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四章1.牛顿第一定律核心题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多选题
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B.没有力的推动物体是不可能运动的,所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力作用
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惯性就越大
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力停止作用后,物体的运动就不能维持
3.关于古代先贤们对力与运动关系的探究史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根据直接经验得出物体的运动需要有力来维持
B.伽利略认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C.笛卡尔认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D.牛顿提出了惯性定律,用实验直接验证了不受力的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二、单选题
4.如图,在向右匀速行驶的车上,一小球吊在车厢顶上,车底板上的A点在小球的正下方.若小球上面的细绳被烧断,小球将落在( )
A.A点
B.A点的右侧
C.A点的左侧
D.无法确定
5.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且摩擦力的方向和它们的弹力方向垂直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
C.在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可以存在静摩擦力,且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任意角度
D.两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和它们间的压力一定成正比
6.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C.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D.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7.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的过程中,不但成功地找出了落体运动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开辟了一条物理学的研究之路,创造了一套科学方法,给出了科学研究的几个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包括以下几点,如图所示,其中空白处对应的研究要素是
A.提出假设 B.实验检验 C.数学推理 D.得出结论
8.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B.物体只有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运动速度大时惯性大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9.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人一个向前的力,这力使他向前运动
B.人跳起时,车厢对人有一个向前的摩擦力,这力使人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下落后必定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
D.人跳起后,在水平方向人和车水平速度始终相同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使用图甲斜面进行实验,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
B.图乙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足球发生了形变
C.图丙中,平衡车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图丁中,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来是由于惯性
1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某位科学家开创了理想实验的科学方法,并用这种方法研究了力和运动的关系,这位科学家是( )
A.牛顿 B.笛卡尔 C.伽利略 D.亚里士多德
1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惯性只有它在地球上的
B.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大速度,从而增大惯性
C.在宇宙飞船内,由于物体完全失重,所以物体的惯性消失
D.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惯性与速度及物体的受力情况无关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B.在一根长为0.2m的直导线中通入2A的电流将导线放在匀强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为0.2N,则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能是0.8T
C.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得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开创了物理史实验加合理外推的先河
D.比值定义法是物理学中定义物理量的一种常用方法,电流强度I的定义式是
14.如图所示,冰壶在冰面运动时,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我们可以说冰壶有较强的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这里所指的“本领”是冰壶的惯性,则冰壶的惯性大小取决于( )
A.冰壶的速度
B.冰壶的加速度
C.冰壶的质量
D.冰壶受到的合外力
三、解答题
15.在路上奔跑的人被绊倒时总是向前趴着倒下,而慢走的人在滑倒时多是向后仰着摔倒,如图所示,试分析其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CD
【详解】
A.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物体总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故A正确;
B.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错误;
C.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加速度为零,故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C正确;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ACD。
2.AC
【详解】
A.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A正确;
B.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B错误;
C.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正确;
D.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错误;
故选AC。
3.ABC
【详解】
A.亚里士多德根据现实经验得出的结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故A正确;
B.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伽利略斜面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故B正确;
C.笛卡尔认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故C正确;
D.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故D错误。
故选ABC。
4.A
【详解】
小球上面的细绳被烧断时,因为小球具有惯性,与火车一起向前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所以小球将落在A点,故A正确.
5.D
【详解】
A.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且摩擦力的方向和它们的弹力方向垂直,故A正确;
B.滑动摩擦力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其方向与不一定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比如物体轻轻放在水平传送带上时,滑动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推动物体运动,但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其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故B正确;
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与相接触的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但两物体可能是运动的,在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可以存在静摩擦力;静摩擦力要求两个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与它们的运动的方向无关,则其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任意角度,故C正确;
D.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成正比,而静摩擦力与压力不一定成正比,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项,故选D。
6.A
【详解】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力时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
B、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符合事实.故B正确.
C、伽利略“理想实验”得出结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即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故C正确.
D、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符合事实.故D正确.
故选A
7.B
【详解】
提出的问题在逻辑推理后要经过试验检验才可以被世人接受,才有说服力,故B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B
8.D
【详解】
因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会因为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与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都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此A、B、C选项均错误.正确选项为D.
9.D
【详解】
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是因为在起跳前,人与车相对静止,而人具有惯性,起跳后,人与车水平方向仍具有相同的水平速度,所以仍落回原处.ABC错误D正确.
10.D
【详解】
A.伽利略使用图甲斜面实验中得到的结论外推到斜面倾角为的情形,从而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根据弹力的概念知图乙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形变,故B错误;
C.图丙中,平衡车的重力加上人的重力才等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所以平衡车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根据惯性的概念可知图丁中,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来是由于惯性,故D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
伽利略运用理想实验的科学方法,向人们阐述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选C
12.D
【分析】
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惯性与速度及物体的受力情况无关,据此判断各选项.
【详解】
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质量和在地球上的质量相同,则惯性不变,选项A错误;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大速度,因质量不变,则惯性是不变的,选项B错误;在宇宙飞船内,虽然物体完全失重,但是由于物体的质量不变,所以物体的惯性不变,选项C错误;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惯性与速度及物体的受力情况无关,选项D正确;故选D.
13.B
【解析】
【详解】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故A错误;
B.长为0.2m的直导线中通入2A的电流,将导线放在匀强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为0.2N,故有
因为
故可得,即大小可能是0.8T,故B正确;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是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的研究基础上得到的牛顿第一定律,故C错误;
D.比值定义法是物理学中定义物理量的一种常用方法,电流强度I的定义式是
故D错误。
故选B。
14.C
【详解】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而质量却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故惯性的大小取决于冰壶的质量;故C正确,ABD错误.
15.见解析
【详解】
路上奔跑的人被绊倒时,首先是人的脚由于受力而停止向前运动,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要前进,所以人总是向前趴着倒下.慢走的人,由于踏上光滑地面时,脚所受阻力突然减小,脚的速度加快,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将维持原来较慢的速度,所以人将向后仰倒.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