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谏太宗十思疏
1.对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①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谦虚)
②虽董之以严刑(懂得,知道)
B.①简能而任之(选拔)
②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恶人)
C.①则纵情以傲物(人)
②能克终者盖寡(克制)
D.①夫在殷忧(深)
②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真心,真诚)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C.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D.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 人君当神器之重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必竭诚以待下
C.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虽董之以严刑
D.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而况于明哲乎
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常见的庙号。从汉朝开始,王朝开国皇帝的庙号通常为“太祖”,第二代帝王的庙号常常为“太宗”。
B.可畏唯人:可怕的只是人民(的力量)。人,本应写作“民”,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而写作“人”。
C.垂拱:垂衣拱手,古时比喻统治者在治理天下时,什么事情都不愿做,多用作贬斥帝王庸碌无为。
D.三驱:据说古代圣贤之君在打猎布网时只设三面而有意网开一面,从而体现圣人的“好生之仁”。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兽不分,忙之罪也 [注]
老舍
近来忙得出奇。恍忽之间,仿佛看见一狗,一马,或一驴,其身段神情颇似我自己;人兽不分,忙之罪也!
每想随遇而安,贫而无谄,忙而不怨。无谄已经做到;无论如何不能欢迎忙。
这并非想偷懒。真理是这样:凡真正工作,虽流汗如浆,亦不觉苦。反之,凡自己不喜作,而不能不做,做了又没什么好处者,都使人觉得忙,且忙得头疼。想当初,苏格拉底终日奔忙,而忙得从容,结果成了圣人;圣人为真理而忙,故不手慌脚乱。即以我自己说,前年写《离婚》的时候,本想由六月初动笔,八月十五交卷。及至拿起笔来,天气热得老在九十度(注:约等于32℃)以上,心中暗说不好。可是写成两段以后,虽腕下垫吃墨纸以吸汗珠,已不觉得怎样难受了。“七”月十五日居然把十二万字写完!因为我爱这种工作哟!我非圣人,也知道真忙与瞎忙之别矣。
所谓真忙,如写情书,如种自己的地,如发现九尾彗星,如在灵感下写诗作画,虽废寝忘食,亦无所苦。这是真正的工作,只有这种工作才能产生伟大的东西与文化。人在这样忙的时候,把自己已忘掉,眼看的是工作,心想的是工作,做梦梦的是工作,便无暇计及利害金钱等等了;心被工作充满,同时也被工作洗净,于是手脚越忙,心中越安怡,不久即成圣人矣。情书往往成为真正的文学,正在情理之中。
所谓瞎忙,表面上看来是热闹非常,其实呢,它使人麻木,使文化退落,因为忙得没意义,大家并不愿做那些事,而不敢不做;不做就没饭吃。在这种忙乱情形中,人们像机器般的工作,忙完了一饱一睡,或且未必一饱一睡,而半饱半睡。这里,只有奴隶,没有自由人;奴隶不会产生好的文化。这种忙乱把人的心杀死,而身体也不见得能健美。它使人恨工作,使人设尽方法去偷油儿。我现在就是这样,一天到晚在那儿作事,全是我不爱作的。我不能不去作,因为眼前有个饭碗;多咱我手脚不动,那个饭碗便拍的一声碎在地上!我得努力呀,原来是为那个饭碗的完整,多么高伟的目标呀!试观今日之世界,还不是个饭碗文明!
因此,我羡慕苏格拉底,而恨他的时代。苏格拉底之所以能忙成个圣人,正因为他的社会里有许多奴隶。奴隶们为苏格拉底做工,而苏格拉底们乃得忙其所乐意忙者。这不公道!在一个理想的文化中,必能人人工作,而且乐意工作,即便不能完全自由,至少他也不完全被责任压得翻不过身来,他能把眼睛从饭碗移开一会儿,而不至立刻拍的一声打个粉碎。在这样的社会里,大家才会真忙,而忙得有趣,有成绩。在这里,懒是一种惩罚;三天不做事会叫人疯了;想想看,灵感来了,诗已在肚中翻滚,而三天不准他写出来,或连哼哼都不许!懒,在现在的社会里,是必然的结果,而且不比忙坏;忙出来的是什么 那么,懒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世界上必有那么一天,人类把瞎忙从工作中赶出去,人人都晓得,都觉得,工作的快乐,而越忙越高兴;懒还不仅是一种羞耻,而是根本就受不了的。自然,我是看不到那样的社会了;我只能在忙得——瞎忙——要哭的时候这么希望一下吧。
载一九三五年六月三十日《益世报》
(有删改)
[注]原标题为“忙”。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点题,借助幽默的语言,既凸显了作者的忙碌,又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无形中也流露出作者对瞎忙的厌恶之情。
B.文章运用对比的手法,在形象的叙述中让读者明白了“瞎忙”与“真忙”之别,暗示了作者渴望过越忙越高兴的生活。
C.“饭碗文明”时代,为了生存,人们只好强迫自己做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其忙碌大多就成了“瞎忙”。
D.文章似乎是即兴命篇,随意写成,但别有风味,其语言明白如话、清新、质朴、典雅,确实是大家手笔,平而不凡。
2.请简要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3.读了这篇文章,你对“忙”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 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简要阐述。
7.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
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时李?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①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②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阅吾兄弟,奈何 ”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即位,擢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
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彦博曰:“征为人臣,不能著形迹,远嫌疑,而被飞谤,是宜责也。”帝谓彦博行让征。征见帝,征顿首曰:“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帝曰:“忠、良异乎 ”曰:“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傅承,流祚无疆;忠臣,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此其异也。”帝曰:“善。”贞观三年,以秘书监参预朝政。七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多病,辞职,帝不肯。征恳请,数却愈牢。乃拜特进,知门下省事,诏朝章国典,参议得失。它日,宴群臣,帝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间关草昧,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为国家长利,征而已。虽古名臣,亦何以加!”亲解佩刀,以赐二人。
十七年,疾甚。征家初无正寝,帝命辍小殿材为营构,五日毕,并赐素褥布被,以从其尚。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征薨。帝临哭,为之恸,罢朝五日。太子举哀西华堂。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曰文贞,帝作文于碑,遂书之。又赐家封户九百。
(选自《新唐书 魏征传》,有删改)
[注]①魏公:李密。②隐太子:李建成。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B.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C.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D.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唐朝定都于长安(今西安),武则天建立武周时曾迁都洛阳。
B.男,春秋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秦以后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名位和权利。
C.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D.贞观,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年号纪年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纪年法之一,如甲辰、康熙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征精通文献,因才被用。元宝藏让其掌管文书,李密收到元宝藏的来信,知道是魏征所作,急切召来魏征任职。
B.魏征眼光过人,循循善诱。他给李?写信,用“天命归唐和身处必争之地,处境危险”的理由成功劝其归附于唐。
C.魏征执法公允,为官清廉。他虽不熟悉律法,却能坚持原则,按实情处理,大家都心悦诚服;虽身居高位,却无正寝。
D.魏征直言敢谏,身享哀荣。太宗称赞进献忠诚劝告,纠正皇帝过错,只有魏征;死后亲自临哭,而且让太子号哭。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为国家长利,征而已。虽古名臣,亦何以加!
译文:________________
(2)征家初无正寝,帝命辍小殿材为营构,五日毕,并赐素褥布被,以从其尚。
译文:________________
5.魏征的“坚守”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选文及《谏太宗十思疏》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述怀 出关
(唐)魏征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①系南粤,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土恩。
季布②无二诺,侯赢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注]①请缨:出自《汉书·终军传》:“(汉武帝)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②季布:楚汉时人,以信守诺言、讲信用而著称。
1.本诗多处运用了典故,有些典故最终演化为成语,请写出本诗中蕴含的两个成语。
2.后人认为魏征此诗雄浑古朴的气势注入南朝的绮丽工整之中,一扫六朝以宋柔靡轻艳之风的积弊。请从用词、用句、用典等三个角度来分析本诗“雄浑工整相融”的特点。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所谓取天下易守天下难的缘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说“知其不可”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书札记是阅读书籍、报刊时写下的文字,可借此加强记忆,加深理解,积累资料,并进而提高写作能力。历代名人、学者都十分重视写读书札记,徐特立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把“读书”和“动笔”相提并论,这对我们中学生不无启发。请你仿照示例,也为课文《谏太宗十思疏》写上几句札记。
示例:或许命运的不幸注定要将缤纷的梦撞碎,或许虚伪的本心注定要让生活疲惫,或许岁月的艰辛注定要让美丽的容颜消退,但在这痛苦的磨砺中,坚强的人会使自己因充实而更美。让我们在《项链》中一起领略主人公的美吧。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项,②督察。C项,②能够。D项,②确实,的确。
2.答案:B
解析:B项为形容词用作动词,其他三项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答案:B
解析:A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定语后置的标志。B项均为目的连词,来。C项,连词,虽然/连词,即使。D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递进,更。
4.答案:D
解析:D.满溢:古今义都指容器中水满而溢出,指骄傲自满,听不进不同意见。A.根本,古义:树木的根;今义:主要的,重要的。B.纵情,古义:骄傲;今义:尽情。C.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5.答案:C
解析:垂拱: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古时多指统治者以顺其自然的方式统治天下。
6.答案:1.D; 2.①标题设疑,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②点明主旨, 警醒读者。③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表明作者对“忙”的态度:作者为生计忙碌,觉得自己颇似驴、马等兽类,期望人类有一天能摆脱这种状态。
3.结合文本:①赞成“真忙”,为自己喜欢的事,忙而无怨, 忙而充实,是作者赞同的人生境界;②反对“瞎忙”,做没意义的事或者不喜欢的事,或者只为“饭碗”而忙,是作者批判的人生状态。联系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为了生活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整日奔波忙碌,疲惫不堪,却忙而无所得;而有一部分人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忙,忙得开心。
解析:1.“清新”“典雅”错误。本文语言幽默诙谐、通俗质朴,而“清新”是指语言新颖,不落俗套典雅”是说文章言辞优美而不粗俗,这两点在文中并没有体现。
2.解答此类题目,需先理解标题的含义,分析其使用的技巧,然后从内容、主旨等方面分析其作用。“人兽不分,忙之罪也 ”这是一个问句,使用问句作标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标题提出问题,文本给出解答,自然引出下文。从内容的角度看,标题表明了作者对“忙”的态度,作者在文中围绕“真忙”和“瞎忙”阐述自己对“忙”的认知,由此可知,标题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主旨的角度来看,作者借助对比的手法分析“瞎忙”与“真忙”的区别,表明对越忙越高兴的生活的渴望,故标题也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3.从文中来看,作者主要讲述了两种忙,一种是“真忙”,一种是 “瞎忙'对于“真忙”,作者认为“凡真正工作,虽流汗如浆,亦不觉苦”“所谓真忙……这是真正的工作,只有这种工作才能产生伟大的东西与文化”,由这些内容和第三段中作者写作《离婚》一书的例子可知,作者认可这种“忙”,为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忙,忙而不觉得累。 对于“瞎忙”,作者认为“所谓瞎忙,表面上看来是热闹非常,其实呢, 它使人麻木,使文化退落……不作就没饭吃”,由这些内容可知,作者对这种没有意义却不得不做的“瞎忙”是反对的。明确了这些内容之后,再联系现实中的“真忙”和“瞎忙”进行分析即可。
7.答案:1.B;2.D;3.D
4.(1)贞观以后,献纳忠谏,匡正朕的过失,使国家长治久安,只有魏征而已。即使古代名臣,又用什么能超越他们!
(2)魏征家里原无正寝,太宗命令停建小殿,用其材料为之营构,仅用五天完工。赐给魏征素褥布被,以遵从其意愿。
5.①坚持己见,面对秦王责备,承认自己的做法并不后悔。②实事求是,针对审问,实话实说。③坚守原则,对法律问题,凭原则照实处理。④坚守职责,从不同的角度劝谏唐太宗要节俭。
解析:1.“始魏公起叛徒”的意思是“当初魏公因叛乱起兵”,句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所以“徒”后断句,排除A、C两项;“然而一败不振”的意思是“但一失败就不能振作”,句意完整,应该断开,所以“振”后断句,排除D项。
2.D项,“年号纪年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纪年法之一,如甲辰、康熙等”错误,“甲辰”是干支纪年法,不是年号纪年法。
3.D项,“死后亲自临哭,而且让太子号哭”错误,由原文“太子举哀西华堂”可知,太子在西华堂为魏征举哀。号哭是太子自身行为,并不是太宗让太子号哭。
5.由原文“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阅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可知,魏征坚持己见,面对秦王责备,承认自己的做法并不后悔。由原文“征见帝,征顿首曰:‘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帝曰:‘忠、良异乎?’曰:‘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傅承,流祚无疆;忠臣,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此其异也。’帝曰:‘善’”可知,魏征实事求是,针对审问,实话实说。由原文“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可知,魏征坚守原则,对法律问题,凭原则照实处理。由原文“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间关草昧,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为国家长利,征而已。虽古名臣,亦何以加”可知,魏征坚守职责,从不同的角度劝谏唐太宗要节俭。
[参考译文]
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县人。隋末大乱,(魏征)假托出家做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让魏征掌管文书。
李密接到元宝藏的书信,总说写得好,后来闻知是魏征所作,立即召他前来。魏征向李密献上十条计策,没有被采用。后来随同李密来到都城,很长时间也没出名。当时李?还在为李密防守,魏征写信给他说:“当初魏公因叛乱起兵,振臂大呼,聚众数十万人,声威震动半个天下,但一失败就不能振作,最终归附唐朝,就是知道天下已有所归的缘故!如今您处在兵家必争之地,不早点图谋自全的办法,大势一去就不可挽回!”李?收到信,就决定归附唐朝。时逢窦建德攻陷黎阳,抓获魏征,授予伪职为起居舍人。建德失败后,与裴矩西行入关,隐太子引荐他任太子洗马。魏征见秦王功高,暗地劝说隐太子早定对策。太子失败后,秦王责备(魏征)说:“你为什么让我们兄弟互相争斗?”魏征回答说:“太子早些听我的话,就不会死于今天的祸事了。”太宗听后肃然起敬,给他优厚礼遇。秦王即帝位后,拜魏征为谏议大夫,封为钜鹿县男。
身边近臣有人诋毁魏征偏袒亲戚朋友,太宗派遣温彦博去审问此事,结果不是这样。温彦博说:“魏征作为臣子,不能注意行迹,远避嫌疑,因而受到诽谤,这也应该被责备。”太宗让温彦博去责备魏征。魏征进见太宗,魏征叩头说:“希望陛下让臣做良臣,不要让臣做忠臣。”太宗说:“忠臣、良臣有差别吗?”(魏征)说:“稷、契、咎陶是良臣,龙逢、比干是忠臣。良臣,自身得美名,君主受显号,子孙世代相承,福庆传之无穷;忠贞的臣子,自己灾祸缠身被杀,使君主陷于昏暴,国破家亡,仅取得空的名声。这就是两者的区别。”太宗说:“好。”贞观三年(629),魏征以秘书监身份参与朝政。贞观七年(633),任侍中。当时尚书省有些久拖不决的案件,下诏让魏征审理。魏征平时不熟悉法律,只凭原则照实处理,人人都心悦诚服。进封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因多病提出辞职,太宗不答应。魏征恳切请求,多次推辞,退意更坚。太宗便改任他为特进,知门下省事,下诏朝廷规章、国家制度,由他参议得失。有一次,大宴群臣时太宗说:“贞观以前,跟随我平定天下,经历艰险草创国家,是房玄龄的功劳。贞观以后,献纳忠谏,匡正朕的过失,使国家长治久安,只有魏征而已。即使古代名臣,又用什么能超越他们!”亲自解下佩刀,赐给二人。
贞观十七年(643),魏征病重。魏征家里原无正寝,太宗命令停建小殿,用其材料为之营构,仅用五天完工。赐给魏征素褥布被,以遵从其意愿。命令中郎将在他家值宿,有动静随时奏闻,所赐药品、膳食不计其数,宫中出使之人不绝于道。太宗亲临问疾,屏退左右,交谈终日才回宫中。魏征逝世。太宗亲临哭吊,极为悲痛,为之罢朝五天。太子在西华堂为魏征举哀。追赠他为司空、相州都督,定谥号为文贞,太宗亲作碑文,并书写出来刻在石上。还赐给魏征家里封邑九百户。
8.答案:1.逐鹿中原、投笔从戎、终军请缨、季布一诺(一诺千金)。(任意两个即可);
2.①使用“中原”“关门”“千里”等词展现了宏大的气势(或“纵横”“慷慨”“不惮”等词表现诗人博大的胸襟)。②句式整齐,如“杖策渴天子,驱马出关门”,既显工整,又可看出诗人报效国家的意志与决心。③运用了多个典故,以历史人物为榜样,表现了魏征在政治上的过人才识及心忧时世、勇担重任、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
解析:1.解答此题,需要理解诗句的内容,然后找出其中蕴含的成语。如“中原初逐鹿”,“逐鹿”比喻国家动乱时,群雄并起争夺天下,是化用成语“逐鹿中原”。
2.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已经给出答题的角度,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别分析其“雄浑”“工整”的特点即可。
9.答案:1.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3.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
解析:
10.答案:示例:无论是魏征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还是“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治国理念;无论是其“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哲人睿思,还是其“创业难,守成亦难”的至理名言,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深刻的历史启示。魏征直言敢谏的可贵品格和辅国治世的深刻见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文化坐标和鲜明符号。
解析:写读书札记可以点评文章的主旨,可以赞扬人物的品格,可以赏评作品的意义。只要写出自己的见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