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19.1.2第2课时函数的表示方法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19.1.2第2课时函数的表示方法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21 09:4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人教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19.1.2 函数的图象
第2课时 函数的表示方法
学习目标
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及其优点;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重点)
能对函数关系进行分析,对变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初步讨论.
(难点)
新课引入
(1)画出函数y=2x-1的图象;
(2)判断点A(-2.5,-4),B(1,3),C(2.5,4)是否
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
回顾复习
新知讲解
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图象来表示的.
问题1.下图是某地气象站用自动温度记录仪描出的某一天的温度曲线,气温T 是不是时间t 的函数?
这里是怎样表示气温T 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的?

新知讲解
问题2.正方形的面积S 与边长x 的取值如下表,面积S是不是边长x 的函数?
这里是怎样表示正方形面积S 与边长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
列表格来表示的.
1 4 9 16 25 36 49

新知讲解
问题3.某城市居民用的天然气,1m3收费2.88元,使用x(m3) 天然气应缴纳的费用y(元)为y = 2.88x. y是不是x 的函数?
这里是怎样表示缴纳的天然气费y与所用天然气的体积x的函数关系的?
用函数解析式y=2.88x来表示.

新知讲解
函数的三种表示法:
y = 2.88x
图象法、
列表法、
解析式法.
1 4 9 16 25 36 49
新知讲解
1.解析式法:准确地反映了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列表法:具体地反映了函数与自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
3.图象法:直观地反映了函数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议一议
这三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各有什么优点?
新知讲解
例 .一水库的水位在最近5 h 内持续上涨,下表记录了这5 h 内6 个时间点的水位高度,其中 t 表示时间,y 表示水位高度.
t/h 0 1 2 3 4 5
y/m 3 3.3 3.6 3.9 4.2 4.5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表中数据对应的点,这些点是否在一 条 直线上?由此你发现水位变化有什么规律?
解:可以看出,这6个点 ,
且每小时水位 .由此猜想,在这个时间段
中水位可能是以同一速度均匀上升的.
新知讲解
在同一直线上
上升0.3m
x/h
y/m
O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A
B
新知讲解
(2)水位高度 y 是否为时间 t 的函数?如果是,试写出一个符合表 中数据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象.这个函数能表示水位的变化规律吗?
(2)由于水位在最近5小时内持续上涨,对于时间t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水位高度y 都有 的值与其对应,所以,y t 的函数.函数解析式为: .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它表示在这 小时内,水位匀速上升的速度为 ,这个函数可以近似地表示水位的变化规律.
唯一

y=0.3t+3
0≤t≤5
5
0.3m/h
新知讲解
(3)据估计这种上涨规律还会持续2 h,预测再过2 h水位高度将达到多少m.
(3)如果水位的变化规律不变,按上述函数预测,再持续2小时,水位的高度: .
此时函数图象(线段AB)向 延伸到对应的位置,这时水位高度约为 m.
5.1m

5.1
小试牛刀
1、用列表法与解析式法表示n边形的内角和m(单位:度)是边数n的函数.
解:因为n表示的是多边形的边数,所以n是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列表如下:
n 3 4 5 6 …
m …
所以m=(n-2)·180°(n≥3,且n为自然数).
180
360
540
720
提示: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是:(n-2) ×180°.
解:因为等边三角形的周长l是边长a 的3倍,所以周长l与边长a 的函数关系可表示为l=3a(a>0).
小试牛刀
2、用解析式法与图象法表示等边三角形的周长l是边长a 的函数.
a … 1 2 3 4 …
l … 3 6 9 12 …
描点、连线:
用描点法画函数l=3a 的图象.
O
2
x
y
1
2
3
4
5
8
6
4
10
12
(2)如果是,写出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象.函数解析式为: 列表:
小试牛刀
3、一条小船沿直线向码头匀速前进.在0min ,2min,4min,6min时,测得小船与码头的距离分别为200m,150m,100m,50m.
t/min 0 2 4 6 ……
s/m 200 150 100 50 ……

s = 200-25t
(1)小船与码头的距离是时间的函数吗?
小试牛刀
t/min
s/m
O
1
2
3
4
5
6
7
50
100
150
200
画图:
课堂小结
函数的表示方法
解析式法:反映了函数与自变量之 间的数量关系
列表法:反映了函数与自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
图象法:反映了函数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谢谢观看!
注:本课件所有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