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二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角的初步认识
难点名称 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角的画法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直观地认识角有大有小,会画角。 2、通过动手折角和做角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 3、通过学生找角和课件演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数学课标标准》指出:学生学习活动不能简单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缺乏感性经验,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因此在学习中,学生主要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索新知。从而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日后深入的学习角的含义及系统的学习直角的知识提供必备的条件。
难点教学方法 演示法和操作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师:小朋友你们听说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吗?故事中的小马长大了,今天小马又帮妈妈做事,要独自一人到河对岸去磨面,临走时,妈妈告诉他:“过河的时候,要选有“角”的图案标志走,那里水浅,其他的地方水深,会淹死的。”小马来到了河边,果然,看见河里竖着3个牌子,上面都是些稀奇古怪的图案,可哪些图案才是角呢? 【设计意图:创设这样的情境,迅速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2、在实物中找角 ⑴师:河里哪些牌子的表面上有角呢?角在哪儿?(请学生上来指学生指完后课件出示39页的例1图) ⑵师:请小朋友们看看大屏幕,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美丽的外衣,就留下了这个图形(课件先出示3种物体,再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角)那么这些图形叫什么?(师引导:我们把这些图形叫做角。) 3、揭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找角 (1)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从你身边找找,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学生可离开座位,边指边说自己找的角。 (2)请学生说一说找到的角,并摸一摸。 (3)以三角形为例,请学生上台指出三角板上的角(师引导学生把角指完整) 【设计意图:在此处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通过学生找一找、指一指、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同时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变“静”为“动”,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角的各部分和我们人身体的各部分一样也有名字。那它们叫什么呢?请看这个角(展示角的课件) (2)师:你想知道这个小圆点叫什么,这两条直直的线又叫什么吗?快把书翻到39页,在这页中找答案。(学生自学。) (3)师:请看这个角,这个点叫什么?(顶点)这两条线叫什么?(边)(课件依次出示。) (4)师: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呢?(课件出示此句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用设疑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课本,通过引导-自学,避免了教师的满堂灌】 3、画角 (1)师:大家已认识角,那你们会不会画漂亮的角来? (2)学生试着画角。 (3)老师示范画角,说明要点,后让学生再画角。(示范用直尺和三角尺来画) (4)展示学生画的角。 【设计意图:广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有效方法,当然是提供创作或设计的机会。提供创作和设计的机会,能充分发挥学生创想、激发灵感、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美感、展示才华 。】 4、小组合作,折角。 师:同学们,我们不但认识角还会画角,老师有问题问大家。 师:(出示一张圆形纸)同学们请看,你能在这张纸上找到角吗? 生:不能。 师:你能想办法用它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 小组活动:折角。 师:哪一组选个代表来汇报,你们是怎么折的? 学生汇报。 师:你能指出折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吗? 生:(拿着折好的角。边说边指)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 【设计意图:把角的概念放到实践操作中感知。在指角、折角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眼、手等感官直接感知角的顶点和边的特征,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得到了培养。】 5、玩角。 (1)请学生拿出手中的活动角,根据老师的要求变换角的大小。 (2)同桌之间相互比较活动角的大小。 (3)请学生说说怎样比较角的大小。 (4)师:那么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请学生讨论)。 (5)师生总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设计意图:小学生比较爱亲自动手,通过玩角知道角的大小与谁有关?让学生自己操作,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判断下面哪个是角,哪个不是角。 2、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辨析中深入理解角的构成特点,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角,从而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拓展延伸:用角做画。 【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美感及创造性能力】
小结 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实际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折纸、制角、画角等活动,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角的其它知识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