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文档属性

名称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14 21:2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图片鲁迅简介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1902年到日本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鲁迅,出生在一个逐渐没落的士大夫家庭,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又久病不愈。作为长子,鲁迅为了给父亲治病,常常出入当铺和药店,饱受人们的冷眼。在乡下外婆家里,他有机会接触农村社会,和农民的孩子亲密相处,从中感受到农民生活的困苦和他们勤劳、纯朴的性格。这些经历使他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切的同情。
鲁迅先生的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无情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和旧中国的黑暗。反动派非常害怕鲁迅的文章,不许他发表,而且要逮捕他,但他始终与敌人做着不屈不挠的斗争。毛泽东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是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兄弟三人,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周晔是周建人的女儿,所以她称鲁迅为伯父。周建人在晚年,由女儿周晔执笔,自己口述,出版了《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
鲁迅于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逝世。广大群众闻讯后,冒着被反动军警逮捕的危险,争先瞻仰遗容,数万群众自动为他送葬。22日,覆盖着上海民众敬献的“民族魂”旗帜的遗体,安放在万国公墓。鲁迅先生的葬礼 鲁迅先生于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寓所,享年五十六岁。他的遗体被送到万国殡仪馆。22日下午出殡前,灵堂上布满了各界群众所敬献的挽联和花圈,沿途早已站着长长的队伍。治丧委员宋庆龄、蔡元培、沈钧儒和作家巴金、萧军扶柩上了灵车。青年艺术家抬着司徒乔画的鲁迅先生的巨幅遗像,作为送葬队伍的前导。队伍跨着沉重的步伐前进,沿途又有许多群众加入,送葬的队伍越来越长…… 蔡元培主持了在万国公墓举行的葬仪,在哀乐声中,由宋庆龄、沈钧儒将一面绣着“民族魂”的白绸旗子,覆盖在灵柩上。人群在暮色中默哀,向这位倔强的旗手和战士告别。人群唱起了吕骥、冼星海临时谱写的《安息歌》:愿你安息,安息!愿你安息,安息,安息在土地里……读准字音wǎnhúlúnzǎogǎohuǎngshuāngxiángshìzhāngkésòu去世 追悼 殡仪馆 挽联
惊异 爱戴 吊唁 爱抚 水浒 羞愧 呻吟 镊子 硼酸水 敷药 深奥 慈祥 枯瘦 咳嗽 恍然大悟 囫囵吞枣 女佣
饱经风霜 张冠李戴 北风怒号 恍然大悟 半夜三更 模模糊糊追悼(dào diào)
升旗仪式 殡仪馆(yì yí)
水浒传 (xǔ hǔ)
挨骂(āi ái)
正月(zhēng zhèng)追悼:
失声痛哭:
挽联:
吊唁: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饱经风霜:对死者表示沉痛的怀念。因悲痛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哀悼死者的对联。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了。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形容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理解以下词语的意义。文章的每一段写了什么事情?1、伯父去世后,在追悼会上“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爱戴。2、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3、伯父笑谈”碰壁”。4、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车夫。5、伯父关心女佣阿三。12-34-1314-2223-24 你可以根据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分别给它们加一个小标题吗?考考你1.深受爱戴2.谈《水浒传》4.救助车夫5.关心女佣3.笑谈“碰壁”鲁迅什么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他才赢得了那么多人的爱戴. 自读第一段,圈画出鲁迅先生深受许多人爱戴的语句?从哪里看出他深受爱戴? 挽联多
花圈多
各色各样的人多
  那时侯,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
人, 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
人想得多。他才赢得了那么多人的爱戴。
阅读课文并思考:作者认为鲁迅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课文中哪里读出来的?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1.交流“谈《水浒传》”重点理解: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探讨:伯父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集体交流,突破难点    这句话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这简短的语言描写,透出鲁迅先生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2.交流“碰壁”重点理解:“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请结合时代背景理解鲁迅先生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小资料:
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动派的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鲁迅先生更换了100多个笔名,巧妙地坚持用笔战斗,许多认识鲁迅的人都劝他躲一躲,不要出门,鲁迅仍坚持参加各种活动,而且有时出门不带钥匙,意思是随时准备牺牲 。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态度。   “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这句话体现了鲁迅先生幽默的语言风格,也体现了鲁迅先生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3.交流“救助车夫”重点朗读以下文段,注意其中动词的使用。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这些动词说明了伯父和爸爸对车夫的救护是非常尽心细致。浸透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突出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感人形象。怜爱心 同情心 亲切心爱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把“饱经风霜”的脸是张什么样的脸写下来,用“这位车夫才三十来岁”开头。
“饱经风霜”读懂了吗?画出描写车夫伤势严重的句子,读一读.
事后鲁迅先生为什么脸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小结:
这个故事讲鲁迅热情救护和帮助受伤的车夫,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和对旧社会的憎恨。体现了鲁迅深深地担忧和沉重的心情。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重点理解下面的句段,
注意划线的词语的含义。   这里的两个“清清楚楚”强调了当时的情景给“我”的印象之深;他“变得那么严肃”,手“半天没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等表情、动作的描写,说明鲁迅先生看到了旧社会的罪恶。这段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劳苦人民的极大同情。 4.交流“关心女佣阿三”重点理解:
她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这里运用对比的方法,体现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 关心劳动人民他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课文最后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 既是对开头照应,又是全文中心句,点明中心作用.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谈《水浒传》救助车夫关心女佣谈“碰壁”关心晚辈敢于斗争关心劳动人民 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爱憎分明爱戴
(果)(因) 一个秃顶的老人刚走进来站了一下,忽然埋下头低声哭了。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已经走出了灵堂,却还把头伸进帷幔里面来,红着眼圈哀求道:“让我再看一下吧,这是最后的一次了。”   灵堂里灯光不够亮。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埋下头鞠躬了。其余的人马上低下头来。有的在第三次鞠躬以后,还留恋地把他们的头频频点着。孩子们的心是最真挚的。他们知道如今失掉一个爱护他们的友人了。
“救救孩子,”我的耳边还仿佛响着那个老人的声音。我所认识的一个杂志社的工友意外地来了。他红着脸在灵堂的一角站了片刻,孩子似地恭恭敬敬行了三个礼,然后悄悄地走开了。  ……           选自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拓展阅读
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埋下头低声哭了起来,其余的孩子马上低下头来小声地抽噎着。
一位拉黄包车的青年人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饱经风霜的脸茫然地望了望前面,又低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三鞠躬,几颗泪珠从他那干涸的眼角滚落下来。
两个老太太埋着头,闭着眼睛,默默地合掌祷告了一会儿,脸上挂满泪痕,继而响起了悲痛的哭声。
我的眼睛是不会受骗的,我的耳朵是不会误听的,像这样的哭声我每天至少要听到很多次,我的眼泪也常常被它引出来。

——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有删改)
著名诗人臧克家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
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作牛马。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倒;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人生追求 忧国忧民,情之所系。鲁迅先生用满腔热忱和无私的行动实践了自己“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追求,完成了那些巨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他的精神,他的情怀是我们人生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指引我们为爱前行,时刻关心他人,共创美好的没来。感悟心语考考你挽(????? ) 枣(????? ) 稿(???? ? )
晚(????? ) 刺(????? ) 搞(???? ? )
?
核(????? ) 漱(????? ) 恍(????? )
咳(????? ) 嗽(????? ) 晃(?? ??? )
详(????? ) 霜(????? ) 悼( )
祥(????? ) 霞(????? ) 绰( )细细看,组组词。1、因悲痛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 )
2、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
笼统接受。??????? (??????? )
3、形容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 (??????? )
4、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 )
5、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
(? ??????)猜猜我是谁。6、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 )
7、去世、死亡;多用于表示对死者的敬意。
(??????? )
8、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 ? (??????? )
9、幽深隐秘;不易理解 。??? (??????? )
继续猜我是谁。饱:1、满足了食量;2、饱满;
  3、足足地,充分;4、满足。饱经风霜(       ) 
饱览(       )
大饱眼福(     )
吃饱了(   )近义词:
爱戴(????? )? 惊异(?? ??? )?

阴暗(???? ? )? 囫囵吞枣(???? ???? )
反义词:
团聚( ????? )? 枯瘦(??? ?? )?

复杂(????? )? 马马虎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