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17.1.2勾股定理
——综合应用
复习:
(1)勾股定理的内容:
(2)勾股定理的应用:
①已知两边求第三边;
②已知一边和一锐角(30°、60°、45°的特殊角),求其余边长;
③已知一边和另外两边的数量关系,用方程.
4
8
45°
8
30°
2
课前练习:
(1)求出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的边
在解决上述问题时,每个直角三角形需已知几个条件
6
10
(2)求AB的长
例1、已知:在Rt△ABC中,∠C=90°,CD⊥AB
于D,∠A=60°,CD= ,求线段AB的长.
变式训练: △ABC中,AB=10,AC=17,BC边上的高线AD=8,求线段BC的长和△ABC的面积.
A
B
C
17
10
8
D
8
6
15
15
6
21
或9
S△ABC=84或36
当题中没有给出图形时,应考虑图形的形状是否确定,如果不确定,就需要分类讨论。
例2、在△ABC中,∠C=30°,AC=4cm,AB=3cm,求BC的长.
D
勾股定理在非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见特殊角作高构造直角三角形.
变式1、在△ABC中,∠B=120°,BC=4cm,AB=6cm,求AC的长.
D
变式2、在等腰△ABC中,AB=AC=13cm ,BC=10cm,求△ABC的面积和AC边上的高.
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公共边,可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
变式3、已知:如图,△ABC中,AB=26,BC=25,AC=17,求△ABC的面积.
方程思想: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公共边,可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
D
例3、已知:如图,∠B=∠D=90°,∠A=60°,AB=4,CD=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A
B
C
O
x
y
变式训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C的坐标为(0,4),∠B=90°,∠BCO=60°,AB=2,求点B的坐标.
例4、如图,在Rt△ABC中,∠C=90°,AD平分∠BAC, AC=6cm,BC=8cm,(1)求线段CD的长;(2)求△ABD的面积.
x
x
8-x
6
6
4
方程思想: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条边,以及另外两条边的数量关系时,可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
D
C
B
A
E
8
10
变式练习: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 △ABC的顶点A为(0,6),B为(8,0),AD平分∠BAC交x轴于点D, DE⊥AB于E.
(1)求△ABD的面积;
(2)求点E的坐标.
如图,小颍同学折叠一个直角三角形
的纸片,使A与B重合,折痕为DE,若已知AC=10cm,BC=6cm,你能求出CE的长吗?
E
C
A
B
D
x
10-x
6
S△ABC=84或36
补充练习:
1、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若AB=l0,AD=8,AC=17,求△ABC的面积.
矩形ABCD如图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已知AB=8,BC=10,求折痕AE的长。
A
B
C
D
F
E
RtΔABC中,AB比BC多2,AC=6,如图折叠,使C落到AB上的E处,求CD的长度,
A
B
C
D
E
(2)三角形ABC中,AB=10,AC=17,BC边上的高线AD=8,求BC
A
B
C
例5(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 则第三边长为 .
5
或
17
10
8
D
8
6
15
15
6
21
或9
练习5(1)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3cm和6cm,则第三边的长是 .
(2)△ABC中,AB=AC=2,BD是AC边上的高,且BD与AB的夹角为300,求CD的长.
分类思想
1.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长,求第三边时,应分类讨论。
2.当已知条件中没有给出图形时,应认真读句画图,避免遗漏另一种情况。
例7(1)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一直角边相差8,另一直角边为12,求斜边的长.
例7(2)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求CD的长.
x
x
8-x
6
6
4
方程思想: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直角边,以及另一直角边和斜边的等量关系,可建立方程求解.
变式2、已知:如图,△ABC中,AC=4,∠A=45°,∠B=60°,求AB.
勾股定理的使用
添辅助线
A
B
C
O
x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