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3节牛顿第三定律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3节牛顿第三定律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17 15:0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3节牛顿第三定律同步检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多选题
1.图示为农村基建中工人用砖夹搬运砖块的示意图。若工人搬运四块形状相同且重力均为的砖,当砖处于竖直静止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砖3对砖2的摩擦力为零
B.砖2对砖1的摩擦力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上
C.若砖夹对砖的水平压力增大,则四块砖对砖夹的摩擦力不变
D.若砖夹对砖的水平压力增大,则砖3对砖4的摩擦力增大
2.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起向右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受到3个力作用 B.A受到2个力作用
C.B受到3个力作用 D.B受到2个力作用
3.某同学重力为G,准备做引体向上运动,图中是他初态的抓杠姿势,两手臂对称,其夹角为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当时,该同学单手对杠的拉力大小为
B.当时,该同学单手对杠的拉力大小为G
C.当θ增大,手臂受到的拉力增大
D.当θ增大,手臂受到的拉力减小
4.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桌面受到的压力实际就是书的重力
B.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桌面形变形成的
D.桌面对书产生支持力的同时,书对桌面产生压力
5.物体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 则( )
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同一个力,性质相同
B.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桌面发生形变产生的
二、单选题
6.如图所示,用绳子的一端系住一个物体绕过定滑轮,绳的另一端分别在位置1、2、3时,绳的拉力分别为、、,绳对滑轮的压力分别为、、.假定物体始终保持静止,不计一切摩擦.则
A.,
B.,
C.,
D.,
7.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踩压跳板使跳板弯曲到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
B.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
D.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
8.如图所示,跳高是田径运动的田赛项目之一,是一种由助跑、单脚起跳、越过横杆、落地等动作组成,以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来计算成绩的比赛项目。跳高是运动员征服高度的运动项目,是人类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象征。若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跳高过程中各阶段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从地面单脚起跳是由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
B.运动员上升阶段处于超重状态
C.相同质量的运动员跳得越高说明惯性越大
D.运动员落地后受到的弹力是由于地面的形变产生的
9.如图所示,倾角θ=37o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M=1.5kg的物块受平行于斜面向上的轻质橡皮筋拉力F=9N作用,平行于斜面的轻绳一端固定在物块M上,另一端跨过光滑定滑轮连接A、B两个小物块,物块M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mA=0.2kg,mB=0.4kg,g取10m/s2.则剪断A、B间轻绳后,关于物块M受到的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sin37o=0.6)
A.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4N
B.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N
C.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7N
D.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为2N
10.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8N,F2=1N,若撤去F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
A.7N,方向向左 B.7N,方向向右
C.1N,方向向左 D.1N,方向向右
1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放置于水平面上的木板上滑行,木板静止,木块与木板、木板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和,木板的质量为2m,则木板所受桌面给的摩擦力大小为:
A. B. C. D.
12.在某次游戏中,两位同学对面站立、手掌相对并用力推对方,关于这两个人的推力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力气大的一方给对方的推力大于对方给他的推力
B.由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的,所以谁也推不动对方
C.两人的推力同时出现,同时增大,同时消失
D.两人的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是一对平衡力
13.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C.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等于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桌面的压力
14.一个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G,当用力F竖直向下压它时,它对地面的压力等于(  )
A.G
B.F
C.G-F
D.G+F
15.如图所示,相同的物体A和B上下叠放在一起,B的下端放在水平地面上,A的上端用竖直绳子拴在天花板上,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A、B受到力的个数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物体A可能受到2个力作用
B.物体A可能受到3个力作用
C.物体B可能受到4个力作用
D.物体B可能受到5个力作用
16.一根原长为10cm的弹簧,劲度系数是k=103N/m,在弹簧两端有两人各用的水平力拉弹簧,静止时弹簧的长度为( )
A.12 cm B.10 cm C.14 cm D.6 cm
17.如图所示,小车A上放一木块B,且A、B相对静止,当小车做匀速运动时,对B物体受力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重力、支持力、压力
B.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
D.重力、支持力、压力
18.如图,质量为70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匀速拉升20kg的材料,忽略绳子的质量及与定滑轮的摩擦,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取10m/s2)(  )
A.300N B.500N C.700N D.900N
19.如图所示,小孩轻推置于水平地面的箱子,但他没有推动。则箱子受到的力的个数为(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20.如图所示,一斜面ABCD倾角为=30°,斜面上放置一物块,开始处于静止。现对物块施加一平行于斜面顶边AB的水平推力F,物块恰好可以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得它运动的路径EF跟斜面顶边AB间的夹角为=60°,则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B. C. D.
21.“电动平衡车”是非常受年轻人欢迎的一种代步工具。人通过身体的前倾或后仰来控制“电动平衡车”加速或减速。如图,当人笔直站在“电动平衡车”上,在某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前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电动平衡车”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对“电动平衡车”的压力和地面对“电动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对“电动平衡车”的压力和“电动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人对“电动平衡车”的压力是由于“电动平衡车”发生了弹性形变
22.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体A、B通过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开始时B放在地面上,A、B均处于静止状态,现通过细绳将A向上拉起,当B刚要离开地面时,A上升的距离为L,假设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则(  )
A. B.
C. D.
三、解答题
23.一个滑雪的人,质量,以的初速度沿倾角山坡匀加速滑下,在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取)。
(1)作出滑雪人的受力图;
(2)求滑雪人的加速度;
24.如图甲中木箱点,用与水平方向成角斜向右上方的的力拉木箱;在图乙中木块的点,用与竖直方向成角斜向左上方的的力把木块抵在墙壁上,试作出甲、乙两图中所给力的图示,并作出图丙中电灯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AC
【解析】
【详解】
A.以四块砖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和对称性可知,左、右砖夹对四块砖整体的摩擦力大小均为2G,对砖1和砖2整体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受到2G的重力和大小为2G、方向竖直向上的摩擦力而平衡,则砖3对砖2的摩擦力为零,故A正确;
B.对砖1受力分析,受到大小为G的重力,左侧砖夹竖直向上、大小为2G的摩擦力,则砖2对砖1的摩擦力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B错误;
C.工人对砖夹的力增大,砖夹对砖的水平压力增大,砖夹对四块砖的摩擦力与四块砖的重力平衡,即大小为4G,与水平压力无关,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四块砖对砖夹的摩擦力也为4G与水平压力无关,故C正确;
D.砖3对砖4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G,与水平压力无关,故D错误。
故选AC。
2.AD
【解析】
【详解】
CD.A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对B受力分析可知,只受到重力和A对B的支持力,没有A对B的摩擦力,故A只受两个力而平衡,C错误,D正确;
AB.因A对B无摩擦力,故A受到重力,B对A的压力,地面的支持力,共三个力而平衡,A正确,B错误。
故选AD。
3.BC
【解析】
【详解】
该同学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平衡条件
当时,代入可得
A错误;
当时,代入可得
B正确;
而且当θ增大, 的余弦值减小,因此手臂受到的拉力增大
C正确,D错误。
故选BC。
4.BD
【解析】
【详解】
A.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书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弹力,而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二者不是同一个力,故A错误;
B.“书”受到支持力和重力保持静止,二者平衡,故B正确;
C.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书的形变而产生的;故C错;
D.压力与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具有同时性.故D对
故选BD.
5.B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而与物体受到的重力不是同一个力,性质也不相同,选项A错误;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B正确; 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是一对平衡力,选项C正确;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选项D错误;故选BC.
考点:弹力;平衡力和作用反作用力.
6.D
【解析】
【分析】
考查物体共点力平衡条件、力的合成法则及牛顿第三定律.
【详解】
由题意知,不计滑轮重力和一切摩擦,滑轮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设重物的拉力大小为,
绳的拉力,滑轮对绳的支持力,这三个力平衡,则三力合力为零.因不计一切摩擦,
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又是定滑轮,所以绳上张力处处都相等,则有,又因绳三次的拉力方向不同,根据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次拉力、、分别与重物拉力的合力大小不相等,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有,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共点力平衡条件及力的合成法则.
7.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当跳水运动员踩压跳板使跳板弯曲到最低点时,开始向上运动,加速度向上,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A错误;由于跳板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从而对运动员产生支持力,B正确;跳板受到压力是由于运动员的脚发生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而对跳板施加的力,C错误;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彼此两个物体上选项D错误.
考点:弹力 牛顿第三定律
8.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从地面单脚起跳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等于人对地面的压力, A错误;
B.运动员上升阶段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 B错误;
C.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相等,惯性相等, C错误;
D.运动员落地后受到的弹力是由于地面的形变产生的, D正确。
故选D。
9.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开始时物体M受静摩擦力作用,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上;剪断A、B间轻绳后,假设M仍静止,则此时M所受的静摩擦力为:,因为2N<6N,故可知物体M仍然处于静止状态,故选项D正确.
考点:物体的平衡;静摩擦力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物体的平衡问题及静摩擦力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讨论剪断细绳前后的静摩擦力变化情况;此题采用的是假设的方法,即假设剪断细线后物体仍静止,求解静摩擦力,和剪断前时的静摩擦力比较即可得出假设是否正确.
10.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F1=8N,F2=1N,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为f=7N,方向向左,则最大静摩擦力大于7N;当撤去F1,此时剩下F2=1N<7N,则物体仍然静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1N,方向向右。
故选D。
11.A
【解析】
【详解】
由于木板静止,水平方向受到木块对木板的向右滑动摩擦力和桌面对木板的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可得,木板受到桌面的摩擦力等,故A正确.
故选A.
12.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A、两个同学退对方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反向;错误
B、判断一个同学动与不动的理由不是他们之间的作用力,而是这名同学受到的力是否平衡;错误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这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性;正确
D、这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错误
故选C
考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点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于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因此作用效果不会相互抵消.而某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应该由该物体受到的合力决定.它不影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关系.
13.C
【解析】
【详解】
A.物体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而重力属于引力,二者不是同一种力,故B错误;
C.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等于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球的引力,故D错误;
故选C。
14.D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及压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则在竖直方向合力为零;则支持力为
则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它对地面的压力为G+F
故选D。
15.D
【解析】
【详解】
对A物体分析,若绳子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则A对B没有压力;故A可能受两个力;AB间没有压力,故B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若拉力小于重力,则AB间有弹力的作用,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若AB间没有摩擦力,则A不可能平衡;故AB间一定有摩擦力;故A受4个力;再对B分析可知,B受重力、支持力、压力和摩擦力,共四个力作用;若拉力为零,则A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可能受三个力;此时B同样受重力、支持力、压力和摩擦力等四个力的作用;综上所述可知,ABC正确,D不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要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正确应用;同时明确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
16.A
【解析】
【详解】
弹簧两端有两人各用F=20N的水平力拉弹簧,弹簧的拉力也是20N,根据胡克定律F=kx得:
所以弹簧的长度:
L=L0+x=10cm+2cm=12cm。
A.12 cm,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B.10 cm,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14 cm,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6 cm,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A.
17.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两者相对静止,所以B也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如果受到A给B的摩擦力,则B在水平方向上合力不为零,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不受摩擦力,故B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作用。
故选C。
18.B
【解析】
【详解】
绳子的拉力
T=mg=200N
人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处于平衡,有
Mg=N+T
解得
N=Mg-T=700N-200N=50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500N。
故选B。
19.D
【解析】
【详解】
箱子受到重力,地面支持力,推力及地面静摩擦力,共4个力。
故选D。
20.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知物块受重力、支持力、水平推力和摩擦力共四个力作用。如图甲所示,将重力沿斜面和垂直斜面进行正交分解,在垂直斜面方向受力如图乙所示。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联立解得
故选B。
21.C
【解析】
【详解】
A.人受到的重力和 “电动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A错误;
B.人对“电动平衡车”的压力与“电动平衡车”的重力的合力和地面对“电动平衡车”的支持力是平衡力,B错误;
C.人和“电动平衡车”是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所以人对“电动平衡车”的压力和“电动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C正确;
D.人对“电动平衡车”的压力是由于人的脚产生了弹性形变,D错误。
故选C。
22.B
【解析】
【详解】
根据胡可定律可知,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B刚要离开地面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所以
故选B。
23.(1)见解析;(2)
【解析】
【详解】
(1)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2)由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得
24.见解析
【解析】
【详解】
选取标度,力的图示和示意图如图所示:
甲 乙 丙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