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脚内侧运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工作,育人为先。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外,还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学校体育是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促进智力发展,磨练坚强意志,培养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因此,本节课以“健康第一,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通过足球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学习,足球文化导入,创造文化氛围使学生对足球文化有较全面的认识。将隐含于足球运动中关于体育精神、思想作风、良好人格的内容开发出来,使学生都能体验到足球运动的乐趣和教育价值。同时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以及勇于竞争,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团结合作精神,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品格和终身体育意识。
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球类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整个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主教材之一,该教材锻炼身体的综合效果好,趣味性强,具有竞争激烈、对抗性强、技战术复杂,动作难度大等特点,符合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而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是足球脚内侧运球技术,是完成战术要求、进行教学比赛的基础,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在高中教育阶段,新课程强调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与应用,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细节。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集中练习、反复练习、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个别辅导的组织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组合活动练习;启发、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顽强拼搏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对体育与健康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善于表现自我,参与意识较强,能够坚持锻炼,持之以恒地意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认识他人。从而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力与自尊心的养成,从运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足球脚内侧运球技术,根据技术动作的特点,制定了本课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难点:脚内侧运球时脚的触球部位及触球脚的部位。
教学重点:脚内侧运球时力量、方向的控制及身体协调性。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脚内侧运球的用途、特点和动作要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90%的学生初步掌握脚内侧运球的技术动作,并尝试在对抗、竞赛中运用。
3、情感目标: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们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品质与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良好精神,学会尊重同学、热爱集体,增进友谊交往。
六、教学教法
根据本课的教材特点、教学目标制定了以下教学方法:
1、教法
(1)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小足球的兴趣;
(2)启发教学法:通过启发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足球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分解法:让学生从简到难的学习,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技术。
(4)游戏法: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技术,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2、学法
(1)尝试法: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展示法:通过展示有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3)游戏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技术。
(4)评价法:通过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流程
(一)激趣热身阶段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简单的运动达到热身热心的效果,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则是老师最好的帮手。本节课的开始一改以往跑步热身的方式,采用游戏“节奏大师”让学生集中注意了,快速进入课堂。然后通过音乐进行足球有氧操(球性)练习,最后,将学生两两分为一组进行“猫追老鼠”的游戏,游戏中“猫”和“老鼠”的角色会随着老师的哨声进行互换,要求学生们时刻保持注意力并全力奔跑。
(二)学习体验阶段
这一阶段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本课教学目标、依据循序浙进的教学原则,把足球脚内侧运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推进教学。
第一层次:脚内侧直线运球
脚内侧直线运球是脚内侧运球中最基本的练习形式,只有掌握了直线运球,才能在其基础上变换方式进行练习。本层次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体会脚内侧运球的动作要领。教师在巡回指导中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第二层次:脚内侧曲线运球
在这个层次中主要安排学生进行“0”字型运球,体会脚内侧运球触球脚部位和触球力量的控制。练习中串插前面热身阶段的“猫追老鼠”游戏进行,通过学生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脚内侧运球的运用能力。
第三层次:脚内侧变向运球
脚内侧运球的目的就是通过脚内侧对球的控制进行变向摆脱过人。这个层次的练习则采用“8”型运球方式进行,要求学生在运球过程中时刻观察老师手中标志盘的颜色,达到运球观察的目的。最后通过学生比赛的方式检验学习效果。
(三)游戏竞争阶段
过多的练习学生也许会觉得枯燥,接下来我将用竞赛性的运球游戏,将课堂学练气氛进一步推向高潮。首先,利用标志盘摆出一条“急流回旋”的赛道,要求学生在通过不同的旗门时运用脚内侧进行变向运球。第二,利用木棍摆放出一条汽车赛道称为“极限赛道”,要求学生以最快速度通过赛道,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果。最后,4组同学进行游戏竞赛,依次穿越“急流回旋”和“极限赛道”,达到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目的。
(四)恢复身心阶段(时间约5分钟)
课的尾声阶段通过一些简单的整理放松动作并结合音乐,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轻松愉快的学练氛围为本次课划上圆满的句号。最后小结本节课学习的情况,并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媒体获得有关足球比赛的体育信息,拓展知识,同时将体育从课堂引入生活。
八、场地器材
场地:足球场 器材:足球40个、标志盘80个、塑料管20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