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
文起八代韩文公
他主张“词必己出”“陈言务去”;他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实归名至!
韩文之美,在于浩然气势浑浩流转之中,又能呈现出一种宽裕从容之风姿,形成一种特别的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 素养提升
1.文学常识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他的许多精辟论述,在我国教育史上,是一言而为天下法。惟其简练精辟,所以美。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心情虽然很坏,诗情却是美的,是历代贬官文化产生的最好的两句诗。
2.写作背景
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广招弟子,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
李唐群英,惟韩文公之文、李太白之诗,务去陈言,多出新意。
——张表臣《珊瑚钩诗话》
古文运动使当时的文坛犹如吹进一股清新的春风,立即鼓舞了作家们的士气。
3.相关知识
关于“说”
“说”是一种文体,是论说文的一种,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都属“说”这类文体。《师说》,就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关于“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
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他的散文拯救了六朝的文学衰落,他的教诲帮助了全世界避免误入歧途,他的耿直让他的主人感到愤怒,他的勇气超过了三军将士。,
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 语言构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近谀 (2)苌弘
(3)六艺经传 (4)老聃
(5)句读 (6)以贻之
(7)嗟乎 (8)无长无少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2)或师焉,或不焉( )
3.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2)小学而大遗
古义: 。
今义:小学学校教育。
(3)吾从而师之
古义: 。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4)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义: 。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5)年十七,好古文
古义: 。
今义:文言文的统称。
(6)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 。
今义:大多数人。
4.解释下列句中的多义词。
(1)师
①我从而师之( )
②不耻相师( )
③则耻师焉( )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 )
(2)道
①传道受业解惑也( )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③会天大雨,道不通( )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
⑤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3)从
①吾从而师之( )
②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
(4)传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④为五百人立传( )
(5)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
(6)无
①孰能无惑( )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5.解释下列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1)也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③自古及今,未之有也( )
④何时而乐也?( )
(2)之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
③择师而教之( )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⑥句读之不知( )
⑦吾欲之南海( )
⑧蚓无爪牙之利( )
(3)于
①而耻学于师( )
②其皆出于此乎( )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
④不拘于时( )
(4)其
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
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③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
④其可怪也欤( )
⑤其皆出于此乎( )
6.写出下列词类活用的用法和意义。
(1)吾师道也( )
(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3)圣益圣,愚益愚( )
(4)小学而大遗( )
(5)吾从而师之( )
(6)不耻相师( )
(7)孔子师郯子( )
(8)耻学于师( )
(9)则群聚而笑之( )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7.翻译下面各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文:
(3)其可怪也欤!
译文: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
(5)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译文:
8.填空。
韩愈(768—824),字 ,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死后谥“ ”,故又称“ ”,作品收录于 。
韩愈和 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 ”“ ”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 、 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 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 疑难探究
一、合作学习
思考1:这篇以“师说”为题的文章,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答:
思考2:朗读第二段,思考解决下列问题: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
(2)“师道”指什么?
答:
(3)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答:
思考3: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的面似乎很广——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爱其子”的人,最后是“士大夫之族”,他主要批判的对象是谁?为什么?
答:
思考4:第三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二、疑难探究
思考5:韩愈所说的老师的职责“传道”“受业”“解惑”,三者究竟是什么关系?
答:
三、美点赏析——雄肆的气势
思考6:读完本文,我们不能不被作者的论辩折服,为什么呢?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作者那纵横捭阖、充畅雄肆的气势。请结合全文,仔细体会这一特色。
答: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 读写结合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1.在教材中提炼
(1)千年一叹读韩愈
一篇《师说》响遍大江南北,韩愈的人格魅力及对社会那份深深的责任感也尽现其内。当时韩愈刚进国子监当四门博士,面对“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为恢复师道,不仅自己抗颜为师,还作了《师说》,对师道做了精辟的论述。毋庸置疑,韩愈在当时引来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非议,可是他依旧顶着世人鄙薄的眼光及压力,坚持着自己的为师之道。
愿华夏大地的文人,能有韩文公敢言、敢行的精神风骨;愿那些文官们,都能以韩愈为镜,照一照自己的形神!
(2)要勤于发问,还要善问。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讲的是要勤于向老师请教的必要性。勤于询问,才能不断地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难题、困惑。但仅有勤于发问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懂得问的诀窍,要抓住问题的重点、关键。文中讲有些士大夫让老师教自己的小孩,“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舍本逐末,没有抓住根本,是一种不正确的求学态度。“问”也是一门学问,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质疑的人才能有所建树。
相关链接
①务学不如务求师。——扬雄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③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④学问之路无捷径。——特勒普
⑤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3)从学术上看,师生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揭示了师生之间没有年龄的差距,有“道”者即可为师。老师与学生的定位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可变的。老师也许在人生阅历、学术经验上丰富一些,但是学生思维活跃,可能在创新方面强于老师,而且接受新事物也可能比老师快,因此,双方可以形成互补。老师不能因为年长、经验丰富而否定学生的创见。孔子说“教学相长”,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发现不足并不断提高自己。
(4)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也要学会取长补短。
“术业有专攻”,一专多能的人才毕竟是少数,每个人都会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正如音乐家善于演奏乐曲,建筑师精于设计高楼大厦,文学家长于描述人生百态。每个人都是一个奇迹,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有自己的强项,因此,要把自己某一方面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值。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虚心地向拥有其他专长的人求教,正如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向郯子、苌弘等人请教。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
相关链接
①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毕淑敏《我很重要》
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2.在历史中积累
程门立雪
北宋杨时仰慕程颐的学问,到洛阳拜程颐为师。当他到程颐家中求教时,程颐正静坐睡觉。杨时求学心切,又不敢惊动老师,便肃立门外等候。当时大雪纷飞,寒气逼人。待程颐一觉醒来,雪已下了一尺深了。杨时潜心求学,刻苦钻研,成了一名真正的理学大师。他的学识和威望一日比一日高,人们都争相与他交游,成了“程学正宗”之人。
程门立雪的故事千古流传,杨时这种坚持不懈、立志求学、尊师重道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3.在名句中选择
(1)有关从师的名诗
新竹
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寄酬韩冬郎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2)有关从师的名言
①人不可以不就师矣。——王符
②圣人无常师。——韩愈
③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④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⑤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⑥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⑦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姜太公
⑧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二)素材这样运用
作文题目:
最近,一张湖北诗人、作家野夫收徒行跪拜礼的照片在网上曝光,引起人们一片热议。照片上,野夫端坐于椅,所收之徒正跪在垫子上行叩头礼,桌子上供奉着关公塑像并燃红烛两根,关公像背后则贴着红纸黑字的“拜师礼”和“天地君亲师”字样。
有人认为,这是重拾封建糟粕,拜关公更是充满江湖习气;也有人认为如何收徒是个人自由,与他人无关;还有人认为,当今社会,更应强调师道尊严,彰显道义与礼数。
对此,你怎么看? 请写一封信给野夫,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范文示例:
致野夫
湖北考生
尊敬的野夫先生:
您好!
我叫小明,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近日,我在网上看到您收徒行跪拜礼的照片,我认为您是在重蹈封建礼教的覆辙,故修书一封,以作劝告。
关公像、叩头、天地君亲师……这种封建感极强的“跪拜礼”会造成他人人格上的矮化与不平等。因为其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师生礼,体现的是贵贱尊卑的封建糟粕而不是尊师重道的师生美德。康德曾说:“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施加于自己的不成熟的状态。”这种主客体的不平等,会成为师徒交往的藩篱,成为禁锢思维、泯灭智慧的枷锁。您是位见多识广的知识分子,想必您也不会忘了在旧中国,女有“三从四德”,男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四万万中国人就是在纲常礼教的禁锢下丧失了人格,荒芜了斗志,辜负了创造。既然“男儿膝下有黄金”,又为何苛求他人的“三跪九叩”来攫取道德上“莫须有”的优越感?对此,窃以为不可。
您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吾深以为然,但古有“程门立雪”的美谈,也有教鞭淫威下的“不敢出一言以复”,所以对于传统文化,要有所取舍,否则会深陷“封建复古主义”的泥淖,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我并不反对尊师重道的仪式感,但我深信“师道”不应建立在做道德切割与人格高低之分的“拜师礼”。封建师道的复活会挽救“师道之不存”,但也会导致等级与权威意识下的“师德之不存”。孙中山说:“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在以自由平等为价值导向的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共同构建“师生互师”的新型师生关系,毕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而不是通过“拜师礼”来拔高“师”的道德高度,在“叩与不叩”之间褫夺“徒”的人格平等。
诚然,挽救“师道之不存”是当今社会的时代命题,但师道之“道”,绝不是强调贵贱尊卑的封建师道,因为它已经从历史和人民的选项中排除。就如卢梭所言:“没有平等与自由,一切美好都是建立在仙女羽翼上的泡沫。”师道之“道”,亦是如此,也本该如此。
最后,请您从“复兴古师道”的迷梦中苏醒,您会发现,梦醒了,并非无路可走。
余之述备矣,就此搁笔。
祈盼赐教!
小明
××年××月××日
二、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学习应勤奋努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等这些故事大家早有耳闻,匡衡、孙敬、苏秦就是通过勤奋地学习,最终成为了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是的,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全在于勤奋努力!只有勤奋,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努力,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深度阅读
进学解
韩愈
国子先生①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②。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③。拔去凶邪,登崇畯④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⑤。爬罗剔抉,刮垢磨光⑥。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⑦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⑧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⑨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⑩。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
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 。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跋前踬后 ,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 。三年博士,冗不见治 。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 ,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子来前!……昔者孟轲好辩 ,孔道以明,辙环天下 ,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 。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 ,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21其统,言虽多而不要22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23;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24。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25,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26,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27,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28。
【注】 ①国子先生:韩愈自称,当时他任国子博士。②随:因循随俗。③治具毕张:治具,治理的工具,主要指法令;毕,全部;张,指建立、确立。这句意思是,各种法律全部实施。④畯:通“俊”,才智出众。⑤庸:通“用”,采用、录用。⑥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爬罗,爬梳搜罗;剔抉,剔除挑选。爬罗剔抉,意指仔细搜罗人才。刮垢磨光,刮去污垢,磨出光亮,意指精心造就人才。⑦有司:负有专责的部门及其官吏。⑧六艺:指儒家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⑨纂:编集。指言论集、理论著作。⑩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膏油,油脂,指灯烛;晷:日影。恒,经常。兀兀,辛勤不懈的样子。穷,终、尽。这句比喻夜以继日地学习,常常终年劳累。 长通于方,左右具宜:长大之后精通礼法,举止行为都合适得体。 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见信,被信任;见助,被帮助。“见”在动词前表示被动。这句意思是,在朝廷上不能被人们信任,在私下里得不到朋友的帮助。 跋前踬后:跋,踩。踬,绊。形容进退都有困难。 遂窜南夷:窜,窜逐,贬谪。南夷,韩愈于贞元十九年授四门博士,次年转监察御史,冬,上书论宫市之弊,触怒德宗,被贬为连州阳山令。阳山在今广东,故称南夷。 冗不见治:冗,闲散。见,通“现”,表现,显露。这句意思是,职务闲散,表现不出治理的成绩。 头童齿豁:童,秃。豁,缺。这句意思是,头顶秃了,牙齿缺了。 孟轲好辩:《孟子·滕文公下》载,孟子有好辩的名声,他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意思说:自己因为捍卫圣道,不得不展开辩论。 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孔子之道得以阐明,他游历的车迹周遍天下。 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荀卿,即荀况,战国后期时儒家大师,时人尊称为卿。曾在齐国做祭酒,被人谗毁,逃到楚国。楚国春申君任他做兰陵令。春申君死后,他也被废,死在兰陵,著有《荀子》。 绝类离伦,优入圣域:离、绝,都是超越的意思。伦、类,都是“类”的意思,指一般人。这句意思是,远远超越常人,(德行功业)足以载入圣人之行列。繇:通“由”。要:切合。月费俸钱,岁靡廪粟:靡,浪费,消耗;廪,粮仓。这句意思是,每月浪费国家的俸钱,每年消耗仓库里的粮食。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踵,脚后跟,这里是跟随的意思;促促,拘谨局促的样子。窥,从小孔、缝隙或隐僻处察看;陈编,古旧的书籍。这句意思是,局局促促地按常规行事,眼光狭窄地在旧书里盗窃陈言,东抄西袭。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财贿,财物,这里指俸禄;班资,等级、资格;亡,通“无”。庳,通“卑”,低。这句意思是,度量财物的有无,计较品级的高低。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瑕,玉石上的斑点;疵,病。瑕疵,比喻人的缺点。这句意思是,忘记了自己有多大才能、多少份量和什么相称,指摘长官上司的缺点。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杙,小木桩;楹,柱子;訾,毁谤非议。这句意思是,责问工匠为什么不用小木桩做柱子。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昌阳,昌蒲,药材名,相传久服可以长寿;豨苓,又名猪苓,利尿药。这句意思是说,批评医师用菖蒲延年益寿,却想引进他的猪苓啊!整句意思是,自己小材不宜大用,不应计较待遇的多少、高低,更不该埋怨主管官员的任使有什么问题。
拓展阅读一
读书要三到
朱熹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①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②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③,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④”。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⑤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⑥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⑦。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注】 ①误:错。②倒:颠倒。③牵强暗记:勉强默背大意。④见:同“现”,表露出来。⑤晓:知道。⑥漫浪:随随便便,漫不经心。⑦急:重要,要紧。
鉴赏 朱熹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直接从事教育活动达四十年之久,所到之处,热心兴办教育,每每亲自讲学。朱熹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尤其是他的读书法,至今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拓展阅读二
读韩愈
中国民俗谚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泉则秀。这儿的山上无仙,江中亦无流泉戏水,但是地处潮州境内的韩山、韩江,却名贯广东大地,成为大海之滨一道奇异的人文风景。只因唐代文人韩愈被贬官离开长安后,曾在这儿当了不足一年时间的地方小官。他似乎比“仙”和“泉”更具有震撼和感召力量,使原本为他姓的山和水,统统被后人改为韩姓:山易名为韩山,水易名为韩江。
一个唐代的文人,在贬官后的失意之时,居然使江河易姓,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其本身还是一首千古绝唱。他在被贬官的路上,马过秦岭时留下一首名诗,诗曰:“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此诗是写给前来为他送行的侄子的。其字里行间,除了透骨的悲凉之外,还咏叹地预言,他的一把老骨将埋葬于他出使的潮州瘴江。被贬官到潮州的韩愈,不仅没有葬骨于粤东的瘴江,说起来似乎是个神话,他在此为官的时日,这儿的江河易色,竟然统统改为韩姓,这不能不令我们产生强烈的精神震撼。
韩愈初到潮州上任之日,正是潮汕江河鳄鱼成灾之时,当时此地的黎民百姓深受其苦,生性执著的韩愈,不仅将为害一方的鳄鱼驱之于海,让潮州百姓从“江神”的精神奴役中解放出来,还以驱鳄为兴修水利机遇,打开引水浇灌之门,给封闭的沿江大地,带来五谷丰登的年华。他还以大刀阔斧之气势,一扫沉积于粤东的“纳良为奴”的千古陋习,完成他解放奴隶的壮举。一个仕途败落的文人,能不顾自我伤痛而把黎民之痛苦放于其上,并拿出全部精力为其解疼者,华夏大地唯韩文公一人也!
天下浪漫文人,多如天上繁星;天下无文采而缚于理性牢笼中者,更是不计其数;但将高度理性和超人文采集于一身者,可谓寥寥无几,而韩愈两者兼备,犹如平地上的高山。他堪称中华民族历史中官吏史上的一个奇人,又是人文星空中的一轮皓月! (有改动)
鉴赏 韩愈在中国文坛的地位,人们历来关注的是他的“古文运动”和诗歌成就。这篇文章则是从他的从政、施政理念出发来歌颂和赞美他的。文章开始写韩愈对后人的影响,中间简述他的施政措施及其成就,结尾部分抒发敬仰之情。一代伟人韩愈,千年之后仍令人赞叹。
〖温馨提示:请完成基础过关训练22〗
*师说
语言建构与运用
1.答案:(1)yú (2)cháng (3)zhuàn (4)dān (5)dòu (6)yí (7)jiē (8)zhǎng
2.答案:(1)“受”通“授”,传授 (2)“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3.答案:(1)求学的人 (2)小的方面学习 (3)从,跟从;而,而且 (4)不一定 (5)先秦两汉的散文 (6)一般的人
4.答案:(1)①以……为师 ②学习 ③从师学习 ④老师 (2)①道理 ②风尚 ③道路 ④说 ⑤方法 (3)①跟随,随从 ②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表叔伯关系 (4)①传授 ②流传 ③解释经书的著作 ④传记 (5)①疑难问题,名词 ②糊涂,形容词 (6)①没有 ②无论 ③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5.答案:(1)①句末表判断 ②句中表停顿 ③句末表陈述 ④句末表疑问 (2)①的,助词 ②知识、道理,代词 ③代指人 ④连接定语与中心词,这类 ⑤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⑦到,往,动词 ⑧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 (3)都是介词。①向 ②从 ③比 ④被 (4)①人称代词:做定语(他们的) ②人称代词:复指,做主语(今之众人) ③指示代词:相当于“那个” ④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 ⑤语气副词:表猜测、推测(大概、恐怕)
6.答案:(1)名词活用为动词,学习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年龄大的,年龄小的 (3)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圣人、愚人 (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5)意动用法,以……为师 (6)意动用法,以……为耻 (7)意动用法,以……为师 (8)意动用法,以……为耻 (9)名词作状语,成群地 (10)名词活用为动词,并列,表示鄙弃之意
7.答案:(1)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授受学业、解答疑惑的。
(2)从师的风尚没有流传下来已经很久了。
(3)岂不太奇怪了吗?
(4)读书不会断句,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在这两事中,)前者去请教老师,后者却不去,学了小的,丢了大的,我看不出(这种人)是高明的。
(5)喜欢古文,六经和它的传文,全都学习过。他不受时俗风气的限制,向我来学习。
8.答案:退之 文 韩文公 《昌黎先生集》 柳宗元 文以载道 文道结合 先秦 两汉 骈体文
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考1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在第三段中,又运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思考2 明确:(1)承上启下。
(2)“师道”是从师的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①“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②“爱其子”与“于其身也”。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结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思考3 明确:主要批判的对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从行文的语气看,批判“今之众人”是疑问语气,批判“爱其子”的人是否定语气,批判“士大夫之族”用的是讽刺语气。他对士大夫不仅不满,而且显示出一种鄙夷和蔑视的态度,说他们瞧不起劳动群众,却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聪明,这是因为这些士大夫们不懂得从师的道理。第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士大夫们的特殊心态,这与以“道”为师的观点格格不入。
思考4 明确:引用论证。引用孔子的名言,增加权威性,能增强说服力。照应前文“古之学者必有师”,也为后文的观点“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作了事例铺垫。
思考5 明确: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在佛教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是有积极意义的。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解惑”,韩愈正是从这方面阐述了从师的必要性。
思考6 明确:①严谨的结构、得当的论证方法。文章采取总分结合、正反对比、反复论证的手法,笔势纵横,间架细密,具有一种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②感叹词、疑问词等表示强烈语气的词语的巧妙使用。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制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来揭示“耻学于师”者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加生动,说理更加深刻。
③对偶、顶真辞格的恰当使用,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两种辞格的运用使句子形式整齐,气势飞动,环环相扣,严密紧凑,具有强大的表现力。
20(共52张PPT)
*师说
文起八代韩文公
他主张“词必己出”“陈言务去”;他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实归名至!
韩文之美,在于浩然气势浑浩流转之中,又能呈现出一种宽裕从容之风姿,形成一种特别的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言结构与应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1.文学常识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他的许多精辟论述,在我国教育史上,是一言而为天下法。惟其简练精辟,所以美。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心情虽然很坏,诗情却是美的,是历代贬官文化产生的最好的两句诗。
2.写作背景
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广招弟子,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
李唐群英,惟韩文公之文、李太白之诗,务去陈言,多出新意。
——张表臣《珊瑚钩诗话》
古文运动使当时的文坛犹如吹进一股清新的春风,立即鼓舞了作家们的士气。
3.相关知识
关于“说”
“说”是一种文体,是论说文的一种,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都属“说”这类文体。《师说》,就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关于“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
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他的散文拯救了六朝的文学衰落,他的教诲帮助了全世界避免误入歧途,他的耿直让他的主人感到愤怒,他的勇气超过了三军将士。,
语言结构与应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近谀 (2)苌弘
(3)六艺经传 (4)老聃
(5)句读 (6)以贻之
(7)嗟乎 (8)无长无少
yú
cháng
zhuàn
dān
dòu
yí
jiē
zhǎng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2)或师焉,或不焉( )
“受”通“授”,传授
“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3.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2)小学而大遗
古义: 。
今义:小学学校教育。
(3)吾从而师之
古义: 。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求学的人
小的方面学习
从,跟从;而,而且
(4)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义: 。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5)年十七,好古文
古义: 。
今义:文言文的统称。
(6)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 。
今义:大多数人。
不一定
先秦两汉的散文
一般的人
4.解释下列句中的多义词。
(1)师
①我从而师之( )
②不耻相师( )
③则耻师焉( )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 )
以……为师
学习
从师学习
老师
(2)道
①传道受业解惑也( )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③会天大雨,道不通( )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
⑤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道理
风尚
道路
说
方法
(3)从
①吾从而师之( )
②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
(4)传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④为五百人立传( )
跟随,随从
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表叔伯关系
传授
流传
解释经书的著作
传记
(5)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
(6)无
①孰能无惑( )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疑难问题,名词
糊涂,形容词
没有
无论
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5.解释下列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1)也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③自古及今,未之有也( )
④何时而乐也?( )
句末表判断
句中表停顿
句末表陈述
句末表疑问
(2)之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
③择师而教之( )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⑥句读之不知( )
⑦吾欲之南海( )
⑧蚓无爪牙之利( )
的,助词
知识、道理,代词
代指人
连接定语与中心词,这类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到,往,动词
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
(3)于
①而耻学于师( )
②其皆出于此乎( )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
④不拘于时( )
都是介词
向
从
比
被
(4)其
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
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③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
④其可怪也欤( )
⑤其皆出于此乎( )
人称代词:做定语(他们的)
人称代词:复指,做主语(今之众人)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个”
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
语气副词:表猜测、推测(大概、恐怕)
6.写出下列词类活用的用法和意义。
(1)吾师道也( )
(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3)圣益圣,愚益愚( )
(4)小学而大遗( )
(5)吾从而师之( )
(6)不耻相师( )
(7)孔子师郯子( )
(8)耻学于师( )
(9)则群聚而笑之( )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名词活用为动词,学习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年龄大的,年龄小的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圣人、愚人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意动用法,以……为师
意动用法,以……为耻
意动用法,以……为师
意动用法,以……为耻
名词作状语,成群地
名词活用为动词,并列,表示鄙弃之意
7.翻译下面各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其可怪也欤!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授受学业、解答疑惑的。
从师的风尚没有流传下来已经很久了。
岂不太奇怪了吗?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5)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读书不会断句,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在这两事中,)前者去请教老师,后者却不去,学了小的,丢了大的,我看不出(这种人)是高明的。
喜欢古文,六经和它的传文,全都学习过。他不受时俗风气的限制,向我来学习。
8.填空。
韩愈(768—824),字 ,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死后谥“ ”,故又称“ ”,作品收录于 。
韩愈和 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 ”“ ”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 、 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 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退之
文
韩文公
《昌黎先生集》
柳宗元
文以载道
文道结合
先秦
两汉
骈体文
思维发展与提升
一、合作学习
思考1:这篇以“师说”为题的文章,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在第三段中,又运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思考2:朗读第二段,思考解决下列问题: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师道”指什么?
(3)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承上启下。
“师道”是从师的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①“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②“爱其子”与“于其身也”。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结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思考3: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的面似乎很广——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爱其子”的人,最后是“士大夫之族”,他主要批判的对象是谁?为什么?
明确:主要批判的对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从行文的语气看,批判“今之众人”是疑问语气,批判“爱其子”的人是否定语气,批判“士大夫之族”用的是讽刺语气。他对士大夫不仅不满,而且显示出一种鄙夷和蔑视的态度,说他们瞧不起劳动群众,却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聪明,这是因为这些士大夫们不懂得从师的道理。第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士大夫们的特殊心态,这与以“道”为师的观点格格不入。
思考4:第三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用论证。引用孔子的名言,增加权威性,能增强说服力。照应前文“古之学者必有师”,也为后文的观点“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作了事例铺垫。
二、疑难探究
思考5:韩愈所说的老师的职责“传道”“受业”“解惑”,三者究竟是什么关系?
明确: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在佛教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是有积极意义的。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解惑”,韩愈正是从这方面阐述了从师的必要性。
三、美点赏析——雄肆的气势
思考6:读完本文,我们不能不被作者的论辩折服,为什么呢?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作者那纵横捭阖、充畅雄肆的气势。请结合全文,仔细体会这一特色。
明确:①严谨的结构、得当的论证方法。文章采取总分结合、正反对比、反复论证的手法,笔势纵横,间架细密,具有一种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②感叹词、疑问词等表示强烈语气的词语的巧妙使用。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制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来揭示“耻学于师”者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加生动,说理更加深刻。
③对偶、顶真辞格的恰当使用,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两种辞格的运用使句子形式整齐,气势飞动,环环相扣,严密紧凑,具有强大的表现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1.在教材中提炼
(1)千年一叹读韩愈
一篇《师说》响遍大江南北,韩愈的人格魅力及对社会那份深深的责任感也尽现其内。当时韩愈刚进国子监当四门博士,面对“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为恢复师道,不仅自己抗颜为师,还作了《师说》,对师道做了精辟的论述。毋庸置疑,韩愈在当时引来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非议,可是他依旧顶着世人鄙薄的眼光及压力,坚持着自己的为师之道。
愿华夏大地的文人,能有韩文公敢言、敢行的精神风骨;愿那些文官们,都能以韩愈为镜,照一照自己的形神!
(2)要勤于发问,还要善问。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讲的是要勤于向老师请教的必要性。勤于询问,才能不断地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难题、困惑。但仅有勤于发问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懂得问的诀窍,要抓住问题的重点、关键。文中讲有些士大夫让老师教自己的小孩,“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舍本逐末,没有抓住根本,是一种不正确的求学态度。“问”也是一门学问,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质疑的人才能有所建树。
相关链接
①务学不如务求师。——扬雄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③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④学问之路无捷径。——特勒普
⑤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3)从学术上看,师生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揭示了师生之间没有年龄的差距,有“道”者即可为师。老师与学生的定位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可变的。老师也许在人生阅历、学术经验上丰富一些,但是学生思维活跃,可能在创新方面强于老师,而且接受新事物也可能比老师快,因此,双方可以形成互补。老师不能因为年长、经验丰富而否定学生的创见。孔子说“教学相长”,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发现不足并不断提高自己。
(4)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也要学会取长补短。
“术业有专攻”,一专多能的人才毕竟是少数,每个人都会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正如音乐家善于演奏乐曲,建筑师精于设计高楼大厦,文学家长于描述人生百态。每个人都是一个奇迹,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有自己的强项,因此,要把自己某一方面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值。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虚心地向拥有其他专长的人求教,正如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向郯子、苌弘等人请教。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
相关链接
①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毕淑敏《我很重要》
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2.在历史中积累
程门立雪
北宋杨时仰慕程颐的学问,到洛阳拜程颐为师。当他到程颐家中求教时,程颐正静坐睡觉。杨时求学心切,又不敢惊动老师,便肃立门外等候。当时大雪纷飞,寒气逼人。待程颐一觉醒来,雪已下了一尺深了。杨时潜心求学,刻苦钻研,成了一名真正的理学大师。他的学识和威望一日比一日高,人们都争相与他交游,成了“程学正宗”之人。
程门立雪的故事千古流传,杨时这种坚持不懈、立志求学、尊师重道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3.在名句中选择
(1)有关从师的名诗
新竹
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寄酬韩冬郎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2)有关从师的名言
①人不可以不就师矣。——王符
②圣人无常师。——韩愈
③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④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⑤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⑥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⑦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姜太公
⑧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二)素材这样运用
作文题目:
最近,一张湖北诗人、作家野夫收徒行跪拜礼的照片在网上曝光,引起人们一片热议。照片上,野夫端坐于椅,所收之徒正跪在垫子上行叩头礼,桌子上供奉着关公塑像并燃红烛两根,关公像背后则贴着红纸黑字的“拜师礼”和“天地君亲师”字样。
有人认为,这是重拾封建糟粕,拜关公更是充满江湖习气;也有人认为如何收徒是个人自由,与他人无关;还有人认为,当今社会,更应强调师道尊严,彰显道义与礼数。
对此,你怎么看? 请写一封信给野夫,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范文示例:
致野夫
湖北考生
尊敬的野夫先生:
您好!
我叫小明,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近日,我在网上看到您收徒行跪拜礼的照片,我认为您是在重蹈封建礼教的覆辙,故修书一封,以作劝告。
关公像、叩头、天地君亲师……这种封建感极强的“跪拜礼”会造成他人人格上的矮化与不平等。因为其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师生礼,体现的是贵贱尊卑的封建糟粕而不是尊师重道的师生美德。康德曾说:“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施加于自己的不成熟的状态。”这种主客体的不平等,会成为师徒交往的藩篱,成为禁锢思维、泯灭智慧的枷锁。您是位见多识广的知识分子,想必您也不会忘了在旧中国,女有“三从四德”,男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四万万中国人就是在纲常礼教的禁锢下丧失了人格,荒芜了斗志,辜负了创造。既然“男儿膝下有黄金”,又为何苛求他人的“三跪九叩”来攫取道德上“莫须有”的优越感?对此,窃以为不可。
您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吾深以为然,但古有“程门立雪”的美谈,也有教鞭淫威下的“不敢出一言以复”,所以对于传统文化,要有所取舍,否则会深陷“封建复古主义”的泥淖,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我并不反对尊师重道的仪式感,但我深信“师道”不应建立在做道德切割与人格高低之分的“拜师礼”。封建师道的复活会挽救“师道之不存”,但也会导致等级与权威意识下的“师德之不存”。孙中山说:“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在以自由平等为价值导向的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共同构建“师生互师”的新型师生关系,毕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而不是通过“拜师礼”来拔高“师”的道德高度,在“叩与不叩”之间褫夺“徒”的人格平等。
诚然,挽救“师道之不存”是当今社会的时代命题,但师道之“道”,绝不是强调贵贱尊卑的封建师道,因为它已经从历史和人民的选项中排除。就如卢梭所言:“没有平等与自由,一切美好都是建立在仙女羽翼上的泡沫。”师道之“道”,亦是如此,也本该如此。
最后,请您从“复兴古师道”的迷梦中苏醒,您会发现,梦醒了,并非无路可走。
余之述备矣,就此搁笔。
祈盼赐教!
小明
××年××月××日
二、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学习应勤奋努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等这些故事大家早有耳闻,匡衡、孙敬、苏秦就是通过勤奋地学习,最终成为了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是的,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全在于勤奋努力!只有勤奋,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努力,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深度阅读
进学解
韩愈
国子先生①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②。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③。拔去凶邪,登崇畯④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⑤。爬罗剔抉,刮垢磨光⑥。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⑦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⑧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⑨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⑩。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
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 。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跋前踬后 ,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 。三年博士,冗不见治 。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 ,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子来前!……昔者孟轲好辩 ,孔道以明,辙环天下 ,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 。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 ,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21其统,言虽多而不要22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23;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24。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25,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26,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27,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28。
【注】 ①国子先生:韩愈自称,当时他任国子博士。②随:因循随俗。③治具毕张:治具,治理的工具,主要指法令;毕,全部;张,指建立、确立。这句意思是,各种法律全部实施。④畯:通“俊”,才智出众。⑤庸:通“用”,采用、录用。⑥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爬罗,爬梳搜罗;剔抉,剔除挑选。爬罗剔抉,意指仔细搜罗人才。刮垢磨光,刮去污垢,磨出光亮,意指精心造就人才。⑦有司:负有专责的部门及其官吏。⑧六艺:指儒家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⑨纂:编集。指言论集、理论著作。⑩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膏油,油脂,指灯烛;晷:日影。恒,经常。兀兀,辛勤不懈的样子。穷,终、尽。这句比喻夜以继日地学习,常常终年劳累。 长通于方,左右具宜:长大之后精通礼法,举止行为都合适得体。 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见信,被信任;见助,被帮助。“见”在动词前表示被动。这句意思是,在朝廷上不能被人们信任,在私下里得不到朋友的帮助。 跋前踬后:跋,踩。踬,绊。形容进退都有困难。 遂窜南夷:窜,窜逐,贬谪。南夷,韩愈于贞元十九年授四门博士,次年转监察御史,冬,上书论宫市之弊,触怒德宗,被贬为连州阳山令。阳山在今广东,故称南夷。 冗不见治:冗,闲散。见,通“现”,表现,显露。这句意思是,职务闲散,表现不出治理的成绩。 头童齿豁:童,秃。豁,缺。这句意思是,头顶秃了,牙齿缺了。 孟轲好辩:《孟子·滕文公下》载,孟子有好辩的名声,他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意思说:自己因为捍卫圣道,不得不展开辩论。 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孔子之道得以阐明,他游历的车迹周遍天下。 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荀卿,即荀况,战国后期时儒家大师,时人尊称为卿。曾在齐国做祭酒,被人谗毁,逃到楚国。楚国春申君任他做兰陵令。春申君死后,他也被废,死在兰陵,著有《荀子》。
绝类离伦,优入圣域:离、绝,都是超越的意思。伦、类,都是“类”的意思,指一般人。这句意思是,远远超越常人,(德行功业)足以载入圣人之行列。21繇:通“由”。22要:切合。23月费俸钱,岁靡廪粟:靡,浪费,消耗;廪,粮仓。这句意思是,每月浪费国家的俸钱,每年消耗仓库里的粮食。24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踵,脚后跟,这里是跟随的意思;促促,拘谨局促的样子。窥,从小孔、缝隙或隐僻处察看;陈编,古旧的书籍。这句意思是,局局促促地按常规行事,眼光狭窄地在旧书里盗窃陈言,东抄西袭。25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财贿,财物,这里指俸禄;班资,等级、资格;亡,通“无”。庳,通“卑”,低。这句意思是,度量财物的有无,计较品级的高低。26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瑕,玉石上的斑点;疵,病。瑕疵,比喻人的缺点。这句意思是,忘记了自己有多大才能、多少份量和什么相称,指摘长官上司的缺点。27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杙,小木桩;楹,柱子;訾,毁谤非议。这句意思是,责问工匠为什么不用小木桩做柱子。28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昌阳,昌蒲,药材名,相传久服可以长寿;豨苓,又名猪苓,利尿药。这句意思是说,批评医师用菖蒲延年益寿,却想引进他的猪苓啊!整句意思是,自己小材不宜大用,不应计较待遇的多少、高低,更不该埋怨主管官员的任使有什么问题。
拓展阅读一
读书要三到
朱熹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①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②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③,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④”。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⑤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⑥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⑦。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注】 ①误:错。②倒:颠倒。③牵强暗记:勉强默背大意。④见:同“现”,表露出来。⑤晓:知道。⑥漫浪:随随便便,漫不经心。⑦急:重要,要紧。
鉴赏 朱熹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直接从事教育活动达四十年之久,所到之处,热心兴办教育,每每亲自讲学。朱熹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尤其是他的读书法,至今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拓展阅读二
读韩愈
中国民俗谚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泉则秀。这儿的山上无仙,江中亦无流泉戏水,但是地处潮州境内的韩山、韩江,却名贯广东大地,成为大海之滨一道奇异的人文风景。只因唐代文人韩愈被贬官离开长安后,曾在这儿当了不足一年时间的地方小官。他似乎比“仙”和“泉”更具有震撼和感召力量,使原本为他姓的山和水,统统被后人改为韩姓:山易名为韩山,水易名为韩江。
一个唐代的文人,在贬官后的失意之时,居然使江河易姓,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其本身还是一首千古绝唱。他在被贬官的路上,马过秦岭时留下一首名诗,诗曰:“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此诗是写给前来为他送行的侄子的。其字里行间,除了透骨的悲凉之外,还咏叹地预言,他的一把老骨将埋葬于他出使的潮州瘴江。被贬官到潮州的韩愈,不仅没有葬骨于粤东的瘴江,说起来似乎是个神话,他在此为官的时日,这儿的江河易色,竟然统统改为韩姓,这不能不令我们产生强烈的精神震撼。
韩愈初到潮州上任之日,正是潮汕江河鳄鱼成灾之时,当时此地的黎民百姓深受其苦,生性执著的韩愈,不仅将为害一方的鳄鱼驱之于海,让潮州百姓从“江神”的精神奴役中解放出来,还以驱鳄为兴修水利机遇,打开引水浇灌之门,给封闭的沿江大地,带来五谷丰登的年华。他还以大刀阔斧之气势,一扫沉积于粤东的“纳良为奴”的千古陋习,完成他解放奴隶的壮举。一个仕途败落的文人,能不顾自我伤痛而把黎民之痛苦放于其上,并拿出全部精力为其解疼者,华夏大地唯韩文公一人也!
天下浪漫文人,多如天上繁星;天下无文采而缚于理性牢笼中者,更是不计其数;但将高度理性和超人文采集于一身者,可谓寥寥无几,而韩愈两者兼备,犹如平地上的高山。他堪称中华民族历史中官吏史上的一个奇人,又是人文星空中的一轮皓月! (有改动)
鉴赏 韩愈在中国文坛的地位,人们历来关注的是他的“古文运动”和诗歌成就。这篇文章则是从他的从政、施政理念出发来歌颂和赞美他的。文章开始写韩愈对后人的影响,中间简述他的施政措施及其成就,结尾部分抒发敬仰之情。一代伟人韩愈,千年之后仍令人赞叹。第10课 劝学
荀子教我们如何做君子
荀子所论述的君子文质彬彬、风度翩翩,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风范,无论在政治舞台还是在世俗生活中,都是人们的楷模,其言行举止道德功业为世人树立了光辉典范。荀子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伟大贡献之一就在于他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给世人构建了一个丰富、完整而鲜明的“君子”形象。这一形象不仅集中体现了荀子毕生所追求的人性美学理想,而且最终也使之发展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乃至东方多民族共同的理想人格的象征。,
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
——《荀子·君子》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 素养提升
1.文学常识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显著的贡献。
2.写作背景
《劝学》是《荀子》的首篇,是荀子五十岁游齐,为稷下学宫祭酒(学宫的最高长官)时,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写下的鼓励学习的箴言。三为祭酒可见其主持稷下学宫时间之长。稷下学宫是齐国专设的求学讲学的机构,老师来自全国各地,学生来自四面八方,要求学生受业求学是祭酒考虑的重要问题。另外,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必须经过外界改造才能变得有礼。为此,荀子写下了著名的传世之作《劝学篇》。
3.相关知识
关于“性恶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认为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认为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冯友兰说
“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学说。这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照荀子所说,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是善的。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就是人为。”“禽兽有父子,有牝牡,这是自然。至于父子之亲,男女之别,则不是自然,而是社会关系,是人为和文化的产物。它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精神的创造。人应当有社会关系和礼,因为只有它们才使人异于禽兽。从这个方面的论证看来,人要有道德,并不是因为人无法避开它,而是因为人应当具备它。”
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论政于燕,说风俗于秦,博学多才,关注现实,充满事功精神,虽为儒学大师,但绝不固步自封,兼收并蓄,努力扩大儒学的发展空间,在文学、教育等各方面都成就斐然,你海纳百川的务实精神值得后人景仰。
偶成
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好利而恶害,此人之情性也。
性恶论让我们认识到了教育的必要性。
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 语言构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 ·以为轮 (2)就砺
(3)槁暴 (4)须臾
(5)驽马 (6)跬步
(7)金石可镂 (8)跂而望
(9)骐骥 (10)爪牙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2) 以为轮( )
(3)君子生非异也( )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3.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 。
今义:参加,加入。
(2)而闻者彰
古义: 。
今义:用鼻嗅。
(3)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 。
今义:比喻“帮凶、走狗”。
(4)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 。
今义:下跪,动词。
(5)金就砺则利
古义: 。
今义:指黄金。
(6)故木受绳则直
古义: 。
今义:指各种绳子。
(7)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 。
今义:把思想感情放在某人身上或事物上。
(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 。
今义:品格高尚的人。
4.解释下列句中的多义词。
(1)疾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②草枯鹰眼疾( )
③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
④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
⑤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
(2)闻
①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②博闻强志( )
③初闻涕泪满衣裳( )
④雪后更闻香( )
⑤不求闻达于诸侯( )
(3)假
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③无从假书以观( )
(4)绝
①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④佛印绝类弥勒( )
(5)强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②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
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④不知强以为知( )
⑤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
(6)望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②先达德隆望尊( )
5.解释下列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1)而
①知明而行无过矣( )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2)于
①青,取之于蓝( )
②水为之而寒于水( )
③善假于物也( )
④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
⑤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
6.写出下列词类活用的用法和意义。
(1)故木受绳则直( )
(2)金就砺则利( )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5)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6)积善成德( )
(7) ·以为轮( )
(8)非能水也( )
(9)用心一也( )
(10)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7.指出下面句子的文言句式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8.翻译下面各句。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译文: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译文: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文: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文: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
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 疑难探究
一、合作学习
思考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来论证这个观点的?
答:
思考2: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是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
答:
思考3: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请找出这些比喻句,赏析其设喻的特点。
答:
二、疑难探究
思考4: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荀子则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两人的观点矛盾吗?为什么?
答:
三、美点赏析——对比的力量
思考5:课文最后一段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学不可以已”,请找出这些对比,并体会其作用。
答: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 读写结合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1.在教材中提炼
(1)自我反省、自我审视能够提高道德修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往往会伴随着人的一生,但自我反省能起到纠正和扼制过失的作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博学的君子是通过不断地反省、批判自我而最终成为道德的楷模的。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缺陷谁都不可避免,不断地自我批评、拷问灵魂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我。
(2)善于借助外物是成功的捷径。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善于借助外物是一种智慧,借力能打力,恰当地借助外力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物”的含义颇为广泛,可以指必要的器具、先进的技术、优秀的文化、精警的名言,甚至可以指人——卓越的人才、良师益友等。善借外物者能够开辟一条捷径,借助一种独特的精神力量、文化精髓,同时也借给他人一双看世界的慧眼。
相关链接
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②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牛顿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④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3)积累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积累丰富的素材,能写成美妙的华章;积累人生的阅历,能洞悉世间百态。人生,就是在不断积累中成熟,在不断积累中丰满。积累的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需要恒心与毅力,才能达到积累的最高境界。
2.在名句中选择
劝学名句
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③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⑤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⑦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⑧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⑩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吕坤《呻吟语·应务》
(二)素材这样运用
修己之身以立基,假外之力而奋起
安徽考生
蝴蝶翩翩起舞,绚丽的背后是内部结构与光线照射的共同作用;大鹏背负青天豪迈的条件是其翼若垂天之云且乘奔御风;刘邦雄霸天下的背后,是他过人的德行与众贤鼎力相助的相辅相成。故有言云:若心怀凌云之志,必先内修其身再善假外物方可成其大业。
每个人都渴望在社会上炫彩夺目,而色彩的成就需要潜心磨砺自己的心,将自己塑造为可造之材,然而不仅如此,志士曾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善于借助于外界的条件才能让自己更加耀眼。
没有人相信曾经的马云,没有人质疑现在的马云,被肯德基老总嘲笑的马云继续修炼自己,借助市场经济大潮与网络的快速发展开创了个人的王国。反观他的成功,他拥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恰如国父孙中山所言:吾心之所向,纵困难重重,仍再接再厉勇往直前。再者他把握了时代带来的机遇,掌控了时代的脉搏。人之智,不在于智商高于常人,在争辩中脱颖而出,而在于清晰地认清自己把握的条件,内修己身,外借他力方可成人之志。
我们,作为教育改革时代的新青年亦要懂得内外兼修的真谛。教育的改革引来众多质疑,有人担心,有人庆幸,有人支持。我们兴许不能选择所接受的教育制度,但既然生于当世就要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提高自己文化素养的同时,练就发现机遇的明目。如蒋方舟所言:我们所面对的世界也许不能改变,但我们能改变自己适应它。内修己身,外假他力,才能铸就新时代新青年的新乐章。
习主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众多大学生创业者跃跃欲试。李克强指出:创业固然值得提倡,但重要的是当代大学生首先要提高专业知识素养。由此可见内修己身才是创业的基础。而在鼓励大众创业的同时,国家更应发挥自己的作用。励志创业者崔万志谈到自己的创业感受时说:我觉得自己就是站在风口浪尖的一只猪,风来了猪都飞起来了。政府的作用就是让这阵风更大更猛,让创业者们都能假外物而奋起。没有哪一份成功不需要汗水与努力付出,没有哪一份成功不需要外力来相助。
内修己身,外借他力,你会拥有属于你的那份成功。
二、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学习要锲而不舍
人的才能是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宋代哲学家张载认为:“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在人生的道路上树立远大的志向,并努力克服自己的懒惰思想,只有锲而不舍、不断努力、不断追求、不断奋进,我们才能在学习上取得成就,才能使自己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
劝学(节选)
荀子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①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②,仁义不一③,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④。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⑤;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⑥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⑦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⑧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⑨之也,目好之五色⑩,耳好之五声 ,口好之五味 ,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 ,群众不能移也 ,天下不能荡也 。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 。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 ,夫是之谓成人 。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注】 ①跬步:半步。②伦类不通:伦,与“类”同义,指类别;通,融会贯通。指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③仁义不一:一,坚守如一。指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④固学一之也:学习本是件需要专心致志的事情。⑤一入焉,涂巷之人也:涂巷,街道,市井。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⑥桀纣盗跖:桀纣,夏朝和商朝的亡国之君;盗跖,古代一个名叫跖的大盗。⑦数:数说,与“诵”意义相近。⑧是:指全而粹合乎礼仪之美。⑨致好:最理想的学习境界。⑩五色:指青、黄、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种色彩。 五声:宫、商、角、徵、羽,这里指美妙的音乐。 五味:甜、酸、苦、辣、咸,这里指美味。 权利不能倾:权利,权利私欲;倾,邪念。在权利私欲面前就不会有邪念。 群众不能移也:群众,人多势众;移,屈服。意思是,人多势众也不会屈服。 天下不能荡也:荡,动摇。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信念。 德操:德行操守。 应:指对外界事物的应变能力。 成人:全人,成熟完美的人。
拓展阅读一
诚者,天之道也
《中庸·二十章》
诚者,天之道①也;诚之②者,人之道也。诚者③,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④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⑤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⑥弗学,学之弗能弗措⑦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⑧;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注】 ①道:原则。②诚之:追求真诚。③诚者:诚实的人。④从容:自然而然。⑤固执:努力追求。⑥有:要么。⑦弗能弗措:没有学会决不罢休。⑧人一能之,己百之: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
鉴赏 文章的学、问、思、辨、行,是历史上著名的学习原则和方法,古今通用。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这些学习环节和原则。学要能够掌握,否则不停止;自己不知的要问别人,没有问明白不停止;反复问辨,没有明确答案不停止;弄明白了,还要实行,不做到扎扎实实不停止。用比别人百倍的力量去做,即使愚蠢、柔弱,也会明智,也会坚强起来。文章强调学习必须靠毅力来完成。《荀子·劝学》里的名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是这种“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精神。
拓展阅读二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新民③,在止于至善。
知止④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⑤;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⑥;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⑦。致知在格物⑧。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⑨,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⑩。
其本乱而末 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 ,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注】 ①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②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③新民: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④知止:知道目标所在。得:收获。⑤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⑥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⑦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⑧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⑨庶人:指平民百姓。⑩壹是:都是。本:根本。 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 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拓展阅读三
诫①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②,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③,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④,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⑤则不能励精⑥,险躁⑦则不能冶性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⑨,多不接世⑩,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 ①诫:警告,劝人警惕。②修身: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③非淡泊无以明志: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④广才:增长才干。⑤淫慢:淫,过度。过度的享乐,懈怠。⑥励精:奋勉,振奋。⑦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⑧冶性:陶冶性情。⑨遂成枯落:遂,于是,就;枯落,枯枝和落叶。指像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⑩多不接世: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鉴赏 这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这篇《诫子书》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淡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在自身修养上下工夫。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温馨提示:请完成基础过关训练21〗
第六单元 学习之道
第10课 劝学
劝学
语言建构与运用
1.答案:(1)róu (2)lì (3)pù (4)yú (5)nú (6)kuǐ
(7)lòu (8)qǐ (9)jì (10)zhǎo
2.答案:(1)“知”通“智”,智慧 (2)“?”通“煣”,使弯曲 (3)“生”通“性”,资质,禀赋 (4)“有”通“又”,再次;“暴”通“曝”,曝晒
3.答案:(1)验,检查 (2)用耳听 (3)爪子、牙齿 (4)蟹腿,名词 (5)金属制的刀剑等 (6)木匠用来拉直的墨线 (7)寄居存身 (8)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4.答案:(1)①劲疾 ②锐利 ③小病 ④妒忌 ⑤苦痛
(2)①听见 ②见闻、见识 ③听说 ④用鼻子嗅 ⑤闻名、出名
(3)①凭借、借助 ②与“真”相对,假装 ③借
(4)①横渡 ②终止 ③与世隔绝的 ④非常
(5)①强健 ②有力的弓 ③有余 ④勉强、竭力 ⑤强盛
(6)①向远处看 ②名望
5.答案:(1)①而,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②而,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 ③而,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④而,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2)①介词,从 ②表比较 ③引进动作对象,对,向 ④在……方面 ⑤向,对
6.答案:(1)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直 (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锋利 (3)名词作状语,每天 (4)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5)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高处 (6)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善行 (7)使动用法,使……弯曲 (8)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水 (9)数词活用为形容词,专一 (10)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
7.答案:(1)定语后置句 (2)状语后置句 (3)状语后置句
8.答案:(1)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累善行养成美德,自然就会达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明的思想。
(4)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考1 明确:本文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作者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证:
(1)从学习的意义方面论证,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人要想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是重大的,所以“学不可以已”。
(2)从学习的作用方面论证,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并得出结论:君子的天赋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来帮助自己弥补不足,因而“学不可以已”。
(3)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方面论证,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因而“学不可以已”。
思考2 明确:课文第二段末句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文看,这是前文几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从荀子“性恶论”的主张来看,荀子认为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也就是品德的学习和养成。
思考3 明确:(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 以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不舍”和“锲而舍之”,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了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是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三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是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四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思考4 明确:两位儒家大师的观点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相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习需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学思结合。荀子并没有否定思考,他反对的是单靠坐在屋子里苦思冥想的做法,他强调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他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雄辩地证明了空想不如“善假于物”的学习,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
思考5
正面 反面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蚓 蟹
明确:通过对比,作者形象鲜明、深刻透彻地阐明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从而论证了“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
19(共48张PPT)
第10课 劝学
荀子教我们如何做君子
荀子所论述的君子文质彬彬、风度翩翩,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风范,无论在政治舞台还是在世俗生活中,都是人们的楷模,其言行举止道德功业为世人树立了光辉典范。荀子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伟大贡献之一就在于他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给世人构建了一个丰富、完整而鲜明的“君子”形象。这一形象不仅集中体现了荀子毕生所追求的人性美学理想,而且最终也使之发展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乃至东方多民族共同的理想人格的象征。,
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
——《荀子·君子》
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言结构与应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1.文学常识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显著的贡献。
2.写作背景
《劝学》是《荀子》的首篇,是荀子五十岁游齐,为稷下学宫祭酒(学宫的最高长官)时,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写下的鼓励学习的箴言。三为祭酒可见其主持稷下学宫时间之长。稷下学宫是齐国专设的求学讲学的机构,老师来自全国各地,学生来自四面八方,要求学生受业求学是祭酒考虑的重要问题。另外,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必须经过外界改造才能变得有礼。为此,荀子写下了著名的传世之作《劝学篇》。
3.相关知识
关于“性恶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认为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认为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冯友兰说
“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学说。这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照荀子所说,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是善的。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就是人为。”“禽兽有父子,有牝牡,这是自然。至于父子之亲,男女之别,则不是自然,而是社会关系,是人为和文化的产物。它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精神的创造。人应当有社会关系和礼,因为只有它们才使人异于禽兽。从这个方面的论证看来,人要有道德,并不是因为人无法避开它,而是因为人应当具备它。”
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论政于燕,说风俗于秦,博学多才,关注现实,充满事功精神,虽为儒学大师,但绝不固步自封,兼收并蓄,努力扩大儒学的发展空间,在文学、教育等各方面都成就斐然,你海纳百川的务实精神值得后人景仰。
偶成
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好利而恶害,此人之情性也。
性恶论让我们认识到了教育的必要性。
语言结构与应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 ?·以为轮 (2)就砺
(3)槁暴 (4)须臾
(5)驽马 (6)跬步
(7)金石可镂 (8)跂而望
(9)骐骥 (10)爪牙
róu
lì
pù
yú
nú
kuǐ
lòu
qǐ
jì
zhǎo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2) ?以为轮( )
(3)君子生非异也( )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知”通“智”,智慧
“?”通“煣”,使弯曲
“生”通“性”,资质,禀赋
“有”通“又”,再次;“暴”通“曝”,曝晒
3.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 。
今义:参加,加入。
(2)而闻者彰
古义: 。
今义:用鼻嗅。
(3)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 。
今义:比喻“帮凶、走狗”。
(4)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 。
今义:下跪,动词。
验,检查
用耳听
爪子、牙齿
蟹腿,名词
(5)金就砺则利
古义: 。今义:指黄金。
(6)故木受绳则直
古义: 。今义:指各种绳子。
(7)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 。今义:把思想感情放在某人身上或事物上。
(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 。今义:品格高尚的人。
金属制的刀剑等
木匠用来拉直的墨线
寄居存身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4.解释下列句中的多义词。
(1)疾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②草枯鹰眼疾( )
③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
④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
⑤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
劲疾
锐利
小病
妒忌
苦痛
(2)闻
①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②博闻强志( )
③初闻涕泪满衣裳( )
④雪后更闻香( )
⑤不求闻达于诸侯( )
听见
见闻、见识
听说
用鼻子嗅
闻名、出名
(3)假
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③无从假书以观( )
(4)绝
①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④佛印绝类弥勒( )
凭借、借助
与“真”相对,假装
借
横渡
终止
与世隔绝的
非常
(5)强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②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
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④不知强以为知( )
⑤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
(6)望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②先达德隆望尊( )
强健
有力的弓
有余
勉强、竭力
强盛
向远处看
名望
5.解释下列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1)而
①知明而行无过矣( )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而,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而,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
而,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而,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2)于
①青,取之于蓝( )
②水为之而寒于水( )
③善假于物也( )
④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
⑤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
介词,从
表比较
引进动作对象,对,向
在……方面
向,对
6.写出下列词类活用的用法和意义。
(1)故木受绳则直( )
(2)金就砺则利( )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5)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直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锋利
名词作状语,每天
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高处
(6)积善成德( )
(7) ?·以为轮( )
(8)非能水也( )
(9)用心一也( )
(10)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善行
使动用法,使……弯曲
使动用法,使……弯曲
数词活用为形容词,专一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
7.指出下面句子的文言句式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定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8.翻译下面各句。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积累善行养成美德,自然就会达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明的思想。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思维发展与提升
一、合作学习
思考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来论证这个观点的?
明确:本文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作者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证:
(1)从学习的意义方面论证,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人要想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是重大的,所以“学不可以已”。
(2)从学习的作用方面论证,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并得出结论:君子的天赋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来帮助自己弥补不足,因而“学不可以已”。
(3)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方面论证,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因而“学不可以已”。
思考2: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是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
明确:课文第二段末句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文看,这是前文几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从荀子“性恶论”的主张来看,荀子认为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也就是品德的学习和养成。
思考3: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请找出这些比喻句,赏析其设喻的特点。
明确:(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 ?以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不舍”和“锲而舍之”,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了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是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三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是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四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二、疑难探究
思考4: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荀子则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两人的观点矛盾吗?为什么?
明确:两位儒家大师的观点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相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习需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学思结合。荀子并没有否定思考,他反对的是单靠坐在屋子里苦思冥想的做法,他强调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他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雄辩地证明了空想不如“善假于物”的学习,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
三、美点赏析——对比的力量
思考5:课文最后一段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学不可以已”,请找出这些对比,并体会其作用。
明确:
通过对比,作者形象鲜明、深刻透彻地阐明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从而论证了“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
正面 反面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蚓 蟹
审美鉴赏与创造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1.在教材中提炼
(1)自我反省、自我审视能够提高道德修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往往会伴随着人的一生,但自我反省能起到纠正和扼制过失的作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博学的君子是通过不断地反省、批判自我而最终成为道德的楷模的。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缺陷谁都不可避免,不断地自我批评、拷问灵魂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我。
(2)善于借助外物是成功的捷径。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善于借助外物是一种智慧,借力能打力,恰当地借助外力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物”的含义颇为广泛,可以指必要的器具、先进的技术、优秀的文化、精警的名言,甚至可以指人——卓越的人才、良师益友等。善借外物者能够开辟一条捷径,借助一种独特的精神力量、文化精髓,同时也借给他人一双看世界的慧眼。
相关链接
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②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牛顿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④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3)积累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积累丰富的素材,能写成美妙的华章;积累人生的阅历,能洞悉世间百态。人生,就是在不断积累中成熟,在不断积累中丰满。积累的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需要恒心与毅力,才能达到积累的最高境界。
2.在名句中选择
劝学名句
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③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⑤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⑦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⑧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⑩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吕坤《呻吟语·应务》
(二)素材这样运用
修己之身以立基,假外之力而奋起
安徽考生
蝴蝶翩翩起舞,绚丽的背后是内部结构与光线照射的共同作用;大鹏背负青天豪迈的条件是其翼若垂天之云且乘奔御风;刘邦雄霸天下的背后,是他过人的德行与众贤鼎力相助的相辅相成。故有言云:若心怀凌云之志,必先内修其身再善假外物方可成其大业。
每个人都渴望在社会上炫彩夺目,而色彩的成就需要潜心磨砺自己的心,将自己塑造为可造之材,然而不仅如此,志士曾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善于借助于外界的条件才能让自己更加耀眼。
没有人相信曾经的马云,没有人质疑现在的马云,被肯德基老总嘲笑的马云继续修炼自己,借助市场经济大潮与网络的快速发展开创了个人的王国。反观他的成功,他拥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恰如国父孙中山所言:吾心之所向,纵困难重重,仍再接再厉勇往直前。再者他把握了时代带来的机遇,掌控了时代的脉搏。人之智,不在于智商高于常人,在争辩中脱颖而出,而在于清晰地认清自己把握的条件,内修己身,外借他力方可成人之志。
我们,作为教育改革时代的新青年亦要懂得内外兼修的真谛。教育的改革引来众多质疑,有人担心,有人庆幸,有人支持。我们兴许不能选择所接受的教育制度,但既然生于当世就要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提高自己文化素养的同时,练就发现机遇的明目。如蒋方舟所言:我们所面对的世界也许不能改变,但我们能改变自己适应它。内修己身,外假他力,才能铸就新时代新青年的新乐章。
习主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众多大学生创业者跃跃欲试。李克强指出:创业固然值得提倡,但重要的是当代大学生首先要提高专业知识素养。由此可见内修己身才是创业的基础。而在鼓励大众创业的同时,国家更应发挥自己的作用。励志创业者崔万志谈到自己的创业感受时说:我觉得自己就是站在风口浪尖的一只猪,风来了猪都飞起来了。政府的作用就是让这阵风更大更猛,让创业者们都能假外物而奋起。没有哪一份成功不需要汗水与努力付出,没有哪一份成功不需要外力来相助。
内修己身,外借他力,你会拥有属于你的那份成功。
二、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学习要锲而不舍
人的才能是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宋代哲学家张载认为:“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在人生的道路上树立远大的志向,并努力克服自己的懒惰思想,只有锲而不舍、不断努力、不断追求、不断奋进,我们才能在学习上取得成就,才能使自己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
劝学(节选)
荀子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①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②,仁义不一③,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④。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⑤;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⑥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⑦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⑧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⑨之也,目好之五色⑩,耳好之五声 ,口好之五味 ,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 ,群众不能移也 ,天下不能荡也 。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 。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 ,夫是之谓成人 。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注】 ①跬步:半步。②伦类不通:伦,与“类”同义,指类别;通,融会贯通。指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③仁义不一:一,坚守如一。指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④固学一之也:学习本是件需要专心致志的事情。⑤一入焉,涂巷之人也:涂巷,街道,市井。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⑥桀纣盗跖:桀纣,夏朝和商朝的亡国之君;盗跖,古代一个名叫跖的大盗。⑦数:数说,与“诵”意义相近。⑧是:指全而粹合乎礼仪之美。⑨致好:最理想的学习境界。⑩五色:指青、黄、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种色彩。 五声:宫、商、角、徵、羽,这里指美妙的音乐。 五味:甜、酸、苦、辣、咸,这里指美味。 权利不能倾:权利,权利私欲;倾,邪念。在权利私欲面前就不会有邪念。 群众不能移也:群众,人多势众;移,屈服。意思是,人多势众也不会屈服。 天下不能荡也:荡,动摇。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信念。 德操:德行操守。 应:指对外界事物的应变能力。 成人:全人,成熟完美的人。
拓展阅读一
诚者,天之道也
《中庸·二十章》
诚者,天之道①也;诚之②者,人之道也。诚者③,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④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⑤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⑥弗学,学之弗能弗措⑦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⑧;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注】 ①道:原则。②诚之:追求真诚。③诚者:诚实的人。④从容:自然而然。⑤固执:努力追求。⑥有:要么。⑦弗能弗措:没有学会决不罢休。⑧人一能之,己百之: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
鉴赏 文章的学、问、思、辨、行,是历史上著名的学习原则和方法,古今通用。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这些学习环节和原则。学要能够掌握,否则不停止;自己不知的要问别人,没有问明白不停止;反复问辨,没有明确答案不停止;弄明白了,还要实行,不做到扎扎实实不停止。用比别人百倍的力量去做,即使愚蠢、柔弱,也会明智,也会坚强起来。文章强调学习必须靠毅力来完成。《荀子·劝学》里的名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是这种“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精神。
拓展阅读二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新民③,在止于至善。
知止④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⑤;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⑥;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⑦。致知在格物⑧。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⑨,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⑩。
其本乱而末 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 ,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注】 ①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②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③新民: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④知止:知道目标所在。得:收获。⑤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⑥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⑦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⑧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⑨庶人:指平民百姓。⑩壹是:都是。本:根本。 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 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拓展阅读三
诫①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②,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③,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④,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⑤则不能励精⑥,险躁⑦则不能冶性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⑨,多不接世⑩,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 ①诫:警告,劝人警惕。②修身: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③非淡泊无以明志: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④广才:增长才干。⑤淫慢:淫,过度。过度的享乐,懈怠。⑥励精:奋勉,振奋。⑦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⑧冶性:陶冶性情。⑨遂成枯落:遂,于是,就;枯落,枯枝和落叶。指像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⑩多不接世: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鉴赏 这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这篇《诫子书》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淡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在自身修养上下工夫。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