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1专题三第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1专题三第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14 21:5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高中历史说课学生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说课流程课标与教材一、新课标及教材分析 :1、新课标解读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一、新课标及教材分析 :1、新课标解读
2、教材地位
《太平天国运动》是新课标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第一课。在此前专题二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正是这些斗争的延续,同时它又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因此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突出。二、学生学情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学习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因此我认为高一年级应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三、教学目标定位 (一)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了解各自所包含的内容并理解其产生的意义和局限性。
(2)能力目标:通过合作探究,巩固和形成对历史学科分析、归纳、概括问题的基本技能;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形成搜集、处理、整合信息以及与人合作的社会实践能力 依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人民版教材的编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三、教学目标定位 (一)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以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作为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更直观、全面的了解这段史实,引导学生形成历史的、辩证的分析历史的方法。
(2)通过合作式学习,填写表格等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三、教学目标定位 (一)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但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三、教学目标定位 (一)教学三维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和时代特点四、教学方法1、教法:讲述法、归纳法、比较法、表格法、图示法
2、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二)新课教学,合作探究☆
(三)实战演练☆
(四)知识建构☆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播放电视剧《太平天国》主题曲
《浩浩乾坤》
流血的伤口不流泪?
举旗的杆子不下跪?
攥紧的拳头不松手?
过河的卒子不后退?
人活一口气?
难得拼一回?
生死路一条?
聚散酒一杯?
何以成败论英雄?
浩浩乾坤立丰碑 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求知欲,联系歌词引入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探讨合作探究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背景(二)新课教学,合作探究外债及一切苛捐杂税官府压榨材料一阶级矛盾的激化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阶级矛盾材料二 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材料三: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几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屡试不第后,受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影响,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思考: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自然灾害严重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洪创拜上帝会进行理论宣传和组织准备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2、清政府的剥削与压迫,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4、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5、洪创拜上帝会进行理论宣传和组织准备(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外部原因)原 因条 件(特点,说明)合作探究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背景(二)新课教学,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 利用各种教学素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概括史料的能力合作探究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背景(二)新课教学,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二: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事标志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1.1851.1金田起义兴起2.1851永安建制 ,初步建政权
(东杨.西萧.南冯.北韦.石翼)3.1853.1攻克武昌4.1853.3定都天京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全盛时期天京变乱天京陷落185118511853185618561864后期防御战合作探究二: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事(二)新课教学,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二: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事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和概括能力(二)新课教学,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展示相关史料,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生思考兴趣;
2、展示空白表格,学生根据表格信息有目的地讨论;
3、运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直观近距离地触摸历史,理解分析历史问题,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4、老师辅助整理知识点加以展示,并通过对比对重点问题进行突破。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归纳的能力,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创设意境,合作探究)
下面是1853年冬天京街头的一张布告,布告前聚满了人。大家都在议论纷纷:
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二、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芝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姿弥月喜事,俱用圣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
甲说:好日子来啦!
乙叹道:咳,完啦!
强盛时期衰落时期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消灭封建私有,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振兴太平天国①土地分配(原则方法)
②产品分配(原则方法)①政治;②经济;
③文化;④外交; ①反封(革命性)①最早资本主义色彩;无法实行核心: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核心:学西方发展资本主义③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目标,未超越封建主义范畴(落后性);②平均分配(空想性)②向西方学习愿望;③缺乏基础条件及战争环境,未实施;无法实行它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原因①平均分配土地与产品的规定都是空想,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施(根本)
②客观上:处于战争环境(二)新课教学,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四:
太平天国运动意义、失败原因以及启示太平天国的意义(评价)(一)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二)功绩:
 1、沉重打击清的统治和外国侵略;
对后来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民主革命先声) 两打影后,一高峰,
学西发资,共反殖
2、农民战争最高峰;(《天朝》)3、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资政》)4、国际:配合亚洲其他国家的反殖民主义斗争。(二)新课教学,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四: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以及启示 要求学生根据之前的内容和三则材料,各抒己见,自主讨论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启示,实现对本节第一个难点问题的突破。太平天国运动为何失败?自主讨论太平天国运动为何失败?“楚国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立民国而建立天国……”
——李大钊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自主讨论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
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失败的原因客观:(3)中外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根本原因主观:(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战略上的失误。启示: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二)新课教学,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五:
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点和成因合作探究:同中国以往农民运动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何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根源?①起义背景新——
②起义形式新——
③治国方案新——
④担负任务新——
⑤失败原因新——
⑥所属范畴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封建同时反侵略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旧民主主义革命利用外来基督教思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特征决定的(三)实战演练 针对本课的重难点设计几道选择题,用PPT展示给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四)知识建构s爆发发展形势1851
金田起义永安建制1853举北伐又西征
定都天京颁纲领天朝田亩制度1856天京突围至全盛T天京变乱D新纲领新核心1859资政新篇中外联合18621864天京陷落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