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4 表内乘法(一)第2课 乘法中各部分的名称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4 表内乘法(一)第2课 乘法中各部分的名称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1-17 11:1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乘法中各部分的名称 备课人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法,而且对乘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的思维正处在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尽管是第一次接触乘法中各部分的名称,不论从知识上还是思维层次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对由同数相加抽象出乘法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应注意与前面的加法、减法知识互相联系,通过几个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运算,学生会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乘数和积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观察,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正确的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节数 1
一、情境导入1.教师让学生用小棒摆4个2,说出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并读出2乘4,表示4个2相加。【活动形式】2人小组交流完成2.教师让学生用小圆形摆,自己想摆成几个几都可以。摆后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活动形式】2人小组交流完成,教师巡视时,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最后教师挑选不同摆法的学生,要他们说出:摆成几个几,相同加数是什么? 有几个相同加数?读出乘法算式。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2。课件出示一幅有5个气球的图,说明这是1个5,再陆续摆出三幅同样的图,并且先后问现在是几个5?出四幅气球图后【活动形式】学生说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教师板书:5+5+5=155×3=15【活动形式】学生应该对照连加算式结合着乘法的含义简单地加以说明:5乘3 表示3个5连加;教师说明:相同的加数是5,5就是乘数。有3个5相加,或者说相同加数的个数是3,3也是乘数,5乘3得15,15是积。然后再让学生说出例1中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课件出示练习:4+4+4+4+4+4+4+4+4=36,【活动形式】学生读加法算式,说出相应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加数。然后让学生看着加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后,再出示4×9=36,读出乘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的卡片,应制成不同内容的多张卡片,以便反复练习。)三、分层训练,巩固应用1.做课本第48页上“做一做”的练习。【活动形式】让学生先看图,按照图中的内容,分别填出:相同的加数是几,就用几做乘数;有几个相同加数,就用几做乘数,最后写出乘法算式。做练习九第3~8题。2.第3题 【活动形式】学生独立完成3.第5题【活动形式】先让学生把图看清楚,每堆有几只熊猫?一共有几个几只?再按照书上的要求填数。四、拓展延伸,深化提高练习九的第7题【活动形式】可以联系乘法的含义,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判断必须是几个相同数连加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另外,也可能有少数学生把3+3+3+2改写成3×3+2,这个式子是对的,遇到这种情况,可给以鼓励,但这是乘加两步运算的式子,开始学乘法不要求学生能写出这样的式子。五、畅谈收获,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板 书 设 计
乘法中各部分的名称5+5+5=155 × 3 = 15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和熟记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教材内容相对比较少,在课上我组织学生通过例2等情景图,一方面巩固深化加法与乘法的联系,为后面学习用乘法列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另一方面突出本节课重难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理解加数相同的情况下才能用乘法计算,积就是相同加数的和等知识。 我是这样设计:通过情景图,引出加法算式,找出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即几个几,再写成乘法算式,引导学生认识各部分的名称:相同加数在乘法中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也叫做因数,两个因数相乘的结果称为积。接着再举出另一个例子,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初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最后一部分是深化应用。围绕教学重点,设计不同形式的题目。 收获: 1.多次感知“几个几相加”。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主题图,解决几个相同数相加的问题。学生在实际动手摆、生活举例,进一步感知“几个几相加”,学生逐步理解几个相同数连加算式的含义。 2.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得出:积就是相同加数的和。这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树立等价转换的数学思想意识。即便没学乘法口诀,但求积时,可以从加法入手。 3.多样化、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动嘴说,动脑想,加深了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上所做练习紧扣主题,具有针对性,对本节课的新知识有很好的巩固作用。改进: 1.在学生动手摆、说的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面不够,今后要更多的关注学困生的思维训练。 2.应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乘法例子。找找生活中的乘法素材,并把这些素材作为数学研究材料,使得学生感到数学亲切、真实,研究的就是身边的事,从而乐于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 3.课堂练习类型不多,没有很好的拓展开来,而且没有考虑到练习题的层次问题,练习题应从易到难,层层提高难度,跳跃式的练习学困生思维会跟不上。 4.板书太乱,本课是乘法初步认识的第二课时,我没有沿用“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题,针对教学内容,我把课题定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板书的时候错过写课题了,后来就没写,没有按照原本设计好的写,以后会好好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