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18 07:1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临河区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卷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姓名 班级 考号
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正确粘贴条形码。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字迹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卷自己保留,以备讲评使用。
第Ⅰ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礼·考工记》将城邑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王城”;第二级为“诸侯城”;第三级为“都”,即宗室和卿大夫的采邑。这一划分主要依据了( )
A.分封制 B.井田制 C.宗法制 D.禅让制
2.如图所示的机构属于( )
A.秦朝的郡县制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唐朝的科举制D.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3.《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甚大。”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
A.废除了分封贵族时代的世袭特权 B.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
C.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D.是君主专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4. 宋初统治者为分割宰相权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专掌财政的机构是( )
A.枢密院 B.三司 C.御史台 D.政事堂
5.下图是一幅中国古代“行政机构示意图”,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
A.唐代 B.宋代 C. 清代 D.元代
6.北京大学曾在出台的自主招生政策中,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禁让人们想到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汉代,在东汉成为求仕者必由之途。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是( )
A.察举制 B.世官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7.明神宗是明代一位颇具个性的皇帝。其执政前十年,任用张居正进行改革;张居正死后却不理朝政,深居宫中,拒绝上朝长达二十多年。有学者认为,明神宗之所以后期不理朝政,与张居正不无关系。据此推知,张居正就任的职务应该是( )
A.监察院御史 B.司礼监太监 C.内阁首辅 D.军机大臣
8.王昶在《军机处题名记》所载,“内而六部各卿寺及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则十八省及边疆将军、办事大臣,迄于属国,有事无不综汇”。材料表明军机处( )
A.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 B.是国家重要的军政部门
C.是权力最大的决策机构 D.是国家重要的监察机构
9.图1是我国古代两个朝代的国家机构设置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B.地方行政机构精简
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D.丞相权力不断增强
10.英国史学家约翰指出:“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古埃及 D.古印度
11.有学者认为,《罗马法》中法律上的平等原则,来源于商品经济条件,因为商品交换必须根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而价值则体现了一切人类劳动的“平等和同等效用”。这说明罗马法( )
A.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推崇法律至上法治理念
C.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12.1689~1690年,英国国王威廉一世向议会提出两个法案,一个(包容法案)被拒绝,一个被束之高阁;而议会提出的市政法案,尽管威廉一世“厌恶至极”,但他还是批准了,因为不然的话,“议会将拒绝通过拨款案”。这表明( )
A.国王试图挑战议会权威地位 B.议会逐步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C.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受到冲击 D.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得到维护
13.沃尔特·白哲特说,英国内阁是“立法机构的一个委员会,它被选举出来成为行政机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内阁是立法机构 B.内阁由普选产生
C.议会对内阁负责 D.内阁掌握行政权
14.美国曾经有段时间“新生政府软弱无力,甚至无法维持一支常备军,更无法保障美国的稳定和安全。”说明当时的美国急需( )
A.废除黑人奴隶制巩固统治 B.改革松散的邦联体制
C.发展科技和教育提升国力 D.反抗英国,获得独立
15.1787年美国宪法的“革命性”在于给共和政府的运作构置了“更完美的天平”,使天平始终不偏不倚。材料中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 )
A.最大程度限制了统治者的权力
B.实现了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
C.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力
D.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
16.世界近代史上新制度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各种政体的实验场”称号颁发给下列哪个国家最适合( )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17.下列说法,符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有( )
①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 ②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③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④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A.③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8.“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宣告了德国’臣民’的灭亡和‘公民’的诞生,…尽管宪法中规定了皇帝的种种权力,但绝不可比拟于中国皇帝的绝对专制和独裁。因为德国的司法是独立的。”材料认为,德意志1871年宪法( )
A.只是规定了形式上的宪法政治 B.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确立了德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19.英、法、美、德在近代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但各国模式又不完全相同,其共同点不包括( )
A.逐步形成分权制衡机制 B.国家元首拥有行政实权
C.民意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 D.法律规定议会享有立法权
20.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A.领事裁判权 B.开放通商口岸
C.居住及租地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21.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强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
2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目的和性质相同 B.背景相同 C.方式相同 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23.一个英国人要把英国产的钢琴直接贩运到天津出售,最早应该在( )
A.1840年后 B.1842年后 C.1858年后 D.1860年后
24.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诗中说:“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漫天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
A.金田起义 B. 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永安建制
25.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其主要依据应是太平天国运动( )
A.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B.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C.实施了《资政新篇》 D.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第Ⅱ卷(共50分)
2、非选择题:本题共2道题,共50分。
追求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社会的进步,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2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材料一 英国人最早发明了这种政治制度,它既可以有效的治理人群,又可以对政府权利加以限制,英国是世界上最老资格的宪政国家,英国的宪政经验是最具示范意义的。
材料二 联邦政府结构“国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总统拥有行政权、军权,联邦法院拥有司法权。”国会不向总统负责,总统也没有解散国会的权力。国会与总统彼此独立,没有相互依存关系,更没有从属关系。
材料三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
材料四 宪法第 15 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 18 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 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帝国国会按普遍、平等的选举法选举产生。”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的“这种政治制度”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开始确立的标志。(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意义(10分)
(3)材料三涉及内容出自哪部法律文献?从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看,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国家元首产生方式有何不同?(8分)
(4)有人说材料三的政治制度比材料四更先进,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 偶然与必然
“工业革命 英国 明清时期的中国 禁烟运动”
材料二 我们不能希望贸易会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都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材料三 但不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到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我因此毫不迟疑地向你指出几件事,这都是女王陛下政府认为极应该向中国政府力行要求的。这些点是:
一、争取广泛的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
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
三、实行鸦片贸易合法化.
七、争取英国国王得有一位长久而光明正大地驻节在北京朝廷。
——英国《克勒拉得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1845年2月13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偶然与必然”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9分)
(2)材料二中“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哪些文字最能反应英国要求“修约”的原因?(7分)
(3)材料三中克勒拉得恩提出的建议是否得以实现,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6分)
高一(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1-5 A D B B D 6-10 .A C B C A
11-15 D D D B D 16-20 .A B D B D
21-25 D A D C B
2、非选择题
26、(1)、君主立宪制 《权利法案》(6分)
(2)、特点:三权分立体制 (2分)意义: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出现,维护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等。(8分)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2分)
法国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3分)
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3分)
(4)政治制度没有优劣之分,只要与国情相适应,只要得到人民拥护,只要能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政治制度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政治制度可以相互借鉴(4分)
26、(1)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迫切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衰落,对外闭关锁国;
中国的禁烟运动成为其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9分)
(2)(1)《南京条约》;(2分)“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5分;一点3分,两点5分)
(2)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6分任选两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