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三章1第1课时重力、弹力的理解分层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多选题
1.有关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有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B.两个运动的物体间所存在静摩擦力方向,跟运动方向要么相同要么相反
C.摩擦力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D.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2.一个物体所受重力在下列哪些情况下要发生变化( )
A.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 B.把它送到月球上去
C.把它放到水里 D.把它竖直向上抛出
3.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存在时,一定有弹力存在
B.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间的弹力大小成正比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D.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一定垂直
4.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物体越重其重心位置越低
C.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质量分布有关
5.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
C.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滑动摩擦力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二、单选题
6.关于力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A.受到静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
B.只有互相接触的物体之间才存在相互作用力
C.力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计算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D.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7.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所以方向指向地心
B.把同一重物从广州移到北京,重力大小不变
C.“重心”的提出,体现的是等效的思想
D.有规则形状的物体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
8.体育课上一学生在水平篮球场上拍篮球,如图所示,在篮球与地面作用时,地面给篮球的弹力的方向为
A.竖直向上 B.斜右上 C.斜左上 D.竖直向下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B.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在其几何中心
10.对有关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当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该物体的重力
C.运动的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
D.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也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11.对于重心和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B.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C.重心可能在物体的外部
D.在地球上任何位置,同一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都相同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B.静摩擦力和压力成正比
C.所有弹力的产生都伴随着形变
D.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13.以下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C.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D.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用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推力,是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电灯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15.关于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向下的
B.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小球,靠在一起但并不相互挤压,两球之间不存在弹力
C.两物体间如果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就一定存在摩擦力
D.根据公式μ=可知,动摩擦因数 跟滑动摩擦力Ff成正比,跟支持力FN成反比
16.如图所示,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关于小球受力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到重力和绳的拉力
B.小球受到重力,绳的拉力和斜面的弹力
C.小球受到重力和斜面的弹力
D.小球只受重力的作用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物体的重力总是垂直接触面向下的
C.物体运动时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受到的重力
D.同一物体在地球两极处所受到的重力比在赤道处所受到的重力大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手压弹簧,手先给弹簧一个作用,弹簧压缩后再反过来给手一个作用
B.运动员将垒球拋出后,垒球的运动状态仍在变化,垒球仍为受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不是运动员
C.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本身可能不受力的作用
D.“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
19.下列关于物体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的受力物体是地球
B.物体重力大小与其质量无关
C.某物体在同一位置时,所受重力与静止还是运动无关,重力大小是相同的
D.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20.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B.重力的方向总是跟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
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D.重力的方向总是跟支持面对重物的支持力方向相反
三、作图题
21.如图所示,某人在A点用与水平方向成45°、大小为60N的力斜向左上方拉小车,请作出该力的图示。
22.画出物体A的A所受力的示意图__________.图(1)~(3)中物体静止,接触面光滑,(4)是物体A以初速度v冲上光滑的斜面.
23.一个铁球在空中飞行,所受重力为120N,试画出重力的图示和示意图,并说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4.画出图中物体A,B所受的力,其中球面和竖直墙面是光滑的,其他接触面粗糙。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D
【详解】
A.静摩擦力是两物体存在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的,但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如人走路时受到的摩擦力即为静摩擦力,故A错误;
B.静摩擦力要求两个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与它们的运动的方向无关,则其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任意角度,故B错误;
C.例如人走路时,摩擦力为动力,推动物体运动时,摩擦力是阻力,故C正确;
D.推着木箱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地面是静止的,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故D正确。
故选CD。
2.AB
【详解】
解:A、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大,故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时,重力增大; 故A正确;
B、月球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面上的六分之一,故送到月球上后重力减小; 故B正确;
C、把它放到水里不会影响物体的重力;故C错误;
D、把它竖直向上抛出,高度变化不会太大,一般认为重力不变; 故D错误;
故选AB.
考点:重力.
分析: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其大小与高度和纬度有关.
点评:本题考查重力的大小,要注意明确重力加速度与物体所处的纬度和高度有关,但一般在地球表面上认为重力是不变的.
3.AD
【详解】
A.有弹力是产生摩擦力的前提条件,则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故A正确;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间的弹力成正比,而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无关,故B错误;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而与运动方向可能相反也可能相同,故C错误;
D.弹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因而摩擦力的方向与弹力方向一定垂直,故D正确。
故选AD。
4.CD
【分析】
由题可知本题考查重心的理解。
【详解】
ACD.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物体的形状有关,其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之外,与物体所放的位置及运动状态无关,则A错误,CD正确;
D.物体越重其重心位置可能越高,所以B错误。
故选CD。
5.ABD
【详解】
AC.对地静止的物体若相对于和它接触的其他物体发生了相对运动,则也可能用滑动摩擦力;故A正确C错误;
B.运动的物体若相对于和它接触的物体是静止的,它也可以受静摩擦力;故B正确;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故D正确;
故选ABD。
6.B
【详解】
货物在传送带上,相对传送带静止,向高处运动时,货物受静摩擦力但不静止,故A说法正确;两个物体之间有相互作用,它们不一定相互接触,如地球与太阳之间的万有引力,故B说法错误;力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计算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故C说法正确;弹力是施力物体发生形变对受力物体的力,则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D说法正确.所以选B.
7.C
【详解】
A.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故A错误;
B.由于重力加速度g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把同一重物从广州移到北京,重力变大,故B错误;
C.一个物体上各个部分都受到重力,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即重心,故C正确;
D.重心的位置不仅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所以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不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故D错误。
故选C。
8.A
【详解】
试题分析:支持力是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物.所以地面给篮球的弹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A正确.
考点:考查了弹力方向的判断
【名师点睛】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有三种:压力、支持力和拉力,压力和支持力与接触面,轻绳的拉力沿着绳子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9.B
【详解】
A.两个物体接触并挤压才会产生弹力,故A错误。
BC.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B正确,C错误。
D.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能与几何中心重合,故D错误。
10.D
【详解】
A.物体的重力是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方向竖直向下;故A错误;
B.弹力产生于两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物体之间,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当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该物体的重力,但两者性质不同.故B错误;
C.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运动的物体可能受静摩擦力的作用,比如在倾斜传送带上运送的货物受静摩擦力,故C错误;
D.滑动摩擦力一定产生于两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且方向一定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也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
A.重力是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产生,但是重力并不是引力,A错误;
BC.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既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B错误,C正确;
D.重力加速度在地球各处随着纬度和高度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同一物体在地球不同的位置重力大小可能不同,D错误。
故选C。
12.C
【详解】
A.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合力可能大于分力,也可能小于分力,或等于分力,故A错误;
B.依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f=μFN可知,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而静摩擦力由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决定,与正压力不成正比,故B错误;
C.根据弹力产生条件: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故C正确;
D.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之外,比如均匀的圆环,重心在圆环之外,故D错误。
故选C。
13.A
【详解】
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
B.力的作用效果之一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B正确;
C.力就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故C正确;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14.B
【详解】
AB.木块和桌面相互作用,都会发生微小的形变.桌面发生微小形变对木块有向上的弹力即支持力;木块由于发生微小形变对桌面有向下的弹力即压力,故A错误,B正确;
C.用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推力,是由细竹竿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C错误;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是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D错误。
故选B。
15.B
【详解】
A.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是垂直于接触面向下,故A错误;
B.不相互挤压,没有形变,所以没有弹力,故B正确;
C.两物体间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是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故C错误;
D.动摩擦因数 只跟相互接触的接触面以及材质有关,与Ff,FN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16.A
【详解】
因为绳子拉紧,所以小球只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作用,A正确,也可以假设斜面对小球有力的作用,则小球受到重力,绳子的拉力,和垂直斜面方向向上的支持力,则三个力的合力在水平向右方向肯定有分量,故小球不会保持静止状态,所以假设不成立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了受力分析,注意题中的绳子的状态,
试题点评:抓住绳子的状态是关键,本题易错选B,就是因为没有把握好绳子的状态
17.D
【详解】
A.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并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故A错误;
B.物体的重力总是竖直向下的,故B错误;
C.物体运动时受到的重力等于它静止时受到的重力,故C错误;
D.同一物体在地球两极处所受到的重力比在赤道处所受到的重力大,故D正确。
故选D。
18.B
【解析】
A、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同时发生的,不存在先后,故A错误;
B、垒球抛出后受重力,施力物体为地球,故B正确;
C、施力物体本身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C错误;
D、一个力对应两个物体,分别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施力物体是风,故选项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力的概念,要注意明确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一定同时出现两个力,并且两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9.C
【详解】
试题分析:A、重力是指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故A错误;B、根据G=mg,物体重力大小与其质量成正比,故B错误;C、根据G=mg,某物体在同一位置时,所受重力与静止还是运动无关,重力大小是相同的,故C正确;D、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与质量分布情况和形状有关,不一定在几何中心,故D错误.
考点:重力的概念.
20.C
【详解】
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或者说垂直于当地的水平面,不一定垂直物体所在处的地面,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1.
【详解】
确定标度为,在拉力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力的示意图如下
22.图见解析;
【详解】
图1中,球受重力、绳子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如图所示:图2中,球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左侧接触点的支持力和上面球的压力,如图所示;图3中,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如图所示;图4中,物体受重力、垂直于斜面的支持力,如图所示;
【点睛】
对物体受力分析,通常按照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可以结合力的性质、作用效果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
23.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铁球。
【详解】
①选定标度(用一条线段表示30N的力)
②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的长度,该力需要四段线段表示,并在线段上加刻度。
③在线段的一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铁球。
注意:不能用不同标度画同一物体所受的不同的力。选择标度应根据力的大小合理设计。一般情况下,线段应取段,不宜太多,太多了图不清晰;也不可太少,不能少于2段。
【点睛】
力的示意图:不需要画出力的标度,只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图。注意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不同,力的图示要求严格,而力的示意图着重于力的方向,不要求作出标度。
24.如答图1~8所示。
答图1
答图2
答图3
答图4
答图5
答图6
答图7
答图8
【详解】
图1中,A受到重力G、球体对其的支持力FN1、地面对其的支持力FN2以及地面对其的摩擦力Ff,其中G竖直向下,FN1垂直于球体与A的接触面斜向右上,FN2垂直于地面竖直向上,Ff沿地面向左,如答图1所示。
答图1
图2中,A受到重力G、绳子的拉力FT以及球体对其的支持力FN,其中G竖直向下,FT沿绳子斜向左上,FN沿两球体中心连线斜向右上,如答图2所示。
答图2
图3中,A受到重力G、斜墙对其的支持力FN1以及墙角对其的支持力FN2,其中G竖直向下,FN1垂直于斜墙面斜向左上,FN2沿A的中心与墙角连线斜向右上,如答图3所示。
答图3
图4中,A受到重力G、容器侧壁对其的支持力FN1以及另一个球体对其的支持力FN2,其中G竖直向下,FN1垂直于容器侧壁向左,FN2沿两球体中心连线斜向右上,如答图4所示。
答图4
图5中,A受到重力G、地面对其的摩擦力Ff、地面对其的支持力FN以及绳子的拉力FT,其中G竖直向下,FN垂直于地面向上,FT沿绳子斜向左上,Ff沿地面向右,如答图5所示。
答图5
图6中,A受到重力G、墙壁对其的支持力FN以及绳子对其的拉力FT,其中G竖直向下,FT沿绳子斜向左上,FN垂直于墙壁向右,如答图6所示。
答图6
图7中,A受到重力G、斜面对其的支持力FN1以及墙壁对其的支持力FN2,其中G竖直向下,FN1垂直于斜面斜向左上,FN2垂直于墙壁向右,如答图7所示。
答图7
图8中,A受到重力GA、B对其的摩擦力FfA以及B对其的支持力FNA,其中GA竖直向下,FfA沿A、B接触面斜向上,FNA垂直于A、B接触面斜向右上;B受重力GB、A对其的摩擦力Ff1B、A对其的压力F压、墙壁对其的支持力FN1B、地面对其的支持力FN2B以及地面对其的摩擦力Ff2B,其中GB竖直向下,Ff1B沿A、B接触面斜向右下,F压垂直于A、B接触面斜向左下,FN1B垂直于墙壁竖直向右,FN2B垂直于地面向上,Ff2B沿地面向左。如答图8所示。
答图8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