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大气压强【课件(共27张PPT)+教案+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3 大气压强【课件(共27张PPT)+教案+练习(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17 16:58:0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3 大气压强
一、选择题(共7题)
1.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有关大气压强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A.甲:带挂钩的塑料吸盘能吸附在光滑的玻璃上,是大气压的作用
B.乙: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相当于 的面积受到的压力约为
C.丙:在高原上,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的大气压的值会偏小
D.丁: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换用粗细不同玻璃管做实验,测量结果不同
2. 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小心玻璃管中留有小量残余空气,则
A.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同 B.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C.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 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A.用塑料管吸饮料 B.用抽水机抽水
C.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病人体内 D.钢笔吸墨水
4. 如图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
B.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
C.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
D.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低
5. 三个同学同时在同一实验室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出水银柱的高度分别是:, 和 。已知其中的一人实验时水银中混进了少量空气;一人测高度时,刻度尺没有严格放竖直,还有一人方法正确。那么,正确的结果是
A. B. C. D.无法判断
6. 如图所示,艾力同学将自制气压计从山脚下带到山顶的过程中,气压计的水柱和外界气压的变化分别是
A.上升,降低 B.下降,升高 C.上升,升高 D.下降,降低
7. 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
B.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C.带该装置登上山顶,会发现液柱高度降低
D.将玻璃管倾斜,会发现液柱高度降低
二、填空题(共7题)
8. 用吸管“吸”盒装牛奶时,牛奶是在 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吸完牛奶后,盒子变扁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9.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 的存在;物理学家 使用水银做实验最早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10. 在易拉罐中注入少量的水,用酒精灯对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将罐口堵住,撤去酒精灯,让易拉罐冷却,观察到易拉罐变瘪了,这一现象说明了 的存在。
11. 如图所示,图中所测到的当时大气压强是 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如果把该装置移到高山上,玻璃管中真空部分的长度将会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2. 制作如图所示的简易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若将简易气压计从四楼移到一楼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水柱 ,说明 。
13. 如图是某同学用水银在实验室做测量大气压实验时的情景,当时实验室的大气压 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当换用更细的玻璃管进行此实验时,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 著名的 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意大利科学家 首先通过实验用水银测定了大气压值。若同时在同一地点用水代替水银做实验,则测出的大气压值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三、实验题(共1题)
15. 用注射器估测大气压的值实验中。
(1) 实验中,分析研究的对象是大气对 (填“针筒”、“活塞”)的压力。
(2) 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可以近似看成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拉力 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是一对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3) 研究对象受大气压力的受力面积等于注射器的截面积。读出注射器的容积 ,再用 测出全部刻度的长度 。
(4) 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烧杯和水的总重为 ,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烧杯和水的总重为 ,活塞面积为 ,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值的表达式为 (用题中字母表示)。
答案
一、选择题(共7题)
1. 【答案】D
【解析】把吸盘紧压在光滑的墙上,把吸盘内的空气排出,大气压就把吸盘紧压在了墙上,在钩上可以挂东西,故A正确;
一标准大气压为 , 的面积受到的压力约为 ,故B正确;
在高原上,高度越高,气压越小,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的大气压的值就越小,故C正确;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的粗细不同,测出大气压的值是相同的。玻璃管的粗细、长短、水银多少、是否倾斜都不影响大气压的值。故D错误。
2. 【答案】C
3. 【答案】C
【解析】用力一吸气,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口腔内。利用了大气压。故A不合题意;
抽水机抽水,通过活塞上移或叶轮转动使抽水机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利用了大气压,故B不合题意;
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病人体内是利用人的压力将药液注入人体肌肉的,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故C符合题意;
用力一按橡皮囊,排出了里面的空气,当其恢复原状时,橡皮囊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墨水被压入钢笔内,利用了大气压。故D不合题意。
4. 【答案】A
【解析】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由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决定的,在玻璃管顶端真空的情况下,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与管的倾斜度、位置的深浅、水银槽内水银的多少以及管的粗细均无关。由于水银柱的高度是由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决定的,因此将玻璃管稍微倾斜、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都将不变,故A正确。
故选A。
5. 【答案】B
【解析】在三次测量结果中, 最小,当然不可能是偏大的值,如果它是正确的值,也应该有一个更小的值是在水银中混入空气时测出的,所以它只能是那个水银中混入空气时测出的偏小的值;同样,在三次结果中, 最大,当然不可能是偏小的值,如果它是正确的值,也应该有一个更大的值是在刻度尺没有放竖直时测出的,所以它只能是那个刻度尺没有放竖直时测出的偏大的值;这样唯一剩下的 就是理所当然的正确的结果了。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6. 【答案】A
【解析】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从山脚到山顶大气压会降低,又因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所以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会有一部分水被压入玻璃管,使管内水柱上升。
7. 【答案】D
二、填空题(共7题)
8. 【答案】大气压
形状
【解析】【分析】大气压的利用一般都是在某处使气压降低,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了某种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解析】解:用吸管“吸”牛奶时,吸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牛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
吸完牛奶后,盒子变扁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故答案为:大气压;形状。
9. 【答案】大气压;托里拆利
10. 【答案】大气压
【解析】水吸热汽化生成水蒸气,水蒸气把易拉罐内的空气排出,封住罐口,停止加热,罐内气体温度降低,气体压强减小,小于大气压,大气压将易拉罐压瘪。易拉罐被压瘪可以表明大气压的存在。
11. 【答案】;
12. 【答案】下降;高度越低,大气压越大
13. 【答案】小于;不变
【解析】一标准大气压下,玻璃管内水银的垂直高度是 ;而实验室中,大气压支持的水银高度为 ,说明当时实验室的大气压小于 个标准大气压;当换用更细的玻璃管进行此实验时,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不变。
14. 【答案】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不变。
【解析】根据历史事实填写前两空;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大气压值是不受实验器材而影响的,故用水和水银实验理论上结果相同。
三、实验题(共1题)
15. 【答案】
(1) 活塞
(2) 平衡力
(3) 刻度尺
(4)
【解析】
(1) 该实验中以活塞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2)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刚好平衡,利用二力平衡原理来测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3) 注射器是一个圆柱体形状,因此,应用刻度尺量出其刻度部分的长度 ;
(4)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对活塞受力分析:;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对活塞受力分析:;
两式联立解得:,
所以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气压强 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②解大气压的测量方法和估测方法,知道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③知道测量大气压的工具,知道大气压的变化与应用
2、过程和方法:
①观察并描述跟大气压有关的现象,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②经历估测大气压强的过程,领会估测大气压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
【教学难点】
托里拆利实验及原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y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能够流动,空气也能流动,空气中是否也存在朝各个方向的压强。
二、新课教学
“覆杯”实验
1.将硬塑料片平放在平口塑料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现象:硬塑料片落下
分析:如果大气有压强,则硬塑料片上下面受压强相等,纸片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如果大气没有压强,结果相同.21·世纪*教育网
2.将塑料杯装满水,仍用硬塑料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盖住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现象:硬塑料片没有掉下来.www-2-1-cnjy-com
分析:硬塑料片受重力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水向下的压力作用,没有下落,必须受向上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只能是大气,证明大气存在压强.www.21-cn-jy.com
3.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
现象:硬塑料片没有掉下
分析:大气的压强向各个方向.
4.用一个底部有孔的硬塑料杯,重复上述实验,又看到什么现象?
现象:硬塑料片始终落下.
分析:排除是水将硬塑料片粘在杯口.杯子上下两侧大气压强相等,在重力作用下,塑料片和水落下.
1、饮料是怎样进入口中的
2、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会滴落下来
3、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
马德堡半球实验
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长葛里克,将两只直径约37厘米的空心铜半球,密合后抽走里面的空气。当时用了16匹骏马向两边使劲拉了很久,最后才在一声巨响中拉开了两只半球。如果空气不抽去,用手轻轻一拉就能拉开。
1、大气压强的存在
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一切物体具有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地球表面的空气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3、大气压的方向:大气压朝各个方向均有压强
2、大气压的测定
在铁桶内放入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铁通别压扁了。
大气压究竟多大?大气压可以把纸片上的液柱托住,根据大气压能托起液柱的最大高度,我们就能精确地测出大气压的数值
启发:在实验一中,如果能找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大气压能托起水柱的最大高度,则水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 水柱太高,用水银代替. 介绍托里拆利实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最早测定大气压的是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
实验四:
2.大气压的数值
p大气=p水银=ρ水银 gh=13.6×103 kg/m3×9.8 N/kg×0.76 m=1.013×105 Pa
标准大气压 p0= 1.013×105 Pa 粗略计算标准大气压可取为105 Pa
1、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有:马德堡半球实验、纸托水实验、瓶吞鸡蛋实验
2、托里拆利实验: 大气压的值:760mm汞柱=1.013×105 Pa
3、问题讨论:
管子倾斜水银柱竖直高度是否发生变化
水银长度增大但高度不变
管子直径加粗,管中水银柱高度怎样变化?
水银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形状无关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玻璃管内混有少量空气,会影响水银柱的高度吗?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玻璃管内混有少量空气,则测量的结果比实际大气压小。
3、气压计:测定大气压的仪器.
水银气压计
金属盒气压计(又称无液气压计)
三、大气压的变化
实验五:
拿着自制气压计从楼下到楼上,观察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
补充: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大气压变化的规律:在海拔3000m以内,每上升10m,大气压大约降低100Pa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知识拓展
介绍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四、课堂小结:
1、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
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3、大气压强的数值:托里拆利实验;标准大气压的值为p0= 1.013×105 Pa
4、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减小
5、随着大气压的降低,液体的沸点降低
随着大气压的升高,液体的沸点升高
三、大气压强的应用:
五、习题巩固:
1、历史上有力的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
A.帕斯卡裂桶实验 B.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
C.托里拆利实验 D.马德堡半球实验
2、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管中水银面静止时,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气压等于管外大气压
B.换用粗的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高度差会变小
C.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D.如果在管顶开一个小孔,水银柱将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向上喷出来
3、下列有关托里拆利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首次得出1标准大气压强相当于76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B.水银气压计的工作原理与托里拆利实验原理相同
C.实验中不小心让少量空气漏入管内,则测得的大气压应比真实值大
D.实验中,当倒插在水银槽中的玻璃管从竖直开始慢慢倾斜时,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变高
4、们身边看似“轻”的空气,其实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完成很多工作。以下事例,与大气压作用无关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瓶中的饮料
B.用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出
C.用注射器把新冠疫苗药液注入肌肉里
D.茶壶盖上开小孔便于把水倒出
六、作业布置
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1—5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第3节 大气压强
新课引入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能够流动,空气也能流动,空气中是否也存在朝各个方向的压强。
1.将硬塑料片平放在平口塑料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现象:硬塑料片落下
分析:如果大气有压强,则硬塑料片上下面受压强相等,纸片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如果大气没有压强,结果相同.
大气压强的存在
“覆杯”实验
2.将塑料杯装满水,仍用硬塑料片盖住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现象:硬塑料片没有掉下来
分析:硬塑料片受重力作用,受水向下的压力作用,没有下落,必须受向上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只能是大气,证明大气存在压强.
大气压强的存在
3.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
现象:硬塑料片没有掉下
分析:大气的压强向各个方向
大气压强的存在
4.用一个底部有孔的硬塑料杯,重复上述实验,又看到什么现象?
现象:硬塑料片始终落下
分析:排除是水将硬塑料片粘在杯口.杯子上下两侧大气压强相等,在重力作用下,塑料片和水落下.
大气压强的存在
2、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会滴落下来
3、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
1、饮料是怎样进入口中的
大气压强的存在
马德堡半球实验
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长葛里克,将两只直径约37厘米的空心铜半球,密合后抽走里面的空气。当时用了16匹骏马向两边使劲拉了很久,最后才在一声巨响中拉开了两只半球。如果空气不抽去,用手轻轻一拉就能拉开。
大气压强的存在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
3、大气压的方向:
地球表面的空气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大气压朝各个方向均有压强
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一切物体具有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符号:
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压的测量
在铁桶内放入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铁通别压扁了。
大气压究竟多大?大气压可以把纸片上的液柱托住,根据大气压能托起液柱的最大高度,我们就能精确地测出大气压的数值
在实验一中,如果能找到大气压能托起水柱的最大高度,则水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
水柱太高,用水银代替
托里拆利实验
1.最早测定大气压的是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
大气压的测量
大气压的测量
=ρ水银 gh
=13.6×103 kg/m3×9.8 N/kg×0.76 m
=1.013×105 Pa
p大气=p水银
标准大气压 p0= 1.013×105 Pa
2.大气压的数值
粗略计算标准大气压可取为105 Pa
大气压的测量
760mm
●管子倾斜水银柱竖直高度是否发生变化
●管子直径加粗,管中水银柱高度怎样变化?
760mm
水银长度增大但高度不变
水银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形状无关
大气压的测量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玻璃管内混有少量空气,会影响水银柱的高度吗?
0.76m
少量空气
真空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玻璃管内混有少量空气,则测量的结果比实际大气压小。
大气压的测量
测量大气压的仪器
如何测量某地的气压
水银气压计:精确但携带不方便
无液气压计:携带方便但不太准确
测量大气压的仪器
自制气压计
大气压的变化
拿着自制气压计从楼下到楼上,观察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大气压变化的规律:在海拔3000 m以内,每上升10 m,
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 .
为什么在青藏高原上,煮面条会煮不熟,需要用高压锅?
大气压的变化
随着大气压的降低,液体的沸点降低
随着大气压的升高,液体的沸点升高
活塞式抽水机
知识拓展
课堂小结
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4、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减小
5、随着大气压的降低,液体的沸点降低
随着大气压的升高,液体的沸点升高
1、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
3、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大显身手
1、历史上有力的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
A.帕斯卡裂桶实验
B.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
C.托里拆利实验
D.马德堡半球实验
D
大显身手
2、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管中水银面静止时,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气压等于管外大气压
B.换用粗的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高度差会变小
C.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D.如果在管顶开一个小孔,水银柱将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向上喷出来
C
大显身手
3、下列有关托里拆利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首次得出1标准大气压强相当于76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B.水银气压计的工作原理与托里拆利实验原理相同
C.实验中不小心让少量空气漏入管内,则测得的大气压应比真实值大
D.实验中,当倒插在水银槽中的玻璃管从竖直开始慢慢倾斜时,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变高
B
大显身手
4、们身边看似“轻”的空气,其实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完成很多工作。以下事例,与大气压作用无关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瓶中的饮料
B.用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出
C.用注射器把新冠疫苗药液注入肌肉里
D.茶壶盖上开小孔便于把水倒出
C
作业布置
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1—5题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