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育版《外国诗歌四首》系列课件【2套】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教育版《外国诗歌四首》系列课件【2套】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9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2-08 15:43:00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外国诗歌四首制作:李仲秋
樟木头中学致大海我一无所求底片黑八月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外国
诗歌的特点,开阔眼界,提高诗
歌鉴赏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感知诗歌
的意象,体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丰富
诗歌阅读内容的同时,感受中外
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相互关系
学习重点:
感知诗歌意象,体悟诗歌感情
学法点拨: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清感情脉
络,体味诗人思想感情。致大海普希金作者简介简介背景朗诵欣赏整体感知精华鉴赏拓展阅读作者简介 普希金(1799--1837),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他的抒情诗内容之广泛在俄国诗歌史上前无古人。他的代表作主要有政治抒情诗《致大海》《致恰达耶夫》和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等。他一生写了近九百首抒情诗。他的诗具有明快的哀歌式的忧郁、旋律般的美、高度民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的创作成就,对俄罗斯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所表现的音调的美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净,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剑击一样坚强有力。” ——别林斯基“我开始读普希金的诗,如同走进了一片树林的草地,到处盛开着鲜花,到处充溢着阳光。”
——高尔基 诗人普希金,在青少年时代就为全国人民反对拿破仑战争的爱国激情所鼓舞,又受到十二月党人恰达耶夫和俄国启蒙主义者拉吉舍夫等人的深刻影响,写下了许多反对专制暴政和歌颂自由的政治抒情诗。1820年,诗人年仅21岁,就被沙皇放逐到南俄。此后写的诗歌更充满了反抗的激情。1824年夏天,他与奥德萨总督发生冲突,被军警押送到父母的领地米海洛夫村,幽禁在那里达两年之久。在奥德萨,诗人长期与大海相依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作自由的象征。当他将要远离奥德萨而向大海告别的时候,万千思绪如潮奔涌,忧郁而又愤激的诗篇酝酿在胸。诗人在奥德萨开始写作,而在米海洛夫村最后完成这一诗篇——《致大海》。简介背景朗诵欣赏 伟大的俄罗斯诗人普希金一向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高尔基曾说过“普希金好像在寒冷而又阴沉的国度上空,燃起了一个新的太阳,而这个太阳的光线立即使得这个国度变得肥沃和富饶起来。”读他的政治抒情诗《致大海》时,也会有这样的感受。整体感知致大海一(1--2):向大海告别——赞叹大海壮美二(3--13):
表达对自由
的渴望(3--7):要逃往海外,
懊丧失去自由。(8--13):追念两伟人,
表壮志难酬。三(14--15):为自由奋斗不息精华鉴赏1、理解下列诗句含义他去了,使自由在悲泣中!
他把自己的桂冠留给世上。
喧腾吧,为险恶的天时而汹涌,
噢,大海!他曾经为你歌唱。 这一节是诗人歌唱自己最佩服的诗人拜伦,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渡海远征,为自己祖国所不容,客死希腊。拜伦一生为自由而呐喊,为正义而战,但他的悲惨结局使诗人悲愤至极,发出让大海“喧腾吧”“汹涌”,以广阔的襟怀,惊人的威力,自由奔放的气势为死者而歌吧!2、《致大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先表达了对大海的礼赞,赞叹大海的坦荡多姿、无拘无束、傲岸不羁,其实这正是诗人性格的写照。其次,作者还借讴歌大海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热爱。3、《致大海》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简析其作用 《致大海》通篇使用了象征手法,其中“大海”这一意象象征着自由奔放的精神。抒情主人公在对大海进行赞扬时,使用第二人称,即呼告的修辞手法。使用这一手法的好处是便于诗人与大海进行交流,抒发感情更加强烈、更加直接。拓展阅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阴郁的日子须要镇静。
相信吧,那愉快的日子即将来临。 心永远憧憬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阴沉: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一无所求泰戈尔作者简介基本解读整体感知精华鉴赏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的创作以诗歌为主,1913年以诗集《吉檀迦利》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另外的代表作还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他对中国“五四”以后的新诗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熏陶了一批中国最有才华的诗人和作家,其中郭沫若、冰心受到的影响最深。基本解读 作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泰戈尔的影响是全球性的。他早期的诗以写“爱”为主题。这种“爱” 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景观。他的诗带有民歌的色彩,单纯,宁静,和谐。他善于选择小景小物,如黄鸟、羔羊、麦田、蜜蜂、溪流、挤奶的女人等,当他将这些乡村小景零零星星地摆在一起的时候,一种纯真和谐的乡间爱情便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我一无所求》正是这样的作品。整体感知我一无所求“我”——提着空桶站着“你”——正在挤着牛奶动静结合爱与自然融合精华鉴赏1、简要分析《我一无所求》中“爱”的主题 全诗由三节组成,出现在诗中的有两个人物:一个是“我”,“一无所求,只站在林边树后”的“我”一个是“你”,一个正在挤奶的女人。只有客观描摹而没有主观诉说。诗人所要表达的爱,正融化于这幅乡间美景之中,爱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这就是泰戈尔早期的诗,写爱也写自然,爱与自然融为一体,人成为自然的一种景观。2、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这首诗用质朴清新的笔调,描绘了一幅美丽和谐清新的乡村生活场景。黎明,青年偷偷地欣赏着榕树下挤奶的姑娘,她娴熟地工作着,动作优美,神情专注,形象圣洁,然而“我”却一无所求;当大地醒来,繁忙的一天开始了,姑娘工作也已经结束,可是我始终是“沉静地站着”, “没有走近”这美丽的姑娘……
在这幅印度乡村生活风俗画里,青年美好的情感没有结局,给诗笼上了一层甜蜜的忧伤。底片作者简介整体感知读诗品诗希姆博尔斯卡作者简介 希姆博尔斯卡,波兰著名诗人。1925年生,199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对世界既全力投入,又保持适当距离,清楚地印证了她的基本理念:“看似单纯的问题,其实最富有意义。”出版的诗集有《我们为此而活着》《向自己提问题》《呼唤雪人》《盐》《一百种乐趣》《各种情况》《大数字》《桥上的人们》和《结束和开始》等。“她的诗歌以精确的讽喻揭示了人类现实中若干方面的历史背景和生态规律。” 以1956年为界,希姆博尔斯卡的诗歌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诗歌主要揭露了法西斯战争的残暴和罪行,热情歌颂了祖国波兰的复兴和建设。后期的诗歌无论是题材、主题,还是形式和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态势,想象力更为丰富,也更富于哲理性和思辨性。其诗歌主题大多涉及人的生存环境和人与历史的关系,人在历史上和自然环境中的位置等重要问题。《底片》属于后期作品。读诗品诗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诗人特别注意了底片和其所反映的真实的事物在几个方面的对比:
A、黑白色的对比。真实世界是五颜六色的,反映到底片只有黑白色,产生一种奇妙效果,既真实又不真实。
B、左右位置的互换。底片左右刚好相反,而看底片的人很难知道哪一面是正确的。
C、鬼魂与活人的对比。真实世界生动的人物到了底片中,感觉就像鬼魂一样。整体感知底 片底片的背景底片中景物底片中的人天空
乌云
太阳(黑) 樱桃树
(白枝黑花)黑脸、灰手
(鬼魂印象、
活人姿态)内心感觉

真实世界
的对比黑八月沃尔柯特作者简介读诗品诗整体感知精华鉴赏作者简介 沃尔柯特(1930—— ),圣卢西亚诗人。主要作品有《海滩余生》(1965)《海葡萄》(1976)《星苹果王国》(1976)《幸运的旅客》(1984)《仲夏》(1986)长诗《另一生》长诗《荷马》(1990)。199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读诗品诗 《黑八月》题目中一个“黑”字,给读者视觉上以强烈的刺激,作者以“黑八月”来指代生活中所有黑暗的日子。
诗歌抒写了主人公的情感态度的变化,从前只爱光明的日子,现在也爱如八月一样黑暗的日子。表达出对生活宽广深厚的接受。整体感知雨季——厌恶——学着
去爱——学会去爱
太阳——盼望——出现——
始终如一的爱黑 八 月坦然地接受
积极地面对精华鉴赏 这首诗的语言充满了浓郁的热带气息,色彩鲜明,追求诗画合一。语言多姿多彩,将夸张、比喻和比拟等修辞手法使用得出神入化,想象特别、描写新奇、抒情真挚,使人可见、可触、可感。课件22张PPT。致大海普希金普希金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俄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他在本民族人民的心中,就像莎士比亚之于英国,但丁之于意大利,被称为近代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的作品抒情诗:内容之广泛在俄国诗歌史上前无古人
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1818)、《自由颂》(1817)、《致西伯利亚的囚徒》(1827)等
爱情诗和田园诗:如《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1825)和《我又重新造访》(1835)等
叙事长诗:其中最主要的是《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虏》(1822)、《青铜骑士》(1833)等 12部
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
小说: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1)、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1831) 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 普希金作品的意义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时代的重大问题:专制制度与民众的关系问题,贵族的生活道路问题、农民问题。
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义的典型形象:“多余的人”、“金钱骑士”、“小人物”、农民运动领袖。
促进了俄国社会思想的前进,有利于唤醒人民,有利于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
普希金的优秀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巧、韵律优美。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练。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对普希金的评价屠格涅夫说:“毫无疑问,他创立了我们诗的语言和我们的文学语言。”
果戈里说:“一提到普希金的名字,马上就会突然想起这是一位俄罗斯民族诗人……。他像一部辞书一样,包含着我们语言的全部宝藏、力量和灵活性。……在他身上,俄罗斯的大自然、俄罗斯的灵魂、俄罗斯的语言、俄罗斯的性格反映得那样纯洁,那样美,就像在凸出的光学玻璃上反映出来的风景一样。”对普希金的评价高尔基说:“我开始读普希金诗时,好像我走进了树林中的一片草地,到处盛开着鲜花,到处充满着阳光。”“普希金的创作是一条诗歌与散文的辽阔的光辉夺目的洪流。”“此外,他又是一个将浪漫主义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奠基人;这种结合……赋予俄罗斯文学以特有的色调和特有的风貌。”
别林斯基在著名的《亚历山大·普希金的作品》中高度地评价普希金和他的创作:
普希金出现的时代,恰逢作为艺术的诗在俄国刚刚有可能出现的年代。一八一二年是俄国历史上伟大的年代。以他的影响来说,是彼得大帝以后俄国史中最重大的一年。和拿破仑的决死斗争唤醒了俄国的沉睡的潜力,使她在自身上看出了以前未曾意想到的力量和作用。…… 我的墓志铭这儿埋葬着普希金;
他和年轻的缪斯,
和爱神结伴,
慵懒地度过欢快的一生,
他没做过什么善事,
然而凭良心起誓,
谢天谢地,
他却是一个好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
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整体感知:《致大海》通过讴歌大海,抒写了诗人向往自由的强烈愿望,表现了诗人在沙皇残酷专制的现实面前,不屈不挠,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
大海: “自由的元素”,“友人”,浪头是“骄傲的美闪烁壮观。
“我”对“大海”:倾听“忧郁的絮语、喧声的呼唤、沉郁的吐诉”,领略“喜怒无常”
“我”向“大海”:吐露“珍爱的愿望”,是“我”“渴望的国度”
石岸:黑暗现实的象征。
对拿破仑和拜伦的歌颂:歌颂他们为自由而战的精神,表达自己对大海般自由精神的向往。
“世界空虚了……把我带到哪儿?”:则表现出现实的无情,前途渺茫,壮志难酬。在压抑、消沉、颓丧中,将自由的精神带到寂静的荒原,勉励自己奋斗不息。我一无所有泰戈尔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文、史、哲、艺、 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 泰戈尔的作品与影响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 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重要诗作有:《故事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 、《飞鸟集》;
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 《人是活着,还是死了?》、《摩诃摩耶》、《太阳与乌云》 ;中篇《四个人》,长篇《沉船》、《戈拉》、《家庭与世界》、《两姐妹》;
重要剧作有:《顽固堡垒》、《摩克多塔拉》、《人红夹竹桃》;
重要散文有:《死亡的贸易》、《中国的谈话》、《俄罗斯书简》
泰戈尔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传到中国,第一部中文诗集是《飞鸟集》,中国诗坛上一种表现随感的短诗就随之流行了起来。如冰心作的《繁星》,《春水》等。其中许多带有哲理,晶莹清丽的小诗赢得了不人的喜爱,碾转模仿的很多,几乎影响了一代诗风。泰戈尔的成就1913年,他的诗集《吉檀迦利》“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篇;这些诗不但具有高超的技巧,并且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便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泰戈尔被瑞典文学院授予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最高荣誉,成为第一个获得这项殊荣的亚洲作家。漫长的55年后,日本的川端康成才又一次夺取这一桂冠。泰戈尔因此而蜚声世界。
他的诗歌体裁和题材丰富多彩,清新隽永;小说格调新颖、感染力强;戏剧种类繁多,富于哲理意味;歌曲或哀婉缠绵、或威武雄壮,不拘一格。在人们的印象中,泰戈尔是以伟大的“歌手与哲人”的双重身份出现的。 请读一点泰戈尔,朋友。我建议你只读他的诗,无须了解他的生平,以免那些实实在在的人生故事破坏了他诗中美妙的意境。你只要记住他是一个头缠白布,身穿白袍,留着长胡须的印度老头儿,就足够了,就像你只要知道荷马是一个瞎眼的古希腊人一样。   还有谁能将诗写得像泰戈尔这般天籁?没有了。只有在泰戈尔那里,你才能读到花草如此迷人的芳香,儿童如此稚气的幻想,恋人如此真情的歌唱。泰戈尔仿佛天生超脱了世俗的繁琐,天生只为光明而飞翔。   所以,当喧嚣繁杂的都市生活和车轮一样单调压抑的忙碌令你满脸倦容的时候,朋友,请读一点泰戈尔吧,他会让阳光重新洒满你的胸膛 整体感知:《我一无所有》这些诗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我”“你”一无所有地站在树林后在榕树下挤着牛奶提着空桶站立着把罐儿放在膝上挤牛奶没有走近你钏镯的丁当露润、湿草、薄雾
鸟儿、芒果树、蜜蜂
锣声、街尘、晨光朝拜者
河边走来的女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底片希姆博尔斯卡希姆博尔斯卡波兰当代最受欢迎的女诗人。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获奖理由:“由于其在诗歌艺术中警辟精妙的反讽,挖掘出了人类一点一滴的现实生活背后历史更迭与生物演化的深意。”
她的主要作品有:《我们为什么活着》、《询问自己》《呼唤雪人》《盐》《一百种乐趣》《结束和开始》等。
诗歌创作以1956年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揭露了法西斯战争的残暴和罪行,热情歌颂了祖国波兰的复兴和建设。
后期:诗歌主题大多涉及人的生存环境和人与历史的关系,人在历史上和自然环境中的位置等重要问题。对希姆博尔斯卡作品的解读:西方评论家认为希姆博尔斯卡是一位哲理诗人,她的哲理论及的范围几乎无所不包,而且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
希姆博尔斯卡一生发表的诗歌作品不多,我原以为翻译她的作品就像翻译那些只是抒发一点个人感情,表示一点寻常的爱憎的常见之物那样,不是什么难事。但我真一进入她的诗歌天地,便立即感到她那不同凡响的艺术才华令人震惊。诗人善于驾驭她的想像的翅膀去遨游天地古今和广阔无垠的宇宙世界这在当今的诗歌创作中是极为少见的。
此外诗人还把着眼点对准当今各种纷纭复杂的事物,大自宇宙空间小至地上的虫蚁都无不是她注目的焦点。
诗人善于运用象征、讽谕和黑色幽默等手法反映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变迁,她的每一首诗都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充分表现了西方现代派的诗歌特点,但因诗人创作的视点高,视野广阔,她又不同于一般的现代派诗人整体感知:《底片》昏黑的天空
阴暗的乌云
围着黑圈的太阳
白樱桃树上的黑花
漆黑的脸
灰色的双手只有黑白左右相反鬼魂的印象借助“底片”表达出内心对世界的疑问和感受黑八月沃尔柯特沃尔柯特 圣卢西亚诗人,有英国、非洲和荷兰血统。他在多种文化交叉错杂的环境下成长。然而他的国家1979年才获得独立,没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使沃尔柯特成了不同文化之间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199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大量散发光和热,并具有历史眼光,是多元文化作用下的产物”“沃尔柯特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为他的文化环境定了位,并通过它们向我们每个人说话。”
主要作品有《海难余生》(1965)、《海葡萄》(1976)、《星苹果王国》(1979)、《幸运的旅客》(1984)、《仲夏》(1986)、长诗《另一生》、长诗《荷马》(1990)。整体感知:《黑八月》黑八月:
雨水---多 天---肿胀
一切东西都进了地狱
太阳:躲起来我爱你
爱阴暗的日子太阳重新出现欣喜无比 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描写漫长、诲暗的雨季,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人生宽厚的接纳,反映出一种生活的厚实感和韧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