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六年级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答题纸上的考生信息填写清楚,然后将试题答案认真书写在答题纸的规定位置,否则作废。
2.本试卷共6页,两个大题20个小题,考试时间60分钟。
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纸的答题栏内)
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20日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届时北京将成为首个“双奥之域”。读图1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图2世界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1~3题。
1.第24届冬奥会举行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B.地球运行到图1中的甲到乙之间
C.泰安炎热多雨 D.由于地球公转,各国收看直播的时间不同
2.“双奥之城”北京
A.经纬度位置约是40°N,116°W B.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C.东临大西洋 D.是亚洲唯一冬奥会举办地
3.关于历届冬奥会的举办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多位于低纬度地区 B.北京纬度最低
C.集中于内陆地区 D.多在发达国家举办
读右面的某中学平面图,完成4~5题。
4.如果在教学楼南面挂窗帘,应挂在图中_____面。
A.① B.②
C.③ D.④
5.下面是四位同学读图获取的信息,有错误的一位是
A.甲:学校后门朝西开
B.乙:食堂在教学楼的东北角
C.丙:学校南北长约480米
D.丁:该图比例尺为线段式,用数字式表示为1:12 000
华北平原曾是大海湾,山东丘陵为海中的一个大岛。黄河等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逐步堆积,使陆地不断扩大,海岸线不断向外推移,经过长期的变化,原来的海湾最终形成了华北平原。读图,完成6~7题。
6.能正确反映华北平原形成过程的排序是
A.③①④②
B.④②③①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7.下面是同学们对此变化过程的讨论和思考,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A.所有海湾最终都会变成陆地
B.地壳变动是此变化的主要原因
C.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变化中
D.此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
下图为某岛屿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8~9题。
8.对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年多雨 B.1月气温最低 C.冬暖夏凉 D.地处南半球
9.甲地比乙地降水少,图中所示原因之一是
A.甲地海拔低于乙地 B.甲地位于暖湿气流的背风坡
C.甲地地处内陆 D.甲地人类活动影响严重
右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京、莫斯科人口密度都大于100人/平方千米
B.亚欧大陆东侧人口较为稠密
C.非洲人口密度内陆地区大于沿海地区
D.回归线附近人口密度大陆西岸大于东岸
11.甲、乙两地相比
A.甲地人口稀疏,呈带状分布
B.乙地人口稠密,分布均匀
C.影响甲、乙两地人口疏密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D.影响甲、乙两地人口疏密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世界人口学家根据相关资料绘制了世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据图分析得知,世界人口总数变化趋势是
A.不断增多
B.保持平衡
C.不断减少
D.先减少后增多
13.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迅速
B.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少
C.发展中国家人口总数远超过发达国家人口总数
D.发达国家经济条件好,不存在人口问题
澳大利亚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读图,完成14~15题。
14.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
15.关于当地的特色住宅,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通天井直通地面,有助于收集雨水
B.通天井直通地面,有助于获得新鲜空气
C.地下住宅温度变化小,冬暖夏凉
D.地下住宅的设计,类似于黄土高原的窑洞
二、综合题
16.非洲学生巴布鲁就读孔子学院,与泰安笔友刘锋经常通过书信交流。9月初,巴布鲁在来信中介绍非洲文化,回忆了他的初中生活,并随信附上了他初中学校的平面图,感谢中国对他们学校的无私援助。图1示意该初中学校的位置,图2示意该初中学校平面略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据图1分析,巴布鲁的初中学校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半球。
(2)图2中升旗台位于花坛的_______(方向)。
(3)读图可以判断,图1和图2比例尺小的是_______。经测量,图2中图书馆到食堂的图上距离是1.5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米。
(4)刘锋在9月23日回信,回信时间接近二分二至中的_______(节气)。该节气,太阳直射_______(纬线)。
(5)预计巴布鲁在我国国庆节时能收到回信,在刘锋回信到巴布鲁收到回信期间,巴布鲁初中学校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___(填字母)。
A.昼先变长,后变短
C.昼变长,夜变短
B.昼先变短,后变长
D.昼变短,夜变长
17.某旅游集团计划在我国福建省某地区开发一个集休闲、购物、野外拓展等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读右图,问答问题。
(1)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为_______;北部地区的地形以_______为主。
(2)在图示甲、乙、丙三个聚落中,选择一处建设避暑山庄,应选择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长距离徒步穿越自然区域的森林旅游需求快速增长。图中A、B、C三条道路中,最适合改造成森林步道的是_______。(4)从安全角度考虑,旅游集团必须在景区内设立一些警示标志。比如需在______(①/②/③)处设立“雨季时有山洪,露营务必谨慎”的标志,因为这里是_______(地形部位),这里还可能发生 ______________(地质灾害)。
18.竖版世界地图(图1)以崭新的视野展示世界,清晰显示出被三大洲环抱的北冰洋,以及形状好似孔雀开屏的南极大陆。而在传统的世界地图(图2)中,南北极地区的形状、面积都严重失真。读图1和图2,回答问题。
(1)观察图1和图2,可以发现海洋主要分布在_______半球(北或南),陆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半球(东或西)。
(2)甲、乙两洲之间有一条重要的航道_______运河,它作为两洲分界线。
(3)图1中A和B都在_______洋中,从A点一直向东航行,能不能到达B点?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1中可以看出C大洋的经纬度位置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021年9月9日晚,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金砖国家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读“金砖国家示意图”和“2020年人口概况表”,回答问题。
(1)金砖国家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人口增长最快的是__________,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五个国家均属于__________国家。
(2)南非的人种主要是人种,印度使用的官方语言是__________,俄罗斯主要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___。
(3)图中A处是中国台湾岛,地震频发,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该岛屿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图中B处是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该平原不适合人类居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们所学习的气候类型是以“柯本气候分类法”为基础划分的,如图代表四种气候类型。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根据柯本提出的气温指标,甲、乙、丙、丁中属于亚热带气候的是_____________(填代号及名称),其夏季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在大陆________岸(填“东”或“西”)。
(2)柯本提出,若每个月降水量均超过60mm,具备“全年多雨”的特征,符合这种气候特征的是_____________(填代号及名称)。
(3)柯本在划分气候类型的过程中,也会参照当地的自然景观,下列三幅景观图中,能够反映甲气候特征的字母代号是_____________。
(4)请从气候的角度解释下图所示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_____________。
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六年级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D A C C C D B B D A C B A
二、综合题(共35分)
16.(7分)
(1)东 (2)西北 (3)图1 150 (4)秋分 赤道(0°) (5)C
17.(8分)
(1)北高南低(或从北向南倾斜) 山地 (2)甲 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凉爽
(3)C (4)③ 山谷 滑坡、泥石流
18.(6分)
(1)南 东 (2)苏伊士 (3)印度洋 能,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向东是沿纬线航行,纬线的形状是圆圈,所以能到达B点(答对意思即可)(4)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
19.(8分)
(1)中国 南非 发展中 (2)黑色 英语 基督教
(3)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4)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过于湿热;有很多危险的野生动物;雨水冲刷严重,土壤贫瘠等(任一方面意思相近即可)
20.(6分)
(1)丙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西
(2)丁热带雨林气候
(3)A
(4)该民居所在地气温高,(雨水)降水多,双层木楼/竹楼可以通风散热和透气,避免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