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语文(上册)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1-17 22: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1 《绿叶的梦》 课型:新授课 执笔:陈惠琴
审核: 时间:09年8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读懂课文内容,说说童年的“我”为什么对绿叶那样着迷,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
3、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用朴实、真挚的语言表达感情的方法,积累、揣摩语言,初步领悟作者形象生动、逼真传神的语言描写方法。
4、认识9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积累优美词语和句子。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说说童年的“我”为什么对绿叶那样着迷,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
2、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用朴实、真挚的语言表达感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自己童年有趣的事例上课和同学们交流。
课时分配:2课时
研讨·探究
第 一 课 时(预习指导课)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勾画生字词。
2、给下列生字加拼音并组词。
汇( )岗( )戒( )章( )枣( )刺( )
陈( )毒( )忆( )
3、利用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汇拢:
着迷:
搜集:
乐章:
记忆:
洋溢: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每个自然段,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同桌交流。
3、总结出课文的大概内容。
四、细读品味,提出疑问.
1、品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2、提出疑问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提出的问题,科代表负责汇集并分配任务。
4、小组开展讨论。
第 二 课 时(交流展示课)
一、回顾课文的写作思路及主要内容。
二、交流展示:
三、总结提升:
1、读课文后,你想到了哪些画面?
2、这篇课文,作者只是写了一些绿叶和野花吗?他其实是想表达什么?
3、找出文中描写树叶形状及搜集树叶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感情抒发的真挚、朴实?
四、回归全文,谈谈体会。
《绿叶的梦》这篇课文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随堂检测:
1、比一比,组词语。
冈( ) 戒( ) 刺( ) 忆( )
岗( ) 戎( ) 剌( ) 亿( )
2、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知识 ( )的叶子 ( )的欢乐 ( )的田野
( )的玩具 ( )的活动 ( )的树林 ( )的河边
3、下列句子写的好不好,为什么?
(1)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
(2)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状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茸毛的……一一陈列开来。
六、拓展延伸
讲一下你的童年趣闻。
七、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课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2 《芦叶船》 课型:新授课 执笔:张利军 审核: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
2、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作者是怎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 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 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1、速读课文,勾画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
2、给下面的生字注音。
蜘 蛛 桅 窄 浩 荡 喇 港 竖
3、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弄清“浩浩荡荡”一词的意思。
4、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船的资料
研讨探究
一、检查预习情况
1、 学生互动学习,互相检验自学效果。提示会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如:喇、港、竖、等)
2、 借助字典读准字音,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芦叶船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呢?我们来读课文《芦叶船》。(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 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2、同桌间互读并相互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想一想: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再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熟读课文,细读深悟。
1、把你感兴趣的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
2、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3、你喜欢“我”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有怎样的童年生活?
二、理解句子, 比较不同
a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
b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a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b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三、讨论交流,品读课文
1.找出相关的语句及段落,并根据自己的题解来叙述。
2.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四、总结全文,升华认识
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拓展延伸
1、本课里所说的“船”与生活中见到的船有什么不同?文中“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了哪些联想?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桅杆 小窄叶 唾沫 大蓬船
喇叭 舢板 蜘蛛 浩浩荡荡
3、用“浩浩荡荡”一词造句。
4、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芦苇》、《风筝》。
a.《芦苇》描写了作者与芦苇紧密联系的童年生活,记叙了做芦叶船和芦哨的童年趣事,赞美了芦苇默默奉献的品格。
b.自学时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抓住主要内容,从文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感受到童年乐趣。
补充资料:
手艺:手工业工人的技术。在本课指“我们”做芦叶船的技术。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
浩浩荡荡:本课指水势大。
四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 3 一只贝(新授课) 备课人:李二巧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咸、涨、虹、泽、稀;要求会写的字有:咸、拢、虹、漂、案、荣、稀、罕;要求掌握的词语有:围拢、长虹、漂亮、图案、荣耀、稀罕。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预习课)
一、自渎课文。
1、用喜欢的符号标出不认识的字,再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认字、写字和词语。
2、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二、字词。
1、我会读(先认读,后注音)。
咸( )涨( )拢( )虹( )漂( )泽( )案( )荣( )稀罕( )
2、我能找出多音字(先在认字、写字中找,再在文中找两个自己喜欢的)。
3、我知道它们的意思。
荣耀: 稀罕:
4、我收获的词语。
三、我能懂。
1、默读课文,结合课后“学习连接”读懂课文,记下不理解的问题,然后提出来。
2、思考课后练习2题“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交流一下。
3、想想作者借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第二课时(交流展示课)
一、出示自学中认读困难的字,大家共同学习。
二、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交流学习。
三、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想想作者借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四、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用合适形式分别齐读课文1、2自然段,3、4自然段,5、6、7、8、9、10自然段。想想:为什么这样分段读?(交流想法)
2、分段读文,感悟理解,指导朗读。重点讨论、交流课后练习2题。
五、课堂巩固。
1、注音组词。
( ) ( ) ( ) ( ) ( )
咸( ) 涨( ) 拢( ) 虹( ) 漂( )
( ) ( ) ( ) ( ) ( )
泽( ) 案( ) 荣( ) 稀( ) 罕( )
2、多音字注音组词。
漂 涨
3、填空。
(1)沙子进入珍珠贝的体内,珍珠贝会分泌一种特殊的物质——( ),经过长时间层层包裹,最后形成了( )。
(2)课文告诉我们,像这只贝一样( )的人,都是可敬的。
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题目:4 快乐的暑假(略读课) 备课人:李珂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与诗歌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1、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憧、憬、泼、率。
教学重难点:对“紧张、严肃”的教室、学校,“沉重”的书包,要有积极正确的理解,对正常的学校生活不要全盘否定;启发学生要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自由成长,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发展。
教法、学法:通过自读自悟、借助工具书完成预习导学中的内容。通过交流展示、合作探究解决疑难问题。
预习导学:
1、 自读课文,认字解词。
1、 给下列汉字注音并组词。憧( )( ) 憬( ) ( )泼( )( ) 率( ) ( )
1、 先写出文中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再借助工具书解决。
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一、细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 本诗分几节,说说每节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 有感情地朗读朗读这首诗(采取个人读、小组里读、),边读边体验诗中所描绘的暑假生活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1、 以自己最高的水平把这首诗朗诵给全班听。
1、 说说你在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快乐,你希望怎样度过自己的寒暑假。
随堂检测
1、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流光溢( ) ( )( )跳跃 采( )摘( ) 无( )无( )
1、 给下列认字注音。
憧 憬 泼 率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夏天的太阳,( )。
我们到郊外,做一回( ),欢腾跳跃,( )。
我们来感受,大自然( ),重拾书本外的( )。
教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语文百花园1 课型: 新授课 执笔:刘红梅 审核:
教学课时:3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多音字,学习词语搭配。
2、认识、学习、掌握比喻的修辞手法。
3、完成读读背背,掌握古诗《田园乐》。
教学内容:语海畅游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导入:同学们,我们这册语文百花园的内容更丰富更有趣,是以语言实践为主要内容,更好地体现整合。
2、简介:“语海畅游”包括三项内容,读准多音字的练习、词语搭配练习、仿写比喻句练习。
“积少成多”是以读、背为主的练习。
3、预习:①自读各小题要求,结合对话框内容理解。
②试一试,我会做几个?
③自读《田园乐》。
二、交流展示
1、讨论、研究: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讨论,教师巡回点拨。
(2)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确定标准答案。
2、各小组推荐代表参与班级汇报。
3、根据学生汇报情况,确定标准答案。
三、巩固练习
1、抄写准确答案,背默《田园乐》
2、完成下列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刺( ) 黄( ) 希( ) 龙( )
喇( ) 横( ) 稀( ) 拢( )
票( ) 漂( )
(2)我会写句子。
例:1、多漂亮的孩子!多漂亮的贝壳!
多 !多 !
例:2、那芦苇一根根直立着,像小船上的桅杆。
,像 。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和探究,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阅读平台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入:
同学们,冰心老奶奶是我们熟悉的作家,你读过她写的哪些文章,今天我们来学习她写的一篇精彩短文《一人鸟》。
1、教师范读短文,学生边听边标出不熟悉的字和不懂的词语。
2、学生试读短文,要求读准字音。
二、交流展示:
1、学生细读短文,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思考:
(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是写什么?
(2)小鸟的声音为什么听不见了?
(3)你想对小鸟和打鸟的孩子们说些什么?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写下来(简单写出便于交流)。
3、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长先汇报自己的见解,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听后补充,达成共识。
4、班级汇报。
各小组推荐代表参加班级汇报,最后整合确定答案。
三、拓展延伸
结合童年实际,从自己童年的顽皮与无知带来的后果中,选一件事写下来。
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话题,学会交流,能感受到童年的快乐,珍惜童年的幸福。
重难点:学生如何把握“最有趣、最难忘”的事是难点。学生讲述“有趣、难忘”之处在哪里是重点。
教学内容:能说会道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入: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们在自然中长大”,在我们美好的童年生活中曾发生过许多事情令人难忘,今天我们就再决来展现自己绚丽的童年吧!
1、自读说话要求,理解要求内容。
2、结合自己生活环境,从自己与大自然的接触中选材。
3、教师提示:要选择有意义,令自己高兴,同时是有益的事,不能是恶作剧。
二、交流展示:
1、确定说话内容。
2、考虑说话顺序和内容。
3、小组展示,一人说其他人听,听者不许插话尽量融入讲述人感情之中。
4、小组评价,指出优缺点。
5、组长在班级汇报。
6、班级评价,选出演讲之星。
三、拓展延伸
把自己讲述的内容整理后写出来。
教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语文百花园一 能说会道 课型:作文课
执笔:韩海花 审核:
学习目标:
1、 笔下生辉 -----童年趣事
1、 通过“我们在大自然中成长”的口语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收集、展示材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学习“能说会道”
  1.创设情景,引导说话。
    播放《童年》的歌曲,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
  2.明确交流要求。
  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课文中《绿叶的梦》的作者是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最令他觉得有趣、难忘的是采集绿叶,制作标本。而《芦叶船》的作者最难忘的是采芦叶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现在,我们来回味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选择一件最有意思,令自己最高兴的事,讲给同学听,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
  3.每组推荐一个同学向全班同学说。
  4.师生合作评价: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规范流畅,是否能把最有趣的地方说具体。
  5.评出“故事大王”。
  二. 学习“笔下生辉”
 1.激发习作兴趣
 2.明确习作范围和要求
  (1)读题
  (2)思考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3)交流:本次习作要求是什么?你准备选择哪一件事来写?
 3.提出要求,指导习作
 (1)回忆自己和别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2)在众多的童年趣事中,选择一件你认为最有趣,最难忘的写下来。学习本单元的写法,把最有趣的地方写具体。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4.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组互动评一评:小组内互阅、互评,看看哪个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写具体。
 6.修改作文。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5 古诗三首 课型:新授课 执笔:张利军 审核:
重点难点:
1.利用工具书,理解诗句意思。
2.体会古诗描绘的意境及诗人的心情。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洞庭湖》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
2.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3.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4.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
5.教师过渡,引出课题。
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6.简介诗人: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白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蓝生字表,读通诗句。
2. 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哪些词,来说一说。
4.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理解“湖光秋月两相和”。
这句诗 的意思: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两者融和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2)理解“潭面无风镜未磨”。
这句诗的意思: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5.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句诗的意思: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1)(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
(2)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像吗?
(3)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6.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
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你认为写的最好的诗句是哪一句?为什么?
学生自由选择,并吟诵诗句谈谈自己的真实体会。
四、拓展延伸:
1.多音字组词。
xiāng( ) hé( ) mó( ) sè( )
相 和 磨 色
xiàng( ) hè( ) mò( ) shǎi( )
2.背诵并默写古诗。
3.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菊花》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具准备:
菊花图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菊花吗?谁来说说你一所知道的菊花的名称?(学生根据实际掌握的知识进行发言。)
2.你们想看看老师收集的菊花图片?(播放菊花图片展。)
3.请你用你喜欢的词语来形容刚才看到的菊花。(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绚丽多彩……)
4.是啊!菊花真美,我国唐代有个诗人——元稹,他也十分喜欢菊花,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的一首古诗——《菊花》。
5.简介诗人:
元稹,779~831,字微之,唐朝河南河内人。有《元氏长庆集》。年轻时即与白居易齐名。
6.板书课题,学生朗读课题。
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学习:
1.读诗句,弄懂剩字和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联系所查资料和上下诗句理解难句,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反复吟诵、背诵,加深理解。
我们用昨天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菊花》。
三、理解诗句,体会诗人情感
1.学习生字词,理解字、词意。
2.句意。
(1)秋从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这句诗的意思:一从从菊花围绕房屋开放,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诗人完全被眼前的菊花吸引,专心致志绕着观赏以至于夕阳西下都不知道。
(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句诗的意思:菊花是在百花丛中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凋谢,就没有其它花可观赏了,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
3.体会诗情
这首诗向我们展现出了诗人观菊、赏菊以至留恋忘返的情景。前两句写花茂、赏菊,后两句写出了为什么爱菊的原因。四、达标测评
1. 多音字组词。
shě( ) zhōng( ) jìn( ) gěng( )
舍 中 尽 更
shè( ) zhòng( ) jǐn( ) gèng( )
2.背诵并默写古诗《菊花》。


3.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所描绘的画面。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工具书、资料、注释理解诗意。
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能力。
4.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教学过程:
1.简介诗人——张继
张继(生卒年不详),中国唐朝诗人,南阳(今河南邓州)人,曾任盐铁判官、检校祠部员外郎,诗多纪行旅怀之作,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所反映。代表作《枫桥夜泊》,是历来传颂的名作。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一起朗读课题。
二、学习故事,理解句意
1.下面请听《枫桥夜泊》的朗诵。
2.昨天已布置同学们预习过这首诗,下面请拿出查找的资料,说一说作者张继他写这首诗的背景。
3.朗读。
(1)请同学们前后座结合,自由朗读,利用工具书及资料,结合书上的注释,理解诗意。
(2)检查初读成果。
(3)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全诗,注意用心感悟诗情。
设计提问:
①找出能体现作者心情的六种景物。
②以上景物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听到的哪些是感觉到的?
③这些景物给人什么感受?
④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⑤从诗中找出表达这种情感的一个字来。
(4)检查在读成果。
(5)师点拨:作者在诗中没有写一句伤感失落之语,那么他是通过什么向读者传达出这种情感的呢?
三、拓展延伸
下面请同学们用“∕”划出诗的外在节奏,用“—”划出重读的字词,即内在节奏。(板书:朗读审美。)
四、全诗总结
1.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有一位诗人,他的名字叫做张继,满腹的文才,科举考试却不能及第,失意的夜晚展转难眠,写下一首《枫桥夜泊》。
2.假如张继现在还活着,请你学学小记者的样子,对这位诗人作一个专访,同他聊一聊心中的感慨。
五、达标测评
1.背诵并默写故事《枫桥夜泊》。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

3.要求填空。
﹙1﹚解释词义。
枫桥:_______ 泊: _______
乌: _______ 啼: _______
江枫:_______ 渔火:_______
﹙2﹚.这首诗描写了( )、( )、( )、( )、( )、( )等景物。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6 观潮 执笔:张利军 审稿: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认识、书写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景观,以次激发我们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 抓住重点句,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从课文的描写中理解并体会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教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拨法、指导朗读法
学法:
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1、 认真读课文,勾画生字词,多读几遍。
2、 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人声鼎沸:
水天相接:
山崩地裂:
余波:
横贯:
3、 给下面的生字注音。
盐 据 卧 塔 沸 震 吼 涨 昂 鼎 崩
4、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5、上网查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研讨探究
1、 检查预习情况
1、 学生互动学习,互相检查自学效果。
2、 借助字典读准字音,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
2、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海吗?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
交流在网上了解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情况。
1、 带着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感情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再读课文,理清思路。说一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3、 细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解决。
拓展延伸
1、 比一比,再组词。
锯( )沸( )张( )振( )吼( )
据( )拂( )涨( )震( )孔( )
2、 写出下列两个观不同的意思。
观潮:
天下奇观:
第二课时
1、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 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
2、 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课文,进行画批。
3、 小组合作学习。
2、 细品课文,教师点拨引导。
1、 读第一、二自然段,了解“潮来前”钱塘江面的景象及观潮人的心情。
找出潮来之前江面景象及人们心情的句子。
2、 读“潮来时”,即课文三、四自然段。找出写潮声音的句子。找出写潮形态的句子。
3、读第五自然段,“潮过后”江面上什么样子?“霎时”说明了什么?
3、 总结全文。
延伸拓展
抄出课文中的比喻句,并分析。
1、
这句话把( )比作( )。
2、
这句话中用( )比作( )。
教学后记: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 7 火烧云 备课人:张利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火烧云奇丽的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
3、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有:寿 秒 恍 惚;要求会写的字有:霞 紫 寿 葡 萄跪 秒 恍 惚;要求掌握的词语有:霞光 紫色 高寿 葡萄 茄子 跪着 恍恍惚惚。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预习导学)
一、自渎课文。
1、用喜欢的符号标出不认识的字,再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认字、写字和词语。
2、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二、字词句。
1、我会读(先认读,后注音)。
霞( ) 紫( ) 寿( ) 葡( ) 萄( ) 跪( ) 秒( ) 恍( )
惚( )
2、我知道了它们的意思。
火烧云:
紫檀:
恍恍惚惚:
3、把你认为写得很美的句子抄写下来。
三、默读课文:
想想: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说说: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有哪些变化,分别用不同的线条标画出来。
悟悟:体会作者的心情。
分分:根据理解用“//”给课文划分段落。
第二课时(交流展示)
一、出示自学中认读困难的字,大家共同学习。
二、读一读或者说一说自己学会的词语,看谁积累的词语多。
三、交流感悟,理解课文。
1、说一说火烧云是什么。
2、说一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3、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有哪些变化。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拓展延伸。
1、注音。
霞( ) 紫( ) 寿( ) 葡萄( )( ) 跪( ) 秒( ) 恍惚( )( )
2、组词。
霞( ) 紫( ) 寿( ) 跪( ) 秒( ) 恍( ) 惚 ( )
3、课后观察云彩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习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自己写一段话。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 8《 四季童话》 课型:略读课 执笔:张利军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3、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出四季的特点的,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
预习导学
1、 速读课文,勾画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
2、 给下面加线的字注音。
撇嘴 叮咚 风筝 直蹿 烤熟 甜橙 挎着 恬静 斑斓 发卡
交流展示 合作探究
一、审题导入。
课题是“四季童话”,这篇童话中的主要人物都有哪些?为我们讲述了怎样的童话?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了解大意
1、童话中四季的主人公是谁?分别讲了他们怎样的故事?
2、从这些故事中你都知道了四季的哪些特点?
三 品读课文 理解感悟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体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说说春姑娘、夏娃娃、秋姐姐、冬哥哥他们做了什么有趣的事儿。
3.把你喜欢的语句、段落找出来,细细品味,想一想,哪些句子写得好,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好?
随堂检测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春姑娘爱笑,笑出( )。春姑娘爱哭,( )。春姑娘爱唱歌,( )。春姑娘爱跳舞,( )。
夏娃娃照得知了( ),( ),( )。秋姐姐摘下一百种果子,做个( )。
冬哥哥用雪作画,画白了( ),画白了( ),画白了( )、( )画白了( )、( )、( )……
2、背诵课文指定的段落。
补充资料:
1、词语解释。
笋芽:竹笋。是竹子从地里钻出的嫩芽。
盐巴:食盐。由海水或咸水湖中的水晒干而成。
桂花:一种叫做木犀的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开出的魄或暗黄色的花,供观赏,又可做香料。恬静:安静;宁静。
均匀:分配或颁布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
2、《语文同步读本》指导:
学生自学《海滨小城》、《一碗水》。这两篇课文都是描写家乡美丽的自然景色。
《海滨小城》描写了家乡的海边和城市景色,字里行间充溢热爱、赞美这情。
《一碗水》则表达了作者对泉水为动物和村民们带来好处的感激之情。
自学时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要求仔细阅读,概括主要内容。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 语文百花园二 课型:复习课 执笔:张利军
审核: 时间:09年9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字词。达到正确书写,并能熟练组词、理解词语意思选择填空。
2、积累本单元中优美词语、句子,并写到摘抄本上。
3、背诵《浪淘沙》和我的采集本,并能正确书写。
4、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会阅读相关的文章。
5、语文大课堂:练习写一篇周记,掌握写周记的格式。
教学重点:
1、掌握本单元字词。达到正确书写,并能熟练组词、理解词语选择填空。
2、积累本单元中优美词语、句子,并写到摘抄本上。
3、背诵《浪淘沙》和我的采集本,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
1、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会阅读相关的文章。
2、语文大课堂:练习写一篇周记,并掌握周记的格式。
课时分配: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回归整体:本单元内容回顾。
1、本单元学了哪两首古诗?谁能说一下诗意。
2、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桥的?
3、《火烧云》都讲了哪几种形状的云?
4、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哪几种观察顺序?
二、单元检测
1、比一比,组词语。
扁( ) 笼( ) 坚( ) 漂( )
偏( ) 拢( ) 竖( ) 飘( )
2、读句子,选择词语填空。
安静 宁静 平静
(1)清明,,同学们的欢笑声打破了校园的( )。
(2)过了很久,钱塘江才恢复了( )。
(3)演出开始了,剧场里立刻( )了下来。
3、把下列古诗补充完整。
浪淘沙
八月涛声( )来, 头高数丈( )山回。
须臾却( )海门去, 卷起沙堆( )雪堆。
三、拓展延伸
1、朗读并背诵37页我的采集本上的气象谚语。
2、再搜集一些关于天气的谚语。
第二课时
一、自学提示:
我们平常写日记时都需要注意什么?
二、内容展示
(一)阅读平台:《周记一则》
讨论:1、周记一般写什么内容?
2、写周记的格式是什么?
3、本周我们学校或我们班级发生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二)语文大课堂
1、讨论学习普通话的好处是什么?
2、你准备如何学好普通话?
3、活动实践:在班级开展学习普通话的活动。
三、拓展延伸
1、谈自己在学习普通话中的感受。
2、写周记时要注意:
(1)先写上时间(几月几日)
(2)写一周里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
3、整理自己的感受写一篇周记。
四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9、满山的灯笼火把 课型:新授课
执笔:陈惠琴 审核:
教学目标
1、认读7个生字,学会本课9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用“坚持、渴望、满山遍野”各写一句话。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找出重点词语,体会其含义,并且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真正体会人们之间的亲情。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1、联系课文,或查字典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风云骤起: 援助:
哆嗦: 坚持:
满山遍野: 盲目:
渴望: 不由自主:
2、自读课文思考:
1、《满山的灯笼火把》一文,到底是谁举着火把?他们为什么举着火把?
2、试着填上舒适的动词。
脚下一( ) ( )入土井 ( )着泥土
( )住杂草 ( )在怀里 泪如泉( )
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1、正确、流利,不读破词、破句。
2、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内容?并挑代表发言。
3、互相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喜欢的语句。
4、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细读课文,答疑解疑。
1、默读课文的2——3自然段。要求:
(1)你读懂了什么?(2)当时的环境怎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从这两段中找出人们关心我的语句?
(4)我是怎么坠入那口土井的?当时的情形怎样?找出具体的语句。
2、学习4至5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不再挣扎了?我又为什么不再哭喊了?请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这个孩子。
3、学习6至8自然段。思考:
(1)结果怎样呢?亲人们是否像我坚信的那样一起来救我呢?
(2)“泪如泉涌”是什么意思呢?我为什么会泪如泉涌?
(3)你怎么理解:“只有眼泪在不停地流着,是热的?这句话的?
四、朗读,悟真情。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2、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指名读7、8自然段,比较两次说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4、学了课文,课文中的哪些描写最打动你?请你把这样的内容读给
拓展延伸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预习导学
一、看拼音写词语或句子。
合作探究
一、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自学(学生自己查字典学习,掌握生字音形义)
(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分析难记字的字形,交流对字义的理解)
2、检查自学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1)读准字音:
一盏、咨询、浏览、一小碟
(2)记住字形:
“盏”:上下结构,形近字有:浅、钱、践
“咨”:上下结构,形近字有:姿、资
“碟”:左右结构,形近字有:蝶
二、完成文后练习。
三、搜集周总理的相关资料。
拓展延伸
一、读句子做一做。
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的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1、 这一小段话写了几层意思?
1、 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10《树叶都是绿色的吗》 课型:新授课 执笔:陈惠琴
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抓住课文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
3、朗读课文,懂得一个人的成长不仅需要向老师学习丰富的知识,还要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
第一课时(预习指导课)
一、 宣布课题,导入新课。
课文以“树叶都是绿色的吗”这一问句为题,都有哪些意义呢?请大家在阅读课文中去体会它的含义,和给予我们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
3、 速读课文,勾画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
4、 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婴儿 兴味盎然 人云亦云 椭圆 哲理
毕业 协和 实践 诺言 奇迹 材料
3、读下面词语,找出相对应的词连起来。
千奇百怪 人云亦云 不折不扣 异口同声
众说纷纭 原原本本 稀奇古怪 鹦鹉学舌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每个自然段,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同桌交流。
3、总结出课文的大概内容。
四、细读品味,提出疑问.
1、品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2、提出疑问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提出的问题,科代表负责汇集并分配任务。
4、小组开展讨论。
第 二 课 时(交流展示课)
一、回顾课文的写作思路及主要内容。
二、交流展示:
三、总结提升:
(1)课文讲了林巧稚中小学暑期的哪些事?重点讲了哪件事?
(2)为什么林巧稚回忆起这些事总要称赞老师的教授方法?这方法对林巧稚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林巧稚的生物课老师的方法好在哪里?
(4)这堂生物课使林巧稚得到了?她为什么能得到这些?
四、回归全文,谈谈体会。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
五、随堂检测:
1、比一比,组词语 。
简( )毕( )疗( )践( )诺( )
筒( )华( )辽( )浅( )语( )
2、结合课文,完成下列题。
近义词:显著( ) 启发( )人云亦云( )千奇百怪( )
反义词:简单( ) 深刻( )异口同声( )人云亦云( )
拓展延伸
《语文同步读本》指导:自学《赢自己一把》、《盲童的画》。自学时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抓住主要内容,抓住主要事例,体会文章所要提示的道理。
四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 11. 成长 课型:新授课 执笔:陈惠琴
审核: 时间:
教学目标:
1. 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
2.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 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8个词语.
重点,难点:
教育学生从小培养独立自主能力,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课时数:2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成长这个话题,我想同学们都有说不定的回忆。我的这些美好的回忆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2、 自学生字新词:
1.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不读破词破句。
2. 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 指名板书生字词。
﹝2﹞ 组词:
肠﹝ ﹞ 驶﹝ ﹞ 胖﹝ ﹞ 箱﹝ ﹞
场﹝ ﹞ 使﹝ ﹞ 伴﹝ ﹞ 霸﹝ ﹞
3、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 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各写什么内容?
2. 2.讨论分段:把几个意思相近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
3. 各组反馈分段情况。
4. 抓住各段主要内容,学会概括段意。
4、 学习课文第一段:
1. 齐读第一段后提问:你读懂了什么?
2. 2.怎么才能续出约翰的可爱合我对约翰的喜爱之情?
3. 说说哪些词语是描写约翰外貌的?
5、 达标测评:
1.看拼音写词语。
dí gu chuān dài jì xù liǎn jiá
﹝ ﹞ ﹝ ﹞ ﹝ ﹞ ﹝ ﹞
3. 多音字组词:
Chōng﹝ ﹞ méi﹝ ﹞ yāo﹝ ﹞
冲 没 要
Chòng﹝ ﹞ mò﹝ ﹞ yào﹝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 预习导学
1. 听写9个生字
2. 你知道约翰的父母关心他吗?
2、 学习课文第二段﹝2—6自然段﹞
1. 齐读第二段后提问: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懂
2. 你认为约翰是个怎样的孩子
3. 我眼中的约翰是个怎样的孩子?找出具体句子来。
三、学习第三段﹝7—13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事情是真的象我想象的那样吗?
如果不是,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
2那么,第四天,看到了什么情形呢?
3.我是根据什么断定这个小男孩就是约翰呢?
4.指名分角色朗读本段。
5.你想对文中的“我”说些什么呢?
四、自主学习第四段﹝第14自然段﹞.
1.你读懂了什么?
2.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父母是怎样关心你的?你说说他们做的对不对?
五、总结全文
我们是父母的宝贝,父母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很幸福,但是我们不能依赖父母,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将来才能报答父母,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
6、 拓展延伸
1. 谈谈你对“这样更利于他的成长”这句话的理解。
2.写写自己成长的过程。
四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12球王贝利(略读课) 执笔:陈惠琴 审核: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生词。
2、 熟读课文,抓住课文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悟出“爱好出勤奋,勤奋出人才”的道理。
3、 培养自己为理想而奋斗的激情。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2、 谈谈自己对球王贝利成长过程的体会。
课时划分:1课时
预习导学
1、读学习联接,认识球王贝利
2、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3、逐自然段认真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不读破词句。
4、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文中的生字所在的词,多读几遍。
5、给下面的生字注音。
垃 圾 椰 祈 祷 锹
研讨探究
1、 检查预习情况。
2、 学习课文。
(一)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 小组内讨论自然段的意思。
2、 小组内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 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是否读得通顺、连贯、正确。
(二)先自学,再小组内交流。
1、出示学习提纲:
(1) 从哪里可以看出那个小男孩非常喜欢足球?找出具体的语句来说明。
(2) 练为什么要主动提出送给他一个足球?
(3) 教练又为什么让他到自己的训练场去呢?
(4) 小男孩踢球的成绩怎样呢?
(5) 如果没有教练对贝利的帮助,他会取得这样的成绩吗?
(6) 奥运会刚刚结束,我们中国运动健将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此时的你想对教练说些什么?
(7) 把使你最感动的部分多读几遍, 谈谈你的体会。
2、 反馈学习情况。
3、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者你有什么感想?
延伸拓展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球王贝利是( )队球员,他夺得了( )、( )、( )届世界杯冠军。他从小就酷爱( ),但是因为家庭( ),他只能( )球踢。
2、贝利为什么被人们誉为“球王”?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讨厌( ) 被动( ) 错误( )
完毕( ) 真诚( ) 卖劲( )
4、 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真诚( ) 卖劲( ) 随意( )
5、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
(1)近处的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
(2)颐和园难道不是北京的旅游胜地吗?( )
(3)你懂亲情吗?不,你根本不懂。( )
(4)都火烧眉毛了,你还不紧张起来?( )
(5)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教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四语百花园三    课型:新授课
执笔:陈惠琴 审核:
教学目标:
1、 通过“一”字的声调、象形字、一词多义的学习与积累,熟练掌握汉语知识。
2、 通过读读、背背、采集本中的好句的积累,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3、 通过本次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了解古代名人立志成才的故事。
4、 通过“收集身边的闪光点”口语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想象、创造的能力。
重难点:
1、 能说会道——收集身边的闪光点。
2、 笔下生辉——我的同学。
教具准备:字词典等工具书。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预习导学)
1、 语海畅游:
1、 读一读,注意“一”字声调的变化。
(1) 按注音多读几遍,注意“一”字的读音有几种?
(2) 观察:“一”什么时候读 “yí”?什么时候读“yì”
(3) 讨论、交流。
2、 汉字真有趣。
(1) 阅读教材,了解“析”和“折”的象形文字的形成与字义的关系,以及这两个字的演变过程。
(2) 分辨组词、交流学习。
析( )( )( )……折( )( )( )……
3、 读句子,查词典,想想带点词语的意思。
(1) 通过朗读、查词典,理解“保险”、“精神”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2) 交流学习。
2、 积少成多。
要求:合作交流,理解句子的意思,读读背背。
3、 阅读平台。
1、 默读短文。
2、 讨论、交流:
(1) 理解短文内容:《苏东坡改联立志》故事中,苏东坡改联立了什么志?
(2) 文中前后两幅对联各是什么意思?
(3) 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想法?
4、 指南针。
阅读教材,了解读书卡片的制作方法,然后实际做一做,掌握制作的方法。
5、 能说会道。夸夸同学的闪光点。
1、 回忆、观察:身边同学的表现,想想他们说过的话,找找同学的闪光点。
2、 在小组内说,要求说清楚,尽量举出真实、生动的实例。听的同学要认真,可以做些补充,也可以问问,以了解得更详细。
6、 笔下生辉。
选择一件能表现同学闪光点的事写下来。注意写清楚人物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第二课时(交流展示)
一、语海畅游。
交流: “一”字的读音有几种? “一”什么时候读 “yí”?什么时候读“yì”
2、 汉字真有趣。
分辨组词:
析( )( )( )折( )( )( )
三、读句子,查词典,想想带点词语的意思。
交流; “保险”、“精神”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四、积少成多。
指名背句子,说句意。
7、 阅读平台。
1、明确说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2、交流文中前后两幅对联各是什么意思。
3、交流自己的想法。
8、 指南针。
展示自己制作的卡片。
9、 能说会道。夸夸同学的闪光点。
推荐代表在班级说说同学的闪光点,要求说清楚,尽量举出真实、生动的实例。听的同学要认真,可以做些补充,也可以问问,以了解得更详细。
10、 笔下生辉。
选择一件能表现同学闪光点的事写下来。注意写清楚人物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四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13麻雀 课型:新授课 执笔:韩海花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从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2. 了解文章是怎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学会本文10个生字,会认8个增识字,掌握7个词语。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2.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者战胜强大者。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认识麻雀吗?说说你对麻雀的了解。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有哪些角色?
2. 解释文中词语。
猎狗: 摇撼:
无可奈何: 搏斗:
庞大: 绝望:
安然: 愣住:
扎煞:
3、 检查预习情况.
1.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余学生用笔画出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3. 学生轻声读课文,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简单写上自己的感受。
4、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 各小组再组内先互相交流、修改,选代表再班上汇报。
3. 反馈学习情况。﹝归纳各自然段段意﹞
5、 小结
1. 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述,根据课后提示把课文分成三段。
6、 课堂巩固:
比一比,组成词语
梧﹝ ﹞ 掩﹝ ﹞ 搏﹝ ﹞
悟﹝ ﹞ 淹﹝ ﹞ 博﹝ ﹞
桐﹝ ﹞ 嘶﹝ ﹞ 险﹝ ﹞
铜﹝ ﹞ 撕﹝ ﹞ 捡﹝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1. 听写生字: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2. 指导学生看图、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个画面此时你紧张吗 你最担心谁的命运?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有哪些角色?
2. 课文主要写老麻雀什么?
三、小组讨论,质疑解难。
1. 文中是怎样描写猎狗和小麻雀样子的?找出有关句子,交流自己的体会。
2. 比较句子,小组交流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①. 猎狗慢慢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②.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有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3. 全班交流
①.“像一块石头似的”说明了什么?
②.“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4. 齐读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再次想猎狗退缩的原因。﹝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征服了﹞
5. 分组评价:老麻雀的做法是否值得?你想对老麻雀说些什么?
四、总结全文
五、拓展延伸: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写出“叫”意思的词语。
﹝ ﹞ ﹝ ﹞ ﹝ ﹞ ﹝ ﹞
3. 多音字组词.
kàn﹝ ﹞ zhā﹝ ﹞
看 扎
kān﹝ ﹞ zhá﹝ ﹞
四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14、让它们自由生息 执笔:韩海花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认识,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日内瓦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采用的是围绕一个意思,从事物的不同方面叙述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1、 野草和花儿为什么可以在这儿自由生息?体会日内瓦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 理解课文围绕一个中心意思,从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叙述的表达方式。
教学时数:2课时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 用不同的符号标出课文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2、 认真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 多读几遍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4、 快速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5、 给下列生字注音。
钢 筋 政 统 守 染 联 占 尊
叉 瑞 镶 嵌 僻 贱 赴 啄 屑
研讨探究
1、 检查预习情况。
1、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不读破词破句。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2、 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2、 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1、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各个小组在组内先相互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上台发言。
2、 反馈学习情况。
3、 各个小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4、 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3、 学习课文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1、 全班齐读。
2、 你读懂了什么?
3、 谁能介绍一下日内瓦?
4、 听了老师的介绍,你认为日内瓦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5、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独处对日内瓦的喜爱之情。
6、 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7、 全班一起朗读第一自然段。
4、 小结
延伸拓展
1、 比一比,再组词。
剪( ) 剪( )栽( )贱( ) 联( ) 赴( )
精( ) 箭( ) 载( ) 钱( ) 连( ) 赶( )
2、 造句。
虽然……但……
几乎……
3、 句子转换。
但见小小生灵这般对人好不戒备,谁又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呢?
改为陈述句:
难道仅仅为了这,你就不用功读书吗?
改为陈述句: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研讨探究
1、 学习课文第二段。(第二、三、四自然段)
1、 指名朗读第二段,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 小组根据学习提纲合作学习。
第二自然段和第三、四两个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在日内瓦,人们是怎样对待野草的呢?
你是怎样理解“……为城市的人们展现了一副田园牧歌风光图。”这句话的?
你是从哪里看出野草和人工栽种的草皮没有贵贱之分?找出具体的语句来说明。
2、 学习课文第三段(第五、六自然段)
1、 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在日内瓦还有什么是其他国家所见不到的景象呢?
2、 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是否正确、流利、是否读出我的意想不到。
3、 那么从哪里看出鸟儿在这里也想野草般自由生息?
4、 读了这段,你有什么感受?
3、 总结全文。
1、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2、 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延伸拓展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日内瓦的绿地( )大多是地毯般美丽的人工草皮和花坛,( )也随时可见( )的野草和野花。
2、这里( )所有的鸟都( )人,一见有人喂食就飞下来( )。
3、建筑群落间是宽阔的绿地和( ),整座城市镶嵌在( )巨大的草皮上。
4、日内瓦的野草( )了城市。
5、课文第二部分,分别从( )、( )两个方面介绍了日内瓦的独特。
6、一幅城中田园牧歌风光图的画面由( )、( )、( )组成。
二、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游客在日内瓦最愉快的感受是什么?
教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15 蒲公英的梦 课型:新授课 执笔:韩海花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认字、写字。
2、 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3、 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悟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工具书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预习导学)
1、 自渎课文
1、 读课文,查字典认识生字。
2、 读通、读顺课文,体会、朗读课文。
2、 自学生字、词
1、 在文中画出下列词语:
叹息 蒲公英 废气 烦恼 不知不觉 迫不及待 咳嗽 震耳欲聋 呼啸 饮料 不偏不倚 遭遇 污染 水源 梦乡 体操 愁眉苦脸
2、 读词认字。
3、 给下列各字注音:
( )( )( )( )( )( )( )( )( )( )( )
梦 恼 迫 饮 遭 遇 污 操 蒲 废 咳
( )( )( )( )
嗽 聋 啸 源
4、利用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
恬静:
废气:
酸雨:
迫不及待:
震耳欲聋:
呼啸:
不偏不倚:
遭遇:
污染:
3、 理解课文。
1、 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 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 蒲公英为什么担心开不出漂亮的花?
4、 蒲公英做了一个怎样的梦?又为什么会做那样一个美好的梦
5、 读了这篇童话,你想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交流展示)
1、 字词
1、板书注音、组词,纠正错误。
2、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
二、朗读、交流、理解课文。
1、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2、蒲公英为什么担心开不出漂亮的花?朗读文中相关的内容。
3、蒲公英做了一个怎样的梦?朗读文中相关的内容。
4、说说蒲公英为什么会做那样一个美好的梦
5、读了这篇童话,你想到了什么?
三、拓展延伸
1、注音、组词。
( ) ( ) ( ) ( )
梦( )( ) 恼( )( ) 迫( )( ) 饮( )( )
( ) ( ) ( ) ( )
遭( )( ) 遇( )( ) 污( )( ) 操( )( )
( ) ( ) ( ) ( )
蒲( )( ) 废( )( ) 咳( )( ) 嗽( )( )
( ) ( ) ( )
聋( )( ) 啸( )( ) 源( )( )
3、 比一比,组词语。
废( )恼( )遭( )操( )饮( )迫( )污( )
费( )脑( )糟( )澡( )吹( )破( )亏( )
4、多音字注音组词。
着 担 降
5、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环境,了解一下有没有被污染的情况,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保护环境,再跟同学们交流一下。
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16《台湾蝴蝶甲天下》 课型:略读课 执笔:韩海花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11个词语的意思;并能用“独一无二”、“赞不绝口”造句。
  3、知道台湾蝴蝶的特点,感受台湾蝴蝶的美和奇。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
 教学难点:深刻感受台湾蝴蝶的美和奇,增强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宣布课题,导入新课。
解题激趣。出示课题,理解“甲天下”。“甲”:居第一位。台湾蝴蝶居天下第一位,这是为什么?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
1、自学字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2、细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3、知道台湾蝴蝶的特点,感受台湾蝴蝶的美和奇。
  4、联系上下文理解:绿草如茵、繁殖、珍品、灿烂夺目、目不暇接、心旷神怡、古木参天、迁徙、赞不绝口。
  5、检查自学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课文写台湾蝴蝶的特点,安排了哪几方面的材料?
  2、讨论小结:品种多,繁殖期,活动区。
 四、细读品味,提出疑问.
1、品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2、自读第二段,找出全段共写了几种蝴蝶?
  3、自选一种蝴蝶,找出它有什么特点?
  4、多媒体展示图片。
  5、朗读课文。
 五、总结提升:
1、联系前文说说台湾蝴蝶的珍奇、繁多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
2、课文按蝴蝶的几个方面按排了哪些材料?
3、假若你也是一位游人,你会怎样赞美台湾蝴蝶?
六、随堂检测 
1、补充词语。
成( )( )万 古木( )( ) 鸟( )( )香
独( )( )二 ( )( )夺目 ( )( )斑斓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雨水 ( )的气候
( )的蝴蝶 ( )的景色
教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语文百花园四 执笔:韩海花
教学目标:1、通过多音字、反义词的学习与积累,熟练掌握汉语知识。
2、通过读读背背《乐游原》、采集本中关于台湾的简介,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能力。
3、通过“小小辩论会”,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想象、创新的能力。
4、通过本次的习作,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能说会道——小小辩论会。
2、 笔下生辉——环境变化。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1、出示文字幻灯:板书课本中的成语。
风平浪静 风调雨顺 风吹草动 风雨同舟
风起云涌 风吹雨打 风卷残云 风雨交加
2、认真读以上成语,你发现了什么?——写关于风雨的成语。
3、小组内讨论、交流。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4、自读《乐游原》,并试背诵。
5、阅读平台——大理的“风、花、雪、月”
二、交流展示
1、讨论、研究: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讨论,教师巡回点拨。
(2)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确定标准答案。
2、各小组推荐代表参与班级汇报。
3、根据学生汇报情况,确定标准答案。
4、在阅读短文《大理的风、花、雪、月》这篇短文中,作者告诉我们什么?学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的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下列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梧( ) 桐( ) 嘶( )
语( ) 铜( ) 撕( )
危( ) 懒( ) 污( )
桅( ) 赖( ) 亏( )
(2)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
风( )浪( ) 风( )雨( ) 风( )残( )
风雨( )( ) 风( )云( ) 狂( )暴( )
(3)背一背,填一填。
乐游原
——————————,————————————。
——————————,————————————。
第二课时
一、预习导入:
1、背诵并写出《乐游原》。
2 、大理的四大景观是:( )、( )、( )、( )。
二、交流展示:
1、教师读能说会道——小小辩论会的题目要求。
2、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图片、资料。
3、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4、再次明确辩论的要求 :(1)分好正方“环境变好了”和反方“环境变坏了”。
(2)辩论时,要听清对方的观点,用事实进行反驳。
5、笔下生辉——环境变化
(1)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2)反馈思考情况。
(3)幻灯出示要求:
A、在调查了解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我们再以“…变了”为话题,写一个地方的环境变化。
b、想想这个地方的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C、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能写出自己的感受更好。
D写完以后和同学交换着读一读,互相提出修改意见。互相帮助修改。
三、拓展延伸
整理自己和同学们的资料,写写本次的习作。
课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17《小草之歌》课型:新授课 执笔:刘红梅 审核:韩海花
教学目标:
1.认识“渺、渐、愧”等生字,会写“计、奉、福”等字,理解“渺小、气馁、微不足道、索取”等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是本课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含义是本课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挂图等。
课时分配:2课时
第 一 课 时(预习指导课)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勾画生字词。
2、给下列生字加拼音并组词。
渺( ) 惭( ) 愧( )
辽( ) 阔( ) 奉( )
3、利用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渺小: 奉献:
惭愧: 辽阔: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指名读诗(每人一节),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给他正音。
2、自由读课文,读出停顿、节奏,并思考诗歌主要写什么?
3、总结出诗歌的大概内容。
四、细读品味,提出疑问.
1、品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2、提出疑问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提出的问题,科代表负责汇集并分配任务。
4、小组开展讨论。
第 二 课 时(交流展示课)
一、回顾课文的写作思路及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什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二、交流展示:
三、总结提升:
1、细读第一至第三节,看看你能从中读懂了什么?主要表现了小草的什么精神?
2、细读第四到第六节,想想小草有什么贡献。并想想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与同学讨论。
3、用自豪的语气读全诗,读出对小草的赞美之情。
4、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美美地读一读,并把它背下来。
四、回归全文,谈谈体会。
《小草之歌》这首诗歌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随堂检测:
1、比一比,再组词。
福( ) 缺( ) 丘( ) 胞( )
逼( ) 缸( ) 兵( ) 饱( )
扮( ) 娇( ) 辽( ) 涯( )
纷( ) 骄( ) 疗( ) 崖( )
2、照样子,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渺小(微小)(巨大) 奉献( )( )
幸福( )( ) 惭愧( )( )
辽阔( )( ) 缺少( )( )
3、依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小节赞美小草的话。
六、拓展延伸
自己画幅小草图或从课文选一幅小草图,写上一句或几句赞美的话。
七、布置作业
课外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也可把全诗背下来。
教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18《争吵》 课型:新授课 执笔:刘红梅 审核:韩海花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父亲说的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什么事。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具准备:常规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预习指导课)
一、宣布课题,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了课文《她是我的朋友》,知道了阮恒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不惜献出自己的鲜血,甚至是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多么令人感动,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同学之间、朋友之间有时也会为一点小事而发生争吵,这时,我们双方都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从中我们也许会受到启发。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
5、 速读课文,勾画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
6、 给下面加点的的字注音。
承认 愤怒 肩膀 悲哀
3、比一比,再组词。
将( )悔( ) 竞( )拨( )
奖( )海( ) 竟( )拔( )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每个自然段,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同桌交流。
3、总结出课文的大概内容。
四、细读品味,提出疑问.
1、品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2、提出疑问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提出的问题,科代表负责汇集并分配任务。
4、小组开展讨论。
第 二 课 时(交流展示课)
一、回顾课文的写作思路及主要内容。
二、交流展示:
三、总结提升:
(1)课文主要写什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他们因什么事争吵
(3)“我”为什么觉得后悔?“我”当时是怎么想的?
(4)父亲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把尺子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
(一个人不但要认识到错误,而且要敢于认错,求得别人的谅解,不能错上加错,不友好待人。)
四、回归全文,谈谈体会。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你喜欢课文中哪个人物?喜欢他什么?
五、随堂检测:
按课文内容填空
1.既然你错了,就应该 ( ) 伸过手去( ),更不应该( )举起尺子。
2.克莱谛( )用手拨开尺子( )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 )!”
拓展延伸
写一个你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宽容待人的片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经过写具体。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19小泽征尔的判断 课型:新授课 执笔:刘红梅 审核:韩海花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认读本文6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会用“全神贯注、再三”造句。
教学重难点:
1、给课文分段,合并几层意思,归纳第二段段意。
2、教育学生懂得遇到问题时,不要轻易附和别人的意见,要相信自己,敢于做出正确判断。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破题:板书 判断
你知道什么叫“判断”吗?(按照一定的根据做出最终的决定)
2、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小泽征尔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做出果敢的判断?结果怎样?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字注音
( ) ( ) ( ) ( ) ( )
奏 谐 桂 权 欧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意思:
和谐: 夺魁:
放弃: 桂冠:
郑重: 权威:
三、给课文分段:
1、想一想,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一件什么事?
2、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3、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分段理由。
4、全班讨论,归纳段意。
四、本节小结: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初读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延伸?
1、一锤定音(在正确读音后面“√”)
ōu ( ) pǔ( ) xié( )
欧 谱 谐
qū( ) bǔ( ) jié( )
sù( ) quán( ) guì( )
素 权 桂
shù( ) qán( ) guī( )
2、给多音字组词
lè( ) guān( )
乐 冠
yuè( ) guàn( )
qū ( ) dōu ( )
曲 都
qǔ ( ) dū (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字:
欧 棒 谐 素 弃 权 桂 贺
2、听写下列词语:
全神贯注 再三 郑重 判断 试探
精心设计 权威 放弃 素质 和谐
3、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掌声 ( )的判断
( )的乐曲 ( )的指挥家
4、通过上节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依据课文内容发言)
二、理解课文内容,归纳段意。(小组研讨)
1、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课文,“果敢”是什么意思?小泽征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果敢判断的?
(2)他是怎样做出判断的?
(3)用坚定有力的语气朗读第3自然段。
(4)归纳第二段大意是:在 中,小泽征尔果敢地 错误,夺得

2、学业习第三段。
默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评委们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办法来考察指挥家?
三、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你佩服他吗?说说你佩服的理由。
四、拓展延伸。
棒( ) 皆( ) 贺( )
捧( ) 谐( ) 驾( )
挂( ) 欧( )
桂( ) 鸥( )
2、写出你学习了这篇课文后的感想。
教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20皮巧根桥 课型:略读课 执笔:刘红梅 审核:韩海花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皮巧根用爱心为人们架设起一座安全方便的桥,得到人们爱戴的故事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像皮巧根那样,为人们献出自己的爱心。
教学重难点:
了解皮巧根用一根柳树为人们架设一座安全方便的桥,懂得一个孩子虽然力量有限,也能用爱心做些有益于人们的事情,从阅读中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1课时
预习导学
1、 读课文,画出生字所在的词语。多读几遍。
2、 把课文读通顺。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 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4、 给生字注音。 陡 峭 朽
研讨探究
一、检查预习情况
1、 齐读课题,板书课题,质疑课题。
2、 汇报交流,检查自学情况。
二、学习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适当进行朗读评价。
2、出示学习提纲,以小组为,进行自主交流学习。
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将意思相近的合并成一段。
说说皮巧根是怎样架桥的,为什么人们有了新桥,还是那样喜欢叫“皮巧根桥”?
3、选出你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
4、反馈学习情况。
三、小结
1、 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延伸拓展
1、 补充词语。
( )声( )响 ( )开( )臂 ( )定( )意
不( )而( ) 来来( )( ) 微( )( )道
2、 比一比,组词语。
陡( )峭( )朽( )逮( )疑( )
稍 ( ) 徒 ( ) 巧 ( )肃( )凝( )
3、多音字组词。
逮 便 磨
4、补充句子。
同学们上学,一路上
大人们都不允许
皮巧根拿定主意在
谁也没想到,这座桥还可以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题目:语文百花园五 课型:练习课: 执笔:刘红梅 审核:韩海花
教学目标:
1、 知道改变词语中两个字的位置,词语的意思会发生变化。
2、 明确提示语位置不同,标点也有变化。
3、 读读背背古诗《别董大》,并了解诗意。
4、 阅读短文《尝试》,完成习题。
5、 学会劝说别人。
6、 “笔下生辉”要求写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怎样受到别人帮助的,或当别人遇到困难,自己是怎样伸出援助之手的,要选择其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来写,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写清楚。
教学重点、难点:
1、 提示语位置不同标点的变化。
2、 “能说会道”、“笔下生辉”。
教具、学具:工具书
教法、学法:
1、 读读想想,注意改变词语中两个字的位置,词语的意思会发生变化。体会提示语位置不同,标点也有变化。
2、 利用工具书了解诗意。
3、 演演说说,知道劝说要讲究方式、方法。
4、 习作要把事情的经过和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写清楚。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预习导学)
一、语海畅游
1、词语真有趣。
(1)读一读,然后借助工具书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
光亮: 亮光:
著名: 名著:
欢喜: 喜欢:
排球: 球拍:
歌唱: 唱歌:
水井: 井水:
(2)想一想,改变词语中两个字的位置,词语的意思……
(3)举出类似的例子。
2、读一读,想一想。
(1)读一读,注意提示语“某某说” 的位置不同,“说”字后标点的变化。
(2)想一想,为什么“说”字后面不全用冒号。
二、积少成多
1、熟读古诗《别董大》。
2、查阅工具书,理解诗意。
3、背诵。
三、阅读平台
1、阅读短文,理清文章的内容结构。
2、思考文后的问题,理解布鲁斯是从什么事中受到鼓舞,继续战斗,终于打败侵略者的。
四、能说会道
1、阅读教材,明确劝说别人的重要意义和劝说别人时应该注意什么。
2、自选话题,与同学自由结合演一演。
五、笔下生辉
1、阅读教材,明确写作要求。
2、想一想,自己准备选择什么事情来写,怎样才能吧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写清楚、写具体。
3 起草。
第二课时(交流展示)
一、词语真有趣。
1、 说一说,词语中两个字的位置,词语的意思会怎样。
2、 交流:教材中词语的意思。
3、 再列举例子说明。
二、读一读,想一想。
1、说一说,提示语“某某说” 的位置不同,“说”字后标点的变化。
2、交流:为什么“说”字后面不全用冒号。
三、积少成多。
1、说说诗意。
2、检查背诵。
三、阅读平台
1、说一说文章的内容结构。
2、说一说布鲁斯是从什么事中受到鼓舞,继续战斗,终于打败侵略者的。
四、能说会道
1、分组表演。
2、全班交流,评一评,谁演得好,好在哪里。
拓展延伸:
一、照样子写词语。
例:欢喜——喜欢
二、加标点。
1、他只是微笑着说 我不是故意的
2、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 好吗 再也不了 再也不了 我回答说
3、最好是我第一个飞到月球上 第三个孩子说 那样 我再全国就出名了
三、背写古诗《别董大》。
四、多音字注音组词。
会 埃 为 应
五、比一比,再组词。
胞( )谐( )肩( )奖( )棒( )谱( )
泡( )楷( )启( )桨( )捧( )普( )
六、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1、(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我们看上去只有盘子那么大。
2、太阳( )离我们很远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3、到太阳去,( )坐飞机,( )飞二十几年。
4、( )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动、植物。
七、造句。
全神贯注:
再三:
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助人为乐的事 课型:习作课 执笔:刘红梅
审核:韩海花
教学内容:笔下生辉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不断积累祖国的语言文字,并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本次习作,提高自己的叙事能力。
3、知道劝说要讲究方式、方法。说话要有礼貌,态度要诚恳,语气要温和,要通过讲道理来说服别人,使他们听从你的劝说。
教学过程
一、明确习作要求。
1、写接受别人帮助或帮助别人的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2、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具体。
3、写好后认真修改。
二、交流材料。相互启发。
1、小组内说说自己准备选择什么事情来写。
2、小组内说说怎样把自己最受感动的部分写清楚、写具体。
三、师选择一些范文读给同学门听。
四、学生起草稿
五、小组交流习作
六、师生评议
七、学生认真修改,誊写在习作本书上。
教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21 一块特别的石头 课型:新授课 执笔:李珂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俯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2、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
3、学会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和要求掌握的字。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有关词语句子的意思,学习李四光的崇高品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查找李四光的其他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 第一课时(预习课)
一、初读课文,认字解词。
1、自由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会给生字注音并识记。(预习课完成,第二节交流展示课上先检查随堂检测的1、2)
2、再读课文,理解词语,不懂的可以借助工具书。
孤零零: 见多识广:
断言: 遍布:
二、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并把句子读通顺。
2、大声朗读课文,说一说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2、教师解答、梳理问题。
3、你对李四光的印象如何?
4、用书上的话来充分说明你对李四光的观点?
四、品读感悟,感情升华。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想想李四光从这块特别的石头中取得什么研究成果?他取得这个成果靠的是什么?
第二课时(交流展示课)
一、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并且组长分配发言任务),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展示,教师抓住教学的重难点及学生预习中的难点进行点拨。
二、再读课文,自由质疑。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由提出自己尚有的疑惑,小组解决不了的,在全班解决。
三、课堂小结。
学习了《一块特别的石头》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带着你们的感受再读读课文吧!
四、随堂检测:
1、我能根据拼音正确地写出汉字。
Chán rào yuǎn gǚ duàn yán yí jì
( ) ( ) ( ) ( )
diàn dìng yǚn shí kǎo chá bīng chuān
( )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灌( ) 哄(   ) 爹(   ) 罐(   )
洪( ) 爷(   )  垛(   ) 遗(   )
甚( ) 躲(   )  遣(   ) 勘(   )
五、课后作业:
1、课余认真纠正随堂检测中的错误,组长负责督促检查落实。
2、依照导学稿自主预习22《地图上的发现》,组长及时督促。
六、教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22 地图上的发现 课型:新授课 执笔:李珂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2、学会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和要求掌握的字。
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
2、 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 第一课时(预习课)
请大家按以下步骤独立认真完成预习任务:
一、初读课文,认字解词。
1、自由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会给生字注音并识记。(预习课完成,第二节交流展示课上先检查随堂检测的1、2)
2、再读课文,理解词语,不懂的可以借助工具书。
轮廓: 参差不齐:
痕迹: 携带:
二、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并把句子读通顺。
2、大声朗读课文,说一说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2、教师解答、梳理问题。
3、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说”的?
4、科学家是怎样证明这一假说的?
四、品读感悟,感情升华。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想想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
第二课时(交流展示课)
一、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并且组长分配发言任务),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展示,教师抓住教学的重难点及学生预习中的难点进行点拨。
二、再读课文,自由质疑。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由提出自己尚有的疑惑,小组解决不了的,在全班解决。
三、课堂小结。
学习了《地图上的发现》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带着你们的感受再读读课文吧!
四、随堂检测:
1、我能根据拼音正确地写出汉字。
Jiān kǔ zhú jiàn xīn shēng kǎo chā
( ) ( ) ( ) ( )
Mào mì piāo yí shì hé biān yuán
( ) ( ) ( ) ( )
2、多音节组词
差 参
3.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边缘 ( )的考察
( )的样子 ( )的森林
五、课后作业:
1、课余认真纠正随堂检测中的错误,组长负责督促检查落实。
2、依照导学稿自主预习22《新型玻璃》,组长及时督促。
六、教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师生公用导学稿
题目:23 新型玻璃 课型:新授课 备课人:李珂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它们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雪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2、认读4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说说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新型玻璃,或别的什么,再写一写。
教学重点: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说说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新型玻璃,或别的什么,再写一写。
教法、学法:预习、朗读、理解课文 自学生字
教具、学具:字、词典等工具书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预习导学)
1、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 读通、读顺课文,利用字典认识生字。
2、 对照课后生字表,读、记生字。
3、 画出文中生字所在的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4、 注音组词。
警( )( )犯( )( )罪( )( )殊( )( )源( )( )店( )( )筑( )( )楚( )( )
博( )( )窃( )( )嫌( )( )恙( )( )
5、 理解词语。
陈列: 急促: 企图:
藕断丝连:
安然无恙:
2、 细读课文,理解感知。
1、课文写了( )种新型玻璃,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2、课文的结构是( )。
3、分段并概括段意。
4、文中的句子,如“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还有一种‘变色玻璃’,能够反射太阳光。”……都是( )句,起着( )的作用,使段与段之间联系得非常紧密。
5、为什么防盗玻璃可以用在博物馆、银行、珠宝店等单位。
6、为什么吧“变色玻璃”叫“自动窗帘”。
7、完成课后3题。
8、读了课文后,你想发明什么样的新型玻璃,或别的什么。
第二课时(交流展示)
1、 出示自学中有困难的字词,巩固学习。
2、 交流预习所得。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3、 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4、 说说:学了课文后,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新型玻璃,或别的什么。
5、 拓展延伸
1、看拼音写词语。
Bowuguan jingcha fanzui xianyi baojing teshu dianyuan jianzhu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