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一册重点知识总结课件(3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一册重点知识总结课件(3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17 10:3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八大行星: 水金地火 木土 天王、海王
(类地行星)(巨行星) (远日行星)
相同点:同向性、近圆形、共面性
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
原因:(1)外部条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处在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2)自身原因:①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②适合生物生存的空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③有液态水:地球自转公转周期适中、日地距离适中产生的适宜的温度
太阳: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释放能量
1、太阳的大气层,是人类能观测到的太阳的部分,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个圈层。肉眼可见的是光球层。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是太阳黑子(在光球层上)和耀斑(色球层上)。
周期:11年
3、太阳活动的影响:
(1)太阳活动引起电离层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3)产生极光
(4)影响气候:太阳黑子活动剧烈的年份,地球上气候异常的概率明显增大
化石: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灰岩—主要形成于浅海环境;页岩—形成于静水环境;玄武岩—火山活动的产物
化石与地层的关系:地层常含有化石,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①根据底层层序规律确定 沉积岩的底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即新岩层覆盖在老岩层之上,形成越早,埋藏越深,即“下老上新”
②根据生物进化规律 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着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着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③根据岩石的接触关系确定 侵入的岩层晚于被侵入的岩层;受岩浆活动高温、高压的影响而变质的岩层晚于相邻的岩层。
总结生物进化的规律。
答案:①从简单到复杂;②从低级到高级;③从水生到陆生;④具有不可逆转性。
矿产形成:前寒武纪铁矿成矿期、古生代后期煤炭成矿期;
中生代煤炭成矿期
1、地球的内部圈层
划分依据: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纵波(P波):速度快,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横波(S波) :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地震发生后,陆地上人们的感觉到的震动方向是:先上下抖动,后左右摇晃
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关系图
岩石圈>地壳
地壳:地表至莫霍界面,平均厚度为17km。陆地33km
地幔顶部有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岩石圈主要由岩石组成,由两部分组成:
⑴地壳
⑵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上地幔的顶部)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生物圈:地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地球特有的圈层,也是最活跃的圈层。
2.北半球中高纬度根据地物的影子:
正午时地物的影子朝向正北。
划分依据:大气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
大气圈的垂直分层
大气的受热过程保温作用
为什么对流层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答: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海拔越高,地面辐射越少。
为什么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而多云的夜晚气温不会太低?
答:白天白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夜晚多云,大气对地面辐射的保温效果好,气温高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解释
答: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全球变暖
燃烧柴草可防霜冻的原因:燃烧柴草产生大量烟雾,大气逆辐射增强,
保温作用增强,
玻璃温室的原理:
太阳辐射能够闯过玻璃进入密封阳台内部,阳台内部的地面或墙壁等吸收太阳
辐射后增温,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外辐射,但红外线不能透过玻璃,因而其能量几乎
都被封闭阳台内的大气所吸收,迅速增温。
气压:③>①>②>④
温度:①>③>②>④
高凸低凹,空地相反
热力环流:原因:地表受热不均
海陆风:白海(白天海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山谷风:白谷
城市风:郊区吹向城市
若分析原因:某地温度高,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水平面上,风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高空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影响;
风向最后与等压线平行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北右南左赤不偏
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近地面摩擦力;
风向最后与等压线斜交
大气水平运动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1)表层水平分布规律及成因:
时空分布 变化规律 成因
同一季节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海水热量来自太阳辐射,夏季或低纬度获得太阳辐射多
同一海区 夏季高于冬季
(2)垂直分布规律
位置 变化规律
总体趋势 随深度增加而递减,层水温一般高
深度差异 1000米以上,随深度变化幅度很大
1000米以下,随深度变化幅度很小
海水温度:
影响因素:洋流、季节、纬度、水深。
海水盐度
分布规律: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赤道和两极)降低,呈“M”分布格局
南纬60°附近海水盐度高于北半球同纬度海域。
因为北纬60 °附近有大面积陆地,河流大量淡水注入海洋,盐都较低。
波罗的海的盐度最低原因: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②以温带海洋气候为主,降水丰富
③四周陆地河流众多,有大量淡水汇入
④海域较为封闭,与高盐度的海水交换少
红海的盐度最高原因:①位于副热带海区,气候炎热,蒸发旺盛;
②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稀少;
③两岸是干燥的沙漠,几乎没有淡水汇入;
④海域较为封闭,与低盐度的海水交换少
影响因素:温度、降水量与蒸发量、海区封闭程度、入海径流、其他(如洋流、结冰等)
海水密度
分布规律:①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升高而增大②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③河口处随河流入海而减小,也可能因为河水裹挟泥沙而增大
影响因素:①盐度越高,密度越大②温度越高,密度越小③压力越大,密度越大
地中海——大西洋之间的密度流
海水等温线中寒暖流的判断方法: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一致。即“凸向即流向”
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中低纬海区,寒流流经的地方多雾。
世界著名渔场多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或者上升流海域
渔场形成的原因: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发生扰动,营养盐类上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衍,为鱼类提供了饵料。
洋流对海洋上泄漏石油的影响:降低原海区的污染程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
水循环过程及环节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水循环地理意义:
①水体处在不断的更新状态 ②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③能量交换
④物质转移 ⑤塑造地表形态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整个水圈。
2、生物圈的作用: (1)影响地表环境的形成和变化;
(2)具有调节和稳定地表环境的作用。
热带雨林气候特征:终年高温,降水丰沛;
植被特点:森林呈深绿色,树种丰富,垂直结构复杂,
有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常见茎花和板根现象。
常绿阔叶林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无明显干季。
植被特点: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垂直结构较简单。
落叶阔叶林气候特征:夏季炎热或温暖,冬季寒冷。
植被特点: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芽,秋冬落叶,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特征: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
植被特点:松、杉为主,树叶针状,抗寒抗旱。
决定某地区植被类型的根本因素是该地区的水分和热量以及两者的配合
热带草原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植被特点:湿季草原葱绿,干季草木枯黄,有的散生折乔木或灌木。
温带草原气候特征:夏季温暖,冬季寒冷,气候干燥。
植被特点:草原夏绿冬枯。
荒漠植被
苔原植被
作用本质:含有的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发育的条件:①岩石的可溶性(最基本条件)②岩石的透水性③水的溶蚀力④水的流动性
喀斯特地貌
分布地区:云贵高原
桂林山水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①气候条件: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降水丰沛 ②岩石条件:石灰岩分布广泛,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可溶性、透水性很好 ③水文条件:地表水和地下水富集,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④生物条件:生物生长旺盛和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质的含量较高 ⑤地形条件:东部、西部、北部地势较高,中部、南部地势较低,漓江谷地自北向南贯穿全境
类型:①地面喀斯特(溶沟、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孤峰)、
②地下喀斯特(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
喀斯特地貌会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1)有利影响:
①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②地下水资源丰富;
③石灰岩层里的化石具有科研价值。
④喀斯特洞穴冬暖夏凉,为居住、防空、储藏等提供了便利
(2)不利影响:
①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② 溶洞和地下暗河发育,带来安全隐患。③ 喀斯特地区下渗严重,地表水缺乏,植被覆盖率低,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
因此,喀斯特地貌区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本着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保持当地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加以开发利用。
分析大窝凼在基建工程在贵州的原因:①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
②场地构造稳定,开挖形成的边坡稳定性好。③喀斯特地质条件雨水易向地下渗透;
④天坑底部多裂隙,排水条件好。
敦煌风成地貌(包含风蚀地貌与风积地貌)
风蚀地貌特点:顶平,身陡
代表: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城堡、风蚀垄、风蚀雅丹等
风蚀地貌成因:风力侵蚀作用形成,①吹蚀作用②磨蚀作用。
风积地貌:风力堆积作用形成。
代表:沙丘、沙垄
考点:① 新月形沙丘:迎风坡缓(等高线稀疏),背风坡陡
②大颗粒沙子先沉积
风沙危害:①破坏建筑物②降低土壤肥力③影响交通建设④影响当地人民生活。
风沙治理:①公路两侧的防护林带②草方格、石方阁、高立式沙障
源头宽浅河谷:发源地地形比较平坦,侧蚀较强,形成宽浅的河谷。
上游山区的“V”形峡谷:地形崎岖,地势落差大,水流大,水流的下蚀作用强
曲流:地势平坦的地区,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不断地侵蚀河岸、
扩展河床,河道弯曲
牛轭湖: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最后自动截弯取直,被废弃的河道形成湖泊
冲积扇:河流流出山谷,水道变宽,河水摆脱侧向约束,泥沙沉积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
从扇顶到扇缘,颗粒由大到小,且中间厚边缘薄
三角洲:河流在入海口时,流速变慢,携带的泥沙在河口沉积,成形三角洲
三角洲地区土壤颗粒较小。
流水作用: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流水堆积作用
土壤
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①成土母质 :物质基础。为土壤形成提供矿物质和无机养分②气候: 动力因素。为土壤提供水分和热量③生物: 决定性因素。为土壤提供有机物④地形 :通过高度、坡度、坡向影响光照、热量、水分⑤时间:土壤发育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⑥人类活动 :改造VS破坏
土壤肥沃程度:草原>森林>荒漠
黑土(肥沃) 东北平原
黄土 华北、黄土高原
红土 东南丘陵
青土、水稻土 东部低洼平原
白土 西部盐碱地
红壤:酸:用熟石灰中和
瘦: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
黏:掺砂
黑土肥沃原因:夏季温暖湿润,草类生长旺盛,冬季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满,积累多。
土壤的改良措施主要有:(1)轮作换茬;(2)土壤消毒:药剂、日光法(3)改良土壤质地(4)以水排盐;(5)科学施肥;(6)作物:种植绿肥作物、种植耐盐碱作物。
土壤保护的措施主要有:(1)科学地进行污水灌溉(2)合理使用农药(3)合理施用化肥,;(4)施用化学改良剂。
①低脊高谷
②山脊:分水岭
③山谷:有河流
④在陡崖处可能形成 瀑布景观;
⑤(n-1)d≤陡崖高度<(n+1)d
⑥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⑦交通线的选址:建在坡度和缓的地区,最好在同一等高线
自然灾害
定义:因自然异常或者快速变化, 造成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社会失稳、 资源环境破坏的现象或事件。人类活动也会触发或者诱发自然灾害 。常见的有:地震、洪涝、干旱、风暴潮、火山爆发、滑坡、风雹、泥石流
我国灾害分布是东少西多,但总体灾情却是东重西轻,这是什么原因?
答: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城市集中,经济发达,为资产密集区,所以发生灾害时造成的灾情要更严重。
地震:最常见的是构造地震
①震级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②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③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④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⑤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世界地震带:①环太平洋地震带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③大洋中脊地震带
中国地震带:①台湾与福建沿海地震带②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震带
③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震带 ④新疆地区盆地边缘地震带
我国地震灾害的分布有何特点?分布不均匀,范围广,东少西多。
地震的危害:
(1)直接灾害破坏:①人员伤亡;②财产损失;③建筑物与构筑物的
破坏;④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滑坡、泥石流等)。
(2)次生危害:①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
②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持续时间往往长久。
措施:健全法规;制定方案;开展教育;建立系统;
增强意识;学习自救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试分析东部地区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灾害较频繁的原因:
(1)东部季风区降水多,暴雨集中;
(2)东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3)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围湖造田、滥伐森林,阻塞河湖水库,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等。
洪涝灾害
危害:(1)直接危害:①淹没农田、聚落等②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
③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
(2)次生危害: ①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②洪涝过后易发疫情
防避措施:兴建水库;退耕还湖;疏浚河道 ;修筑堤坝;开辟分洪区
健全法规;制定方案;开展教育;建立系统;
增强意识;学习自救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