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衡阳市高中一年级质量检测
地理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两道大题,满分100分
2.测试时量:75分钟,请同学们科学、合理地安排好答题时间。
3.本卷为试题卷,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3名
航夭员完成了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期间开展了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据此完成
1-2题
1.图1为航天员出舱活动时拍摄的地球照片,其中天空背景为黑色,是因为缺少
A.大气散射作用
B.大气吸收作用
C.大气反射作用
D.大气保温作用
2.“神舟十二号”发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旧金山(西八区)为6月18日凌晨B.伦敦(零时区)为6月17日傍晚
C.悉尼(东十区)为6月16日上午
D.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四区)正值夜晚
读地质演化史图(图2),完成3~4题。
全球平均度(℃)全球平均降水(毫米)
同位素地质年龄
第四纪
上新世
中新世
白坚纪
休罗纪
三叠纪
志纪
寒式纪
图2
与当今相比,②时代气候特点是
A.暧干
B.冷十
高中一年级质量检测地理试卷第1页(共4页)
4.在地质考察中,③时代的地层最可能找到的化石是
图3为某地一鱼塘,垂钓者发现,在大气稳定无风的北石D被子植物化石
A.恐龙化石
B.三叶虫化石
C.裸子植物
下,一天之中该鱼塘边仍然清风阵阵。据此完成5-6题。
5.晴天的中午有徐徐东风吹来的地点是
④
D.④
6.此时,图3中①地附近近地面的等压面(图4中的曲线)和风向(图4中的箭头)画法正确的是
D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7.汽车在夏季曝晒之后被称之为“火焰车”(图5),车内温度
高达60℃,主要原因是
A.汽车玻璃在夏季散射阳光进入车内
B.车顶和玻璃削弱了大气逆辐射
C.汽车油漆对阳光吸收作用强
D.车顶和玻璃阻挡了车内长波辐射
图5
读图6,因中甲、乙代表植被分布区,据此完成8~10题。
8.甲、乙两种植被分别是
图6
A.热带雨林、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热带雨林
C.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热带草原、热带沙漠
9.与乙地植被形成关系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东南信风
B.巴西暖流
C.副热带高压
D.地形因素
10.甲区域植被面积不断减少会导致
A.甲区域水循环更加活跃
B.甲区河流泥沙含量减少
C.全球变暖
D.生物多样性增加
高中一年级质量检测地理试卷第2页(共4页)2021—2022 学年度衡阳市高中一年级质量检测
地理参考答案
1-8 ADABCBDB 9-16 CCDAACBC
1.A 2.D
1.天空颜色主要由大气对太阳光的散射作用形成,神舟十二号所在位置空气非常稀
薄,难以对太阳光产生散射作用,故天空背景为黑色
2.“神舟十二号”发射时,旧金山(西八区)为 6 月 16 日 17 点 22 分;伦敦(0
时区)为 6 月 17 日 1 点 22 分;悉尼(东 10 区)为 6 月 17 日 11 点 22 分;布宜诺斯
艾利斯(西四区)区时为 21 点 22 分,正值夜晚,故选 D
3 A 4 B
3.读图,根据全球平均气温曲线和全球平均降水量曲线,可知与现代相比,中生代
平均气温偏暖,平均降水量偏干,因此为暖干,A 正确,排除 B、C、D。
4.祼子植物、恐龙化石一般出现在中生代地层;三叶虫化石一般出现在古生代地层;被子
植物化石一般出现在新生代地层,③时代为古生代,故选 B
5.C 6. B
5.由于湖泊陆地热力性质差异,中午时陆地升温快,湖泊升温慢,湖泊形成高压,陆
地形成低压,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在③处为偏东风 C 正确;①处为偏西风,②处为偏南
风,④处为偏北风,A、B、D 错误,故选 C
6.中午时陆地升温快,湖泊升温慢,陆地形成低压,湖泊形成高压,风从湖泊吹向陆
地,C、D 选项错误;在陆地处等压线向低处凸起,在湖泊处等压线向高处凸起,A 错误,B
正确,故选 B
7.D 汽车类似于封闭的玻璃温室,车玻璃对太阳辐射削弱少,阳光穿过玻璃顶进入车内,
车顶和玻璃阻挡车内长波辐射散失,导致车内温度高,D项对,B项错。汽车玻璃对阳光不
会产生散射作用,A 错;汽车油漆对阳光具有反射作用,车内温度应较低,D项错。
8. B 9. C 10.C
8.甲区域是亚马孙平原,为地带性热带雨林分布区;乙处为非地带性热带雨林分布区
9.本题考查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由图可知,乙处热带雨林处于南纬 20°附近
的大陆东岸,受来自海洋的湿润的东南信风以及沿岸的巴西暖流影响,形成大量的地形雨,
副热带高压会使降雨量减少,故选 C。
10.甲区域是亚马孙平原,这里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热带雨林面积不断
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亚马孙平原水循环减弱;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植被覆盖率
降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降低,亚马孙河泥沙含量升高;同时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会导致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减少,大气中二氧
化碳浓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故选 C。
11.D 12.A
11.海洋中的钙离子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石灰岩;石灰岩受地壳运动抬升,
形成喀斯特高原;在抬升过程中,被流水不断的溶解、侵蚀,形成峰丛,D 选项符合这
一顺序
12.在我国,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分布最普遍。
13.A 14.C
1
13.由题可知,①②③④为沉积岩,其埋藏越深,形成年代越久远。⑤⑥为侵入型岩
浆岩,①被⑥侵入说明⑥形成晚于①,⑥被⑤侵入说明⑤形成晚于⑥,故答案为
④③②①⑥⑤。
14.⑥为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型岩浆岩,与之相接触的石灰岩在岩浆活动所提供的高
温、高压环境下,易变质形成大理岩。
【答案】15. B 16. C
15.由材料可知,帽状云是由于气流上升到山顶附近后,水汽凝结形成的云,大气
稳定的状况下聚集在山顶四周,周围气流稳定,形成了帽状云。在晴朗的白天,太阳
辐射强烈,坡面增温更快,更容易出现气流沿山坡上升水汽凝结成云的现象,在山顶
若与高空下沉气流相遇,就会形成帽状云,B 正确,C 错误。夜晚山坡上降温较快,
气流下沉,水汽在近地面大气中凝结多形成雾,山谷中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阴雨的
白天,气流爬升到山顶后,仍然持续上升,气流的稳定性差,形成的云层不会呈现帽
状,AD 错误。故选 B。
16.依据材料,由于气流上升到山顶附近后,水汽凝结形成的云,大气稳定的状况
下聚集在山顶四周;受到下沉气流的影响,形成帽状,C 正确。而 A 项示意图中高空
气流为水平气流很容易将云驱散,A 错误。依据帽云形成的条件,可首先排除 B、D
两项,BD 错误。故选 C。
17.(1)日冕 黑子 (4 分) (2)① ③ ④ (6 分)
(3) 快 B (4 分) (4) A B (4 分)
18. (1)对流层 (2 分) B(2 分)
(2)阴雨天气,大气逆辐射强,夜晚温度较高,不易出现霜(2 分) C(2 分)
(3)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
比晴天时低 (2 分) D (2 分)
(4)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多晴朗天气;纬度较低,太阳
高度较大;四川盆地多云雾天气(任答三点,6 分)
19.(1)加那利寒流(2分) 降温减湿(2分)
(2)a、b两地都为寒暖流交汇处,但是 a处能够形成渔场在于 a处水域浅,寒暖流交汇能够
将海底的矿物质搅动带至表层;(2分)且 a处位于圣劳伦斯河入海口附近,河流从陆地上也
会带来营养盐类;(2分)b处水域过深,寒暖流交汇难以搅动深海海底的盐类,营养物质匮乏。
(2分)
(3)减弱 (2分)
原因:北大西洋暖流是风海流,全球变暖使副极地与副热带地区的温度差变小,副高与副
极地低气压间气压差减少,气压梯度力因此减小,西风势力变小,引起北大西洋暖流减弱;
(2 分)全球变暖,北冰洋冰川将融化加快,北冰洋冷水南下,既会抑制北大西洋暖流北上,
也会降低北大西洋暖流水温。(2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