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进程变成了生产中的真正的狂飙时期。”下列出现在“狂飙时期”的历史现象应是
A.英国人霍金斯第一次将黑奴贩卖给西班牙
B.英国第一艘商用汽船成功横渡大西洋
C.最早的托拉斯组织美孚石油宣告成立
D.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京杭大运河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和浙江等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经济很发达。由此可知,京杭大运河的开凿
A.满足了隋炀帝奢侈的愿望 B.加快了中国经济的转型
C.加强了中国南北经济交流 D.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3.郑和为说服明仁宗朱高炽保留宝船队时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材料说明了
A.郑和主张与他国经商 B.郑和主张下西洋
C.郑和有海洋主权意识 D.郑和说服了明仁宗
4.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所开辟的新航线将“海上丝绸之路”从区域性的海上航线延伸为全球性的交通网络。此后,欧洲人逐渐掌握了海上航线的主导权,改变了传统“海上丝绸之路”以和平贸易为基调的特性。这反映出
A.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资本主义扩张
C.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强 D.中国丧失了在对外贸易上的优势
5.隋朝大运河,北起涿郡(今北京),中经洛阳,南达余杭(今浙江杭州),在地图上呈现出“”的形状;元朝大运河,北起大都(今北京),南达杭州,在地图上呈现出“”的形状。据此可知,运河的开凿与整修
A.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B.缓解北方水资源不足问题
C.体现农耕文明的封闭特征 D.巩固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
6.1666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授权皮埃尔保罗德里凯,建设后来成为17世纪最宏大的土木工程项目之一的运河,目的是“通过避开直布罗陀海峡、海盗和西班牙国王的船队,促进贸易的繁荣”。这一“最宏大的土木工程”是
A.米迪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通海运河 D.巴拿马运河
7.下面是一幅T—O形世界地图。该图显示:欧洲、非洲被地中海隔开,欧洲、亚洲被黑海隔开,非洲、亚洲几乎被红海隔开。陆地(人居)世界的周围是海洋,海洋沟通地中海、红海和黑海。由此可知,该地图
A.绘制于地理大发现之后 B.有助于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C.是地圆学说盛行的体现 D.比较全面地描述了世界的面貌
8.如图是16世纪的版画,画中有5艘从菲律宾出发的西班牙“马尼拉大帆船”停泊在墨西哥太平洋海岸的港口,水手正通过小船接驳上岸,码头上的人员准备卸货。该版画内容
A.表明西班牙已垄断世界市场 B.说明西班牙正拓展黑奴贸易
C.反映亚洲与美洲间的联系加强 D.体现工业时代商品输出的需求
9.图中,西班牙航海家麦哲伦的航海路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东汉训诂书《释名》将道路解释为“道,蹈也,路,露也,人所践蹈而露见也”。此材料说明
A.道路是由人践踏而成 B.道路是铺设而成的
C.道路是自然形成的 D.道路与“蹈”“露”是互通的
11.铁路在交通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每年的春运铁路运输都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学习了“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之后,同学们组成兴趣小组讨论有关铁路的问题,对于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同学们搜集了许多材料,其中正确的是
A.京汉铁路的修建 B.沪宁铁路的修建
C.唐山到胥各庄铁路的修建 D.京九铁路的修建
12.秦统一后,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既有直达九原的直道,又有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这些道路把全国各地紧密联系起来。秦朝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改善国内交通 B.保障皇权独尊
C.加强中央集权 D.促进经济发展
13.据记载,明永乐十三年,重开会通河,依托京杭大运河,停止海运。由于运河淤塞,1901年清政府废止漕运。而当西方已有的传统贸易商路被阻塞时,西方人急切地开辟新航路。由材料可推断出中西方
A.对外政策不同 B.国家制度不同
C.经济发展形式不同 D.思想文化的不同
14.近代以前的清江浦“舟车鳞集,冠盖喧阗,两河市肆,栉比数十里不绝”;到清末民初,“自海道开通,河运失效,商业遂一落千丈。津浦铁路通车后,出此途者益鲜”“昔之都会遂成下邑”。据此推断
A.外来侵略导致清江浦衰落 B.清江浦兴盛衰落源于交通
C.清江浦曾经是繁华的都市 D.政府政策影响着城市经济
15.19世纪70年代,湖北轮船航运业曾短暂出现英国太古洋行、怡和洋行、美国旗昌洋行与轮船招商局汉口分局四足鼎立的局面。这一现象说明
A.民族资本主义与洋人争利 B.湖北率先利用工业革命成果
C.帝国主义激烈争夺航运权 D.湖北交通业逐步走向近代化
16.“高铁改变中国,中国改变世界”的故事正在上演。历史上交通运输建设见证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秦朝修建“驰道”(或直道),有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清末保路运动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
C.蒸汽机的发明促进铁路、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进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
17.据下表判断
1870-1900年的铁路公里数(单位:千公里)
年份 全世界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澳洲
1870 210 105 93 8 2 2
1880 372 169 175 16 5 8
1890 617 224 331 34 9 19
1900 760 284 402 60 20 24
A.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地位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美国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 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迅猛
18.新航路开辟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端倪。互通有无商品流通和日益频繁的人员交往促进了文化交流和发展。上述材料反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
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
C.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D.亚洲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19.丝绸之路开通后,丝路上的商队从西方运来稀有动物、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再从中国运出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织技术、漆器工艺等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向世界。这表明丝绸之路开通
A.促进了中西直接交流 B.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物质生活
C.扩大了汉朝统治区域 D.体现了汉朝的世界中心地位
20.亚历山大东征后,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后来的丝绸之路西段(自帕米尔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这表明
A.张骞对丝绸之路开辟做出决定性贡献
B.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C.希腊文明的传播对丝绸之路开通的贡献
D.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自古以来就很频繁
21.下表反映了1909—1919年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的部分情况。
时间 事件
1909年 北京邮政首先使用自行车
1912年 北京至上海的火车邮路开通
1917年 上海邮政开始使用汽车取代马拉邮件
1919年 上海、汉口邮政开始自备邮艇运送邮件
据此可以得出
A.邮政事业是民族经济发展的产物
B.近代邮政业务仅限于中心城市
C.邮局邮路开始脱离海关控制
D.交通工具进步促进邮政事业发展
22.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
A.1840—1894年 B.1895—1911年
C.1912—1945年 D.1946—1949年
23.“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实践这种主张的是
A.北洋水师正式成立
B.汉阳铁厂的兴办
C.福州船政局的兴办
D.轮船招商局的兴办
24.《元史》所载,元朝政府在全国设置驿站达1383处,“汉地”由兵部统领,“北地”由通政院统领,“陆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与驿站相辅而行的有急递铺,“梯航毕达,海宇会同,元之天下视前代所以为极盛也”。这些举措
A.开创了古代的驿传制度
B.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C.导致了民族隔阂的加剧
D.促进了交通工具的进步
25.经总理衙门批准,1878年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指派德璀琳以天津为中心,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营口)上海5处试办邮政,发行邮票,设立书信局,收发中外信件。这一做法
A.损害了中国关税主权
B.建立起中国近代邮政体制
C.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
D.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需要
26.20世纪30年代,某报刊评论道:“上海近日以乘汽车为豪。每至礼拜日,必有许多少年男女同乘一车,疾驰于南京路、静安寺路、福州路。”这说明当时上海
A.汽车已经走进普通百姓家庭
B.交通全面实现现代化
C.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
D.奢侈风气最为盛行
27.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28.宋代泉州港市舶司官员每年都要会同地方官去西郊的延福寺,共同为中外海舶的安全航行举行祈风仪式,祭海神通远王以祈求顺风。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佛教的祈福观念深入人心
B.政府重视海外贸易的发展
C.东南沿海社会影响力上升
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29.“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沿铁道线,自由电气实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
30.隋唐时期的大运河北起涿郡,南到余杭,中经江都、洛阳,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联系起来。由此可知,当时隋唐大运河开通的社会背景是
A.北方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B.江南经济的开发
C.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对外贸易的繁荣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南北统一,再建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加强了封建国家对人力物力的控制。隋炀帝即位后,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的大运河。一方面,开运河是为了巩固隋封建政权的需要,通过运河直达江淮,从而加强了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以进一步控制江南。另一方面,江南地区“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优,覆衣天下”。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须转运南方的物资。运河开通后,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5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原因。
材料二
(2)比较材料二中的图1和图2,说明图2元朝水运路线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朝和元朝大运河的共同作用。
32.招商局被誉为“中国民族企业百年历程缩影”,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和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招商局创造的中国“第一”
1872年 中国第一家股份公司、中国商船第一次行驶南洋航线
1876年 中国第一家船舶保险公司一仁和保险公司
1878年 中国近代第一家大型煤矿企业一开平矿务局
1879年 中国第一条专用电话线
1881年 中国第一条专线铁路一唐山至胥各庄铁路
1890年 中国近代第一家用机器生产的棉纺织企业一上海机器织布局
1897年 中国第一家华资银行一中国通商银行
——摘编自招商局集团官网
材料二 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举行换旗过户,这也是中国民族工商企业第一次收购外商资产。12月26日与英资太古、怡和签订第一次齐价合同,是中国民族企业对抗外商倾轧的一次重大胜利。1912年2月1日招商局临时股东大会议决,同意将局产押借给孙中山临时政府作借款用;1937年招商局以“新铭”等7艘轮船在江阴、上海、南京等地多次沉船抵御日寇沿江进犯……
——摘编自招商局集团官网
综合上述材料,对晚清招商局做简要介绍。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于1872年,是晚清洋务运动中官督商办企业之一。作为中国第一家近代民族工商企业,招商局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在招商局的带动下,兴办股份制企业在中国迅速蔚成风气。1872年,股份制企业只有招商局一家,到1887在《申报》上公开登载股票价格的企业就达36家。招商局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开创作用,还表现在它以其先行一步积累起来的资金、人才、管理经验等,或直接创办、或参与投资、或派员管理,带动了一批新兴民族工商企业的兴起。
材料二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汽船。他使用从英国进口的万能蒸汽机,驱动客轮在哈得孙河航行,揭开了蒸汽轮船时代的序幕。1811年,英国人利用这项发明也很快造出了自己的汽船。……远洋货轮把英国的消费商品运销到世界每个角落,又把英国所需要的各种工业原料、生活用品运回。交通运输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上各地区彼此隔绝的状态。它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并加强各地之间的交往,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材料三 1870—1900年的铁路网(单位:千公里)
年份 全世界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澳洲
1870年 210 105 93 8 2 2
1880年 373 169 175 16 5 8
1890年 617 224 331 34 9 19
1900年 790 284 402 60 20 24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轮船招商局在促进近代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交通工具的发展对世界市场产生的积极影响。
(3)阅读材料三,归纳19世纪后半期铁路交通发展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
34.下图分别是秦朝和元朝的陆路交通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据上图,指出与秦代相比,元代陆路交通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简述古代交通建设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三、论述题
35.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
时间
历史资料
1831~1836年
达尔文进行环球航行考察
1840年
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的轮船航班开通
1858~1864年
瑞典地质学家伊雷克先后对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进行了3次考察,并绘制了详细地图
1859年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69年
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开通
1869年
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开通
以“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 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进程变成了生产中的真正的狂飙时期。”下列出现在“狂飙时期”的历史现象应是
A.英国人霍金斯第一次将黑奴贩卖给西班牙
B.英国第一艘商用汽船成功横渡大西洋
C.最早的托拉斯组织美孚石油宣告成立
D.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答案】B
【详解】
材料“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大工业”,反映了以蒸汽机为动力,实行机器大生产,因此造成“狂飙时期”的历史事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汽船,故B项正确;1562年,英国人霍金斯第一次贩卖黑奴给西班牙殖民者,是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的黑奴贸易,故A项错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出现了垄断组织,美孚石油是最早的托拉斯组织,故C项错误;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故D项错误。
2.京杭大运河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和浙江等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经济很发达。由此可知,京杭大运河的开凿
A.满足了隋炀帝奢侈的愿望 B.加快了中国经济的转型
C.加强了中国南北经济交流 D.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答案】C
【详解】
京杭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五大水系,沿线经济发达,有助于加强中国南北经济交流,C正确;题干内容与满足了隋炀帝奢侈的愿望无关,排除A;隋唐时期的经济并未发生转型,排除B;京杭大运河主要涉及的国内贸易,而非对外贸易,排除D。
3.郑和为说服明仁宗朱高炽保留宝船队时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材料说明了
A.郑和主张与他国经商 B.郑和主张下西洋
C.郑和有海洋主权意识 D.郑和说服了明仁宗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不可置海洋于不顾”“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可知,郑和主张维护南海权益,说明他有海洋主权意识,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
4.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所开辟的新航线将“海上丝绸之路”从区域性的海上航线延伸为全球性的交通网络。此后,欧洲人逐渐掌握了海上航线的主导权,改变了传统“海上丝绸之路”以和平贸易为基调的特性。这反映出
A.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资本主义扩张
C.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强 D.中国丧失了在对外贸易上的优势
【答案】B
【详解】
由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交通发展,交通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的扩张,B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A项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题干未涉及到中国在对外贸易上的变化,排除D。
5.隋朝大运河,北起涿郡(今北京),中经洛阳,南达余杭(今浙江杭州),在地图上呈现出“”的形状;元朝大运河,北起大都(今北京),南达杭州,在地图上呈现出“”的形状。据此可知,运河的开凿与整修
A.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B.缓解北方水资源不足问题
C.体现农耕文明的封闭特征 D.巩固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都城在长安,因此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形成“ ”的形状。元朝都城在北京,大运河裁弯取直,形成“”形状。而隋朝开凿大运河以及元朝整修大运河首要目的是便利统治,说明大运河的开凿和整修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A正确;大运河解决的是北粮南运问题而非水源不足问题,排除B;C与题干无关,排除;隋朝时期南方还不是经济重心,而元朝修筑大运河目的是解决政治中心北移之后的粮食转运问题,排除D。
6.1666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授权皮埃尔保罗德里凯,建设后来成为17世纪最宏大的土木工程项目之一的运河,目的是“通过避开直布罗陀海峡、海盗和西班牙国王的船队,促进贸易的繁荣”。这一“最宏大的土木工程”是
A.米迪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通海运河 D.巴拿马运河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法国”“避开直布罗陀海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工程是米迪运河,A正确;苏伊士运河连接红海和地中海,B项排除;通海运河属于英国,它的修建使曼彻斯特迅速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C项排除;巴拿马运河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D项排除。
7.下面是一幅T—O形世界地图。该图显示:欧洲、非洲被地中海隔开,欧洲、亚洲被黑海隔开,非洲、亚洲几乎被红海隔开。陆地(人居)世界的周围是海洋,海洋沟通地中海、红海和黑海。由此可知,该地图
A.绘制于地理大发现之后 B.有助于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C.是地圆学说盛行的体现 D.比较全面地描述了世界的面貌
【答案】B
【详解】
由地图中信息可知,欧洲可以通过地中海、海洋等途径到达亚洲,地中海是欧亚传统商路,故该地图有助于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B项正确;地图中没有美洲大陆,说明该地图应绘制于地理大发现之前,排除A;据材料不能得出地圆说盛行,排除C项;地图中没有美洲、大洋洲等,D项错误。
8.如图是16世纪的版画,画中有5艘从菲律宾出发的西班牙“马尼拉大帆船”停泊在墨西哥太平洋海岸的港口,水手正通过小船接驳上岸,码头上的人员准备卸货。该版画内容
A.表明西班牙已垄断世界市场 B.说明西班牙正拓展黑奴贸易
C.反映亚洲与美洲间的联系加强 D.体现工业时代商品输出的需求
【答案】C
【详解】
16世纪“马尼拉大帆船”从菲律宾出发,载货到墨西哥太平洋海岸的港口的版画反映出,亚洲与美洲间的联系加强,C项正确;“马尼拉大帆船”在亚太地区的贸易活动,不能说明西班牙已垄断世界市场,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西班牙正拓展“黑奴贸易”,B项错误;16世纪“马尼拉大帆船”的活动不能说明19世纪中期即工业时代商品输出的需求,D项错误。
9.图中,西班牙航海家麦哲伦的航海路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西班牙航海家麦哲伦的航海路线是④,D项正确;图中①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的航线,A项不符合题意;图片中②为哥伦布到达美洲的航线,B项不符合题意;图中③为达伽马到达印度的航线,C项不符合题意。
10.东汉训诂书《释名》将道路解释为“道,蹈也,路,露也,人所践蹈而露见也”。此材料说明
A.道路是由人践踏而成 B.道路是铺设而成的
C.道路是自然形成的 D.道路与“蹈”“露”是互通的
【答案】A
【详解】
“蹈”为践蹈,“露”为显露,据材料“人所践蹈而露见也”可知,道路是因人的践踏而形成的,A项正确,C项排除;B项“铺设”在材料中无从体现,题干解释的是原始道路的形成,排除;D项未能正确理解题干,题干解释的是原始道路的形成,并非强调道路和“蹈”“露”之间的关系,排除。
11.铁路在交通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每年的春运铁路运输都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学习了“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之后,同学们组成兴趣小组讨论有关铁路的问题,对于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同学们搜集了许多材料,其中正确的是
A.京汉铁路的修建 B.沪宁铁路的修建
C.唐山到胥各庄铁路的修建 D.京九铁路的修建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881年,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建成,这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建立的第一条实用铁路,故C正确;1906年京汉铁路建成,1908年沪宁铁路建成,1996年京九铁路建成,故排除ABD。
12.秦统一后,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既有直达九原的直道,又有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这些道路把全国各地紧密联系起来。秦朝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改善国内交通 B.保障皇权独尊
C.加强中央集权 D.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C
【详解】
秦朝通过修建这些道路把全国各地紧密联系起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秦朝此举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而非改善国内交通,故排除A项;B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促进经济发展是客观作用,故排除D项。
13.据记载,明永乐十三年,重开会通河,依托京杭大运河,停止海运。由于运河淤塞,1901年清政府废止漕运。而当西方已有的传统贸易商路被阻塞时,西方人急切地开辟新航路。由材料可推断出中西方
A.对外政策不同 B.国家制度不同
C.经济发展形式不同 D.思想文化的不同
【答案】C
【详解】
材料表明中西方在对待航运问题时态度不同:中国停止海运,废止漕运,而西方积极寻求新的航线。对待航运态度的不同实质上反映了中西方之间的经济形式差异,中国以农业立国,自给自足,西方则重视商业发展,C项正确;中西方对外政策的不同源于其经济形式不同,排除A项;早期的殖民国家,如西班牙和葡萄牙实行封建统治,当时中国实行的也是封建制度,排除B项;思想文化的不同也是源于经济形式的不同,排除D项。
14.近代以前的清江浦“舟车鳞集,冠盖喧阗,两河市肆,栉比数十里不绝”;到清末民初,“自海道开通,河运失效,商业遂一落千丈。津浦铁路通车后,出此途者益鲜”“昔之都会遂成下邑”。据此推断
A.外来侵略导致清江浦衰落 B.清江浦兴盛衰落源于交通
C.清江浦曾经是繁华的都市 D.政府政策影响着城市经济
【答案】B
【详解】
材料描述的是清江浦的兴衰历程,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江浦因运河疏通而崛起,后因“河运失效”和津浦铁路的开通而衰落,由此可知清江浦的兴衰源于交通,B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的过分解读,只根据“近代以前”“清末民初”两个时间点无法得出该结论,且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是材料中的表现,而非推断内容,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5.19世纪70年代,湖北轮船航运业曾短暂出现英国太古洋行、怡和洋行、美国旗昌洋行与轮船招商局汉口分局四足鼎立的局面。这一现象说明
A.民族资本主义与洋人争利 B.湖北率先利用工业革命成果
C.帝国主义激烈争夺航运权 D.湖北交通业逐步走向近代化
【答案】D
【详解】
19世纪70年代正值洋务运动创办民用企业,这一时期湖北轮船航运业出现英国太古洋行、怡和洋行、美国旗昌洋行与轮船招商局汉口分局四足鼎立的局面,说明洋务运动略有成效,也意味着湖北的交通逐步走向近代化,D正确;这里的湖北轮船招商局是洋务企业,不属于民资资本主义企业,排除A;B中的“率先”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涉及的外资航运公司不一定代表了政府,而且当时是四足鼎立,因此不能说明帝国主义激烈争夺航运权,排除C。
16.“高铁改变中国,中国改变世界”的故事正在上演。历史上交通运输建设见证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秦朝修建“驰道”(或直道),有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清末保路运动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
C.蒸汽机的发明促进铁路、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进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
【答案】C
【详解】
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铁路交通事业的发展,但是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得到发展的,即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C符合题意;A、B、D关于交通运输的描述是符合史实的,不符合题意,排除。
17.据下表判断
1870-1900年的铁路公里数(单位:千公里)
年份 全世界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澳洲
1870 210 105 93 8 2 2
1880 372 169 175 16 5 8
1890 617 224 331 34 9 19
1900 760 284 402 60 20 24
A.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地位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美国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 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迅猛
【答案】C
【详解】
1870-1900年美洲铁路公里数迅速增长,甚至超过欧洲,反映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工业化进程的大大加快,C项正确;19世纪后期世界各大洲的铁路公里数的增长速度不平衡,不能说明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地位,A项错误;根据世界各地铁路公里数的增长情况,不能得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迅猛”的结论,BD两项错误。
18.新航路开辟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端倪。互通有无商品流通和日益频繁的人员交往促进了文化交流和发展。上述材料反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
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
C.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D.亚洲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答案】A
【详解】
据材料“新航路开辟使得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端倪”可知,新航路开辟使得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A正确;B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C错误;D与材料无关。
19.丝绸之路开通后,丝路上的商队从西方运来稀有动物、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再从中国运出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织技术、漆器工艺等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向世界。这表明丝绸之路开通
A.促进了中西直接交流 B.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物质生活
C.扩大了汉朝统治区域 D.体现了汉朝的世界中心地位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丝绸之路传播了东西方的物质文明和技术文明,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物质生活,选项B正确;选项A脱离材料主旨,排除;丝绸之路是商路,并未拓展汉朝的统治区域,排除C;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
20.亚历山大东征后,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后来的丝绸之路西段(自帕米尔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这表明
A.张骞对丝绸之路开辟做出决定性贡献
B.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C.希腊文明的传播对丝绸之路开通的贡献
D.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自古以来就很频繁
【答案】C
【详解】
材料指出在张骞之前,丝绸之路西段已经开通,这一部分交通体系,是希腊文明的传播范围,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通,C项正确;材料指出张骞之前丝绸之路西段实际上已经开通,不是在强调张骞的贡献,也没有指出开辟丝绸之路势在必行,AB两项错误;材料介绍公元前3世纪前后的中西交通,并没有提及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D项错误。
21.下表反映了1909—1919年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的部分情况。
时间 事件
1909年 北京邮政首先使用自行车
1912年 北京至上海的火车邮路开通
1917年 上海邮政开始使用汽车取代马拉邮件
1919年 上海、汉口邮政开始自备邮艇运送邮件
据此可以得出
A.邮政事业是民族经济发展的产物
B.近代邮政业务仅限于中心城市
C.邮局邮路开始脱离海关控制
D.交通工具进步促进邮政事业发展
【答案】D
【详解】
依据表格中“邮政开始用汽车取代马拉邮车”“上海、汉口邮政开始自备邮艇运送邮件”说明交通工具进步促进邮政事业发展,故D正确。材料无法显示是民族经济发展的结果,故A错误。“邮政业务仅限于中心城市”用词绝对,当时城镇乡村也有涉及,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邮局邮路开始脱离海关控制”的信息,故C错误。
22.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
A.1840—1894年 B.1895—1911年
C.1912—1945年 D.1946—1949年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当时上海出现了日本驻中国大使馆,有日本人的活动,再根据“我国的大国民”可知该车夫的民主、民族意识增强,所以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辛亥革命以后,故选C项;根据“大国民”可判断应该是清政府被推翻以后,AB项都是清政府被推翻以前,故排除;1946年抗日战争已经胜利,日本战败,上海不再有材料中类似日本人的活动,故排除D项。
23.“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实践这种主张的是
A.北洋水师正式成立
B.汉阳铁厂的兴办
C.福州船政局的兴办
D.轮船招商局的兴办
【答案】D
【详解】
由材料中的几个关键词:轮船、劝民自置、解商民之困等可知,洋务派主张建立民用企业,与外国争利,故选D。北洋水师对抗的是外国的海军,不在争利的范畴,排除A;汉阳铁厂和福州船政局属于军用企业,排除BC。
【点睛】
洋务运动的内容在高考中多次涉及,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所以它也一直是中学教学的重点,复习时应着重从洋务运动背景、内容、影响三个方面去掌握。
24.《元史》所载,元朝政府在全国设置驿站达1383处,“汉地”由兵部统领,“北地”由通政院统领,“陆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与驿站相辅而行的有急递铺,“梯航毕达,海宇会同,元之天下视前代所以为极盛也”。这些举措
A.开创了古代的驿传制度
B.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C.导致了民族隔阂的加剧
D.促进了交通工具的进步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驿传制度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政令畅通,军情的及时通报,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故B项符合题意。A项,先秦时期已有驿传制度,排除。C项,题干现象有利于民族交流,排除。D项,题干并未强调交通工具的进步,而是强调交通系统对于国家管理的积极作用,排除。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元代驿传制度的发展,结合所学和材料进行回答。本题考查元代驿传制度的发展,本题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进行分析即可。
25.经总理衙门批准,1878年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指派德璀琳以天津为中心,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营口)上海5处试办邮政,发行邮票,设立书信局,收发中外信件。这一做法
A.损害了中国关税主权
B.建立起中国近代邮政体制
C.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
D.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需要
【答案】D
【详解】
中国关税主权被损害是以《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条款签订为标志,排除A;近代中国邮政体制的建立是以大清邮局设立为标志,排除B;材料信息与中国外交近代化没有关系,排除C;通过材料“试办邮政,发行邮票,设立书信局,收发中外信件”可以看出,新式邮政方式出现适应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故D正确。
26.20世纪30年代,某报刊评论道:“上海近日以乘汽车为豪。每至礼拜日,必有许多少年男女同乘一车,疾驰于南京路、静安寺路、福州路。”这说明当时上海
A.汽车已经走进普通百姓家庭
B.交通全面实现现代化
C.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
D.奢侈风气最为盛行
【答案】C
【详解】
从材料“上海近日以乘汽车为豪”“许多少年男女同乘一车”,可以看出汽车这种交通工具出现对社会消费观念和社会风气带来的变化,故答案为C。材料没有体现A,排除。单从汽车一种交通工具不能显示交通全面实现现代化,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奢侈风气盛行,D错误。
27.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答案】D
【详解】
结合关键字眼“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我们可以判定答案是D;根据题中关键字眼“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可知,没有迷信的内容在里面,也没有天朝大国思想,既然政府修建了铁路,就不能说拒绝引进西方技术,因此ABC错误排除。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需要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以及对题干材料加以解读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8.宋代泉州港市舶司官员每年都要会同地方官去西郊的延福寺,共同为中外海舶的安全航行举行祈风仪式,祭海神通远王以祈求顺风。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佛教的祈福观念深入人心
B.政府重视海外贸易的发展
C.东南沿海社会影响力上升
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答案】B
【详解】
材料反映市舶司官员举行祈风仪式,无法体现佛教的祈福观念深入人心,排除A; 根据宋代泉州港市舶司官员每年都要会同地方官去西郊的延福寺,共同为中外海舶的安全航行举行祈风仪式,祭海神通远王以祈求顺风可知,政府重视海外贸易,每年市舶司官员都要为中外海舶的安全航行举行折风仪式,故B正确;材料反映市舶司官员举行折风仪式无法体现东南沿海社会影响力上升,排除C。宋代政府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错误;
29.“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沿铁道线,自由电气实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由“沿河流”到沿“铁道线”再到“沿电车道”。看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因此选B。
考点:近代中国城市化
点评:材料式的选择题其形式一般是题干为材料,备选项为对材料的判断和解释,要求考生对备选项中的解释是否与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相一致作出判断,此类题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材料处理和历史阐释两大能力。由于近几年来历史学科的试题特点主要是:选材于现实问题和重大问题,结合学科的主干设置新情景、新问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还将提供数据、图表等信息让考生进行分析判断,以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新增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式选择题的特点正好与试题特点吻合,所以此类题型是考试的重点。此类题型解题的基础是读懂材料,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将获取有效信息与备选项和材料的历史背景结合,挂靠课本,进行分析判断,选出正确答案。
30.隋唐时期的大运河北起涿郡,南到余杭,中经江都、洛阳,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联系起来。由此可知,当时隋唐大运河开通的社会背景是
A.北方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B.江南经济的开发
C.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对外贸易的繁荣
【答案】B
【详解】
隋唐的统一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战乱,大运河开通时北方的商品经济还没有恢复到活跃状况,故排除A项;由于魏晋南北朝以来北方的长期战乱,大量人口向南方迁移,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大运河沟通涿郡和余杭,重要的社会背景就是江南经济的开发,故选B项;南方在宋代才开始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故排除C项;大运河的开通主要是沟通国内的南北交通,并不是由于对外贸易繁荣,故排除D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南北统一,再建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加强了封建国家对人力物力的控制。隋炀帝即位后,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的大运河。一方面,开运河是为了巩固隋封建政权的需要,通过运河直达江淮,从而加强了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以进一步控制江南。另一方面,江南地区“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优,覆衣天下”。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须转运南方的物资。运河开通后,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5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原因。
材料二
(2)比较材料二中的图1和图2,说明图2元朝水运路线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朝和元朝大运河的共同作用。
【答案】(1)隋朝的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可集中力量兴建大型工程;为加强对南方的有效控制,巩固统治;适应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保障中央政府的物资供应。
(2)元朝运河截弯取直,直通大都,缩短航程;开辟了长途海运路线。
(3)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巩固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促使运河沿岸城市的兴起,工商业的繁荣;有利于南北文化交融,促进了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
【详解】
本题考查大运河的开凿,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隋朝南北统一,再建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加强了封建国家对人力物力的控制”“开运河是为了巩固隋封建政权的需要,…以进一步控制江南”“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须转运南方的物资”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从图1和图2相比较可以看出,图2中元朝运河截弯取直,直通大都,缩短航程;开辟了长途海运路线。
(3)隋朝和元朝大运河的共同作用,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再建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运河开通后,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5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从加强南北经济交流、巩固国家统一、促使运河沿岸城市兴起、推动南北文化交融等方面来回答。
32.招商局被誉为“中国民族企业百年历程缩影”,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和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招商局创造的中国“第一”
1872年 中国第一家股份公司、中国商船第一次行驶南洋航线
1876年 中国第一家船舶保险公司一仁和保险公司
1878年 中国近代第一家大型煤矿企业一开平矿务局
1879年 中国第一条专用电话线
1881年 中国第一条专线铁路一唐山至胥各庄铁路
1890年 中国近代第一家用机器生产的棉纺织企业一上海机器织布局
1897年 中国第一家华资银行一中国通商银行
——摘编自招商局集团官网
材料二 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举行换旗过户,这也是中国民族工商企业第一次收购外商资产。12月26日与英资太古、怡和签订第一次齐价合同,是中国民族企业对抗外商倾轧的一次重大胜利。1912年2月1日招商局临时股东大会议决,同意将局产押借给孙中山临时政府作借款用;1937年招商局以“新铭”等7艘轮船在江阴、上海、南京等地多次沉船抵御日寇沿江进犯……
——摘编自招商局集团官网
综合上述材料,对晚清招商局做简要介绍。
【答案】这是晚清洋务派创办的第一家民用工业。近代以来,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不断加深,为打破外国对华航运的垄断,为军事工业发展资金的资金需求,李鸿章等官员推动建立了招商局。招商局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投资领域多样化,很多方面具有开创性。它的创办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抵御了日本的侵略,对推动中国的近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轮船招商局的介绍可从创办的背景 、经营和投资范围、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抵御外国的经济侵略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于1872年,是晚清洋务运动中官督商办企业之一。作为中国第一家近代民族工商企业,招商局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在招商局的带动下,兴办股份制企业在中国迅速蔚成风气。1872年,股份制企业只有招商局一家,到1887在《申报》上公开登载股票价格的企业就达36家。招商局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开创作用,还表现在它以其先行一步积累起来的资金、人才、管理经验等,或直接创办、或参与投资、或派员管理,带动了一批新兴民族工商企业的兴起。
材料二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汽船。他使用从英国进口的万能蒸汽机,驱动客轮在哈得孙河航行,揭开了蒸汽轮船时代的序幕。1811年,英国人利用这项发明也很快造出了自己的汽船。……远洋货轮把英国的消费商品运销到世界每个角落,又把英国所需要的各种工业原料、生活用品运回。交通运输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上各地区彼此隔绝的状态。它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并加强各地之间的交往,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材料三 1870—1900年的铁路网(单位:千公里)
年份 全世界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澳洲
1870年 210 105 93 8 2 2
1880年 373 169 175 16 5 8
1890年 617 224 331 34 9 19
1900年 790 284 402 60 20 24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轮船招商局在促进近代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交通工具的发展对世界市场产生的积极影响。
(3)阅读材料三,归纳19世纪后半期铁路交通发展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
【答案】(1)积极作用: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的经济侵略。
(2)积极影响: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世界贸易范围和规模扩大;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3)特点:铁路交通发展迅速;铁路交通的发展极不平衡。成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西方列强加紧对外殖民扩张和资本输出;世界各地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带动了一批新兴民族工商企业的兴起”以及对外国经济侵略的抵制作用回答。
(2)根据材料二信息“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上各地区彼此隔绝的状态。它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并加强各地之间的交往,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进行归纳。
(3)依据表格信息可知铁路发展迅速且不平衡,成因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西方列强的扩张等方面进行分析。
34.下图分别是秦朝和元朝的陆路交通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据上图,指出与秦代相比,元代陆路交通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简述古代交通建设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答案】(1)变化:从空间布局看,向东、向南转移;从数量看,道路建设更加密集;从范围看更广。
原因:政治统治中心的东移;经济重心的南移;农耕经济的发展;国家疆城的扩大;民族交融的加强。
(2)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密切了各地的经济联系,推动了经济发展;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推动了文化传播与交流。
【详解】
(1)变化:对比两幅示意图可从陆路交通的空间布局、陆路交通的数量、陆路交通的覆盖范围三个视角进行说明。
原因:结合所学可从政治统治中心的东移、经济重心的南移、农耕经济的发展、国家疆城的扩大、民族交融的加强等角度进行说明。
(2)结合所学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角度进行说明。从政治的角度看,交通网络的发达可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从经济的角度看,交通网络的发达可以密切各地的经济联系,推动经济的发展;从文化的角度看,交通网络的发达可以推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从社会生活的角度看,交通网络的发达可以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
三、论述题
35.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
时间
历史资料
1831~1836年
达尔文进行环球航行考察
1840年
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的轮船航班开通
1858~1864年
瑞典地质学家伊雷克先后对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进行了3次考察,并绘制了详细地图
1859年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69年
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开通
1869年
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开通
以“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 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
【答案】(1)①海洋考察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2分) 例1:达尔文通过海洋考察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知,写出《物种起源》,提出优胜劣汰的生物进化论,对当时基督教的世界观形成极大挑战与冲击。(2分)例2:伊雷克对北极进行3次科学考察,绘制出地图,增进了人类对北极地区的了解。
②人类科技进步也推动了对海洋的利用与开发。(2分)例1: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轮船航班的开通,使工业革命成果应用于全球交通领域,有利于克服海洋的阻隔,促进了经济发展,便利了社会生活。(2分)例2: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海洋对人类区域的阻隔,缩短了交往时间,有利于信息传播。
【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论证、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回答时注意题目中二者的关系是相互的,因此在论述的时候要从两个角度论述出二者的关系,一是海洋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而是人类文明进步对海洋的影响。并用相关的事例加以说明。
【考点定位】世界近代科学技术 进化论 进化论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轮船、运河、海洋电缆。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