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考点突破卷
6. 认识毫米和千米及应用
一、填空。(每空1分,共19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2.看图填空。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 km=( )m
3厘米=( )毫米
200 mm=( )cm
3000米=( )千米
1厘米-7毫米=( )毫米
36毫米+24毫米=( )毫米=( )厘米
4.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照这样计算,4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 )毫米,10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 )。
5.一辆汽车8:20从甲地出发,9:00到达乙地,如果汽车每分钟行2千米,则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 )千米。
6.壮壮走20步大约是10米,走( )步大约是1千米;则壮壮从家到学校大约要走4000步,壮壮家距离学校约是( )千米。
二、选择。(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选项中,厚度最接近1毫米的物体是( )。
2.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约30( )。
A.毫米 B.厘米
C.米 D.千米
3.把一条长1米的彩带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 )毫米。
A.2 B.20
C.200 D.2000
4.小飞有一根长1分米的铅笔,用了两个星期后,这根铅笔还剩下60毫米,他平均一星期用去( )厘米。
A.1 B.2
C.3 D.4
5.沿实验小学的操场跑一圈是400米,小强跑( )圈就是2千米。
A.2 B.4 C.5 D.50
三、按要求做题。(共29分)
1.画一条比4厘米长6毫米的线段。(6分)
2.量一量。(12分)
3.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连一连)(6分)
4.把下面的长度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5分)
4000毫米、2千米、200厘米、3米、280米
_________________
四、解决问题。(共37分)
1.4本同样的书叠放在一起的高度是4厘米8毫米,这样的6本书叠放在一起的高度是多少毫米?(7分)
2.“十一黄金周”期间,菲菲一家开车去北京自驾游,早上8时出发,预计下午2时到达,他们共行驶480千米。
(1)按计划他们平均每小时要行驶多少千米?(7分)
(2)由于堵车,他们用了8小时才到,实际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几时到达北京?(7分)
3.环保局要在一条道路的一侧植树,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每隔8米种一棵树。
(1)从第1棵树到第12棵树之间一共有多少米?(8分)
(2)已知这条道路长2千米,起点和终点都要种,如果安排种251棵树,这样安排合适吗?(8分)
答案
一、1.毫米 厘米 千米 毫米
2.2 3 23
3.5000 30 20 3 3 60 6
4.4 厘米 5.80
6.2000 2 【点拨】1千米=1000米,1000米里面有100个10米,走20步大约是10米,走100个20步即2000步,大约是1千米。由第1个空答案可知,2000步大约是1千米,4000步里面有2个2000步,即4000步约是2千米。
二、1.A 2.D
3.C 【点拨】1米=1000毫米,把一条长1米的彩带平均分成5段,就是把1000毫米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200毫米。
4.B 5.C
三、1.4厘米+6毫米=4厘米6毫米
或4厘米+6毫米=46毫米
2.
3.
4.2千米>280米>4000毫米>3米>200厘米
【点拨】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可以先把它们都改为以米为单位的数,4000毫米=4米,2千米=2000米,200厘米=2米,再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注意用原数排列。
四、1.4厘米8毫米=48毫米
48÷4=12(毫米) 12×6=72(毫米)
答:这样的6本书叠放在一起的高度是72毫米。
【点拨】先进行单位换算,4厘米8毫米=48毫米,然后求出一本书的厚度,即48÷4=12(毫米),最后求这样的6本书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即12×6=72(毫米)。
2.(1)早上8时=8时 下午2时=14时
14时-8时=6小时 480÷6=80(千米)
答:按计划他们平均每小时要行驶80千米。
(2)480÷8=60(千米) 8时+8小时=16时
答:实际平均每小时行驶60千米,16时到达北京。
3.(1) 8×(12-1)
=8×11
=88(米)
答:从第1棵树到第12棵树之间一共有88米。
【点拨】根据间隔数=棵数-1,以及总长=间距×间隔数,从第1棵树到第12棵树之间一共有8×(12-1)=88(米)。
(2)(251-1)×8=2000(米) 2000米=2千米
答:这样安排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