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四章4力学单位制分层训练
一、多选题
1.下列物理学公式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压强,为密度)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压强,为密度)
C.爱因斯坦提出的质量与速度关系(为静止质量,为光速,为物体速度)
D.爱因斯坦提出的时间与速度关系(为静止时间,为光速,为物体速度)
2.下列所涉及的物理量的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kg B.N C.s D.m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s、m/s2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
B.N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C.在力学范围内,长度、质量、时间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基本量
D.降落伞受到的阻力为(ρ为空气密度、s为迎风面积、v为相对空气速度),可推知系数c是没有单位的
4.在运动学中,我们可以把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称为“加加速度”。关于“加加速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像即a-t图像中,斜率表示“加加速度”,图像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加速度的变化量
B.“加加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一定增大
C.“加加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一定减小
D.“加加速度”的单位应该为m/s3
二、单选题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千克、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B.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已有实验基础上进行合理外推而来的,属于理想实验,是不能直接用实验来验证的
C.伽利略通过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亚里士多德的理想斜面实验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6.已知物理量λ的单位为“m”、物理量v的单位为“m/s”、物理量f的单位为“s-1”,则由这三个物理量组成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v= B.v=λf C.f=vλ D.λ=vf
7.某一个物理量X的表达式为,其中是角速度,V是体积,G是万有引力常量,根据以上信息,请你判断( )
A.物理量X是密度
B.物理量X是质量
C.物理量X的国际单位是导出单位
D.物理量X与加速度a和时间t的乘积是同一个物理量
8.下列物理量的单位中,属于能量单位的是( )
A. B. C. D.
9.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千克 B.牛顿 C.焦耳 D.米每秒
10.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
A.N B.kg C.km D.m/s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力学的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质量的单位、位移的单位选定为基本单位
B.牛、千克米每二次方秒都属于力的单位
C.若长度单位用厘米,时间单位用秒,重力加速度g的值等于98 cm/s2
D.在力学计算中,如无特殊说明,所有涉及物理量的单位可用任何单位制中的单位
12.同学们学过的测量仪器主要有:刻度尺、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汽车速度计、测力计、量筒等,在下列各组仪器中,都可以用来测量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的是
A.刻度尺、天平、秒表 B.刻度尺、测力计、汽车速度计
C.刻度尺测力计、打点计时器 D.量筒、天平、秒表
13.如图所示的实验仪器测量的物理量的国际单位是( )
A.N B.m C.s D.kg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长度是基本物理量,其单位m、、都是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B.力学中的三个基本物理量是长度、质量、时间,物理学中所有的物理量都有单位
C.根据单位制运算, (指角速度,R指半径)的单位是
D.小明在计算中解得位移,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可能是正确的
15.在国际单位制中,某物体运动时间可以表示为,其中表示重力加速度,表示长度,、为常数,根据力学单位制,下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16.在以下几个物理量的单位中,属于基本单位的是( )
A.N B.m/s C.m/s2 D.m
三、解答题
17.自然界中某量D的变化可以记为,发生这个变化所用的时间间隔可以记为;当极小时,就是这个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简称变化率。
(1)根据变化率的定义写出速度的定义式,并说明速度是哪个量对时间的变化率;
(2)根据变化率的定义写出加速度的定义式,并说明加速度是哪个量对时间的变化率。
18.如图所示,隧道是高速公路上的特殊路段也是事故多发路段之一.某日,一轿车A因故恰停在隧道内离隧道入口d="50" m的位置.此时另一轿车B正以v0="90" km/h的速度匀速向隧道口驶来,轿车B的驾驶员在进入隧道口时,才发现停在正前方的轿车A并立即采取制动措施.假设该驾驶员反应时间t1="0.57" s,轿车制动系统响应 (开始踏下制动踏板到实际制动) 时间t2="0.03" s,轿车制动时制动力恒为自身重力的0.75倍,假设运动方向不发生变化,g取10 m/s2.
(1)试通过计算说明该轿车B会不会与停在前面的轿车A相撞
(2)若会相撞,那么撞前瞬间轿车B速度大小为多少 若不会相撞,那么停止时与轿车A的距离为多少?
19.在解一道计算结果由字母来表示的应用题时,某同学解得位移为,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是否正确。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D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A中的单位是:,故选项A错误;同理可知选项B正确;在C中有单位,故的单位不是质量,选项C错误;选项D中无单位,故的单位是时间,故选项D正确;故选BD.
考点:物理量的量纲.
2.ACD
【解析】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kg、s、m;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的是N,选ACD.
3.ACD
【详解】
A.m/s、m/s2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A正确;
B.N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B错误;
C.在力学范围内,长度、质量、时间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基本量,C正确;
D.由得单位为
解得,系数c没有单位,D正确。
故选ACD。
4.ABC
【详解】
A.在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像即a-t图像中,斜率表示“加加速度”,根据 v=at可知,图像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选项A错误,符合题意;
B.“加加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时,加速度一定增加,但是速度不一定增大,选项B错误,符合题意;
C.“加加速度”减小时,若“加加速度”与加速度同向,则加速度增加,选项C错误,符合题意;
D.“加加速度”的单位应该为,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5.B
【详解】
A.千克、米、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基本单位,牛顿是导出单位,故A错误;
B.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已有实验基础上进行合理外推而来的,属于理想实验,是不能直接用实验来验证的,故B正确;
C.伽利略通过实验和逻辑推理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错误;
D.伽利略设想的理想斜面实验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故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
根据v=,知,=m s≠m/s.故A错误.根据v=λf,知m s-1=m/s.故B正确.根据f=vλ,知ms-1 m=m2/s≠s-1.故C错误.根据λ=vf,知ms-1 s-1=m/s2≠m.故D错误.故选B.
7.B
【详解】
AB.表达式中,角速度ω单位为s-1,V的单位m3,G的单位是N m2 kg-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1N=1kg m s-2,故X的单位为
即X表示的是质量,故A错误,B正确;
C.物理量X的国际单位是kg,是基本单位,故C错误;
D.加速度a和时间t的乘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v,物理量X表示质量,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8.B
【详解】
KW是功率的单位,eV是利用W=Uq得到的能量单位,是利用q=It得到的电量单位,是利用得到的电场强度单位。
故选B。
9.A
【详解】
在力学单位制中,只有质量千克、长度米、时间三个基本单位,其余皆为导出单位 故A对,BCD错;故选A.
10.B
【详解】
Kg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N、km和m/s都是导出单位;故选B.
11.B
【详解】
A.在力学的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质量的单位、长度的单位选定为基本单位,故A错误;
B.牛、千克米每二次方秒都属于力的单位,故B正确;
C.若长度单位用厘米,时间单位用秒,重力加速度g的值等于
故C错误;
D.在力学计算中,如无特殊说明,所有涉及的物理量的单位都应取国际单位,故D错误。
故选B。
12.A
【详解】
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长度是用刻度尺来测量的,质量是用天平来测量的,时间是用秒表来测量的,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根据物理量来确定测量的仪器即可.
13.C
【详解】
该仪器是打点计时器,是计时仪器,所测量的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s。
故选C。
14.C
【详解】
A.长度是基本物理量,其单位中只有m是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故A错误;
B.物理学中并不是所有的物理量都有单位,如动摩擦因数没有单位,故B错误;
C.角速度单位为,R指半径其单位为m,则的单位是,故C正确;
D.力的单位为N,质量的单位为kg,时间的单位为s,则的单位为
该单位不是长度的单位,故该结果必然是错误的,故D错误。
故选C。
15.B
【详解】
根据则有:
可得:
,
A.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与分析相符,故B正确;
C.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16.D
【详解】
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他们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分别为米、千克、秒、开尔文、安培、坎德拉、摩尔。
N、m/s、m/s2分别是力、速度、加速度的单位,都是导出单位;只有m是长度的单位,是基本单位;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7.见解析
【详解】
(1)根据变化率的定义可得速度的定义式为
即速度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
(2)根据变化率的定义可得加速度的定义式
即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18.(1)会;(2)10m/s
【详解】
试题分析:(1)轿车B在实际制动前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其发生的位移为s1,由题意可知
s1=v0(t1+t2) 得 s1="15" m
实际制动后,f=0.75mg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a 得 a="7.5" m/s2
设轿车B速度减为0时发生的位移为s2,有v02=2as2 代入数据得s2=41.7m
而轿车A离洞口的距离为d="50" m 因s1 +s2>d,所以轿车B会与停在前面的轿车A相撞
(2)设相撞前的速度为v,则有v2=v02-2a(d-s1),解得v=10m/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9.不正确
【详解】
解:在位移为的算式中,等号的左边位移s的单位是m,等号右边的力F的单位是N,质量m的单位是kg,时间t的单位是s,由1N=1kg m/s2可知,等号右边单位是
由此可知算式等号左、右两边的单位不同,等式不成立,结果不正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