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学 案
学习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分析孔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黄宗羲等人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作用,引导学生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正确评价其历史作用;正确认识古代的民本思想、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等思想。
时空观念:从多种空间、角度分析中华文化形成发展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原因。
史料实证: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培养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分析中华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认识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学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而不同等历史概念;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5.家国情怀: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和价值;从中华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行分析,理解其现实意义,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了解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历程,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难点: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探学新知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多元起源
(1)文明摇篮: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文化区。
(2)核心区域: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区城,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3)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2.奠基时期(先秦)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
(2)表现:①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
②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3)影响: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是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3.形成格局(秦汉)
(1)原因:①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权。
②汉武帝独尊儒术。确了需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
(2)特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统一多民族的文化格局。
(3)影响:儒家思想成为2000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4.受到挑战(魏晋隋唐)
(1)背景:随着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呈现出儒、道、佛交汇融通的景象。
(2)表现: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
(3)影响
①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②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理学形成(宋明)
(1)背景: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儒学家吸收佛道思想闸释儒家义理。
(2)结果:理学的形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
(3)影响:①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②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突破。
突破:明朝中后期以心为本的心学,突破了理学的藩篱成为文化主流,标志人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
6.传承和转折(明清)
(1)背景: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
(2)表现: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倡导经世致用
(3)结果: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思想钳制空前,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7.从衰落到复兴(近现代)
(1)衰落: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2)复兴:①新文化运动,使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②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主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
(1)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2)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3)传承: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格守人本思想,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2.人本思想体现到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
(1)表现:
①春秋时期:管子指明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②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说,其中“民贵君轻”的主张,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辉。
③后世传承:历代思想家、政治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形成更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
(2)影响:民本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中华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1)表现:①春秋时期的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自然而然;哲学思想中凸显了人的存在,追求天人合一。
②战国时期的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光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2)影响:①以朴素的唯物史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②天人合一想想,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休,主张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4.中华文化推崇天下为公,崇德尚贤
(1)表现:①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主张以德治国。
②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③孔子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影响:春秋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使用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5.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
(1)西周末年的太史伯说:“和则生物。同则不继”。
(2)孔子、孟子将和的思想上升到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视其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独特的品格
(1)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2)各民族共同创造,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3)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4)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性。
(5)源远流长,具有连续性。
(6)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绵延不绝、传承至今的文化,体现出顾强的生命力。
2.历史的价值
(1)精神上: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2)内容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3)作用上: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深化探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华文化以儒学为主脉和中心,它具有强大的同化力。少数民族入侵而同化为中华民 族,如宋后之辽、金、蒙古、满洲。异文化传入而同化为中国文化之一部分,如印度之佛 教。故中华民族能不断吸收少数民族,而中华文化亦能不断吸收异文化……17-18 世纪, 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 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 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摘编自钱穆《中华文化十二讲》和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提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关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文化的影响。
答案:(1)信息:孔子问礼于老子,是中华传统文化所提倡的虚心好学之风的反映;两位先贤躬身互拜,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写照;画像石也是儒、 道两派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历史见证。
(2)影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推动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对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堂训练
1.距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等。这反映了( )
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
B.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
C.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
D.当时出现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2.1926年,王国维先生作《桐乡徐氏印谱序》指出,近代出土的兵器、陶器、玺印、货币等古物上的六国文字(见右图),与殷周的古文、秦国的文字和秦统一后的小篆不同,这实际是那时当地的通用文字。这反映出( )
A.小篆是战国时期各国通用文字
B.战国文字存在多元化发展现象
C.夏商周历史都有传世文献可证
D.战乱导致了部分区域文明消失
3.汉画中的孝子系列图频繁出现于不同载体与场所,而图中的人物和故事多不见于汉代史传;少数见于两汉史籍者,图像与文献往往并不吻合。它们很可能由民间口耳相传、增枝添叶而成。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封建纲常受社会推崇 B.“孝”成为选官标准
C.官史对儒学关注欠缺 D.儒学正统地位引质疑
4.824年,诗人元稹为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所作序中写道:“牛童走马之口无不道其诗,至于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由此可以推知,唐朝中后期( )
A.科技发展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B.儒家“重义轻利”观念受到了冲击
C.文学界的浮夸之风悄然兴起 D.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5.不同于唐代的重形式,宋代的文学更为看重自由表达,文学的主题也由群体意识回归个体孤离感(自主意识、独立人格和对个人幸福的追求)这体现出宋代( )
A.科举入仕艰难士人失意落魄 B.新兴市民阶层缺乏群体观念
C.程朱理学的影响力日渐消失 D.经济发展引发社会意识变迁
6.乾嘉时期,《墨子》、《老子》等诸子学主要起着“羽翼六经”的作用。道光与同治年间,社会上出现了“通子致用”的言论,甚至有人提出“西学源于诸子说”。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
A.文化专制日益松动 B.国人对西学认识的深化
C.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D.启蒙思想影响不断加深
7.下列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言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8.中国礼仪的特点是,它既拜神,也拜人,早期是拜“天、地、祖”,晚期是拜“天、地、君、亲、师”。总趋势是“天地”淡出,下降;“祖”变成“君、亲、师”,上升。由此可见,中国的礼仪( )
A.没有任何宗教色彩 B.只是读书人的信仰
C.逐渐消除宗法观念 D.日益重视人伦秩序
9.《礼记·礼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下列思想主张最接近这一主旨的是( )
A.“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B.“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C.“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0.汉字独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及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主要体现了(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汉字与方言是互相滋养的依存关系
C.华夏祖先高瞻远瞩 D.中华文明有绵延不断的文化“基因”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题干“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中下游、北方辽河流域上游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反映出中华文明的多元性,“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反映出中华文明的一体性,故选B。题干未涉及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比较,排除A;中华文明起源于比夏、商、周更早的石器时代,排除C;礼乐制度出现于西周,排除D。
2.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战国时期同一个字各国写法存在不同来看,说明这一时期的文字存在多元化发展现象。故答案为B项。小篆是秦朝统一后的通用文字,排除A项;C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文字逐渐走向统一,而不是文明消失,排除D项。
3.答案:A
解析:孝子图中的人物和故事在史籍中并没有多少记载,其形成可能多处于民间的口耳相传和添枝加叶,这说明古代的封建社会推崇孝道,由此才会导致孝子故事的形成,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选官的内容,排除B项;儒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官史不可能对其欠缺关注,排除C项;孝子故事的形成正是儒学地位巩固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A
解析:材料中“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烨卖于市井”意思是白居易的诗作不仅有手抄本,还有印本,“模勒”指的是雕版印刷,说明雕版印刷技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故选A;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反映白居易的作品很受欢迎,并非“浮夸之风”,排除C;牛童不属于市民阶层,白居易的诗作不属于世俗文化,排除D。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学创作是时代变迁的反映,宋代文学风格的变化更多的受到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D项正确;科举制对文学的影响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新兴巿民阶层缺乏群体观念,表述错误,排除B项;宋代以后程朱理学的影响力日渐增强,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C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列强的侵略和“西学东渐”的逐渐扩大,社会上出现了“通子致用”的言论,甚至有人提出“西学源于诸子说”,这体现了传统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儒学的地位受到了挑战,C项正确;清朝一直在加强对文化的专制,且材料中体现不出文化政策的松弛,排除A项;西学的传入并不能看出国人对西学认识的深化,材料中只提及有人提出,并未体现深入研究,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出科举改革的相关内容,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B
解析:“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是明末清初顾炎武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汉代司马迁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春秋战国的《论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宋代范仲淹的名言。故正确的时间顺序是③②④①,故排除ACD,选B。
8.答案:D
解析:A.没有任何宗教色彩,说法绝对,材料中只是说“天地”淡出,而不是绝对没有,故A项排除。B.材料中并没有强调只是读书人的信仰,而且B项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本选项中的“消除”二字说法,不符合史实,宗法观念直至今日依然有一定影响,故C项排除。D.从材料中“总趋势是“天地”淡出,下降;“祖”变成“君、亲、师”,上升”可以看出,鬼神崇拜日益淡化而更加注重现实中的“君、亲、师”等人伦秩序,故D项说法正确。故选:D。
9.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分析选项内容可知,D选项认为,在古代天下间是以天下万民为主要,君主为次要,君王一生所努力从事的事业,都应该是为了天下百姓,反对君主专制,与该主张主旨最为接近,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认为,天地对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都是按照自然规律在运行着,生也好,死也好,都有其规律,天地无所谓对他们“仁”与“不仁”,与题意不符;B选项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与题意不符;D选项认为维护一个王朝的政权是统治者的事情,而保卫整个民族国家,天下所有人都有责任,与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对中华文化传承的作用。由材料“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及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可知,汉字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D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分析孔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黄宗羲等人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作用,引导学生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正确评价其历史作用;正确认识古代的民本思想、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等思想。
2.时空观念:从多种空间、角度分析中华文化形成发展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原因。
3.史料实证: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培养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4.历史解释:分析中华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认识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学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而不同等历史概念;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5.家国情怀: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和价值;从中华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行分析,理解其现实意义,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历程,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难点: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课前准备
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3.多媒体、粉笔、教科书。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中国哲学家冯友兰曾经说:“在世界上中国是文明古国之一。其他古国,现在大部分都衰微了,中国还继续存在,不但继续存在,而且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是古而又新的国家。《诗经》上有句诗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旧邦新命,是现代中国的特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源头和内在动力就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滋养。
【新课讲授】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师】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其发展情况如何?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1.多元起源
【师】请同学们观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并在图上找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生: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文化区。
【师】结合教材分析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生: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区城,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师】教师总结:
(1)文明摇篮: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文化区。
(2)核心区域: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区城,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3)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2.奠基时期(先秦)
【师】观察上述图片,回答他们是哪个时期的历史人物?
生:春秋战国时期。
【师】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老子等为代表的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这一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为中华文化奠定了基础。
多媒体出示材料: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社会出现大变革大动荡,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经济上,铁器、牛耕得到推广,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取得较大进步;文化上,私学兴起,涌现出许多学者和形成许多思想流派。
材料二 “百家争鸣”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它基本上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它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阶段,莫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各家之间互相辩驳,又互相影响,互相取长补短,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师】阅读材料回答“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政治和阶级原因。
生:政治上: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出现大变革大动荡;
阶级上:士阶层的崛起。
【师】根据材料二概括,百家争鸣在中华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地位。
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教师总结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背景、表现、影响。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
(2)表现:①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
②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3)影响: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3.形成格局(秦汉)
【师】图中历史人物为董仲舒,他提出了什么是想主张?
生:摆出百家,独尊儒术
多媒体出示材料: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其主张被汉武帝采纳,自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两千多年。董仲舒的学说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杂以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师】董仲舒的思想体系有什么特点?汉武帝为什么会采纳他的建议?
生: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形成帝制神学体系。他的思想体系适应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有利于维护统治,所以被汉武帝采纳。
师: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为巩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教师总结秦汉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特点、影响。
(1)原因:①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权。
②汉武帝独尊儒术。确了需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
(2)特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统一多民族的文化格局。
(3)影响:儒家思想成为2000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4.受到挑战(魏晋隋唐)
【师】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这一时期佛教传入的历程、特点和影响。
【师】图片为《三教合一碑》,即《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此图从整体上看是一位和尚的图像,也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图像。左侧头戴方巾者为儒学的代表孔子的图像。右侧头后挽个发髻的则是道教的代表老子的图像。三教共存一碑,一片圆融。三个头像合在一起,加上合肩、合上身,浑为一体,两手捧“九流混元图”,构成佛、儒、道三教及“九流”的“混元三教九流图”。它描述的是佛道儒三教的关系,即三教互相团结,互相支持,共同护国佑民。
【师】通过教材总结魏晋隋唐时期中华文化受到挑战的背景、表现和影响。
(1)背景:随着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呈现出儒、道、佛交汇融通的景象。
(2)表现: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
(3)影响
①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②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理学形成(宋明)
“存天理灭人欲”
【师】上图为朱熹的图像,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儒学的集大成者,后世尊称他为“朱子”他提出了“格物致知”等思想主张,在儒学思想发展过程中,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阅读教材学习理学形成的背景、结果、影响等内容。
(1)背景: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儒学家吸收佛道思想闸释儒家义理。
(2)结果:理学的形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
(3)影响:①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②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突破。
突破:明朝中后期以心为本的心学,突破了理学的藩篱成为文化主流,标志人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
传承和转折(明清)
【师】明清之际,社会动荡,促进了思想的活跃。一方面继承了儒学思想,另一方面一些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和反对专制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转折时期。
王阳明
【师】王阳明提出了哪些思想主张?
生:“心外无物”提倡“致良知”“知行合一”
【师】心学与理学有哪些异同点?
心学与理学的主要相同点:都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同属儒学的范畴,都是对儒学的发展;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不同点:理学主张“格物致知”获得天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心学主张反省内心获得天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师】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有哪些?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李贽
黄宗羲
王夫之
【师】这些思想家通过所学知识说明明清之际中华文化发展的背景、表现、结果。
(1)背景: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
(2)表现: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倡导经世致用。
(3)结果: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思想钳制空前,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7.从衰落到复兴(近现代)
【师】1840年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衰落: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师】20世纪兴起的新文化运动,评级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目标。
复兴:①新文化运动,使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多媒体出示材料:
材料 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批评旧思想的针对性是很鲜明的,他们反对将孔教定为“国教”,并指出孔教是维护专制制度的,与民权、平等思想背道而驰,指出孔子之道不适合现代生活。但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对于孔子及其学说并没有完全否定,如陈独秀肯定了孔子的历史地位和孔学的历史价值,表示“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无价值”,并认为孔子学说也有优点,不是一无可取。
【师】新文化运动反对孔教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生:新文化运动是由尊孔复古、帝制复辟的社会现实引发出来的。袁世凯将孔教定为“国教”,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与民权、平等思想背道而驰。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主流。阅读“史料阅读”的内容。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师】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华传统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融合创新,其内涵不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主要有哪些内容?
【师】多媒体展示了孟子和墨子的画像,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1.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
【师】阅读教材找出中华文化重视以人文本的具体表现。
(1)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2)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3)传承: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格守人本思想,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2.人本思想体现到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管子·牧民》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吴兢《贞观政要》卷1《君道》
【师】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思想?
生:民本思想
【师】通过教材找出古代思想家提出的民主思想。
(1)表现:
①春秋时期:管子指明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②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说,其中“民贵君轻”的主张,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辉。
③后世传承:历代思想家、政治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形成更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
(2)影响:民本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中华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师】中华文化还重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阅读教材,列举中华传统文化中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
(1)表现:①春秋时期的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自然而然;哲学思想中凸显了人的存在,追求天人合一。
②战国时期的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光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2)影响:①以朴素的唯物史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②天人合一想想,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休,主张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4.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杯。
【师】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通过教材列举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的表现。
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元任的思想,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
张载概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天样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中华文化推崇天下为公,崇德尚贤
【师】在治理国家选用人才方面,中华文化推崇天下为公,崇德尚贤,阅读教材列举中华文化重崇德尚贤的思想。
(1)表现:①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主张以德治国。
②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③孔子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影响:春秋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使用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6.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师】在精神境界方面中华文化主张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阅读教材列举中华文化中“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名句。
(1)《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战国时期的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
(3)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7.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
【师】中华文化在处理事情时主张“和为贵”“和而不同”,通过教材列举古代思想家针对“和而不同”提出的思想主张。
(1)西周末年的太史伯说:“和则生物。同则不继”。
(2)孔子、孟子将和的思想上升到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视其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品格。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性。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具有连续性。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师】通过阅读教材第6页内容总结归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独特的品格
(1)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2)各民族共同创造,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3)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4)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性。
(5)源远流长,具有连续性。
(6)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绵延不绝、传承至今的文化,体现出顾强的生命力。
2.历史的价值
(1)精神上: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2)内容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3)作用上: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课后总结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距今约1万年前,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莫定了基础。汉朝时期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统一多民族的文化格局形成。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中华传统文化历经隋唐时期的辉煌灿烂、宋元时期的高度繁荣、明清时期的传承与转折,在鸦片战争以后,开始从衰落走向复兴。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质。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崇尚天人合一,提倡爱国,推崇天下为公,崇尚自强不息,主张和而不同。其中蕴含着丰厚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敦化与道德理念,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板书设计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起源
2.奠基
3.形成主流
4.辉煌灿烂
5.高度繁荣
6.传承与转折
7.衰落到复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重视以人为本
2.民本思想
3.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4.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5.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6.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7.主张和而不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特点
2.价值(共37张PPT)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学习目标
通过分析孔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黄宗羲等人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作用,引导学生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正确评价其历史作用;正确认识古代的民本思想、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等思想。
唯物史观
从多种空间、角度分析中华文化形成发展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原因。
时空观念
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培养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学习目标
分析中华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认识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学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而不同等历史概念;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历史解释
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和价值;从中华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行分析,理解其现实意义,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时空观念
学习重难点
01
1.了解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历程,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02
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重点
难点
新课导入
《诗经》上有句诗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旧邦新命,是现代中国的特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源头和内在动力就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滋养。
中国哲学家冯友兰曾经说:“在世界上中国是文明古国之一。其他古国,现在大部分都衰微了,中国还继续存在,不但继续存在,而且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是古而又新的国家。
目
录
壹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壹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多元起源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文化区。
(1)文明摇篮: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文化区。
(2)核心区域: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区城,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3)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2.奠基时期(先秦)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社会出现大变革大动荡,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经济上,铁器、牛耕得到推广,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取得较大进步;文化上,私学兴起,涌现出许多学者和形成许多思想流派。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社会出现大变革大动荡,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经济上,铁器、牛耕得到推广,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取得较大进步;文化上,私学兴起,涌现出许多学者和形成许多思想流派。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社会出现大变革大动荡,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经济上,铁器、牛耕得到推广,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取得较大进步;文化上,私学兴起,涌现出许多学者和形成许多思想流派。
材料二 “百家争鸣”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它基本上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它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阶段,莫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各家之间互相辩驳,又互相影响,互相取长补短,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政治和阶级原因。
政治上: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出现大变革大动荡;
阶级上:士阶层的崛起。
百家争鸣在中华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地位
3.形成格局(秦汉)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社会出现大变革大动荡,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经济上,铁器、牛耕得到推广,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取得较大进步;文化上,私学兴起,涌现出许多学者和形成许多思想流派。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其主张被汉武帝采纳,自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两千多年。董仲舒的学说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杂以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董仲舒的思想体系有什么特点?汉武帝为什么会采纳他的建议?
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形成帝制神学体系。他的思想体系适应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有利于维护统治,所以被汉武帝采纳。
(1)原因:①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权。
②汉武帝独尊儒术。确了需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
(2)特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统一多民族的文化格局。
(3)影响:儒家思想成为2000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4.受到挑战(魏晋隋唐)
图片为《三教合一碑》,即《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此图从整体上看是一位和尚的图像,也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图像。左侧头戴方巾者为儒学的代表孔子的图像。右侧头后挽个发髻的则是道教的代表老子的图像。三教共存一碑,一片圆融。三个头像合在一起,加上合肩、合上身,浑为一体,两手捧“九流混元图”,构成佛、儒、道三教及“九流”的“混元三教九流图”。它描述的是佛道儒三教的关系,即三教互相团结,互相支持,共同护国佑民。
(1)背景:随着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呈现出儒、道、佛交汇融通的景象。
(2)表现: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
(3)影响
①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②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5.理学形成(宋明)
(1)背景: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儒学家吸收佛道思想闸释儒家义理。
(2)结果:理学的形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
(3)影响:
①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②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突破。
(4)突破:明朝中后期以心为本的心学,突破了理学的藩篱成为文化主流,标志人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
朱熹
6.传承和转折(明清)
“心外无物”提倡“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阳明
心学与理学有哪些异同点?
相同点:都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同属儒学的范畴,都是对儒学的发展;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
不同点:理学主张“格物致知”获得天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心学主张反省内心获得天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6.传承和转折(明清)
李贽
黄宗羲
王夫之
(1)背景: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
(2)表现: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倡导经世致用。
(3)结果: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思想钳制空前,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7.从衰落到复兴(近现代)
(1)衰落: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2)复兴:①新文化运动,使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②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主流。
材料 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批评旧思想的针对性是很鲜明的,他们反对将孔教定为“国教”,并指出孔教是维护专制制度的,与民权、平等思想背道而驰,指出孔子之道不适合现代生活。但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对于孔子及其学说并没有完全否定,如陈独秀肯定了孔子的历史地位和孔学的历史价值,表示“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无价值”,并认为孔子学说也有优点,不是一无可取。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
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墨子
“兼爱”
“非攻”
“尚贤”
“尚同”
“节用”
“节葬”
“非乐”
(1)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2)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3)传承: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格守人本思想,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2.人本思想体现到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管子·牧民》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吴兢《贞观政要》卷1《君道》
民本思想
(1)表现:
①春秋时期:管子指明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②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说,其中“民贵君轻”的主张,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辉。
③后世传承:历代思想家、政治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形成更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
(2)影响:民本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中华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1)表现:
①春秋时期的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自然而然;哲学思想中凸显了人的存在,追求天人合一。
②战国时期的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光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2)影响:
①以朴素的唯物史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②天人合一想想,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休,主张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4.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杯。
(1)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元任的思想,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
(2)张载概括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3)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文天样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中华文化推崇天下为公,崇德尚贤
(1)表现:①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主张以德治国。
②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③孔子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2)影响:春秋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使用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6.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战国时期的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
(3)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7.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
(1)西周末年的太史伯说:“和则生物。同则不继”。
(2)孔子、孟子将和的思想上升到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视其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
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独特的品格
(1)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2)各民族共同创造,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3)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4)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性。
(5)源远流长,具有连续性。
(6)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绵延不绝、传承至今的文化,体现出顾强的生命力。
2.历史的价值
精神上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内容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作用上
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1
2
3
巩固练习
1.距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等。这反映了( )
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
B.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
C.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
D.当时出现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B
巩固练习
2.1926年,王国维先生作《桐乡徐氏印谱序》指出,近代出土的兵器、陶器、玺印、货币等古物上的六国文字(见右图),与殷周的古文、秦国的文字和秦统一后的小篆不同,这实际是那时当地的通用文字。这反映出( )
A.小篆是战国时期各国通用文字
B.战国文字存在多元化发展现象
C.夏商周历史都有传世文献可证
D.战乱导致了部分区域文明消失
B
巩固练习
3.汉画中的孝子系列图频繁出现于不同载体与场所,而图中的人物和故事多不见于汉代史传;少数见于两汉史籍者,图像与文献往往并不吻合。它们很可能由民间口耳相传、增枝添叶而成。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封建纲常受社会推崇 B.“孝”成为选官标准
C.官史对儒学关注欠缺 D.儒学正统地位引质疑
A
巩固练习
4.824年,诗人元稹为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所作序中写道:“牛童走马之口无不道其诗,至于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由此可以推知,唐朝中后期( )
A.科技发展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B.儒家“重义轻利”观念受到了冲击
C.文学界的浮夸之风悄然兴起
D.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A
巩固练习
5.不同于唐代的重形式,宋代的文学更为看重自由表达,文学的主题也由群体意识回归个体孤离感(自主意识、独立人格和对个人幸福的追求)这体现出宋代( )
A.科举入仕艰难士人失意落魄
B.新兴市民阶层缺乏群体观念
C.程朱理学的影响力日渐消失
D.经济发展引发社会意识变迁
D
巩固练习
6.乾嘉时期,《墨子》、《老子》等诸子学主要起着“羽翼六经”的作用。道光与同治年间,社会上出现了“通子致用”的言论,甚至有人提出“西学源于诸子说”。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
A.文化专制日益松动 B.国人对西学认识的深化
C.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D.启蒙思想影响不断加深
C
巩固练习
7.下列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言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B
巩固练习
8.中国礼仪的特点是,它既拜神,也拜人,早期是拜“天、地、祖”,晚期是拜“天、地、君、亲、师”。总趋势是“天地”淡出,下降;“祖”变成“君、亲、师”,上升。由此可见,中国的礼仪( )
A.没有任何宗教色彩 B.只是读书人的信仰
C.逐渐消除宗法观念 D.日益重视人伦秩序
D
巩固练习
9.《礼记·礼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下列思想主张最接近这一主旨的是( )
A.“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B.“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C.“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
巩固练习
10.汉字独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及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主要体现了(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汉字与方言是互相滋养的依存关系
C.华夏祖先高瞻远瞩
D.中华文明有绵延不断的文化“基因”
D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