船又那么笨头笨脑的。有水的仍然是南方。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便在水上——有人称为“瘦西湖”,这个名字真是太“瘦”了,假西湖之名以行,“雅得这样俗”,老实说,我是不喜欢的。下船的地方便是护城河,曼衍开去,曲曲折折,直到平山堂,——这是你们熟悉的名字——有七八里河道,还有许多杈杈桠桠的支流。这条河其实也没有顶大的好处,只是曲折而有些幽静,和别处不同。
沿河最著名的风景是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桥;最远的便是平山堂了。金山你们是知道的,小金山却在水中央。在那里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错——可是我还不曾有过那样福气。“下河”的人十之九是到这儿的,人不免太多些。法海寺有一个塔,和北海的一样,据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盐商们连夜督促匠人造成的。法海寺著名的自然是这个塔;但还有一桩,你们猜不着,是红烧猪头。夏天吃红烧猪头,在理论上也许不甚相宜;可是在实际上,挥汗吃着,倒也不坏的。五亭桥如名字所示,是五个亭子的桥。桥是拱形,中一亭最高,两边四亭,参差相称;最宜远看,或看影子,也好。桥洞颇多,乘小船穿来穿去,另有风味。平山堂在蜀冈上。登堂可见江南诸山淡淡的轮廓;“山色有无中”一句话,我看是恰到好处,并不算错。这里游人较少,闲坐在堂上,可以永日。沿路光景,也以闲寂胜。从天宁门或北门下船,蜿蜒的城墙,在水里倒映着苍黝的影子,小船悠然地撑过去,岸上的喧扰像没有似的。
船有三种:大船专供宴游之用,可以挟妓或打牌。小时候常跟了父亲去,在船里听着谋得利洋行的唱片。现在这样乘船的大概少了吧?其次是“小划子”,真像一瓣西瓜,由一个男人或女人用竹篙撑着。乘的人多了,便可雇两只,前后用小凳子跨着:这也可算得“方舟”了。后来又有一种“洋划”,比大船小,比“小划子”大,上支布篷,可以遮日遮雨。“洋划”渐渐地多,大船渐渐地少,然而“小划子”总是有人要的。这不独因为价钱最贱,也因为它的伶俐。一个人坐在船中,让一个人站在船尾上用竹篙一下一下地撑着,简直是一首唐诗,或一幅山水画。而有些好事的少年,愿意自己撑船,也非“小划子”不行。“小划子”虽然便宜,却也有些分别。譬如说,你们也可想到的,女人撑船总要贵些;姑娘撑的自然更要贵啰。这些撑船的女子,便是有人说过的“瘦西湖上的船娘”。船娘们的故事大概不少,但我不很知道。据说以乱头粗服,风趣天然为胜;中年而有风趣,也仍然算好。可是起初原是逢场作戏,或尚不伤廉惠;以后居然有了价格,便觉意味索然了。
北门外一带,叫做下街,“茶馆”最多,往往一面临河。船行过时,茶客与乘客可以随便招呼说话。船上人若高兴时,也可以向茶馆中要一壶茶,或一两种“小笼点心”,在河中喝着,吃着,谈着。回来时再将茶壶和所谓小笼,连价款一并交给茶馆中人。撑船的都与茶馆相熟,他们不怕你白吃。扬州的小笼点心实在不错:我离开扬州,也走过七八处大大小小的地方,还没有吃过那样好的点心;这其实是值得惦记的。茶馆的地方大致总好,名字也颇有好的。如香影廊,绿杨村,红叶山庄,都是到现在还记得的。绿杨村的幌子,挂在绿杨树上,随风飘展,使人想起“绿杨城郭是扬州”的名句。里面还有小池,丛竹,茅亭,景物最幽。这一带的茶馆布置都历落有致,迥非上海、北平方方正正的茶楼可比。
“下河”总是下午。傍晚回来,在暮霭朦胧中上了岸,将大褂折好搭在腕上,一手微微摇着扇子;这样进了北门或天宁门走回家中。这时候可以念“又得浮生半日闲”那一句诗了。
(原载1929年12月11日《白华旬刊》第4期)
拓展阅读二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如今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逝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拓展阅读三
温州的踪迹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这是一张尺多宽的小小的横幅,马孟容君画的。上方的左角,斜着一卷绿色的帘子,稀疏而长;当纸的直处三分之一,横处三分之二。帘子中央,着一黄色的,茶壶嘴似的钩儿——就是所谓软金钩么?“钩弯”垂着双穗,石青色;丝缕微乱,若摇曳于轻风中。纸右一圆月,淡淡的青光遍满纸上;月的纯净、柔软与平和,如一张睡美人的脸。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棠花。花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或散或密,都玲珑有致。叶嫩绿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着,微微有浅深之别。花正盛开,红艳欲流;黄色的雄蕊历历的,闪闪的,衬托在丛绿之间,格外觉着娇娆了。枝欹斜而腾挪,如少女的一只臂膊。枝上歇着一对黑色的八哥,背着月光,向着帘里。一只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儿半睁半闭的,似乎在入梦之前,还有所留恋似的。那低些的一只别过脸来对着这一只,已缩着颈儿睡了。帘下是空空的,不着一些痕迹。
试想在圆月朦胧之夜,海棠是这样的妩媚而嫣润;枝头的好鸟为什么却双栖而各梦呢?在这夜深人静的当儿,那高踞着的一只八哥儿,又为何尽撑着眼皮儿不肯睡去呢?他到底等什么来着?舍不得那淡淡的月儿么?舍不得那疏疏的帘儿么?不,不,不,您得到帘下去找,您得向帘中去找——您该找着那卷帘人了?他的情韵风怀,原是这样这样的哟!朦胧的岂独月呢;岂独鸟呢?但是,咫尺天涯,教我如何耐得?我拼着千呼万唤;你能够出来么?
这页画布局那样经济,设色那样柔活,故精彩足以动人,虽是区区尺幅,而情韵之厚,已足沦肌浃髓而有余。我看了这画,瞿然而惊;留恋之怀,不能自已。故将所感受的印象细细写出,以志这一段因缘。但我于中西的画都是门外汉,所说的话不免为内行所笑。——那也只好由他了。
1924年2月1日,温州作
绿
我第二次到仙岩①的时候,我惊诧②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③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④;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⑤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⑥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⑦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⑧,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⑨的水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⑩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 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月8日,温州作
【注】 ①仙岩:山名,位于浙江省温州与瑞安两市之间。②惊诧(chà):惊讶。③踞(jù):蹲。④绺(liǔ):量词。⑤倏(shū):极快地,忽然。⑥离合的神光:形容水光一闪一闪的,神奇莫测。⑦皱缬(xié):潭水泛起波纹,好像有花纹的绸缎(微微)褶皱着。缬,有花纹的丝织品。⑧尘滓(zǐ):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⑨秦淮河:在江苏省西南部,经南京市区西入长江。⑩挹(yì):舀,把液体盛出来。 明眸(móu)善睐(lài):出自曹植《洛神赋》。意思是指明亮的眼珠善于左顾右盼。眸,本指瞳人,泛指眼睛。睐,看,向旁边看。
白水漈
几个朋友伴我游白水漈。
这也是个瀑布;但是太薄了,又太细了。有时闪着些须的白光;等你定睛看去,却又没有——只剩一片飞烟而已。从前有所谓“雾縠”,大概就是这样了。所以如此,全由于岩石中间突然空了一段;水到那里,无可凭依,凌虚飞下,便扯得又薄又细了。当那空处,最是奇迹。白光嬗为飞烟,已是影子;有时却连影子也不见。有时微风过来,用纤手挽着那影子,它便袅袅的成了一个软弧;但她的手才松,它又像橡皮带儿似的,立刻伏伏贴贴的缩回来了。我所以猜疑,或者另有双不可知的巧手,要将这些影子织成一个幻网。——微风想夺了她的,她怎么肯呢?
幻网里也许织着诱惑;我的依恋便是个老大的证据。
3月16日,宁波作
拓展阅读四
看 花
生长在大江北岸一个城市里,那儿的园林本是著名的,但却很少;似乎自幼就不曾听见过“我们今天看花去”一类话,可见花事是不盛的。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但这只是普通的点缀,不算是爱花。
家里人似乎都不甚爱花;父亲只在领我们上街时,偶然和我们到“花房”里去过一两回。但我们住过一所房子,有一座小花园,是房东家的。那里有树,有花架(大约是紫藤花架之类),但我当时还小,不知道那些花木的名字;只记得爬在墙上的是蔷薇而已。园中还有一座太湖石堆成的洞门;仔细想想,似乎也还好的。在那时由一个顽皮的少年仆人领了我去,却只知道跑来跑去捉蝴蝶;有时掐下几朵花,也只是随意挼弄着,随意丢弃了。
在高小的一个春天,有人提议到城外F寺里吃桃子去,而且预备白吃;不让吃就闹一场,甚至打一架也不在乎。那时虽远在五四运动以前,但我们那里的中学生却常有打进戏园看白戏的事。中学生能白看戏,小学生为什么不能白吃桃子呢?我们都这样想,便由那提议人纠合了十几个同学,浩浩荡荡地向城外而去。到了F寺,气势不凡地呵叱着道人们(我们称寺里的工人为道人),立刻领我们向桃园里去。道人们踌躇着说:“现在桃树刚才开花呢。”但是谁信道人们的话?我们终于到了桃园里。大家都丧了气,原来花是真开着呢!这时提议人P君便去折花。道人们是一直步步跟着的,立刻上前劝阻,而且用起手来。但P君是我们中最不好惹的;“说时迟,那时快”,一眨眼,花在他的手里,道人已踉跄在一旁了。那一园子的桃花,想来总该有些可看;我们却谁也没有想着去看。只嚷着,“没有桃子,得沏茶喝!”道人们满肚子委屈地引我们到“方丈”里,大家各喝一大杯茶。这才平了气,谈谈笑笑地进城去。大概我那时还只懂得爱一朵朵的栀子花,对于开在树上的桃花,是并不了然的;所以眼前的机会,便从眼前错过了。
以后渐渐念了些看花的诗,觉得看花颇有些意思。但到北平读了几年书,却只到过崇效寺一次;而去得又嫌早些,那有名的一株绿牡丹还未开呢。北平看花的事很盛,看花的地方也很多;但那时热闹的似乎也只有一班诗人名士,其余还是不相干的。那正是新文学运动的起头,我们这些少年,对于旧诗和那一班诗人名士,实在有些不敬;而看花的地方又都远不可言,我是一个懒人,便干脆地断了那条心了。后来到杭州做事,遇见了Y君,他是新诗人兼旧诗人,看花的兴致很好。我和他常到孤山去看梅花。孤山的梅花是古今有名的,但太少;又没有临水的,人也太多。有一回坐在放鹤亭上喝茶,来了一个方面有须,穿着花缎马褂的人,用湖南口音和人打招呼道,“梅花盛开嗒!”“盛”字说得特别重,使我吃了一惊;但我吃惊的也只是说在他嘴里“盛”这个声音罢了,花的盛不盛,在我倒并没有什么的。有一回,Y来说,灵峰寺有三百株梅花;寺在山里,去的人也少。我和Y,还有N君,从西湖边雇船到岳坟,从岳坟入山。曲曲折折走了好一会,又上了许多石级,才到山上寺里。寺甚小,梅花便在大殿西边园中。园也不大,东墙下有三间净室,最宜喝茶看花;北边有座小山,山上有亭,大约叫“望海亭”吧,望海是未必,但钱塘江与西湖是看得见的。梅树确是不少,密密地低低地整列着。那时已是黄昏,寺里只我们三个游人;梅花并没有开,但那珍珠似的繁星似的骨都儿,已经够可爱了;我们都觉得比孤山上盛开时有味。大殿上正做晚课,送来梵呗的声音,和着梅林中的暗香,真叫我们舍不得回去。在园里徘徊了一会,又在屋里坐了一会,天是黑定了,又没有月色,我们向庙里要了一个旧灯笼,照着下山。路上几乎迷了道,又两次三番地狗咬;我们的Y诗人确有些窘了,但终于到了岳坟。船夫远远迎上来道:“你们来了,我想你们不会冤我呢!”在船上,我们还不离口地说着灵峰的梅花,直到湖边电灯光照到我们的眼。
Y回北平去了,我也到了白马湖。那边是乡下,只有沿湖与杨柳相间着种了一行小桃树,春天花发时,在风里娇媚地笑着。还有山里的杜鹃花也不少。这些日日在我们眼前,从没有人像煞有介事地提议,“我们看花去。”但有一位S君,却特别爱养花;他家里几乎是终年不离花的。我们上他家去,总看他在那里不是拿着剪刀修理枝叶,便是提着壶浇水。我们常乐意看着。他院子里一株紫薇花很好,我们在花旁喝酒,不知多少次。白马湖住了不过一年,我却传染了他那爱花的嗜好。但重到北平时,住在花事很盛的清华园里,接连过了三个春,却从未想到去看一回。只在第二年秋天,曾经和孙三先生在园里看过几次菊花。“清华园之菊”是著名的,孙三先生还特地写了一篇文,画了好些画。但那种一盆一干一花的养法,花是好了,总觉没有天然的风趣。直到去年春天,有了些余闲,在花开前,先向人问了些花的名字。一个好朋友是从知道姓名起的,我想看花也正是如此。恰好Y君也常来园中,我们一天三四趟地到那些花下去徘徊。如今Y君忙些,我便一个人去。我爱繁花老干的杏,临风婀娜的小红桃,贴梗累累如珠的紫荆;但最恋恋的是西府海棠。海棠的花繁得好,也淡得好;艳极了,却没有一丝荡意。疏疏的高干子,英气隐隐逼人。可惜没有趁着月色看过;王鹏运有两句词道:“只愁淡月朦胧影,难验微波上下潮。”我想月下的海棠花,大约便是这种光景吧。为了海棠,前两天在城里特地冒了大风到中山公园去,看花的人倒也不少;但不知怎的,却忘了畿辅先哲祠。Y告我那里的一株,遮住了大半个院子;别处的都向上长,这一株却是横里伸张的。花的繁没有法说;海棠本无香,昔人常以为恨,这里花太繁了,却酝酿出一种淡淡的香气,使人久闻不倦。Y告我,正是刮了一日还不息的狂风的晚上;他是前一天去的。他说他去时地上已有落花了,这一日一夜的风,准完了。他说北平看花,是要赶着看的:春光太短了,又晴的日子多;算是有阴的日子了,但狂风还是逃不了的。我说北平看花,比别处有意思,也正在此。这时候,我似乎不甚菲薄那一班诗人名士了。
1930年4月
鉴赏 由朱自清的栀子花,扬州人自然会联想到与之同类的珠兰花、茉莉花,也会联想到扬州人倍感亲切的江苏民歌《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
朱自清这篇《看花》的散文,写扬州人家是如何种花、买花、赏花的。
朱先生是扬州人,他对家乡的生活习俗是很了解的。在扬州人家的住宅小院里,的确如朱先生所描述的那样,常常是筑上一座花台,养上几十盆花木。应该说,这院子里一定有一位爱花的主人,但朱先生却说:“这只是普通点缀,不算是爱花。”
扬州人领略花的趣味,不单是眼观花的形色,也喜爱鼻闻花的清香。特别是便于佩戴和携带的香花,扬州人尤为喜爱,由此,扬州便有以卖香花为业的人。朱自清在《看花》中写道:夏天的早晨,我们那地方有乡下的姑娘在各处街巷,沿门叫着,“卖栀子花来。”栀子花不是什么高品,但我喜欢那白而晕黄的颜色和那肥肥的个儿,正和那些卖花的姑娘有着相似的韵味。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也是我乐意的。我这样便爱起花来了。
诗歌品读
悼闻一多
朱自清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
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
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
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
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
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鉴赏 《西洲曲》描写一对情侣的相思之情。诗的前四句是序曲,以男主人公“忆”的方式来抒写。“西洲”是诗中女子过去和情人相会的地方。“江北”是情人的所在地。从“西洲在何处”至“海水摇空绿”,是诗的主体,也是写得最有声色的精华所在。以女主人公的口吻,写她对情侣的思念。由三组活动画面“门中打扮”“南塘采莲”“青楼远望”组成。最后四句复由男主人公抒情,全诗在迷蒙和缠绵的氛围中结束。
本诗的艺术特点在于以情为轴心展开全部描写,作者采用的表现手法有三,第一是于景中物外见情意,如刻画女子尽日依栏眺望时,以飞鸿、曲栏、高天、绿水为背景,物、景、情浑然一体;第二是运用丰富的想像和精巧的比喻。以杏子的红艳比女子的单衫,以雏鸦的乌黑油亮比少女的秀发,以伯劳喻孤栖,以莲心况女子之清苦,信手拈来,妙趣横生。结句托南风吹梦,缥缈幻想,颇具浪漫色彩;第三是为表现扯不断的情思,诗中多用重字、接字、谐音双关等,从而语语相承,段段相绾,形成反复回环、音调流美的情韵。正如沈德潜《古诗源》所说:“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
资料下载
咏同心芙蓉
隋·杜心瞻
灼灼荷花端,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奇歌人笑,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莲 花
唐·郭震
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来看池,碧玉盘中弄水晶。
〖温馨提示:请完成基础过关训练28〗
*荷塘月色
语言建构与运用
1.答案:(1)xiè (2)duó (3)mí (4)zhuì (5)shà (6)hān
(7)miǎo (8)bān bó (9)qiàn (10)nuó (11)jū (12)fàn (13)qiào (14)yuàn (15)wěng
2.答案:脉 纤 佛
处 参 曲
3.答案:
4.解析:(1)两词都有“静”的意思,但“幽僻”强调幽静偏僻。“幽静”强调幽雅清静。①句中的语境是“很少有人来”,所以要用“幽僻”;而②句强调的是小桥流水的安静幽雅,所以要用“幽静”。(2)两词都有“少”的意思,但“稀疏”强调的是宽松,不稠密;“稀少”适用范围广,指的是很少出现或发生的,或者稀疏的,人员组成很少的。(3)两词都有“揣测”的意思,但是“约略”意思更加丰富,除了有“大致,大体上”的意思外,还有“仿佛,依稀”“大概,有很大可能性”“略微,轻微;不经意”等意思。①句就运用了“仿佛,依稀”的意思。“大概”指的是“大致内容或情况”“表示对时间、数量的不很精确的估计”。(4)两词都有“精神不振”的意思,但是“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情绪低落,不高兴,不振作。而“垂头丧气”形容低着头,精神不振。形容失望懊丧的样子,或形容没有生气。
答案:(1)①幽僻 ②幽静 (2)①稀少 ②稀疏
(3)①约略 ②大概 (4)①没精打采 ②垂头丧气
5.答案:(1)有袅娜地开着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2)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3)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4)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5)《毁灭》 《背影》 《荷塘月色》(或《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欧游杂记》
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考1 明确:
画面 画面意象 画面特征
月下小径 小煤屑路、许多树 幽僻、寂静
月下荷塘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幽静、淡雅
荷塘月色 月光、青雾、树影 朦胧、缥缈
荷塘四面 树色、树姿、远山、蝉声、蛙声 阴沉、模糊
思考2 明确:①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②浮。写深夜水汽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③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④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思考3 明确:朱自清写此文的时候,是1927年7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社会一片混乱。朱自清在白色恐怖的年代里,陷入了苦闷彷徨之中。他自己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作为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的逃避一法”,因为他既反感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矛盾中,于是想找个避难所,保持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在某种意义上,“荷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是知识分子的精神避难所。然而朱自清先生毕竟又是个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安心于这种“超然”。他“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边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朱自清先生想“超然”而又不能的“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一句话,朱自清既神往于个人的自由世界,又为此感到不安与自谴,这种内在矛盾构成了朱自清内心的“不宁静”。
思考4 明确:这部分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它的结构意义不可忽视。我们把对清华园荷塘的描画和对江南采莲的联想并列起来,不难看出,前者是实,后者是虚,前者是现实,后者是梦幻,前者是信目极赏,后者是驰骋想象。作者有意识地把荷塘景与江南景比较,在对比过程中展示情感态度。二者在结构上彼此呼应,互为双璧,使文章表现更丰厚,行文更有起伏,更具层次性,使结构避免了平淡和单一。
思考5 明确:观点一:“我”是一个“文人”。作者虽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但是作为“斗士”,他对政治的敏感远不及他对自然风光、人情世故来得细致传神,常常辨不明政局的好坏、政党的是非,本文可以说是作者作为文人的寄情山水的咏怀之作。
观点二:“我”是一个中庸的“懦夫”。月下荷塘,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么调和、适中、安逸,这正是作者从中和主义思想出发追求一种适度的生活情趣的流露。以此看出朱自清的思想是矛盾复杂的,他对现实不满但又不敢抗争,所以说他是那个时代的懦夫。
观点三:“我”是一个时代的“平民”。作者在课文中自塑的形象,是一位平凡的丈夫和拘谨的教师的形象,他心地温厚,个性平和,处事谨慎,有所追求又“放不开”。散文中的情,既有作者个性、人格的印记,又有社会生活、时代风云留下的痕迹,既有独特性,又有时代性。
23(共56张PPT)
*荷塘月色
幽幽荷塘,无边月色
一位瑞士哲学家说过:“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此正是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确,通常文人都会用他们笔下的事物来寄托他们的心情。正如采菊的陶渊明采的是一份高标超逸;爱莲的周敦颐爱的是那不染不妖;画竹的郑板桥画的是一份亦刚亦柔;而葬花的黛玉葬的是一怀自怜自惜。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也很美,可是他的这片风景寄托的又是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进行一次美的历程吧……,
《一个画荷的下午》席慕蓉
我的一生 本来可以有
不同的遭逢 如果
在新雨的荷前
你只是静静地走过
在那个七月的午后 如果
如果你没有 回头,
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言结构与应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1.文学常识
(1)朱自清(1899—1948):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1948年8月12日,因不食美国送来的面粉,于贫病交加中病逝。毛泽东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散文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春》《匆匆》《温州的踪迹》《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他的著作都收入《朱自清文集》中。
(2)“莲叶何田田”句出自《江南曲》,古乐府诗。
(3)“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出自南朝乐府诗《西洲曲》。
(4)《采莲赋》出自南朝梁代皇帝萧绎。
2.写作背景
“超然”之中的挣扎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荷塘月色》就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不能的“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你的散文感情真挚,有口皆碑。《背影》《悼亡妇》等,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没有半点矫揉造作,却有动人心弦的力量,尤其是在《背影》中,你对父亲的感情之深让读者为之感动泣泪。《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写景缜密的美文,显示了白话文学的实绩;继以《背影》《儿女》《悼亡妇》等至情之作,树立了文质并茂、自然亲切的“谈话风”散文典范;又以理趣盎然的杂感文,实现了你诗人、学者、斗士的统一。构建平易、抒情、本色的现代语体散文,你功不可没!
《咏山泉》储山羲(唐)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3.相关知识
通感
(1)什么是通感?
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2)通感的修辞作用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比如: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
《荷塘月色》中的两例,第一例是用来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本是通过嗅觉得到的“清香”比喻成“歌声”,而“歌声”是人们通过听觉获得的,将嗅觉和听觉有机地融为一体,便使迷人的境界增添了无限的韵致,迷离精妙,令人情动神摇。
第二例是用来描写月下的荷塘:“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此句巧妙地将光和影、明与暗的组合比喻成和谐的音乐,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将月下荷塘的和谐之美表现得恰到好处,淡淡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见仁见智,名家点评
(1)佩弦先生的《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被称作早期散文里的代表作的,论文字,平稳清楚,找不出一点差池,可是总觉得缺少了一个灵魂,一种口语里所包含的生气。(唐弢《晦庵书话朱自清》)
(2)朱文的譬喻虽多,却未见如何出色。且以溢美过盛的《荷塘月色》为例,……十一句中一共用了十四个譬喻,对一篇千把字的小品文说来,用喻不可谓之不密。细读之余,当可发现这些譬喻大半浮泛,轻易,阴柔,在想象上都不出色。……在想象文学之中,明喻不一定不隐喻,可是隐喻的手法毕竟要曲折、含蓄一些。朱文之浅白,这也是一个原因。惟一的例外是以睡眼状灯光的隐喻,但是并不精警,不美。(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
(3)与作品的意境、基调相一致,诗人运用了近三十个各种类型的叠词,这些叠词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产生了独特的表情达意的效果。如描写荷花荷叶,运用了“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一粒粒”“缕缕”“密密”“脉脉”等叠词,准确而又传神地描写出倾注诗人主观思想的美的形象。其中一些从古典诗词中选用的描写香草美人的叠词,大大浓化了妙若美女的荷花形象的情态和风韵,与作品的内在抒情取得了和谐的契合,使描写语言有一种典雅的美,清丽的美。(吴周文《谈〈荷塘月色〉》)
语言结构与应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煤屑 (2)踱步 (3)弥望
(4)点缀 (5)霎时 (6)酣眠
(7)渺茫 (8)斑驳 (9)倩影
(10)袅娜 (11)敛裾 (12)梵婀玲
(13)峭楞楞 (14)妖童媛女
(15)蓊蓊郁郁
xiè
duó
mí
zhuì
shà
hān
miǎo
bān bó
qiàn
nuó
jū
fàn
qiào
yuàn
wěng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脉纤
佛处
参曲
3.为下列形近字组词。
4.辨析词义,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句中横线上。
(1)幽僻·幽静
①这是一条 的山沟,白天都很少有人来,更别说是晚上了。
②夕阳下,清风小桥流水去。余晖下的乌镇格外 。
(2)稀疏·稀少
①雅典奥运会为何会出现现场观众 的现象?雅典市长多拉4日晚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做演讲时做出了解释。
②转过这座山,一片 的树林就出现在我们面前。
幽僻
幽静
稀少
稀疏
(3)约略·大概
① 听得窗外有细细屑屑的雨点声,但也不一定是雨点,细听去却又没有了。
②你的书 什么时候能出来?你的那些粉丝都等急了。
(4)没精打采·垂头丧气
①他今天 的,是不是生病了?
②韩全海见大势已去, ,默不作声。
约略
大概
没精打采
垂头丧气
5.填空
(1)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3)月光如流水一般,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有袅娜地开着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4)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 , 。
(5)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1923年发表长诗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 、 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 。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言。遗著编入《朱自清集》《朱自清诗文选集》等。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毁灭》
《背影》
《欧游杂记》
思维发展与提升
一、合作学习
思考1:作者在所描写的四幅画面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概括每幅画面的特征。
明确:
画面 画面意象 画面特征
月下小径 小煤屑路、许多树 幽僻、寂静
月下荷塘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幽静、淡雅
荷塘月色 月光、青雾、树影 朦胧、缥缈
荷塘四面 树色、树姿、远山、蝉声、蛙声 阴沉、模糊
思考2:文章第五段写月色、月影时用了一连串的动词,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泻”“浮”“洗”“画”的表达效果。
明确:①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②浮。写深夜水汽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③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④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思考3:如何理解朱自清先生的“心里颇不宁静”?
明确:朱自清写此文的时候,是1927年7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社会一片混乱。朱自清在白色恐怖的年代里,陷入了苦闷彷徨之中。他自己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作为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的逃避一法”,因为他既反感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矛盾中,于是想找个避难所,保持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在某种意义上,“荷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是知识分子的精神避难所。然而朱自清先生毕竟又是个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安心于这种“超然”。他“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边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朱自清先生想“超然”而又不能的“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一句话,朱自清既神往于个人的自由世界,又为此感到不安与自谴,这种内在矛盾构成了朱自清内心的“不宁静”。
二、疑难探究
思考4:作者为什么继荷塘美景的描写之后,又专门安排了一段对江南采莲习俗的描绘?
明确:这部分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它的结构意义不可忽视。我们把对清华园荷塘的描画和对江南采莲的联想并列起来,不难看出,前者是实,后者是虚,前者是现实,后者是梦幻,前者是信目极赏,后者是驰骋想象。作者有意识地把荷塘景与江南景比较,在对比过程中展示情感态度。二者在结构上彼此呼应,互为双璧,使文章表现更丰厚,行文更有起伏,更具层次性,使结构避免了平淡和单一。
思考5:文章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观点一:“我”是一个“文人”。作者虽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但是作为“斗士”,他对政治的敏感远不及他对自然风光、人情世故来得细致传神,常常辨不明政局的好坏、政党的是非,本文可以说是作者作为文人的寄情山水的咏怀之作。
观点二:“我”是一个中庸的“懦夫”。月下荷塘,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么调和、适中、安逸,这正是作者从中和主义思想出发追求一种适度的生活情趣的流露。以此看出朱自清的思想是矛盾复杂的,他对现实不满但又不敢抗争,所以说他是那个时代的懦夫。
观点三:“我”是一个时代的“平民”。作者在课文中自塑的形象,是一位平凡的丈夫和拘谨的教师的形象,他心地温厚,个性平和,处事谨慎,有所追求又“放不开”。散文中的情,既有作者个性、人格的印记,又有社会生活、时代风云留下的痕迹,既有独特性,又有时代性。
三、归纳总结
结构图示
主旨探微
这篇散文以“我”夜游荷塘的行踪为线索,从“带上门出去”写起,到“推门进去”收尾。在夜游荷塘的过程中,作者时而缓步前行,时而停立凝想,一路上把荷塘周围环境、荷塘、荷叶和荷花、月光以及远远近近的树木、山色,陆续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仿佛跟着他一路去观赏、领略“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这篇散文委婉细腻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恬静朦胧,抒发了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光明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里彷徨苦闷的心情。
审美鉴赏与创造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1.在教材中提炼
(1)散文泰斗
您,既非天才,又无贵族之气,却用农民般的质朴和诚实,一次又一次地铸就辉煌的作品,让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心灵,随着您文章的节奏而跳动!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没有半点矫揉造作,却有动人心弦的力量。您,用自己的笔流淌父子离别之泪,用自己的笔绽放月色下的荷花,用自己的笔书写光明的到来。您用写景缜密的美文,显示了白话文学的实绩;您用至真至情之作,树立了文质并茂的散文典范,您感悟人生的真谛和价值,领会情感的忠诚和自然,您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散文泰斗——朱自清。
(2)朱自清不吃嗟来之食
朱自清先生,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读书人贫贱不能移的骨气。
(3)独处时能够获得心灵的片刻宁谧
当“心里颇不宁静”的朱自清选择了月色下漫步荷塘时,他抛开了白天的烦恼与痛苦。与自我对语,看清了自己是一个喜欢热闹,也爱冷清的矛盾化的统一体。他从白天痛苦不堪的角色里抽身退出,投入了无边的荷塘月色之中,尽情地享受溶溶月色之美,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中,沉醉在淡淡的暗香中,他疲惫的身心获得了休憩,无限的烦恼也暂时抛到九霄云外。
(4)心空没有宽度,心灵没有边界
当朱自清把月下荷塘当作属于自己的天地时,他找到了一种绝对的心灵自由的感觉。这是心灵营造的自由王国。拥有自由的心态,就可以纵情驰骋,心骛八极。朱自清独自漫步荷塘,思绪自由驰骋,由眼前的荷塘飞往六朝,赏采莲盛况,进而念及家乡。此时,作者彻底抛开了尘世生活的纷纷扰扰,远离人群,与大地对话,与天空对话,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他的心灵空间没有了边际。
2.在名句中选择
咏荷花名诗
①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
②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赠荷花》
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⑤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⑥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曹寅《荷花》
(二)素材这样运用
荷香月色,诗情画意
——读《荷塘月色》
带着淡淡的愁绪走出家门,趁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去看那月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见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又是形态各异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上“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了。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似已展现眼前。
这还不是最美的,一缕“微风”让这幅极美的荷花图动了起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霎时,荷香如歌,似有若无,花叶颤动,流波溢彩,叶、花、形、色、味浑然一体。人也在微风中全身心地沉醉在这荷塘美景之中了。
而这似乎还不够极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下的流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不能看见,而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静静地泻”着,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叶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似幻。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满月而有淡淡的云雾,给人的感觉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却是恰到好处。作者在这里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杨柳的倩影不是“投”在荷叶上,作者偏偏用了一个“画”字,仿佛是一位绘画高手在泼墨挥毫精心描绘一般,使投在荷叶上的影子贴切自然、美丽逼真,富有情趣。“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月色清淡,黑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荷香缕缕,水乳交融,作者如此细腻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
这美丽的景色可以让作者忘记自己的忧愁了吧?但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作者还是无法摆脱那一缕愁绪,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给幽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
读着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仿佛在那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
二、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拓展阅读一
扬州的夏日
朱自清
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称道的多了,称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随声附和起来。直到现在,你若向人提起扬州这个名字,他会点头或摇头说:“好地方!好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念过些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像蜃楼海市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但在一个久住扬州像我的人,他却没有那么多美丽的幻想,他的憎恶也许掩住了他的爱好;他也许离开了三四年并不去想它。若是想呢,——你说他想什么?女人;不错,这似乎也有名,但怕不是现在的女人吧?——他也只会想着扬州的夏日,虽然与女人仍然不无关系的。
北方和南方一个大不同,在我看,就是北方无水而南方有。诚然,北方今年大雨,永定河,大清河甚至决了堤防,但这并不能算是有水;北平的三海和颐和园虽然有点儿水,但太平衍了,一览而尽,船又那么笨头笨脑的。有水的仍然是南方。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便在水上——有人称为“瘦西湖”,这个名字真是太“瘦”了,假西湖之名以行,“雅得这样俗”,老实说,我是不喜欢的。下船的地方便是护城河,曼衍开去,曲曲折折,直到平山堂,——这是你们熟悉的名字——有七八里河道,还有许多杈杈桠桠的支流。这条河其实也没有顶大的好处,只是曲折而有些幽静,和别处不同。
沿河最著名的风景是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桥;最远的便是平山堂了。金山你们是知道的,小金山却在水中央。在那里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错——可是我还不曾有过那样福气。“下河”的人十之九是到这儿的,人不免太多些。法海寺有一个塔,和北海的一样,据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盐商们连夜督促匠人造成的。法海寺著名的自然是这个塔;但还有一桩,你们猜不着,是红烧猪头。夏天吃红烧猪头,在理论上也许不甚相宜;可是在实际上,挥汗吃着,倒也不坏的。五亭桥如名字所示,是五个亭子的桥。桥是拱形,中一亭最高,两边四亭,参差相称;最宜远看,或看影子,也好。桥洞颇多,乘小船穿来穿去,另有风味。平山堂在蜀冈上。登堂可见江南诸山淡淡的轮廓;“山色有无中”一句话,我看是恰到好处,并不算错。这里游人较少,闲坐在堂上,可以永日。沿路光景,也以闲寂胜。从天宁门或北门下船,蜿蜒的城墙,在水里倒映着苍黝的影子,小船悠然地撑过去,岸上的喧扰像没有似的。
船有三种:大船专供宴游之用,可以挟妓或打牌。小时候常跟了父亲去,在船里听着谋得利洋行的唱片。现在这样乘船的大概少了吧?其次是“小划子”,真像一瓣西瓜,由一个男人或女人用竹篙撑着。乘的人多了,便可雇两只,前后用小凳子跨着:这也可算得“方舟”了。后来又有一种“洋划”,比大船小,比“小划子”大,上支布篷,可以遮日遮雨。“洋划”渐渐地多,大船渐渐地少,然而“小划子”总是有人要的。这不独因为价钱最贱,也因为它的伶俐。一个人坐在船中,让一个人站在船尾上用竹篙一下一下地撑着,简直是一首唐诗,或一幅山水画。而有些好事的少年,愿意自己撑船,也非“小划子”不行。“小划子”虽然便宜,却也有些分别。譬如说,你们也可想到的,女人撑船总要贵些;姑娘撑的自然更要贵啰。这些撑船的女子,便是有人说过的“瘦西湖上的船娘”。船娘们的故事大概不少,但我不很知道。据说以乱头粗服,风趣天然为胜;中年而有风趣,也仍然算好。可是起初原是逢场作戏,或尚不伤廉惠;以后居然有了价格,便觉意味索然了。
北门外一带,叫做下街,“茶馆”最多,往往一面临河。船行过时,茶客与乘客可以随便招呼说话。船上人若高兴时,也可以向茶馆中要一壶茶,或一两种“小笼点心”,在河中喝着,吃着,谈着。回来时再将茶壶和所谓小笼,连价款一并交给茶馆中人。撑船的都与茶馆相熟,他们不怕你白吃。扬州的小笼点心实在不错:我离开扬州,也走过七八处大大小小的地方,还没有吃过那样好的点心;这其实是值得惦记的。茶馆的地方大致总好,名字也颇有好的。如香影廊,绿杨村,红叶山庄,都是到现在还记得的。绿杨村的幌子,挂在绿杨树上,随风飘展,使人想起“绿杨城郭是扬州”的名句。里面还有小池,丛竹,茅亭,景物最幽。这一带的茶馆布置都历落有致,迥非上海、北平方方正正的茶楼可比。
“下河”总是下午。傍晚回来,在暮霭朦胧中上了岸,将大褂折好搭在腕上,一手微微摇着扇子;这样进了北门或天宁门走回家中。这时候可以念“又得浮生半日闲”那一句诗了。
(原载1929年12月11日《白华旬刊》第4期)
拓展阅读二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如今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逝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拓展阅读三
温州的踪迹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这是一张尺多宽的小小的横幅,马孟容君画的。上方的左角,斜着一卷绿色的帘子,稀疏而长;当纸的直处三分之一,横处三分之二。帘子中央,着一黄色的,茶壶嘴似的钩儿——就是所谓软金钩么?“钩弯”垂着双穗,石青色;丝缕微乱,若摇曳于轻风中。纸右一圆月,淡淡的青光遍满纸上;月的纯净、柔软与平和,如一张睡美人的脸。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棠花。花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或散或密,都玲珑有致。叶嫩绿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着,微微有浅深之别。花正盛开,红艳欲流;黄色的雄蕊历历的,闪闪的,衬托在丛绿之间,格外觉着娇娆了。枝欹斜而腾挪,如少女的一只臂膊。枝上歇着一对黑色的八哥,背着月光,向着帘里。一只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儿半睁半闭的,似乎在入梦之前,还有所留恋似的。那低些的一只别过脸来对着这一只,已缩着颈儿睡了。帘下是空空的,不着一些痕迹。
试想在圆月朦胧之夜,海棠是这样的妩媚而嫣润;枝头的好鸟为什么却双栖而各梦呢?在这夜深人静的当儿,那高踞着的一只八哥儿,又为何尽撑着眼皮儿不肯睡去呢?他到底等什么来着?舍不得那淡淡的月儿么?舍不得那疏疏的帘儿么?不,不,不,您得到帘下去找,您得向帘中去找——您该找着那卷帘人了?他的情韵风怀,原是这样这样的哟!朦胧的岂独月呢;岂独鸟呢?但是,咫尺天涯,教我如何耐得?我拼着千呼万唤;你能够出来么?
这页画布局那样经济,设色那样柔活,故精彩足以动人,虽是区区尺幅,而情韵之厚,已足沦肌浃髓而有余。我看了这画,瞿然而惊;留恋之怀,不能自已。故将所感受的印象细细写出,以志这一段因缘。但我于中西的画都是门外汉,所说的话不免为内行所笑。——那也只好由他了。
1924年2月1日,温州作
绿
我第二次到仙岩①的时候,我惊诧②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③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④;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⑤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⑥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⑦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⑧,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⑨的水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⑩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 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月8日,温州作
【注】 ①仙岩:山名,位于浙江省温州与瑞安两市之间。②惊诧(chà):惊讶。③踞(jù):蹲。④绺(liǔ):量词。⑤倏(shū):极快地,忽然。⑥离合的神光:形容水光一闪一闪的,神奇莫测。⑦皱缬(xié):潭水泛起波纹,好像有花纹的绸缎(微微)褶皱着。缬,有花纹的丝织品。⑧尘滓(zǐ):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⑨秦淮河:在江苏省西南部,经南京市区西入长江。⑩挹(yì):舀,把液体盛出来。 明眸(móu)善睐(lài):出自曹植《洛神赋》。意思是指明亮的眼珠善于左顾右盼。眸,本指瞳人,泛指眼睛。睐,看,向旁边看。
白水漈
几个朋友伴我游白水漈。
这也是个瀑布;但是太薄了,又太细了。有时闪着些须的白光;等你定睛看去,却又没有——只剩一片飞烟而已。从前有所谓“雾縠”,大概就是这样了。所以如此,全由于岩石中间突然空了一段;水到那里,无可凭依,凌虚飞下,便扯得又薄又细了。当那空处,最是奇迹。白光嬗为飞烟,已是影子;有时却连影子也不见。有时微风过来,用纤手挽着那影子,它便袅袅的成了一个软弧;但她的手才松,它又像橡皮带儿似的,立刻伏伏贴贴的缩回来了。我所以猜疑,或者另有双不可知的巧手,要将这些影子织成一个幻网。——微风想夺了她的,她怎么肯呢?
幻网里也许织着诱惑;我的依恋便是个老大的证据。
3月16日,宁波作
拓展阅读四
看 花
生长在大江北岸一个城市里,那儿的园林本是著名的,但却很少;似乎自幼就不曾听见过“我们今天看花去”一类话,可见花事是不盛的。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但这只是普通的点缀,不算是爱花。
家里人似乎都不甚爱花;父亲只在领我们上街时,偶然和我们到“花房”里去过一两回。但我们住过一所房子,有一座小花园,是房东家的。那里有树,有花架(大约是紫藤花架之类),但我当时还小,不知道那些花木的名字;只记得爬在墙上的是蔷薇而已。园中还有一座太湖石堆成的洞门;仔细想想,似乎也还好的。在那时由一个顽皮的少年仆人领了我去,却只知道跑来跑去捉蝴蝶;有时掐下几朵花,也只是随意挼弄着,随意丢弃了。
在高小的一个春天,有人提议到城外F寺里吃桃子去,而且预备白吃;不让吃就闹一场,甚至打一架也不在乎。那时虽远在五四运动以前,但我们那里的中学生却常有打进戏园看白戏的事。中学生能白看戏,小学生为什么不能白吃桃子呢?我们都这样想,便由那提议人纠合了十几个同学,浩浩荡荡地向城外而去。到了F寺,气势不凡地呵叱着道人们(我们称寺里的工人为道人),立刻领我们向桃园里去。道人们踌躇着说:“现在桃树刚才开花呢。”但是谁信道人们的话?我们终于到了桃园里。大家都丧了气,原来花是真开着呢!这时提议人P君便去折花。道人们是一直步步跟着的,立刻上前劝阻,而且用起手来。但P君是我们中最不好惹的;“说时迟,那时快”,一眨眼,花在他的手里,道人已踉跄在一旁了。那一园子的桃花,想来总该有些可看;我们却谁也没有想着去看。只嚷着,“没有桃子,得沏茶喝!”道人们满肚子委屈地引我们到“方丈”里,大家各喝一大杯茶。这才平了气,谈谈笑笑地进城去。大概我那时还只懂得爱一朵朵的栀子花,对于开在树上的桃花,是并不了然的;所以眼前的机会,便从眼前错过了。
以后渐渐念了些看花的诗,觉得看花颇有些意思。但到北平读了几年书,却只到过崇效寺一次;而去得又嫌早些,那有名的一株绿牡丹还未开呢。北平看花的事很盛,看花的地方也很多;但那时热闹的似乎也只有一班诗人名士,其余还是不相干的。那正是新文学运动的起头,我们这些少年,对于旧诗和那一班诗人名士,实在有些不敬;而看花的地方又都远不可言,我是一个懒人,便干脆地断了那条心了。后来到杭州做事,遇见了Y君,他是新诗人兼旧诗人,看花的兴致很好。我和他常到孤山去看梅花。孤山的梅花是古今有名的,但太少;又没有临水的,人也太多。有一回坐在放鹤亭上喝茶,来了一个方面有须,穿着花缎马褂的人,用湖南口音和人打招呼道,“梅花盛开嗒!”“盛”字说得特别重,使我吃了一惊;但我吃惊的也只是说在他嘴里“盛”这个声音罢了,花的盛不盛,在我倒并没有什么的。有一回,Y来说,灵峰寺有三百株梅花;寺在山里,去的人也少。我和Y,还有N君,从西湖边雇船到岳坟,从岳坟入山。曲曲折折走了好一会,又上了许多石级,才到山上寺里。寺甚小,梅花便在大殿西边园中。园也不大,东墙下有三间净室,最宜喝茶看花;北边有座小山,山上有亭,大约叫“望海亭”吧,望海是未必,但钱塘江与西湖是看得见的。梅树确是不少,密密地低低地整列着。那时已是黄昏,寺里只我们三个游人;梅花并没有开,但那珍珠似的繁星似的骨都儿,已经够可爱了;我们都觉得比孤山上盛开时有味。大殿上正做晚课,送来梵呗的声音,和着梅林中的暗香,真叫我们舍不得回去。在园里徘徊了一会,又在屋里坐了一会,天是黑定了,又没有月色,我们向庙里要了一个旧灯笼,照着下山。路上几乎迷了道,又两次三番地狗咬;我们的Y诗人确有些窘了,但终于到了岳坟。船夫远远迎上来道:“你们来了,我想你们不会冤我呢!”在船上,我们还不离口地说着灵峰的梅花,直到湖边电灯光照到我们的眼。
Y回北平去了,我也到了白马湖。那边是乡下,只有沿湖与杨柳相间着种了一行小桃树,春天花发时,在风里娇媚地笑着。还有山里的杜鹃花也不少。这些日日在我们眼前,从没有人像煞有介事地提议,“我们看花去。”但有一位S君,却特别爱养花;他家里几乎是终年不离花的。我们上他家去,总看他在那里不是拿着剪刀修理枝叶,便是提着壶浇水。我们常乐意看着。他院子里一株紫薇花很好,我们在花旁喝酒,不知多少次。白马湖住了不过一年,我却传染了他那爱花的嗜好。但重到北平时,住在花事很盛的清华园里,接连过了三个春,却从未想到去看一回。只在第二年秋天,曾经和孙三先生在园里看过几次菊花。“清华园之菊”是著名的,孙三先生还特地写了一篇文,画了好些画。但那种一盆一干一花的养法,花是好了,总觉没有天然的风趣。直到去年春天,有了些余闲,在花开前,先向人问了些花的名字。一个好朋友是从知道姓名起的,我想看花也正是如此。恰好Y君也常来园中,我们一天三四趟地到那些花下去徘徊。如今Y君忙些,我便一个人去。我爱繁花老干的杏,临风婀娜的小红桃,贴梗累累如珠的紫荆;但最恋恋的是西府海棠。海棠的花繁得好,也淡得好;艳极了,却没有一丝荡意。疏疏的高干子,英气隐隐逼人。可惜没有趁着月色看过;王鹏运有两句词道:“只愁淡月朦胧影,难验微波上下潮。”我想月下的海棠花,大约便是这种光景吧。为了海棠,前两天在城里特地冒了大风到中山公园去,看花的人倒也不少;但不知怎的,却忘了畿辅先哲祠。Y告我那里的一株,遮住了大半个院子;别处的都向上长,这一株却是横里伸张的。花的繁没有法说;海棠本无香,昔人常以为恨,这里花太繁了,却酝酿出一种淡淡的香气,使人久闻不倦。Y告我,正是刮了一日还不息的狂风的晚上;他是前一天去的。他说他去时地上已有落花了,这一日一夜的风,准完了。他说北平看花,是要赶着看的:春光太短了,又晴的日子多;算是有阴的日子了,但狂风还是逃不了的。我说北平看花,比别处有意思,也正在此。这时候,我似乎不甚菲薄那一班诗人名士了。
1930年4月
鉴赏 由朱自清的栀子花,扬州人自然会联想到与之同类的珠兰花、茉莉花,也会联想到扬州人倍感亲切的江苏民歌《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
朱自清这篇《看花》的散文,写扬州人家是如何种花、买花、赏花的。
朱先生是扬州人,他对家乡的生活习俗是很了解的。在扬州人家的住宅小院里,的确如朱先生所描述的那样,常常是筑上一座花台,养上几十盆花木。应该说,这院子里一定有一位爱花的主人,但朱先生却说:“这只是普通点缀,不算是爱花。”
扬州人领略花的趣味,不单是眼观花的形色,也喜爱鼻闻花的清香。特别是便于佩戴和携带的香花,扬州人尤为喜爱,由此,扬州便有以卖香花为业的人。朱自清在《看花》中写道:夏天的早晨,我们那地方有乡下的姑娘在各处街巷,沿门叫着,“卖栀子花来。”栀子花不是什么高品,但我喜欢那白而晕黄的颜色和那肥肥的个儿,正和那些卖花的姑娘有着相似的韵味。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也是我乐意的。我这样便爱起花来了。
诗歌品读
悼闻一多
朱自清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
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
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
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
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
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鉴赏 《西洲曲》描写一对情侣的相思之情。诗的前四句是序曲,以男主人公“忆”的方式来抒写。“西洲”是诗中女子过去和情人相会的地方。“江北”是情人的所在地。从“西洲在何处”至“海水摇空绿”,是诗的主体,也是写得最有声色的精华所在。以女主人公的口吻,写她对情侣的思念。由三组活动画面“门中打扮”“南塘采莲”“青楼远望”组成。最后四句复由男主人公抒情,全诗在迷蒙和缠绵的氛围中结束。
本诗的艺术特点在于以情为轴心展开全部描写,作者采用的表现手法有三,第一是于景中物外见情意,如刻画女子尽日依栏眺望时,以飞鸿、曲栏、高天、绿水为背景,物、景、情浑然一体;第二是运用丰富的想像和精巧的比喻。以杏子的红艳比女子的单衫,以雏鸦的乌黑油亮比少女的秀发,以伯劳喻孤栖,以莲心况女子之清苦,信手拈来,妙趣横生。结句托南风吹梦,缥缈幻想,颇具浪漫色彩;第三是为表现扯不断的情思,诗中多用重字、接字、谐音双关等,从而语语相承,段段相绾,形成反复回环、音调流美的情韵。正如沈德潜《古诗源》所说:“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
资料下载
咏同心芙蓉
隋·杜心瞻
灼灼荷花端,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奇歌人笑,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莲 花
唐·郭震
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来看池,碧玉盘中弄水晶。第14课 故都的秋
秋天,有个约会……
当北国的秋意正浓的时刻,现代作家郁达夫从温暖的江南千里追秋而来,为我们写下咏秋的新篇章。
作家用浑然天成的淳朴语言为我们展示了北国秋天深沉的况味,开创了咏秋文章的崭新天地。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像一幅画,美丽而又落寞;故都的秋像一支歌,忧伤而又苍凉……,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当槐树的落蕊飘满漫步的小路,当秋蝉的残鸣被西风吹走,当秋雨落在你扛着沧桑的肩膀,那秋天,是真的到了。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 素养提升
1.文学常识
抗日救国的爱国主义作家——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1913年留学日本,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
2.写作背景
避世遣愁话“秋味”
本文写于1934年8月。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郁达夫曾说自己是“一出结构并不很好而尚未完成的悲剧”,但知识、不服输的气节和亲人的疼爱,偏让这出悲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走进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你所承受的苦难,都将化作你成长路上的勋章,昂首阔步,身披万丈霞光。
3.相关知识
听人说郁达夫
他憎恨无爱的人生,犹如厌弃无花的沙漠。在黑沉沉的铁屋里他带着觉醒后的悲愤和惶惑,大喊过爱的饥饿,反抗压在青年们头上的封建层岩,反抗冷漠、愚昧、狡诈、贫困的旧时代。他从不同流合污,只是面对严酷的现实,在看不到光明的时候,绝望颓唐之情不断来冲袭他。然而,作为抗菌素的现实主义精神又不断地诱导他穿过沼泽,走向坚实。——刘海粟《漫论郁达夫》
英国的加莱尔说过“英国宁肯失掉印度,不愿失掉莎士比亚”;我们今天失掉了郁达夫,我们应该要日本的全部法西斯头子偿命!——郭沫若
,
“自古逢秋悲寂寥”,从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到涨满了秋池的巴山秋雨,悲凉的秋味飘满了古典文学的每一个角落,纵有“我言秋日胜春朝”简短一赞,却也难抑浓郁的悲凉之风。
“忧郁”,我想用这个词来形容他,他的笔下,处处都是忧郁,甚至有些无病呻吟般的忧郁,但我想称他的忧郁为“本色的忧郁”,这份忧郁,与现在的一些哀春伤秋的网络文艺小清新文不一样,读完之后,才会觉得,真的不一样,因为我在里面看到了放大的自己。
他的作品中透露出一种真挚,似乎还有一个极其虚弱的声音在向你求救,那是灵魂的无奈在低吟浅唱。在他优美而极富才情的文字背后,是一种不加修饰的原始美。有人批评他用语有时未免繁琐和重复,其实这是他内心袒露所必需的一种表达。与那些刻意追求谋篇布局的人相比,他的作品是一幢残缺而唯美的建筑。
——易森《郁达夫,一个不该被冷落的名字》
创造社
创造社,中国现代文学团体。1921年6月8日,由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赴日留学的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健将组建。
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小说《沉沦》及郭沫若的译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是该社最有影响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主张和锋芒毕露的文学活动,成为五四以后新文学一支生力军,特别在文学青年中激起强烈共鸣。
后期创造社受当时国际国内“左”倾思潮影响,理论倡导和文学活动不免带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倾向,在“革命文学”论争中对待鲁迅、茅盾等作家表现出了偏激的情绪,然而大部分成员在参加革命实践,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苏联新兴无产阶级文艺方面,以及倡导革命文学和革命文学理论建设方面,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1929年2月创造社终于为国民党当局封闭。随后创造社、太阳社的成员与包括鲁迅在内的进步作家合作,于1930年初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而在中国整个30年代兴起了影响深远的左翼文艺运动。
夏衍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郁达夫告诉自己:“即使做不成文天祥、陆秀夫,也要做伯夷、叔齐。”并赋诗曰:“松树梅花各耐寒,心坚如石此盟磐。首阳薇蕨钟山菽,不信人间一饱难!”
秋之物象流动与人的生命行程相吻合,使得以秋为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心理定势。,
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 语言构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颓废 (2)混沌
(3)陪衬 (4)平仄
(5)落蕊 (6)潭柘寺
(7)普陀山 (8)廿四桥
(9)一椽破屋 (10)譬如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厦荷
落折
着
3.为下列形近字组词。
4.辨析词义,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句中横线上。
(1)萧索·萧条·萧瑟
①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 的荒村,没有一点生气。
②荒山老树,景象十分 。
③靠左偏前是一棵直挺挺的白杨,树叶在上面 作响。
(2)颓废·颓丧
①被老板批评了两句,他 地低着头,半天不说话。
②失去了理想,他从此像一只折翅的苍鹰,便一天天 下去。
(3)落寞·寂寞
①圣诞红、圣诞礼物、圣诞音乐烘托得冬季一片暖意,而独自在外的小梅却感到了一丝的 。
②被黑心老板骗,被周围的人嘲笑,他带着一脸的 来到江边。
(4)领略·领悟
①冰心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简单的一句话,让我们 到人生中爱的真谛。
②语文像大海一样神秘,你可在潮起时 海的壮美,也可在潮落时体味海的静谧。
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 疑难探究
一、合作学习
思考1:要品“秋味”为何“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答:
思考2:赏析文中写景的五幅画面,具体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突出了故都的秋的特点的。
答:
思考3: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为什么在课文第12段中要插入一段议论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文字?
答:
思考4:《故都的秋》彰显了怎样的人文精神?
答:
二、疑难探究
思考5:由于本文写作年代久远,有不少同学提出对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悲凉”难以理解。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请你结合有关资料进行探究:作者笔下的秋为何如此“悲凉”呢?
我的观点:
三、归纳总结
结构图示
主旨探微
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落寞、悲凉的心境。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 读写结合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1.在教材中提炼
[示例1]
北国的秋天,西风萧瑟,百花凋零,万木落叶。这种肃杀之景,最易引发人们的悲凉情绪,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壮士落魄、现实失意、希望渺茫、前途黯淡,使得“悲秋”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主题之一。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的作品中都郁积着浓浓的悲秋情绪。郁达夫虽是现代文人,但国土的沦丧、现实的黑暗、个人理想的渺茫使得他在抒发对故都之秋眷恋向往之情的同时,流露出忧郁、孤独、沉静的情怀。但是,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面对秋天,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抒发悲凉的情绪。面对同样黑暗的社会现实,毛泽东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景象,抒发的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革命豪情。因此,一个人的眼中有怎样的世界,取决于他的心态。正所谓“景由心生”,“一切景语皆情语”。
适用话题:“景由心生”“文人情怀”“人生追求”“心态”等。
[示例2]
郁达夫作为一个五四时期的前沿作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忧郁,充满了离愁,充满了对明天的恐惧和对昨天的不堪回首。在颠沛流离中,在饱受迫害时,他向往闲散安逸的生活。开始不断地游历,借助山水来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消解离群索居带来的寂寞。
但深沉、孤寂的郁达夫对故都的秋却情有独钟。故都的秋就像是一碗醇香的陈年老酒,在他的心中,总是弥漫着对故都浓得化不开的眷恋。再次饱尝故都的秋,他终于找到了心灵的家园,灵魂的归宿。
在郁达夫浓重深沉的笔法之下,流露出的是一颗赤忱的爱国忧民之心;在郁达夫远离家乡的凄苦生活之下,隐藏着生活情感的压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站在故乡的土地上,他感觉到全身充满了力量,他不再害怕孤寂,不再畏惧前途,故乡给了他勇往直前的勇气。
适用话题:“爱国”“情感”“人与自然”等。
2.在名句中选择
描写秋天的优美段落
(1)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她把黄颜色给了银杏……黄了的树叶扇呀扇呀,像一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火热;她把红颜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飘呀飘呀,像一枚枚邮票,邮来了秋天的盛装。金黄颜色呢,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颜色呢,是给果树的,听,橘子柿子们你挤我碰,喊着人们去摘呢!还有各种各样的颜色,都给了菊花仙子,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点头。
(2)多明媚的秋天哪,这里,再也不是焦土和灰烬,这是千万座山风都披着红毯的旺盛的国土。那满身嵌着弹皮的红松,仍然活着,傲立在高高的山岩上,山谷中汽笛欢腾,白鹭在稻田里缓缓飞翔。
(3)风,轻轻地温和地吹着,是美丽的灰姑娘姗姗而来;树木开始脱下她绿色的夏装,换上了金色的秋装。
(4)红艳艳的大苹果撩开绿叶往外瞧;金灿灿的柿子像正月十五的灯笼压弯了枝头;小红灯似的枣子在枝头上一闪一闪的;像玛瑙的葡萄一串串的挂在葡萄架上荡秋千;有的荔枝太胖了,把衣服撑破了,露出白白的肚皮;玉米特意换了一件金色的新衣,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金黄的牙齿;大豆也许太兴奋了,有的竟笑破了肚皮;西红柿为了让自己更漂亮,便把口红涂在了脸上……
描写秋天的名诗名句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无事,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写秋名句阐释:
①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②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燎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战国楚·宋玉《九辩》)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像人在远行之中。
③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起、飞、落、归:这几个动词组合给人物换星移的紧迫感。
④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⑤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句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声: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南唐·李璟《浣溪沙》)
菡萏:荷花的别称。
⑦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3.从历史中比较
自然界的秋天是一个百卉具腓、众芳摇落的季节;在文学上,萧瑟肃杀的秋天则象征着一种繁华的消逝和一个更加残酷的未来。秋天似乎是属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这个季节代表了他们的苦痛,也代表了他们真实的追求和真实的无奈,所以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文人,自觉不自觉地承继着这种“悲秋”的情怀,也自觉不自觉地被这种情怀感动着。
古代文人与秋天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历来就有文人悲秋的说法,“一叶落而知秋”“悲哉秋之为气也”。“悲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睹落叶而悲伤,感秋风而凄怆”,“悲秋”文学主题从《诗经》《楚辞》到“建安文学”,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诗,历经了上千年的发展、嬗变和积淀,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最终形成了特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悲秋”文学意识。
其实文人悲秋之愁,源于文人壮志未酬之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文人不仅为自己愁,而且为国家愁,为人民愁,“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这是一种高尚的愁,一种文人才有的愁,一种支撑了文人风骨的愁。
(二)素材这样运用
以情驭景,借景显情
——《故都的秋》的景物描写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先生写的一篇文情并茂的美文。
艺术的魅力在于客观生活的真实与主观情感的完美结合。“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将故都秋的“清、静、悲凉”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巧妙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以情驭景,借景显情,可以说是一篇寓情于景的佳作。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作者在文中借生活的寻常之景,将真实的生活用艺术的笔法生动地表现出来,选景的平常与写情的真诚完美结合,寄寓了作者眷恋故都自然风物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闲淡的心境。
他选景,不泛,不滥,而是贵而精;不富,不高,而是普通而寻常,他不求奢华,只求朴实。故都之秋,秋之况味,可圈可点之处很多,然而作者放弃北平的风景区不写,单写院落街巷的景象,他以一个平常文化人的视野和情感,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在这些平常之景里,我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秋意。他写秋花,选取的是牵牛花;他写秋树,选取的是槐树;他写秋蝉,他写秋雨,无一高雅,尽显生活的朴实与率真,他选取普遍存在的景象,真正表现故都之秋,他借朴素之景,把人们司空见惯的景象中的味、色、意境与姿态挖掘出来,深切感人,“清水出芙蓉”,这是与作者的心绪、思想以及对北国之秋的认识紧密相关的,而作者所要追求的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游人云集的风景还是难以表现的。
他写“屋”,要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他写“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他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
意境与姿态,无一不体现着作者心境中的清、静、悲凉,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所表现的是真实的生活,而不是想像中的虚幻。他在景的选取中,处处体现着一种文人的平民情怀,不造作,不矫揉,是作者处境的真实写照。
我们看到作者“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这里看出作者此时所欣赏的是一种萧条、落寞、凄清的景。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在这一片自然的景中,袒露着作者丰富而多彩、热烈而略显冷淡的内心世界。
我们看这些景,天是青天蓝色,抑或是灰沉沉,花是蓝朵蓝色,草是秋草黄色,落蕊也是灰白,树影是暗灰,土是灰色,而枣树也是淡绿微黄,所有的色彩均体现着一种凄冷。
我们再听听那声音,“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故都的秋的静,借这么多声响交织在一起,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静都是故都的秋的声音,更何况蝉声是如此的衰弱与凄惨,更何况这声音如影随形让你无处藏身(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和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这所有的声音体现着作者心境的“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的况味,“是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然而文中又处处体现着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体味是:痛并快乐着。
文中的景不是那种客观冷静式的,而是主观热情式的。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以情驭景”,所有的景物无一不承载着作者独特而细腻的审美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至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
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他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们从文中读出他那浓浓的秋味,读出绵绵的愁思,读出那对故都的秋深深的眷恋!
二、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深度阅读
北平的四季
对于一个已经化为异物的故人,追怀起来,总要先想到他或她的好处;随后再慢慢的想想,则觉得当时所感到的一切坏处,也会变作很可寻味的一些纪念,在回忆里开花。关于一个曾经住过的旧地,觉得此生再也不会第二次去长住了,身处于远离的一角,向这方向的云天遥望一下,回想起来的,自然也同样地只是它的好处。
中国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数;可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起从前,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还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
先说人的分子罢,在当时的北京——民国十一二年前后——上自军财阀政客名优起,中经学者名人,文士美女教育家,下而至于负贩拉车铺小摊的人,都可以谈谈,都有一艺之长,而无憎人之貌;就是由荐头店荐来的老妈子,除上炕者是当然以外,也总是衣冠楚楚,看起来不觉得会令人讨嫌。
其次说到北京物质的供给哩,又是山珍海错,洋广杂货,以及萝卜白菜等本地产品,无一不备,无一不好的地方。所以在北京住上两三年的人,每一遇到要走的时候,总只感到北京的空气太沉闷,灰沙太暗淡,生活太无变化;一鞭出走,出前门便觉胸舒,过芦沟方知天晓,仿佛一出都门,就上了新生活开始的坦道似的;但是一年半载,在北京以外的各地——除了在自己幼年的故乡以外——去一住,谁也会得重想起北京,再希望回去,隐隐地对北京害起剧烈的怀乡病来。这一种经验,原是住过北京的人,个个都有,而在我自己,却感觉得格外的浓,格外的切。最大的原因或许是为了我那长子之骨,现在也还埋在郊外广谊园的坟山,而几位极要好的知己,又是在那里同时毙命的受难者的一群。
北平的人事品物,原是无一不可爱的,就是大家觉得最要不得的北平的天候,和地理联合上一起,在我也觉得是中国各大都会中所寻不出几处来的好地。为叙述的便利起见,想分成四季来约略地说说。
北平自入旧历的十月以后,就是灰沙满地,寒风刺骨的节季了,所以北平的冬天,是一般人所最怕过的日子。但是要想认识一个地方的特异之处,我以为顶好是当这特异处表现得最圆满的时候去领略;故而夏天去热带,寒天去北极,是我一向所持的哲理。北平的冬天,冷虽则比南方要冷得多,但是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澈底。
先说房屋的防寒装置吧,北方的住屋,并不同南方的摩登都市一样,用的是钢骨水泥,冷热气管;一般的北方人家,总只是矮矮的一所四合房,四面是很厚的泥墙;上面花厅内都有一张暖炕,一所回廊;廊子上是一带明窗,窗眼里糊着薄纸,薄纸内又装上风门,另外就没有什么了。在这样简陋的房屋之内,你只教把炉子一生,电灯一点,棉门帘一挂上,在屋里住着,却一辈子总是暖炖炖象是春三四月里的样子。尤其会使得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的,是屋外窗外面呜呜在叫啸的西北风。天色老是灰沉沉的,路上面也老是灰的围障,而从风尘灰土中下车,一踏进屋里,就觉得一团春气包围在你的左右四周,使你马上就忘记了屋外的一切寒冬的苦楚。若是喜欢吃吃酒,烧烧羊肉锅的人,那冬天的北方生活,就更加不能够割舍;酒已经是御寒的妙药了,再加上以大蒜与羊肉酱油合煮的香味,简直可以使一室之内,涨满了白濛濛的水蒸温气。玻璃窗内,前半夜,会流下一条条的清汗,后半夜就变成了花色奇异的冰纹。
到了下雪的时候哩,景象当然又要一变。早晨从厚棉被里张开眼来,一室的清光,会使你的眼睛眩晕。在阳光照耀之下,雪也一粒一粒的放起光来了,蛰伏得很久的小鸟,在这时候会飞出来觅食振翎,谈天说地,吱吱的叫个不休。数日来的灰暗天空,愁云一扫,忽然变得澄清见底,翳障全无;于是年轻的北方住民,就可以营屋外的生活了,溜冰,做雪人,赶冰车雪车,就在这一种日子里最有劲儿。
我曾于这一种大雪时晴的傍晚,和几位朋友,跨上跛驴,出西直门上骆驼庄去过过一夜。北平郊外的一片大雪地,无数枯树林,以及西山隐隐现现的不少白峰头,和时时吹来的几阵雪样的西北风,所给与人的印象,实在是深刻,伟大,神秘到了不可以言语来形容。直到了十余年后的现在,我一想起当时的情景,还会得打一个寒颤而吐一口清气,如同在钓鱼台溪旁立着的一瞬间一样。
北平的冬宵,更是一个特别适合于看书,写信,追思过去,与作闲谈说废话的绝妙时间。记得当时我们兄弟三人,都住在北京,每到了冬天的晚上,总不远千里地走拢来聚在一道,会谈少年时候在故乡所遇所见的事事物物。小孩们上床去了,佣人们也都去睡觉了,我们弟兄三个,还会得再加一次煤再加一次煤地长谈下去。有几宵因为屋外面风紧天寒之故,到了后半夜的一二点钟的时候,便不约而同地会说出索性坐坐到天亮的话来。象这一种可宝贵的记忆,象这一种最深沉的情调,本来也就是一生中不能够多享受几次的昙花佳境,可是若不是在北平的冬天的夜里,那趣味也一定不会象如此的悠长。
总而言之,北平的冬季,是想赏识赏识北方异味者之唯一的机会;这一季里的好处,这一季里的琐事杂忆,若要详细地写起来,总也有一部《帝京景物略》那么大的书好做;我只记下了一点点自身的经历,就觉得过长了,下面只能再来略写一点春和夏以及秋季的感怀梦境,聊作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
春与秋,本来是在什么地方都属可爱的时节,但在北平,却与别的地方也有点儿两样。北国的春,来得较迟,所以时间也比较得短。西北风停后,积雪渐渐地消了,赶牲口的车夫身上,看不见那件光板老羊皮的大袄的时候,你就得预备着游春的服饰与金钱;因为春来也无信,春去也无踪,眼睛一眨,在北平市内,春光就会同飞马似的溜过。屋内的炉子,刚拆去不久,说不定你就马上得去叫盖凉棚的才行。
而北方春天的最值得记忆的痕迹,是城厢内外的那一层新绿,同洪水似的新绿。北京城,本来就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屋顶的绿色的都会,一踏出九城的门户,四面的黄土坡上,更是杂树丛生的森林地了;在日光里颤抖着的嫩绿的波浪,油光光,亮晶晶,若是神经系统不十分健全的人,骤然间身入到这一个淡绿色的海洋涛浪里去一看,包管你要张不开眼,立不住脚,而昏蹶过去。
北京市内外的新绿,琼岛春阴,西山挹翠诸景里的新绿,真是一幅何等奇伟的外光派的妙画!但是这画的框子,或者简直说这画的画布,现在却已经完全掌握在一只满长着黑毛的巨魔的手里了!北望中原,究竟要到哪一日才能够重见得到天日呢?
从地势纬度上讲来,北方的夏天,当然要比南方的夏天来得凉爽。在北平城里过夏,实在是并没有上北戴河或西山去避暑的必要。一天到晚,最热的时候,只有中午到午后三四点钟的几个钟头,晚上太阳一下山,总没有一处不是凉阴阴要穿单衫才能过去的;半夜以后,更是非盖薄棉被不可了。而北平的天然冰的便宜耐久,又是夏天住过北平的人所忘不了的一件恩惠。
我在北平,曾经过过三个夏天;象什刹海,菱角沟,二闸等暑天游耍的地方,当然是都到过的;但是在三伏的当中,不问是白天或是晚上,你只教有一张藤榻,搬到院子里的葡萄架下或藤花阴处去躺着,吃吃冰茶雪藕,听听盲人的鼓词与树上的蝉鸣,也可以一点儿也感不到炎热与薰蒸。而夏天最热的时候,在北平顶多总不过九十四五度,这一种大热的天气,全夏顶多顶多又不过十日的样子。
在北平,春夏秋的三季,是连成一片;一年之中,仿佛只有一段寒冷的时期,和一段比较得温暖的时期相对立。由春到夏,是短短的一瞬间,自夏到秋,也只觉得是过了一次午睡,就有点儿凉冷起来了。因此,北方的秋季也特别的觉得长,而秋天的回味,也更觉得比别处来得浓厚。前两年,因去北戴河回来,我曾在北平过过一个秋,在那时候,已经写过一篇《故都的秋》,对这北平的秋季颂赞过了一道了,所以在这里不想再来重复;可是北平近郊的秋色,实在也正象是一册百读不厌的奇书,使你愈翻愈会感到兴趣。
秋高气爽,风日晴和的早晨,你且骑着一匹驴子,上西山八大处或玉泉山碧云寺去走走看;山上的红柿,远处的烟树人家,郊野里的芦苇黍稷,以及在驴背上驮着生果进城来卖的农户佃家,包管你看一个月也不会看厌。春秋两季,本来是到处都好的,但是北方的秋空,看起来似乎更高一点,北方的空气,吸起来似乎更干燥健全一点。而那一种草木摇落,金风肃杀之感,在北方似乎也更觉得要严肃,凄凉,沉静得多。你若不信,你且去西山脚下,农民的家里或古寺的殿前,自阴历八月至十月下旬,去住它三个月看看。古人的“悲哉秋之为气”以及“胡笳互动,牧马悲鸣”的那一种哀感,在南方是不大感觉得到的,但在北平,尤其是在郊外,你真会得感至极而涕零,思千里兮命驾。所以我说,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南方的秋天,不过是英国话里所说的IndianSummer或叫作小春天气而已。
统观北平的四季,每季每节,都有它的特别的好处;冬天是室内饮食奄息的时期,秋天是郊外走马调鹰的日子,春天好看新绿,夏天饱受清凉。至于各节各季,正当移换中的一段时间哩,又是别一种情趣,是一种两不相连,而又两都相合的中间风味,如雍和宫的打鬼,净业庵的放灯,丰台的看芍药,万牲园的寻梅花之类。
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
(一九三六年五月廿七日 )
拓展阅读一
江南的冬景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象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象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仿不多。譬如说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PeterRosegger, 1843—1918)罢,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有几年,在江南,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一九三四)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太冷的日子,将在一九三六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是七八天的样子。象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日本人叫作Hiking,德国人叫作Spaziergang狂者,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1935年12月1日)
拓展阅读二
碧云寺的秋色
钟敬文
北京西山碧云寺是一个大寺院,又是一个大林子。在那些大小不等的院子里,都有树木或花草。那些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不少还是活上了几百岁的参天老干。寺的附近,那些高地和山岭上,树木也相当繁密。
我是中秋节那天搬到寺里来的,在那些繁茂的树丛中,还很少看到黄色的或红色的叶子。
半个月过去了。寺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石塔前的柿子树,院子里那些攀着石桥和假山的爬山虎,好像先得秋意似的,叶子慢慢地黄的黄、赤的赤了。可是,绿色的统治基本上还没有动摇。近日,情景突变。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
不论这里那里的爬山虎,都急速地换上新装。它们大都由绿变黄,变红,变丹,变赤……我们要找出整片的绿叶已经不很容易了。罗汉堂前院子里靠北墙有株缠绕着大槐树的爬山虎,平日,我们没有注意到它跟槐树叶子的差别。几天来,可大不同了。槐树有一些叶子渐渐变黄,可全树还是绿沉沉的。而爬山虎的无数叶子,却由绿变黄,变赤,在树干上、树枝上鲜明地显出自己的艳丽。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些深红的、浅红的、金黄的、柑黄的叶子都闪着亮光,把大槐树反衬得美丽可爱了。
释迦牟尼佛殿前的两株梧桐,弥勒佛殿前的那些高耸的白果树,泉水院石桥边的那株黑枣树……它们全都披上黄袍了。中山纪念堂一株娑罗树的大部分叶子镶了黄边,堂阶下那株沿着老柏上升到高处的凌霄花树的叶子也大都变成咖啡色的了。
自然,那些高耸的老柏和松树还是比较保守的,尽管有很少的叶子已经变成了刀锈色,可是,它们身上那件墨绿袍子是不肯轻易褪下的。槐树的叶子,也改变得不踊跃。但是,不管怎样,现在,碧云寺的景色却成为多彩的了。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和风格。夏日花园的美不能代替它,也不能概括它。
古代的诗人,多喜欢把秋天看作悲伤的季节。过去许多“悲秋”的诗篇或诗句,多半是提到“草木黄落”的景象的。其实,引起人们的伤感,并不一定是秋天固有的特性。从许多方面看,它倒是一个叫人感到愉快的时辰。所谓“春秋佳日”,决不是没有根据的一句赞语。
在夏天,草木的叶子绿油油的,这固然象征着生长、繁荣。但是,它到底不免单调些。到了秋天,尤其是到深秋,许多树木的叶子变色了,柿红的、朱红的、金黄的、古铜色的、赭色的,还有那半黄半绿或半黄半赤的……五颜六色,把山野打扮得像个盛装的姑娘。加以这时节天色是澄明的,气候是清爽的。你想想,这丰富的秋色将唤起人们怎样一种欢快的感情啊!
我们晓得古代诗人所以对秋风感喟,见黄叶伤情,是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原因的。诗人们或因为同情人民的苦难,或因为伤悼个人遭逢的不幸……那种悲哀的心情,往往容易由某些自然现象的感触而发泄出来。即便如此,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面对那些变了色的叶子都唉声叹气。“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明白地颂扬红叶的生机与美丽;“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诗人对于江南秋色分明艳羡不已。此外,如像“红树青山好放船”“半江红树卖鲈鱼”……这些美丽的诗句也都远离“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那种饱含着哀伤的情调。大家知道,“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因此,即使是生活在旧时代里的诗人,对于某些事物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正常感情。我们没有权力判定,过去一切诗人对于红叶和黄叶的美,都必然是色盲的。
〖温馨提示:请完成基础过关训练27〗
第七单元 自然情怀
第14课 故都的秋
语言建构与运用
1.答案:(1)tuí (2)dùn (3)chèn (4)zè (5)ruǐ (6)zhè (7)tuó (8)niàn (9)chuán (10)pì
2.答案:厦 荷 落
折 着
3.答案:
4.解析:(1)三个词都有“缺乏生机”的意思。“萧索”指缺乏生机,不热闹。“萧条”指的是寂寞冷落,毫无生气;也用来指经济衰微。“萧瑟”指的是草木被秋风吹袭的声音或者寂寞凄凉。(2)两词都有“衰败,消沉”之意。“颓废”多指意志消沉,精神萎靡;也可以指坍塌荒废。“颓丧”指情绪低落,精神萎靡。语意比“颓废”要轻。(3)两词都有“冷清”的意思,“落寞”语意要重一些,指的是寂寞,冷落凄凉,也可以指失意潦倒。“寂寞”指的是冷清孤单,也可以指静寂无声。(4)两词都有“体会”之意。“领略”强调“略”,更多的是欣赏,晓悟。“领悟”强调“悟”,是指体会,解悟。
答案:(1)①萧索 ②萧条 ③萧瑟 (2)①颓丧 ②颓废
(3)①寂寞 ②落寞 (4)①领悟 ②领略
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考1 明确:在封建专制统治下,中国文人被压抑被摧残失意潦倒的太多太多。所以,中国的文人到了人生的秋天,联想到自己事业不成功名无望,就不免发出种种的哀叹。《秋声赋》《赤壁赋》就是其中的代表。这里的秋已经不限于自然的秋天,而是指人生的秋天。“这秋的深味”,是中国文人几千年品尝出来的。“北方”是指“故都”,历代王朝京城所在之地,多少文人在这里铩羽折戟,败家丧身,所以说,只有置身故都,才能深刻体会到“秋的深味”。
思考2 明确:
画面 语句品析
秋院 ①“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 ②“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 ③“一椽破屋”“破壁腰”:这是境的宁静。
秋槐 ①“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②“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秋蝉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这嘶叫的秋蝉”: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秋雨 ①“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这是境的宁静。 ②都市闲人的互答:这里是心和境的悲凉。
秋果 “淡绿微黄的颜色”:清、静的淡色。
思考3 明确:①从内容上看,作者主要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方面表现“故都”的可爱,插入议论,丰富了内容,拓宽了视野,给读者全新的感受。
②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一笔,纵横议论,显示行文思路的开阔,显示文采的灵秀,更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
③从情感主旨上看,尽管肤色、语言、地域不同,但是人们对秋的情感是相同的。对此,中国人感情最浓,体验最深,表达最绝,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思考4 明确: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美好的一面;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一篇写景散文能连通历史人文,亦能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
思考5 明确:观点一:社会环境黑暗。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这种感受在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也时有流露。
观点二:与作家个人气质和抑郁善感有关。从身世命运来看,“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后来又经过两次婚姻失败,再有两次丧子之痛,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他的身世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悲观压抑的性格,从而影响着他在创作上的情趣倾向。
观点三:与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闲散寂寥的生活,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观点四:与中国文人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郁达夫作为一个现代文人,由于所受教育的影响,始终没有完全摆脱中国旧式传统文人的积习,因此,当他写故都之秋时,就自然地承袭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
24(共53张PPT)
第14课 故都的秋
秋天,有个约会……
当北国的秋意正浓的时刻,现代作家郁达夫从温暖的江南千里追秋而来,为我们写下咏秋的新篇章。
作家用浑然天成的淳朴语言为我们展示了北国秋天深沉的况味,开创了咏秋文章的崭新天地。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像一幅画,美丽而又落寞;故都的秋像一支歌,忧伤而又苍凉……,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当槐树的落蕊飘满漫步的小路,当秋蝉的残鸣被西风吹走,当秋雨落在你扛着沧桑的肩膀,那秋天,是真的到了。
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言结构与应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1.文学常识
抗日救国的爱国主义作家——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1913年留学日本,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
2.写作背景
避世遣愁话“秋味”
本文写于1934年8月。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郁达夫曾说自己是“一出结构并不很好而尚未完成的悲剧”,但知识、不服输的气节和亲人的疼爱,偏让这出悲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走进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你所承受的苦难,都将化作你成长路上的勋章,昂首阔步,身披万丈霞光。
3.相关知识
听人说郁达夫
他憎恨无爱的人生,犹如厌弃无花的沙漠。在黑沉沉的铁屋里他带着觉醒后的悲愤和惶惑,大喊过爱的饥饿,反抗压在青年们头上的封建层岩,反抗冷漠、愚昧、狡诈、贫困的旧时代。他从不同流合污,只是面对严酷的现实,在看不到光明的时候,绝望颓唐之情不断来冲袭他。然而,作为抗菌素的现实主义精神又不断地诱导他穿过沼泽,走向坚实。——刘海粟《漫论郁达夫》
英国的加莱尔说过“英国宁肯失掉印度,不愿失掉莎士比亚”;我们今天失掉了郁达夫,我们应该要日本的全部法西斯头子偿命!——郭沫若
他的作品中透露出一种真挚,似乎还有一个极其虚弱的声音在向你求救,那是灵魂的无奈在低吟浅唱。在他优美而极富才情的文字背后,是一种不加修饰的原始美。有人批评他用语有时未免繁琐和重复,其实这是他内心袒露所必需的一种表达。与那些刻意追求谋篇布局的人相比,他的作品是一幢残缺而唯美的建筑。
——易森《郁达夫,一个不该被冷落的名字》
“自古逢秋悲寂寥”,从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到涨满了秋池的巴山秋雨,悲凉的秋味飘满了古典文学的每一个角落,纵有“我言秋日胜春朝”简短一赞,却也难抑浓郁的悲凉之风。
“忧郁”,我想用这个词来形容他,他的笔下,处处都是忧郁,甚至有些无病呻吟般的忧郁,但我想称他的忧郁为“本色的忧郁”,这份忧郁,与现在的一些哀春伤秋的网络文艺小清新文不一样,读完之后,才会觉得,真的不一样,因为我在里面看到了放大的自己。
创造社
创造社,中国现代文学团体。1921年6月8日,由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赴日留学的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健将组建。
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小说《沉沦》及郭沫若的译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是该社最有影响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主张和锋芒毕露的文学活动,成为五四以后新文学一支生力军,特别在文学青年中激起强烈共鸣。
后期创造社受当时国际国内“左”倾思潮影响,理论倡导和文学活动不免带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倾向,在“革命文学”论争中对待鲁迅、茅盾等作家表现出了偏激的情绪,然而大部分成员在参加革命实践,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苏联新兴无产阶级文艺方面,以及倡导革命文学和革命文学理论建设方面,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1929年2月创造社终于为国民党当局封闭。随后创造社、太阳社的成员与包括鲁迅在内的进步作家合作,于1930年初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而在中国整个30年代兴起了影响深远的左翼文艺运动。
夏衍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郁达夫告诉自己:“即使做不成文天祥、陆秀夫,也要做伯夷、叔齐。”并赋诗曰:“松树梅花各耐寒,心坚如石此盟磐。首阳薇蕨钟山菽,不信人间一饱难!”
秋之物象流动与人的生命行程相吻合,使得以秋为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心理定势。,
语言结构与应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颓废 (2)混沌
(3)陪衬 (4)平仄
(5)落蕊 (6)潭柘寺
(7)普陀山 (8)廿四桥
(9)一椽破屋 (10)譬如
tuí
dùn
chèn
zè
ruǐ
zhè
tuó
niàn
chuán
pì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厦荷
落折
着
3.为下列形近字组词。
4.辨析词义,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句中横线上。
(1)萧索·萧条·萧瑟
①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 的荒村,没有一点生气。
②荒山老树,景象十分 。
③靠左偏前是一棵直挺挺的白杨,树叶在上面 作响。
(2)颓废·颓丧
①被老板批评了两句,他 地低着头,半天不说话。
②失去了理想,他从此像一只折翅的苍鹰,便一天天 下去。
萧索
萧条
萧瑟
颓丧
颓废
(3)落寞·寂寞
①圣诞红、圣诞礼物、圣诞音乐烘托得冬季一片暖意,而独自在外的小梅却感到了一丝的 。
②被黑心老板骗,被周围的人嘲笑,他带着一脸的 来到江边。
(4)领略·领悟
①冰心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简单的一句话,让我们 到人生中爱的真谛。
②语文像大海一样神秘,你可在潮起时 海的壮美,也可在潮落时体味海的静谧。
寂寞
落寞
领悟
领略
思维发展与提升
一、合作学习
思考1:要品“秋味”为何“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明确:在封建专制统治下,中国文人被压抑被摧残失意潦倒的太多太多。所以,中国的文人到了人生的秋天,联想到自己事业不成功名无望,就不免发出种种的哀叹。《秋声赋》《赤壁赋》就是其中的代表。这里的秋已经不限于自然的秋天,而是指人生的秋天。“这秋的深味”,是中国文人几千年品尝出来的。“北方”是指“故都”,历代王朝京城所在之地,多少文人在这里铩羽折戟,败家丧身,所以说,只有置身故都,才能深刻体会到“秋的深味”。
思考2:赏析文中写景的五幅画面,具体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突出了故都的秋的特点的。
明确:
画面 语句品析
秋院 ①“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
②“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
③“一椽破屋”“破壁腰”:这是境的宁静。
秋槐 ①“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②“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秋蝉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这嘶叫的秋蝉”: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秋雨 ①“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这是境的宁静。
②都市闲人的互答:这里是心和境的悲凉。
秋果 “淡绿微黄的颜色”:清、静的淡色。
思考3: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为什么在课文第12段中要插入一段议论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文字?
明确:①从内容上看,作者主要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方面表现“故都”的可爱,插入议论,丰富了内容,拓宽了视野,给读者全新的感受。
②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一笔,纵横议论,显示行文思路的开阔,显示文采的灵秀,更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
③从情感主旨上看,尽管肤色、语言、地域不同,但是人们对秋的情感是相同的。对此,中国人感情最浓,体验最深,表达最绝,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思考4:《故都的秋》彰显了怎样的人文精神?
明确: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美好的一面;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一篇写景散文能连通历史人文,亦能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
二、疑难探究
思考5:由于本文写作年代久远,有不少同学提出对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悲凉”难以理解。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请你结合有关资料进行探究:作者笔下的秋为何如此“悲凉”呢?
明确:观点一:社会环境黑暗。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这种感受在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也时有流露。
观点二:与作家个人气质和抑郁善感有关。从身世命运来看,“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后来又经过两次婚姻失败,再有两次丧子之痛,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他的身世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悲观压抑的性格,从而影响着他在创作上的情趣倾向。
观点三:与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闲散寂寥的生活,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观点四:与中国文人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郁达夫作为一个现代文人,由于所受教育的影响,始终没有完全摆脱中国旧式传统文人的积习,因此,当他写故都之秋时,就自然地承袭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
三、归纳总结
结构图示
主旨探微
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落寞、悲凉的心境。
审美鉴赏与创造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1.在教材中提炼
[示例1]
北国的秋天,西风萧瑟,百花凋零,万木落叶。这种肃杀之景,最易引发人们的悲凉情绪,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壮士落魄、现实失意、希望渺茫、前途黯淡,使得“悲秋”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主题之一。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的作品中都郁积着浓浓的悲秋情绪。郁达夫虽是现代文人,但国土的沦丧、现实的黑暗、个人理想的渺茫使得他在抒发对故都之秋眷恋向往之情的同时,流露出忧郁、孤独、沉静的情怀。但是,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面对秋天,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抒发悲凉的情绪。面对同样黑暗的社会现实,毛泽东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景象,抒发的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革命豪情。因此,一个人的眼中有怎样的世界,取决于他的心态。正所谓“景由心生”,“一切景语皆情语”。
适用话题:“景由心生”“文人情怀”“人生追求”“心态”等。
[示例2]
郁达夫作为一个五四时期的前沿作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忧郁,充满了离愁,充满了对明天的恐惧和对昨天的不堪回首。在颠沛流离中,在饱受迫害时,他向往闲散安逸的生活。开始不断地游历,借助山水来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消解离群索居带来的寂寞。
但深沉、孤寂的郁达夫对故都的秋却情有独钟。故都的秋就像是一碗醇香的陈年老酒,在他的心中,总是弥漫着对故都浓得化不开的眷恋。再次饱尝故都的秋,他终于找到了心灵的家园,灵魂的归宿。
在郁达夫浓重深沉的笔法之下,流露出的是一颗赤忱的爱国忧民之心;在郁达夫远离家乡的凄苦生活之下,隐藏着生活情感的压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站在故乡的土地上,他感觉到全身充满了力量,他不再害怕孤寂,不再畏惧前途,故乡给了他勇往直前的勇气。
适用话题:“爱国”“情感”“人与自然”等。
2.在名句中选择
描写秋天的优美段落
(1)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她把黄颜色给了银杏……黄了的树叶扇呀扇呀,像一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火热;她把红颜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飘呀飘呀,像一枚枚邮票,邮来了秋天的盛装。金黄颜色呢,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颜色呢,是给果树的,听,橘子柿子们你挤我碰,喊着人们去摘呢!还有各种各样的颜色,都给了菊花仙子,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点头。
(2)多明媚的秋天哪,这里,再也不是焦土和灰烬,这是千万座山风都披着红毯的旺盛的国土。那满身嵌着弹皮的红松,仍然活着,傲立在高高的山岩上,山谷中汽笛欢腾,白鹭在稻田里缓缓飞翔。
(3)风,轻轻地温和地吹着,是美丽的灰姑娘姗姗而来;树木开始脱下她绿色的夏装,换上了金色的秋装。
(4)红艳艳的大苹果撩开绿叶往外瞧;金灿灿的柿子像正月十五的灯笼压弯了枝头;小红灯似的枣子在枝头上一闪一闪的;像玛瑙的葡萄一串串的挂在葡萄架上荡秋千;有的荔枝太胖了,把衣服撑破了,露出白白的肚皮;玉米特意换了一件金色的新衣,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金黄的牙齿;大豆也许太兴奋了,有的竟笑破了肚皮;西红柿为了让自己更漂亮,便把口红涂在了脸上……
描写秋天的名诗名句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无事,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写秋名句阐释:
①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②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燎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战国楚·宋玉《九辩》)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像人在远行之中。
③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起、飞、落、归:这几个动词组合给人物换星移的紧迫感。
④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⑤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句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声: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南唐·李璟《浣溪沙》)
菡萏:荷花的别称。
⑦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3.从历史中比较
自然界的秋天是一个百卉具腓、众芳摇落的季节;在文学上,萧瑟肃杀的秋天则象征着一种繁华的消逝和一个更加残酷的未来。秋天似乎是属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这个季节代表了他们的苦痛,也代表了他们真实的追求和真实的无奈,所以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文人,自觉不自觉地承继着这种“悲秋”的情怀,也自觉不自觉地被这种情怀感动着。
古代文人与秋天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历来就有文人悲秋的说法,“一叶落而知秋”“悲哉秋之为气也”。“悲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睹落叶而悲伤,感秋风而凄怆”,“悲秋”文学主题从《诗经》《楚辞》到“建安文学”,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诗,历经了上千年的发展、嬗变和积淀,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最终形成了特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悲秋”文学意识。
其实文人悲秋之愁,源于文人壮志未酬之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文人不仅为自己愁,而且为国家愁,为人民愁,“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这是一种高尚的愁,一种文人才有的愁,一种支撑了文人风骨的愁。
(二)素材这样运用
以情驭景,借景显情
——《故都的秋》的景物描写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先生写的一篇文情并茂的美文。
艺术的魅力在于客观生活的真实与主观情感的完美结合。“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将故都秋的“清、静、悲凉”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巧妙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以情驭景,借景显情,可以说是一篇寓情于景的佳作。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作者在文中借生活的寻常之景,将真实的生活用艺术的笔法生动地表现出来,选景的平常与写情的真诚完美结合,寄寓了作者眷恋故都自然风物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闲淡的心境。
他选景,不泛,不滥,而是贵而精;不富,不高,而是普通而寻常,他不求奢华,只求朴实。故都之秋,秋之况味,可圈可点之处很多,然而作者放弃北平的风景区不写,单写院落街巷的景象,他以一个平常文化人的视野和情感,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在这些平常之景里,我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秋意。他写秋花,选取的是牵牛花;他写秋树,选取的是槐树;他写秋蝉,他写秋雨,无一高雅,尽显生活的朴实与率真,他选取普遍存在的景象,真正表现故都之秋,他借朴素之景,把人们司空见惯的景象中的味、色、意境与姿态挖掘出来,深切感人,“清水出芙蓉”,这是与作者的心绪、思想以及对北国之秋的认识紧密相关的,而作者所要追求的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游人云集的风景还是难以表现的。
他写“屋”,要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他写“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他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
意境与姿态,无一不体现着作者心境中的清、静、悲凉,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所表现的是真实的生活,而不是想像中的虚幻。他在景的选取中,处处体现着一种文人的平民情怀,不造作,不矫揉,是作者处境的真实写照。
我们看到作者“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这里看出作者此时所欣赏的是一种萧条、落寞、凄清的景。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在这一片自然的景中,袒露着作者丰富而多彩、热烈而略显冷淡的内心世界。
我们看这些景,天是青天蓝色,抑或是灰沉沉,花是蓝朵蓝色,草是秋草黄色,落蕊也是灰白,树影是暗灰,土是灰色,而枣树也是淡绿微黄,所有的色彩均体现着一种凄冷。
我们再听听那声音,“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故都的秋的静,借这么多声响交织在一起,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静都是故都的秋的声音,更何况蝉声是如此的衰弱与凄惨,更何况这声音如影随形让你无处藏身(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和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这所有的声音体现着作者心境的“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的况味,“是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然而文中又处处体现着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体味是:痛并快乐着。
文中的景不是那种客观冷静式的,而是主观热情式的。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以情驭景”,所有的景物无一不承载着作者独特而细腻的审美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至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
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他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们从文中读出他那浓浓的秋味,读出绵绵的愁思,读出那对故都的秋深深的眷恋!
二、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深度阅读
北平的四季
对于一个已经化为异物的故人,追怀起来,总要先想到他或她的好处;随后再慢慢的想想,则觉得当时所感到的一切坏处,也会变作很可寻味的一些纪念,在回忆里开花。关于一个曾经住过的旧地,觉得此生再也不会第二次去长住了,身处于远离的一角,向这方向的云天遥望一下,回想起来的,自然也同样地只是它的好处。
中国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数;可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起从前,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还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
先说人的分子罢,在当时的北京——民国十一二年前后——上自军财阀政客名优起,中经学者名人,文士美女教育家,下而至于负贩拉车铺小摊的人,都可以谈谈,都有一艺之长,而无憎人之貌;就是由荐头店荐来的老妈子,除上炕者是当然以外,也总是衣冠楚楚,看起来不觉得会令人讨嫌。
其次说到北京物质的供给哩,又是山珍海错,洋广杂货,以及萝卜白菜等本地产品,无一不备,无一不好的地方。所以在北京住上两三年的人,每一遇到要走的时候,总只感到北京的空气太沉闷,灰沙太暗淡,生活太无变化;一鞭出走,出前门便觉胸舒,过芦沟方知天晓,仿佛一出都门,就上了新生活开始的坦道似的;但是一年半载,在北京以外的各地——除了在自己幼年的故乡以外——去一住,谁也会得重想起北京,再希望回去,隐隐地对北京害起剧烈的怀乡病来。这一种经验,原是住过北京的人,个个都有,而在我自己,却感觉得格外的浓,格外的切。最大的原因或许是为了我那长子之骨,现在也还埋在郊外广谊园的坟山,而几位极要好的知己,又是在那里同时毙命的受难者的一群。
北平的人事品物,原是无一不可爱的,就是大家觉得最要不得的北平的天候,和地理联合上一起,在我也觉得是中国各大都会中所寻不出几处来的好地。为叙述的便利起见,想分成四季来约略地说说。
北平自入旧历的十月以后,就是灰沙满地,寒风刺骨的节季了,所以北平的冬天,是一般人所最怕过的日子。但是要想认识一个地方的特异之处,我以为顶好是当这特异处表现得最圆满的时候去领略;故而夏天去热带,寒天去北极,是我一向所持的哲理。北平的冬天,冷虽则比南方要冷得多,但是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澈底。
先说房屋的防寒装置吧,北方的住屋,并不同南方的摩登都市一样,用的是钢骨水泥,冷热气管;一般的北方人家,总只是矮矮的一所四合房,四面是很厚的泥墙;上面花厅内都有一张暖炕,一所回廊;廊子上是一带明窗,窗眼里糊着薄纸,薄纸内又装上风门,另外就没有什么了。在这样简陋的房屋之内,你只教把炉子一生,电灯一点,棉门帘一挂上,在屋里住着,却一辈子总是暖炖炖象是春三四月里的样子。尤其会使得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的,是屋外窗外面呜呜在叫啸的西北风。天色老是灰沉沉的,路上面也老是灰的围障,而从风尘灰土中下车,一踏进屋里,就觉得一团春气包围在你的左右四周,使你马上就忘记了屋外的一切寒冬的苦楚。若是喜欢吃吃酒,烧烧羊肉锅的人,那冬天的北方生活,就更加不能够割舍;酒已经是御寒的妙药了,再加上以大蒜与羊肉酱油合煮的香味,简直可以使一室之内,涨满了白濛濛的水蒸温气。玻璃窗内,前半夜,会流下一条条的清汗,后半夜就变成了花色奇异的冰纹。
到了下雪的时候哩,景象当然又要一变。早晨从厚棉被里张开眼来,一室的清光,会使你的眼睛眩晕。在阳光照耀之下,雪也一粒一粒的放起光来了,蛰伏得很久的小鸟,在这时候会飞出来觅食振翎,谈天说地,吱吱的叫个不休。数日来的灰暗天空, 愁云一扫,忽然变得澄清见底,翳障全无;于是年轻的北方住民,就可以营屋外的生活了,溜冰,做雪人,赶冰车雪车,就在这一种日子里最有劲儿。
我曾于这一种大雪时晴的傍晚,和几位朋友,跨上跛驴,出西直门上骆驼庄去过过一夜。北平郊外的一片大雪地,无数枯树林,以及西山隐隐现现的不少白峰头,和时时吹来的几阵雪样的西北风,所给与人的印象,实在是深刻,伟大,神秘到了不可以言语来形容。直到了十余年后的现在,我一想起当时的情景,还会得打一个寒颤而吐一口清气,如同在钓鱼台溪旁立着的一瞬间一样。
北平的冬宵,更是一个特别适合于看书,写信,追思过去,与作闲谈说废话的绝妙时间。记得当时我们兄弟三人,都住在北京,每到了冬天的晚上,总不远千里地走拢来聚在一道,会谈少年时候在故乡所遇所见的事事物物。小孩们上床去了,佣人们也都去睡觉了,我们弟兄三个,还会得再加一次煤再加一次煤地长谈下去。有几宵因为屋外面风紧天寒之故,到了后半夜的一二点钟的时候,便不约而同地会说出索性坐坐到天亮的话来。象这一种可宝贵的记忆,象这一种最深沉的情调,本来也就是一生中不能够多享受几次的昙花佳境,可是若不是在北平的冬天的夜里,那趣味也一定不会象如此的悠长。
总而言之,北平的冬季,是想赏识赏识北方异味者之唯一的机会;这一季里的好处,这一季里的琐事杂忆,若要详细地写起来,总也有一部《帝京景物略》那么大的书好做;我只记下了一点点自身的经历,就觉得过长了,下面只能再来略写一点春和夏以及秋季的感怀梦境,聊作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
春与秋,本来是在什么地方都属可爱的时节,但在北平,却与别的地方也有点儿两样。北国的春,来得较迟,所以时间也比较得短。西北风停后,积雪渐渐地消了,赶牲口的车夫身上,看不见那件光板老羊皮的大袄的时候,你就得预备着游春的服饰与金钱;因为春来也无信,春去也无踪,眼睛一眨,在北平市内,春光就会同飞马似的溜过。屋内的炉子,刚拆去不久,说不定你就马上得去叫盖凉棚的才行。
而北方春天的最值得记忆的痕迹,是城厢内外的那一层新绿,同洪水似的新绿。北京城,本来就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屋顶的绿色的都会,一踏出九城的门户,四面的黄土坡上,更是杂树丛生的森林地了;在日光里颤抖着的嫩绿的波浪,油光光,亮晶晶,若是神经系统不十分健全的人,骤然间身入到这一个淡绿色的海洋涛浪里去一看,包管你要张不开眼,立不住脚,而昏蹶过去。
北京市内外的新绿,琼岛春阴,西山挹翠诸景里的新绿,真是一幅何等奇伟的外光派的妙画!但是这画的框子,或者简直说这画的画布,现在却已经完全掌握在一只满长着黑毛的巨魔的手里了!北望中原,究竟要到哪一日才能够重见得到天日呢?
从地势纬度上讲来,北方的夏天,当然要比南方的夏天来得凉爽。在北平城里过夏,实在是并没有上北戴河或西山去避暑的必要。一天到晚,最热的时候,只有中午到午后三四点钟的几个钟头,晚上太阳一下山,总没有一处不是凉阴阴要穿单衫才能过去的;半夜以后,更是非盖薄棉被不可了。而北平的天然冰的便宜耐久,又是夏天住过北平的人所忘不了的一件恩惠。
我在北平,曾经过过三个夏天;象什刹海,菱角沟,二闸等暑天游耍的地方,当然是都到过的;但是在三伏的当中,不问是白天或是晚上,你只教有一张藤榻,搬到院子里的葡萄架下或藤花阴处去躺着,吃吃冰茶雪藕,听听盲人的鼓词与树上的蝉鸣,也可以一点儿也感不到炎热与薰蒸。而夏天最热的时候,在北平顶多总不过九十四五度,这一种大热的天气,全夏顶多顶多又不过十日的样子。
在北平,春夏秋的三季,是连成一片;一年之中,仿佛只有一段寒冷的时期,和一段比较得温暖的时期相对立。由春到夏,是短短的一瞬间,自夏到秋,也只觉得是过了一次午睡,就有点儿凉冷起来了。因此,北方的秋季也特别的觉得长,而秋天的回味,也更觉得比别处来得浓厚。前两年,因去北戴河回来,我曾在北平过过一个秋,在那时候,已经写过一篇《故都的秋》,对这北平的秋季颂赞过了一道了,所以在这里不想再来重复;可是北平近郊的秋色,实在也正象是一册百读不厌的奇书,使你愈翻愈会感到兴趣。
秋高气爽,风日晴和的早晨,你且骑着一匹驴子,上西山八大处或玉泉山碧云寺去走走看;山上的红柿,远处的烟树人家,郊野里的芦苇黍稷,以及在驴背上驮着生果进城来卖的农户佃家,包管你看一个月也不会看厌。春秋两季,本来是到处都好的,但是北方的秋空,看起来似乎更高一点,北方的空气,吸起来似乎更干燥健全一点。而那一种草木摇落,金风肃杀之感,在北方似乎也更觉得要严肃,凄凉,沉静得多。你若不信,你且去西山脚下,农民的家里或古寺的殿前,自阴历八月至十月下旬,去住它三个月看看。古人的“悲哉秋之为气”以及“胡笳互动,牧马悲鸣”的那一种哀感,在南方是不大感觉得到的,但在北平,尤其是在郊外,你真会得感至极而涕零,思千里兮命驾。所以我说,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南方的秋天,不过是英国话里所说的Indian Summer或叫作小春天气而已。
统观北平的四季,每季每节,都有它的特别的好处;冬天是室内饮食奄息的时期,秋天是郊外走马调鹰的日子,春天好看新绿,夏天饱受清凉。至于各节各季,正当移换中的一段时间哩,又是别一种情趣,是一种两不相连,而又两都相合的中间风味,如雍和宫的打鬼,净业庵的放灯,丰台的看芍药,万牲园的寻梅花之类。
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
(一九三六年五月廿七日 )
拓展阅读一
江南的冬景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象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象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仿不多。譬如说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Peter Rosegger, 1843—1918)罢,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有几年,在江南,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一九三四)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太冷的日子,将在一九三六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是七八天的样子。象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日本人叫作Hiking,德国人叫作Spaziergang狂者,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1935年12月1日)
拓展阅读二
碧云寺的秋色
钟敬文
北京西山碧云寺是一个大寺院,又是一个大林子。在那些大小不等的院子里,都有树木或花草。那些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不少还是活上了几百岁的参天老干。寺的附近,那些高地和山岭上,树木也相当繁密。
我是中秋节那天搬到寺里来的,在那些繁茂的树丛中,还很少看到黄色的或红色的叶子。
半个月过去了。寺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石塔前的柿子树,院子里那些攀着石桥和假山的爬山虎,好像先得秋意似的,叶子慢慢地黄的黄、赤的赤了。可是,绿色的统治基本上还没有动摇。近日,情景突变。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
不论这里那里的爬山虎,都急速地换上新装。它们大都由绿变黄,变红,变丹,变赤……我们要找出整片的绿叶已经不很容易了。罗汉堂前院子里靠北墙有株缠绕着大槐树的爬山虎,平日,我们没有注意到它跟槐树叶子的差别。几天来,可大不同了。槐树有一些叶子渐渐变黄,可全树还是绿沉沉的。而爬山虎的无数叶子,却由绿变黄,变赤,在树干上、树枝上鲜明地显出自己的艳丽。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些深红的、浅红的、金黄的、柑黄的叶子都闪着亮光,把大槐树反衬得美丽可爱了。
释迦牟尼佛殿前的两株梧桐,弥勒佛殿前的那些高耸的白果树,泉水院石桥边的那株黑枣树……它们全都披上黄袍了。中山纪念堂一株娑罗树的大部分叶子镶了黄边,堂阶下那株沿着老柏上升到高处的凌霄花树的叶子也大都变成咖啡色的了。
自然,那些高耸的老柏和松树还是比较保守的,尽管有很少的叶子已经变成了刀锈色,可是,它们身上那件墨绿袍子是不肯轻易褪下的。槐树的叶子,也改变得不踊跃。但是,不管怎样,现在,碧云寺的景色却成为多彩的了。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和风格。夏日花园的美不能代替它,也不能概括它。
古代的诗人,多喜欢把秋天看作悲伤的季节。过去许多“悲秋”的诗篇或诗句,多半是提到“草木黄落”的景象的。其实,引起人们的伤感,并不一定是秋天固有的特性。从许多方面看,它倒是一个叫人感到愉快的时辰。所谓“春秋佳日”,决不是没有根据的一句赞语。
在夏天,草木的叶子绿油油的,这固然象征着生长、繁荣。但是,它到底不免单调些。到了秋天,尤其是到深秋,许多树木的叶子变色了,柿红的、朱红的、金黄的、古铜色的、赭色的,还有那半黄半绿或半黄半赤的……五颜六色,把山野打扮得像个盛装的姑娘。加以这时节天色是澄明的,气候是清爽的。你想想,这丰富的秋色将唤起人们怎样一种欢快的感情啊!
我们晓得古代诗人所以对秋风感喟,见黄叶伤情,是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原因的。诗人们或因为同情人民的苦难,或因为伤悼个人遭逢的不幸……那种悲哀的心情,往往容易由某些自然现象的感触而发泄出来。即便如此,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面对那些变了色的叶子都唉声叹气。“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明白地颂扬红叶的生机与美丽;“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诗人对于江南秋色分明艳羡不已。此外,如像“红树青山好放船”“半江红树卖鲈鱼”……这些美丽的诗句也都远离“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那种饱含着哀伤的情调。大家知道,“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因此,即使是生活在旧时代里的诗人,对于某些事物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正常感情。我们没有权力判定,过去一切诗人对于红叶和黄叶的美,都必然是色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