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第19课《枣儿》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第19课《枣儿》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9 13:4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情境导入
童年往事,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有人说,它像一幅画,充满种种绚丽的色彩;有人说,它像一首歌,闪烁着串串快乐的音符;它天真烂漫纯洁,时时给我们带来美好的遐想。然而,《枣儿》中的小男孩却有自己独特的童年经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鸿的戏剧──《枣儿》。
学习目标
1.了解话剧小品的基础常识。
2.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作者简介
孙鸿为靖江戏剧小品作家。《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获”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资料链接
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重的考验。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无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枣儿》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在此基础上又努力唤醒另一种沉睡中的思维,以沟通几代人虽不同却共有的生命体验。
字词积累
掸( ) 蓦然( ) 囫囵( )
钢盔( ) 凝视( ) 喃喃自语( )
蹑手蹑脚( )
喜出望外:
津津有味:
囫囵吞枣:
d n
hú lún
gāng
níng
nán
niè

: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整体感知
感知剧情
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剧情
老人——老一辈代表
男孩——新一辈代表
枣儿——老人的儿子
我爹——男孩的父亲
整体感知
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 “枣儿”。
整体感知
情节结构
以“枣儿”为线索
开场
经过
闭幕
童谣,引出话题
老人晒枣子等儿子回来
童谣,与开头照应
男孩捡枣吃枣
老人回忆儿子小时候的事
老人给男孩讲故事
男孩藏枣子等父亲回来
文本探究
1.老人向男孩讲了哪几个故事?这几个故事有什么共同点?
都与枣儿有关
枣树的来历
抗日战争时期,枣儿吓跑了小日本,
救了老人的命
闹灾荒时,枣儿救过老人和儿子的命
文本探究
2.“枣儿”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在剧中,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
“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全剧的结构与内容都与“枣儿”密切相关。
文本探究
3.作者想借“枣儿”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剧中,“枣儿”一是指树上结的枣儿,一是指老人的儿子枣儿。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但更主要的是生活的象征,是精神家园的象征。全剧以枣儿为象征,借枣儿来写亲情,又借亲情来反映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文本探究
4.分析剧中人物形象。
①老人在谈话中“沉思”“心事重重”“闪着泪花”,流露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有一种浓浓的失落感。
②老人请男孩吃枣,老人帮男孩摘枣,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老人与男孩拉勾发誓,老人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都表现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表现出了一种不是祖孙而如同祖孙般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折射出他对儿子的亲情。
文本探究
4.分析剧中人物形象。
是老一辈农民,具有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
满怀亲情,富有爱心,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疼爱年幼的新一代。
念旧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老人
文本探究
①男孩想把枣子留给父亲吃,喜欢吃巧克力,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他蹑手蹑脚捡枣子,把枣子藏在红肚兜上的衣袋里,温顺地扶老人,认真听老人讲故事,和老人拉勾发誓……
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的纯真可爱。他的父亲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他爱吃巧克力并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则显示了男孩成长环境的鲜明时代特征。
文本探究
新生的一代:
思念父亲、喜爱老人、
好奇懂事、纯真可爱。
男孩
文本探究
未出场人物
枣儿——老人的儿子
“我”爹——男孩的父亲
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开了旧家而另成新家。
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
合作探究
开头和结尾的儿歌有什么作用?
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课文以这种富有民间特色的童谣形式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
结尾也用了这首童谣,但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前台,由哼唱变成呼喊,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的声音”,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
1.个性化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了人物感情。老人的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情味,具有长者之风而又有很浓的乡土气息和很强的人生沧桑感。男孩的语言纯真活泼,稚嫩可爱。
2.舞台提示简要传神。写老人“威严地”“命令” “蓦然口气温和”“将枣儿擦干净”“掸去男孩身上的灰尘” “紧紧搂住男孩”等等,都传神地写出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程中的感情变化。
写作特色
3.运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全剧以“枣儿”为线索贯穿剧情,借“枣儿”牵系和寄托人物感情: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相遇、而亲近,又因“枣儿”而引起他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呼唤。剧中还有不少台词和情节富有象征意味。
写作特色
写作特色
“枣儿”
是亲情的象征,
是故乡的象征,
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怎样理解剧中的象征手法?
艺术手法品味
写作特色
剧中写的是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发生的一段交往,但其内涵却是对当今社会状态以及各代人生存状态的一种隐喻,一种象征。“枣儿”所代表的是亲情和历史,也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枣儿”所牵涉的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以及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重的考验。剧本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
写作特色
剧中有不少富有象征意味的台词,以下台词中加横线的句子都有很强的象征意味,试做分析。
男孩 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
  老人 (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
男孩 来呢,你的枣儿甜!
板书设计
枣儿
开场
经过
闭幕
童谣,引出话题
男孩捡枣吃枣
老人回忆儿子小时候的事
老人给男孩讲故事
老人晒枣子等儿子回来
男孩藏枣子等父亲回来
童谣,与开头照应
拓展延伸
1.一种是守着枣儿,清贫而温馨;一种是追寻巧克力,而与亲人分别,大家更喜欢哪一种?谈谈自己的看法。
2.联系现实生活,关注自己周围的老人和小孩孤独的现象,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想一想,你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课堂总结
《枣儿》是香甜的枣儿,也是苦涩的枣儿。那一声声苍凉的、稚嫩的呼喊,发自内心,像根在呼吸,像泉在喷涌。那呼喊,不只是期盼,更是一种给予,一种天赐—是爹娘赐予儿孙赖以生存的精神维系和生命依托,正是这呼喊健全着他们的神经,丰满着他们的羽翼,使他们飞得更高、更快。
枣儿是一座永久的家园,又是一座需要护理和更新的家园,我们相信,爹娘享用那移栽他乡的奇异的甜果中儿孙小时的尿香味;儿孙回乡品尝爹娘留给自己的枣儿时,仍会由衷地赞叹“还是家乡的枣儿好”。
课堂总结
《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全剧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课后作业
运用戏剧塑造人物的方法丰富下列场景内容。(要求:任选其一;编写十句左右的小对话。)
1.搬入新的教学楼,面对初三崭新的开始,你和新老师的第一次见面会是怎样的呢?
2.清晨,当你迟到时,推开教室的门,你与老师之间会有怎样的情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