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 化肥》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分别将下列物质加入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A.CaCO3 B.CuSO4 C.NaCl D.FeCl3
2.“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大量使用化肥,使粮食增产 B.布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
C.大力发展燃煤,为居民供暖 D.焚烧落叶,减少垃圾运输量
3.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下列混合物,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加以分离的是
A.食盐和细砂 B.食盐和蔗糖
C.石灰石大理石 D.水和酒精
4.玻璃棒是常用的实验仪器。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A.过滤 B.稀释浓硫酸 C.称量 D.蒸发
5.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下列做法对新农村建设有促进作用的是
A.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B.积极推广沼气和太阳能的使用
C.随意丢弃使用过的废旧塑料薄膜
D.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农作物秸秆和垃圾
6.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俗名 B.物质的分类
氢氧化钙的俗名—消石灰 碳酸钠的俗名—苏打 H2CO3—酸 NaOH—碱
C.物质的物理变化 D.物质的鉴别
海水晒盐 浓硫酸在空气中吸水 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酚酞溶液 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石蕊溶液
A.A B.B C.C D.D
7.下列离子能在pH=0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有色溶液的是
A.Na+、SO、Cl-、Cu2+ B.OH-、K+、NO、Ba2+
C.Na+、CO、Ca2+、Cl- D.Mg2+、SO、A13+、NO
8.对于反应:X+C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类型可能是置换反应 B.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
C.X 可能是CuCl2或FeS04 D.Y 可能是CaCl2或Ca(N03)2
9.不用其它任何试剂鉴别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①NaOH ②MgSO4 ③Ba(NO3)2 ④Cu(NO3)2 ⑤KCl,被鉴别出来的正确顺序是
A.⑤④③②① 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②③⑤ D.②③①④⑤
10.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 CO2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 NaCl 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C KOH溶液 K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Cu(NO3)2溶液 AgNO3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A.A B.B C.C D.D
11.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
A.溶液:加入过量碳酸钙粉末并过滤
B.NaOH溶液:加入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C.: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溶液: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铁粉并过滤
12.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K2SO4、稀HCl、Na2NO3 B.K2SO4、NaOH、稀HCl
C.Na2SO4、BaCl2、KNO3 D.NaOH、NaCl、FeCl3
13.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①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②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③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低;⑤除去烧碱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杂质,可加入过量的盐酸,然后蒸发结晶;⑥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二、填空题
1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鱼骨的成分,把鱼骨放在酒精灯上充分煅烧,得到白色固体,冷却后研成粉末,再向白色粉末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请回答:
(1)鱼骨中被烧掉的物质是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已知动物的骨骼中含有Ca2+,则鱼骨中至少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鱼骨放入稀盐酸中浸泡会变软 B.饮用牛奶可补充钙质
C.骨质疏松患者不宜补钙 D.胃酸能促进钙质吸收
15.为探究CuO和稀硫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实验、步骤如下:
(1)取少量CuO粉末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粉末全部溶解,得到溶液A。
(2)向步骤(1)的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得出结论:A中溶质只有CuSO4。有同学认为该结论不合理,继续进行实验。
(3)向步骤(2)的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沉淀质量随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A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b~c之间的沉淀有___________。
②c点对应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三、推断题
16.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黑色固体,E为红色固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化学式:A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图中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17.化合物A、B、C都含三种元素,其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均为1:2.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在图示的三个化学反应中(“→”表示转化关系):一个反应有沉淀生成,另一个反应有气体生产,还有一个反应既有沉淀又有水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_;
(2)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绿色固体,B和F均为黑色固体。G和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且G易和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_____,固体D的俗名为_____
(2)C和D的反应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_____作用
(3)反应①属于_____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
(4)G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
四、实验题
19.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制取气体,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编号a的名称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干燥氧气时,可以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装置编号),检验气体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
(3)关于B与C装置相同点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I都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II装置上的活塞都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Ⅲ都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IV都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常温下的反应
(4)实验室用5%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得到0.05mol氧气,请问至少需要多少g过氧化氢溶液?(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______
(5)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l的废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I图1中0a段的现象是_______。图1中bc段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II图2中dh段之间(不包含d和h两点)溶液的溶质有______。
Ⅲ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图1中bc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对应图2中hk段
B图1中a与b两点的溶液状态不同
C由图1和图2可推断CaCl2溶液显中性
D图1中x=2b
五、计算题
20.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K2CO3溶液50g,向其中滴加一定浓度的Ca(OH)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烘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5g,计算:K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1.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工业上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杂质.现称取只含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l1g,全部溶解在50g水中,当加入稀盐酸64.4g时,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21g.
试求:
(1)该纯碱样品的纯度(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2.实验室有一部分被氧化成氧化镁的镁粉样品、未知浓度盐酸和40%的氢氧化钠溶液。兴趣小组同学为分析样品中金属镁的质量百分含量和计算盐酸的质量分株,进行如下探究:
(1)用盐酸溶解样品(样品混合均匀),测定生成氢气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所取样品质量(g) 所加盐酸质量(g) 生成氢气质量(g)
Ⅰ 16.0 60.0 0.5
Ⅱ 16.0 130.0 1.0
Ⅲ 16.0 150.0 1.0
镁粉样品中金属镁的质量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_。
(2)向实验Ⅲ后的溶液中加入40%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计算盐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C 2.B 3.A 4.C 5.B 6.D 7.A 8.D 9.C 10.C 11.C 12.D 13.A
14. 有机物 CaCO3 C
15.CuSO4、H2SO4 Cu(OH)2、BaSO4 BaCl2、NaCl或NaCl或NaCl、Na2SO4
16.CO2 CuO Cu
放热 化合反应
17.H2SO4 ZnSO4+Ba(OH)2═BaSO4↓+Zn(OH)2↓
18.CuO 干冰 光合 分解 C+O2CO 分子的构成不同
19.锥形瓶 AE 在b口放一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则氧气收集满 分解反应 I、IV 68克 产生气泡 Na2CO3+2CaCl2=CaCO3↓+2NaCl HCl、NaCl、CaCl2 B
20.解:设碳酸钾的质量为x
=
x=6.9g
碳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3.8%
答:碳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3.8%。
21.(1)96.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64.4g+50g+11g-121g=4.4g
解:设参加反应的Na2CO3质量为x。
解得 x=10.6g
样品中碳酸钠纯度为:×100%≈96.4%
(2)10%
设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
解得 y=11.7g
纯碱样品中NaCl的质量为:11g﹣10.6g=0.4g
反应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11.7g+0.4g=12.1g
反应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100%=10%
答:(1)该纯碱样品的纯度约为96.4%;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22.(1)75%;(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