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揭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7 13:44:51

文档简介

揭阳市 2021—2022 学年度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测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小题,19分)
1. D 依据文本,追求音律是孟浩然的文学追求;同时,文中也没提及王维的诗“在
构成强烈的画面感”之时也“突出体现音律美”。
2. C A选项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提及王维与孟浩然的诗在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中是
“一‘静’一‘动’”。B选项,原文相关表述是“王维是隐迹幽栖型的……王维的‘隐’
是‘内心’型的,可归纳为‘三部曲’,就是:思归慕隐、掩扉闭关、静坐而安”,并没有
说明隐迹幽栖的生活方式造就内心型的“隐”。D选项,孟浩然的“山水诗多是在行旅中写
成”的原因应该是他求仕不得;孟浩然“喜欢向遥山远水去寻求情志的放纵”的诗作,原因
是他“久居田园”。
3. D 依据原文,孟浩然好“逸”,是“形逸”。表现出来的是他性情外扬,仪态潇
洒,任诞放达,任情率性。A选项所讲的是孟浩然写诗擅长情景结合、抒情浓厚的特点。B
选项所讲的是孟浩然怀念家乡襄阳的山水,与“逸兴放浪”关系不大。C选项讲的是当时的
诗友感慨孟浩然的诗句“清绝”,让人无法望其项背。这是对孟浩然清秀笔法的称赞。
4. 【答案】①材料一围绕“隐”“逸”的概念和区别,通过对比、例证、引用等手法
分析了王维和孟浩然诗歌风格的差异,以“总分”结构展开论述;②材料二分析王维、孟浩
然诗歌的创作技法的不同,以“分总”结构展开论述。
【4分。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5. 【答案】诗人的个性气质决定着创作风格。王维生性内敛、温文尔雅,又深受禅宗
影响,他的诗中往往就有相应的表现。例如,其诗文中多用到“归”“闭”“关”“坐”等
字,反映了他回归意识、坐观物化的个性。孟浩然性情外扬,任诞放达,加上求仕不得、久
居田园,形成了其向往山水的品性追求。例如,其诗歌创作喜欢以流走的笔调描写动态的山
水景象,意境多为闲远型。
【6 分。对王、孟两人的个性气质把握准确,2 分;结合文本内容分析,4分。意思对
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小题,16分)
6. C A选项,“凿冰洗脸”的情节是事件的叙述,后文中并没有与之呼应的情节,“埋
下伏笔”表述不正确。B选项,“……存在矛盾”表述不正确,“我”与女孩因卫生问题发生
争论的情节,重在刻画女孩的人物形象,而争论本身正是革命队伍与老百姓之间关系密切的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 1页 (共 7 页)
表现。D选项,“插叙”手法判断不正确,小说最后对女孩人生情况的介绍属于补叙,使小
说情节完整。
7. B “……烧过两三回了”“……也许五年……”这些描写,属于正面描写。
8. 【答案】 ①小说中的“我”在寒冷的冬天都没有袜子穿,表现出了抗战时期生活物
资严重不足的现实和斗争的残酷;②袜子是女孩及其家人克服困难,在自家物资极为匮乏的
情况下为“我”缝制的,是老百姓对革命队伍的支持与信任,是军民鱼水情的象征;③“我”
穿着这双袜子南征北战,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袜子象征着追求光明和解放的信念。
【4分。每点2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9. 【答案】小说是在战争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革命队伍与老百姓生活都处在极度
困难的情况下,描写一位普通山村女孩及其家人们无私帮助革命战士的故事。女孩爱斗嘴、
活泼可爱又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希望与热情;女孩一家人善良朴素,用仅有的布料为“我”
缝制袜子。他们身上有着纯朴的美、善良的美、乐观向上的精神之美。而这些美好的东西,
也为我们揭示出了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军民同心、乐观团结、艰苦奋斗。
【6分。“非常态的生活”的概括,3分;分析“朴素与美好”,3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0分)
10. B 怀慎清谨俭素/不营资产/虽贵为卿相/所得俸赐/随散亲旧/妻子不免饥寒/所居不
蔽风雨
11. C “禁中”只能指帝王的住处,不能指代重臣的住处。
12. C 姚崇生病期间,搬到四方馆居住疗养是源乾曜提出的,唐玄宗恩准了。
13. 【答案】(1)卢怀慎与姚崇同时担任宰相,自认为才能不及姚崇,所以每遇到一
件事,都要请姚崇处理,当时的人将他称为“伴食宰相”。
【4分。“才不及”“每事推之”各 1分;大意 2分。】
(2)汉朝丞相曹参自认为才能不及萧何,因而完全奉行萧何制定的法度,不加任何修
改,汉家的功业因此得以成就。
【4分。“遵”“无所变更”各 1分;大意 2分。】
14. 【答案】文末“此怀慎之谓矣”,是司马光对怀慎品性的总结,怀慎虽没有处理政
事的特殊才干,却有宽广的、能接受别人的胸怀,以及为国尽忠、为民造福的初心,这样同
样可以为国效力。司马光这样说,意在向当朝统治者劝谏,善于发现臣子的优点,给予合适
的职位,胸怀与能力一样重要。
【3分。怀慎的品性概括 2分;目的 1分。本题共两问,解答第一问,要根据“《秦誓》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 2页 (共 7 页)
曰:‘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
彦圣,其心好之,不啻如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这句话以
分号为界,分为上下两层,逐个概括怀慎身上的可贵品质。解答第二问,需要了解《资治通
鉴》的写作目的,根据前文说出寓意。】
【参考译文】
春季,正月,癸卯(二十日),唐玄宗任命卢怀慎为检校吏部尚书兼黄门监。卢怀慎为
官清廉谨慎,生活节俭朴素,从不谋求资财产业。虽然作了卿相的高官,但常将得到的俸禄
和赏赐随手周济亲朋故旧,因而他自己的妻子儿女的生活不能免于饥寒,他所住的房子也因
长期失修而难以遮风挡雨。
姚崇曾有一次为儿子办丧事请了十几天的假,从而使得应当处理的政务堆积成山,卢怀
慎无法决断,感到十分惶恐,入朝向玄宗谢罪。唐玄宗对他说:“朕把天下之事委托给姚崇,
只是想让您安坐而对雅士俗人起镇抚作用罢了。”姚崇假满复出之后,只用了一会儿工夫便
将未决之事处理完毕,不禁面有得意之色,回头对紫微舍人齐浣问道:“我做宰相,可以与
历史上哪些宰相相比?”齐浣没有回答。姚崇继续问道:“我与管仲、晏婴相比,谁更好些?”
齐浣回答说:“管仲、晏婴所奉行的法度虽然未能传之后世,起码也做到终身实施。您所制
定的法度则随时更改,似乎比不上他们。”姚崇又问道:“那么到底我是什么样的宰相呢?”
齐浣回答说:“您可以说是一位救时之相。”姚崇听后十分高兴,将手中的笔扔在桌案上说:
“一位救时宰相,也是不容易找到的呀!”卢怀慎与姚崇虽同时担任宰相,但自认为才能不
及姚崇,所以每遇到一件事,都要请姚崇处理,当时的人将他称为“伴食宰相”。
姚崇自己没有住宅,寓居在罔极寺中,因身患疾病向玄宗请假。玄宗屡次派使者询问他
的日常饮食起居状况,每日竟达数十次之多。源乾曜上奏言事时,每当他的回答符合玄宗的
旨意,玄宗总是说:“这一定是姚崇的主意。”如果有时回答不符合玄宗的旨意,玄宗就说:
“你为什么不事先与姚崇商量一下呢!”源乾曜也常常向玄宗道歉,承认确实是如此。朝中
一有大事,玄宗就要让源乾曜到罔极寺询问姚崇的意见。癸卯,源乾曜请求将姚崇从罔极寺
搬到四方馆居住,并准许他的家属入馆照料他的病,玄宗答应了这个请求。姚崇认为四方馆
内存有官署的文书,不是病人应当居住的地方,因此坚决推辞。唐玄宗对他说:“设置四方
馆本来就是为官员服务的;朕安排您住进来,是为国家考虑。朕恨不得让您住到宫里,您还
有什么可推辞的呢!”
臣司马光说:春秋时期齐国的鲍叔牙对于管仲,前者职位在后者之上,因为了解后者
的贤能而甘居其下,将治理国家的大权交给他,这种做法受到了孔子的赞赏。汉朝丞相曹参
自认为才能不及萧何,因而完全奉行萧何制定的法度,不加任何修改,汉家的功业因此得以
成就。如果不贤的人当权,作为他的僚属,为了苟全性命保有禄位,无原则地秉承上司的旨
意行事,不顾国家的安危得失,这种人真是国家的罪人。如果贤良明智的人当权,作为他的
僚属,用欺诈蛊惑来扰乱他的部署,用独断固执来削弱他的权力,用百般嫉妒来诋毁他的功
绩,用执拗乖僻来窃取他的名望,这种人也是国家的罪人。姚崇是唐朝的贤相,卢怀慎与他
齐心协力,以成就唐明皇太平盛世的基业,对他有什么可以责备的呢!《尚书·秦誓》中说:
“如果有一位臣子,一心守善而没有什么其他的本领,他的心地宽广休美,能够容人容物。
别人有了本事,就好像是他自己的本事一样;别人才能出众,他能做到不仅口中常常加以称
道,而且真正能从内心里喜欢上这个人。这是能容人的人,用他安定我的子孙臣民,则我的
子孙臣民是能得到好处的啊。”这段话所说的就是像卢怀慎这样的人。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 3页 (共 7 页)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
15. C 第九、十句语意是说“我的子子孙孙都以务农为生吧”。但是结合上下文可知,
作者实为反语,并不是衷心希望子孙不再为官,此项对语句含义理解有误。
16. 【答案】①陆游诗歌语言明白如话,朴实自然,内容转换自然流畅,技巧纯熟,能
让人们读懂。②全篇写自己闲居生活中所见饮牛及老牛耕作的寻常场景,展现了辛勤耕耘的
农人形象,并以此自比。③借老牛年老犹耕,表达了诗人雄心壮志未泯,渴望为国出力的豪
情壮志以及此时闲居老去、怀才难遇的愤慨和无奈。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和诗歌情感的能力,题干中的“功夫在诗外”,已提示考生解答此
题的关键。“工功夫在诗外”体现在诗人擅长以日常生活入诗,技巧纯熟,情感真挚,考生
应从诗歌内容上进行分析理解。因此,要结合这首诗,把诗人蕴含其中的意境和情感答出即
可。】
【赏析】
门外小溪清澈见底,落日余晖下,村中老翁农耕归来,在小溪边饮牛。溪水清澈,不会
弄脏牛的皮毛,又怎么会害怕如霜一样的溪水冻坏牛的蹄子呢?村东头的黄土贫瘠,多有石
头瓦砾,不易耕耘,老翁父子两个勤勤恳恳地种植庄稼。千万不要说牛太老了耕作慢了,我
今年 80岁了尚且能下地耕耘。老牛能生下小牛,我也有自己的子孙,以后我们就一起世世
代代在村里种地吧。人活一辈子,只要能吃饱饭就万事大吉了,那些像宁戚一样的机遇有什
么值得说的呢?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分)
17. 【答案】(1)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示例一: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示例二: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
示例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示例四: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小题,11分)
18. C “亦真亦幻”形容真假难辨,难以理清思绪。“以假乱真”指用假的东西去冒充
或混杂真的东西。由句中“虚虚实实”所提供的语境来看,第一空要填的词表达“难以辨别
清楚”的意思,因此选用表示真假难辨的“亦真亦幻”较为合适。“崎岖蜿蜒”指道路不平,
亦比喻处境艰难。“连绵起伏”形容山的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语句是形容山的轮廓,因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 4页 (共 7 页)
此应选用“连绵起伏”。“的确如此”表示肯定语气,强调事实就是这样。“果不其然”指事
物发展与预料的一致。语句是强调“大明湖符合具备文化底蕴的景观”这个意思,并没有推
测之意,因此应选用“的确如此”。“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比喻陈设
华丽。“璀璨夺目”形容光辉灿烂,耀人眼睛,可用于人或物。根据语意,形容中国文化的
光辉灿烂,因此应选用“璀璨夺目”。综合四组近义词的辨析,选择 C。
19. B 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成分残缺,语句缺乏主语,陈述对象不清晰;搭
配不当,关联词使用不当,“之所以”与“也是”“还是”不构成因果关系;语序不当,“能
触动真正人心的”一句中,“真正”修饰“人心”不当。A项,没有补上句子的主语,关联
词没有修改;C项,关联词没有修改准确;D项,语序不当,没有修改。
20. 【答案】句子中,“默默不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给莽莽的白雪中的建筑赋
予人的情态,让不具备人的动作与情感的建筑有了人的情感。雪中的建筑宛如一个静默沉思
的人,拟人手法的运用,既突出了建筑在雪中的姿态,又与雪中的大明湖相应照,为文段的
表情达意增添力量。
【5分。分析构成,2分;表达效果,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小题,9分)
21. C 句子以“肾脏”做主语,承接前句的“肾脏”,做到陈述对象一致,排除 A;根
据语意,此处应是假设语气,排除 B;D项的表述混乱,不合逻辑。故选 C。
22. 【答案】①也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伤害 ②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喝水呢 ③饮水的频次
和水量也要适宜
【6分。每处横线 2分。内容相符,逻辑合理,则适当给分。】
四、写作(60 分)
23. 【解析】
一、关于写作理解
本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
(一)对材料的理解
材料共三个自然段,表达了三个层次的意思。第一段,是中国电力事业的过去,特征是
落后、不自主,被外国技术控制;第二段,是新中国电力事业发展的历程,我们走到 2020
年,中国的电力事业已经实现了“由弱到强”的目标,成就斐然;第三段,是当下我国电力
事业的发展趋势,我们的发展将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 5页 (共 7 页)
整则材料就是中国电力事业的发展简史,体现出以下要素:
1.由弱到强,由强到盛,发展历经坎坷,但成就斐然,值得骄傲。
2.技术独立,发展需要依靠自身的创新,走自己的路。
3.强大后要有责任担当,为人类共同的利益服务。
(二)对引导语的理解
引导语为我们提示了写作的方向与写作任务。
“中国电力发展的轨迹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典型范例”一句,总结了材料的主要内容,对
材料主题“中国电力发展”的基本状况定性——“是一个典型范例”,即中国电力的发展可
以作为中国发展的一个范例,具有代表性。
“对其他各个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句,引导我们由此及彼,把电力事业
的发展特性向其他行业引申,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经验。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一句,明确写作的方向,把你对材料
的感悟与思考,写成一篇文章。
(三)对写作要求的理解
作文写作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写作角度选择、立意确定、标题拟写三个方面提
出要求;二是对写作态度与考试纪律提出要求,明确反对套作,禁止抄袭和保证公平;三是
对字数提出要求,不少于 800 字。
二、关于符合题意
判断考生作文是否在题意范围之内,主要看是否能综合材料内容,以“中国电力发展的
启示”为主题,表达自己的联想和思考。
具体而言,符合题意须完成以下三方面要求:
关键词 具体要求
①材料 结合材料;感悟与思考
②主题 中国电力发展的启示;对其他行业的
③身份 你
三、关于“分等评分”
(一)基础等级
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文体、语言等为重点,全面衡量。内容项与表达项的评
分应在相同或相邻的等级内,不得跨等级评分。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 6页 (共 7 页)
(二)发展等级
发展等级分要与基础等级分相匹配。
发展等级的几个项目,主要体现为作文中的亮点,依次有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
等方面,只要有若干点突出即可按等级评分,其给分标准与内容和表达的给分标准一般来说
是相应的。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要鼓励考生作文出亮点。对于亮点突出,确实写得好的文
章,应依据评分标准给予高分。
四、其他
(一)错别字扣分
缺标题扣 2分;不足字数,每少 50 个字扣 1 分;每 1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
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二)字数扣分
1.400 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每少 50 个字扣 1分)
2.400 字以下的文章,2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200 字以下的文章,1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只写一两句话的,给 1分或 2 分,不评 0分。
5.只写标题的,给 1分或 2 分,不评 0分。
6.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评卷老师的内容,可以打 0分。
7.完全空白的,评 0分。
(三)套作与抄袭判定
套作的,适当扣分;套作是指把预先准备好的作文材料机械地理解作文题,生硬地套用。
判定为套作是比较严重的,不应将套作的判定扩大化。
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级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判定为抄袭要有依
据。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 7页 (共 7 页)开封前注意保密
揭阳市
级教学质量测试
本试卷共10页,考试时间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信息填写淸楚、准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

在答題卡各
题区城书写的答
清洁,不要
不得使
刮纸刀。考
束后
本试卷及答题卡
文阅
读下面的文

材料
含义也非常接近
义是幽

养晦的人生

骸,在表象,重名

身隐者
隐才是更高的境界
对现实
体生命的一种超越。
略有不
逸”的本义是逃亡,稍加引中
未解
世的意
未讲,“隐
通,所以常常
但是
逸”在内涵
精深、微
有时又指幽静、幽深
嵇康《琴赋》);或指表情
含蓄委婉。在文学
刘勰
文心雕龙
常指闲
夫老
不自安恬逸,而处以念恶
镇《和乐天〈赠樊著

于,便成为放
尚书
禹谟》劝诫
罔游
我们首先
王维尚
形逸”。具体来说,王维生性内敛
静,雍容
在举手投足之间有一种温文
雅的气质
他受佛家的浸染很深,耐得住寂
够看透浮
年唯好静,万事不
浩然
扬,仪态潇洒,任
他的性
格里还时时能看到一种侠义
果将孟浩然

文试卷第1页(共10
然最接近嵇康。任情率性,疏放慵懒,不受礼法的柬鎛,是

就是:思归慕隐、掩扉闭关
我们具体来看

为选择都有一定的倾向性

惯性的动作或
就是不
诗人都有自己喜好的
有着鲜


穷巷牛羊归”

山陲”(《送别》);奉劝友人
世情疏
阳》)。读王维
感觉到他有很强
锁起
王维传》记载,王维奉佛,晚年长斋,穿着住行也很朴素
之后,王维多是焚香
以禅诵为事。妻亡后不再
他孤居
屏绝尘累。王

生活结合起来

反映在诗

终年无客常闭关
无心常
《答张五弟》
递嵩高下
。此外,在王维的诗
用到“坐

闽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维的差异
来、普遍
种倾
就是贵远贱近
居独处和清
孟浩然久居
世界,虽然他也心恋魏
是没有机会,只好向遥山远水


维有更多
他们或
编自尚
《诗映大唐
唐诗与唐人生活》)
寻吴越”“扃舟泛湖海
洛之越》)
水诗多是在
写成的。孟浩然喜欢以流走的笔调描写动
象,他悠然地欣赏
赏渐次展开
如他的《宿桐庐江寄广陵
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士,维扬

都是动态意象
持续性和节奏性,在
表现出因位置移动而造成
往昔时
越向前
维扬就越远,诗
时彼地的维扬旧游就更加
样就达到
种景物与情感
动的效果
受到禅宗的影
角来观察
求一种寂静与空灵
家的态度和心灵悠然地静观默祭周围的
我们以孟浩然

贈裴秀才迪》
较就
他们的这种不
处。孟
山光忽西落

散发乘
轩卧闲敞
风送香
露滴清响
弹,恨无知音赏。感

长的时
文试卷第2页(共1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