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7课 五四爱国运动 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7课 五四爱国运动 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14 21:5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岳麓版.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说课流程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三、重点难点重点:
1、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理解五四精神。
难点:
1、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
依据:课标要求
校情学情四、教法学法依据:突出本课的重点,化解本课的难点
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体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作用设计过程
整合教材五、教学过程——教材整合依据:以新的视角,新的情境呈现
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要求学生分组进行五四运动相关材料的搜集并探究
分两个小组:
“图说五四——寻源组”(背景、原因)
“图说五四——还原组”(经过、结果)
五、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对寻源组预设方案:
方案一:要求学生对图片材料按照因果关系进行取舍,重组。
方案二:要求学生对图片材料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的角度进行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课前准备依据: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提供多角度分析问题思路五、教学过程——学生展示图说五四——寻源组 图说五四——寻源组 外部原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外部原因图说五四——寻源组 袁世凯签字的“二十一条”北洋政府与日本签署 “二十一条”内部原因图说五四——寻源组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一、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二、废除《二十一条》三、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原德国在山东的各种权利NO!!!直接原因图说五四——寻源组 《中国最近之悲观》(漫画)
1910年丁悚作《山东 青岛》(漫画)
1919年沈泊尘政治方面图说五四——寻源组 德军在青岛所建山炮台遗址德国殖民者在中国发行的邮票德日在青岛信号号刻下的符号在青岛的德国总督楼旧址图说五四——寻源组 政治方面袁世凯签字的“二十一条”北洋政府与日本签署 “二十一条”政治方面图说五四——寻源组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思想方面图说五四——寻源组 当时的进步思想宣传资料文化方面图说五四——寻源组 外交方面图说五四——寻源组 五、教学过程——学生展示图说五四——还原组游行示威图说五四——还原组天安门东 交 民 巷外 国 使 馆 区赵家楼曹汝霖住宅图说五四——还原组北洋政府军警逮捕学生学生被捕图说五四——还原组合作探究
上海商界罢市游行上海工人罢工图说五四——还原组北京天津济南上海长沙图说五四——还原组曹、陆、章免职令和拒签和约的报道图说五四——还原组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通告(右图)
其他各国代表的签字(左图) 图说五四——还原组各种传单图说五四——还原组各种标语图说五四——还原组各种誓词图说五四——还原组各种漫画图说五四——还原组(1) 五四运动分为几个阶段?
说出各阶段的中心和主力?
(2)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哪一条最能反映其性质?
(3) 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成果?设问思考依据: 温故知新
落实基础设计过程
整合教材五、教学过程——教材整合图说五四——寻源组图说五四——还原组我说五四——名人观点我说五四——我的行动图片教学法上海工人罢工依据:直观形象,激发兴趣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 材料一:五四运动在建立一个强大的反帝联合战线方面,在激发人们反对旧伦理旧文学的反封建斗争方面,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随后的革命活动打基础方面,甚至在开始形成一种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作为世界社会主义文化革命一部分的灿烂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方面都取得了卓著的成就。
——毛泽东
我说五四——名人观点 材料二:这个文化运动,当时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曾经在与封建思想斗争中起过革命作用的资产阶级思想就败于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其他资产阶级组成的右翼分子,这些右翼分子在“五四”后期开始采取的“反动立场”;并且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
——毛泽东设问:
材料一材料二对五四运动的评价有何不同?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的? 材料教学法材料三:五四运动实际上是一场思想和社会政治相结合的运动,它企图通过中国的现代化来实现民族独立、个人解放和社会公正。
——周策纵 《五四运动》 我说五四——名人观点 材料四:他们从批判旧传统开始,并以现代西方文明为标本来重估中国人过去的思想行为。他们认为现代西方文明的核心是民主与科学,所以五四运动的基本精神就是抛弃旧传统并创造一种新的现代文明以“拯救中国”。
——周策纵 《五四运动》设问:
毛泽东和周策纵对五四运动的评价分别采用了什么史观?材料教学法依据:重视过程与方法,论从史出
提高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 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新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爱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我说五四——名人观点 比较教学法设问:
通过比较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
认识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依据: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清楚
对事件的理解更加深刻 五四精神的内涵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政治爱国
文化启蒙
今天,
我们如何弘扬五四精神?我说五四——我的行动 依据:突出情感教育
历史与现实结合国际背景国内背景五四爱国运动中心口号成果历史影响经过1919.5.4.导火线六、 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亮点一:对教材的整合上——两个环节,一条主线,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与老师的点拨作用
亮点二:在教材的使用上——树立新的观点:知识不是固化的,而是可以质疑的;材料不是不变的,而是可以补充的;结论不是唯一的,而是可以多元的。
亮点三: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让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情感熏陶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