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高中2024届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22.01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 A(3分)【解析】答非所问。A选项并非是奖牌构成元素及其寓意。
2. B(3分)【解析】本则新闻非倒金字塔结构,小标题呈并列式。
3. C(3分)【解析】 A. “都”字错误。奖牌制作工艺没有体现了传统文化元素。B. “五环同心”的设计是由设计小组确定的。D.“经过设计与制作团队近一年的努力”错,设计是从2020年就开始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A (3分)【解析】“研究中心”错。原文第二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全球典范”。
5、D(3分)【解析】相关链接中说“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正在解决”,选项D把“正在”说成“了”错误。
6、参考答案:①诠释“坚守大漠”精神:樊锦诗坚守大漠50多年,自大学毕业后,她便开始了与莫高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相守。
②诠释“甘于奉献”精神:樊锦诗说过守护莫高窟是必然要奉献一生的艰苦的事业,她的大半生都在为莫高窟奉献着。
③诠释“勇于担当”精神:樊锦诗十分清楚世界文化遗产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她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正在解决,保护与利用工程取得显著成就。
④诠释“开拓进取”精神:她在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管理等领域的开拓创新,让世界同行为之骄傲。
评分意见: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C(3分)【解析】全文并未批判孝道思想。
8、参考答案:不同点:①写父亲与我全部是从父亲对孩子的关心着笔,写我与儿子主要从儿子对我的爱、理解、同情着笔。②写父亲与我多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写我与儿子多了社会和政治的味道,比如“反右”“文革”“上山下乡”。③写父亲与我多从正面落笔,写我与儿子多了反写的手法。
好处:①内容上,作者从我的视角写两代人,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低。对父亲赞美有加,几近崇拜;对儿子,也是赞美肯定,将儿子作为一面镜子,造出自己作为成年人做人的世故和内心的怯懦。这样写,也映射出了作者的雅量、胸襟和气度。(1分)②结构上,虽然写法不同,但两代父子关系的本质都是相互之间的平等、尊重、理解、包容和友善,上下文的文脉是一脉相承的。(1分)
评分意见:6分,不同点每点2分,任意答对两点即可。好处内容、结构各1分。
9、参考答案:①我对儿子始终持一种平等、理解、尊重、包容、信任的态度。比如专门学拼音给儿子回信;相信儿子,对儿子的恋爱了解,但不干涉。
②在孩子面前不讲父道尊严,勇于自省自责。开始反对孩子冒着风险保护同学,后来主动承认错误。
③一直在营造一种和谐民主,温馨融洽,充满人情味的家庭氛围。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
评分意见:6分,每点2分,意思相同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B(3分)【解析】“公”是下文主语,“尔”是语气词“罢了”。
11、D(3分)【解析】天子死曰崩,皇后、诸侯死曰薨。” 大臣错。
12、D(3分)【解析】“皇上下诏赐死”错。是郑虎臣说:“我为天下杀贾似道,即使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就把贾似道拉出去杀了。
13、(1)有关部门争相迎合,极力把多买田作为功,都错把七八斗作为一石。
评分意见:5分,“有司” “务”“缪”各1分,大意通顺2分。
(2)陈文龙恳请皇上听从众人的建议,才把贾似道贬为高州团练使,没收他的家产。
评分意见:5分,“乞俯”“谪”“籍”各1分,大意通顺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C(3分)【解析】C 诗人表面旷达洒脱,其实表达的是对朝廷不用贤才的深切愤怒和不满。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的是高度的自信,不符合此处语境。
15.参考答案:①空有报国之志却不受重用的失意。诗人以张良、韩信自比,既是对自身才华的肯定,又突出自身的困顿失意。 ②对世无贤君明主的悲愤。有济世之谋略,无奈君王喜怒无常,不喜听批评意见。③故作旷达的无奈之情。志不得伸,诗人只好“宝书玉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并以博戏为乐,打发时光。
评分意见:6分,每点2分,意思相同即可。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评分意见:6分,每句1分,一句中如果有一处错误,则该句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C(3分)【解析】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如沐春风: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虚与委蛇:指对人假意相待,敷衍应酬。阳奉阴违: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抗。措手不及:指事情发生的很突然,让人没有想到,事先没有做好准备。猝不及防 :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审时度势:了解时势的特点,估计情况的变化。见风使舵: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18、D(3分)【解析】A项,加强......机制,动宾不搭配,应改为“建立......机制”;B项,成分残缺,应改为“发挥......作用”,加强......机制,动宾不搭配,应改为“建立......机制”;C项,成分残缺,应改为“发挥......作用”。
19、D(3分)【解析】。落实“双减”是陈述的对象,根据语意,后面应该是承接落实“双减”的目的,语意更加连贯。因而,表示因果关系。排除A项、B项。根据整个语段阐述,“双减”政策的落实,首先是培训机构要规范,大量的培训机构挤占学生时间,干扰了正常的学校教育,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学习负担;规范了培训机构,才能还学生更加纯粹的教育,排除C项。
20、参考答案:①“一双”是“孤”的两倍。根据上联“十四点 ”是“七”的两倍,容易得出答案。②植物知识联。根据后文“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藕、荷”等对象属性,以及前后内容“一曰数学知识联;三曰天文知识联”可得答案。③介绍了春雷与秋雷的区别。根据“上联从月的形状上介绍了天文知识”比较可得答案。
评分意见:6分,每点2分,大意相同即可。
21、参考答案:①“藕”与“荷”、“泥中”与“水面”、“玉管”与“朱笔”、“地理”与“天文”、“入”与“出”、“通”与“点”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对仗工整;(2分)②对偶手法描绘出了莲藕长在泥中,根扎在泥下,荷花出于水面之上,含苞待放的荷花指向天空的一派生机盎然的图景(1分),“通地理”“点天文”寓意知识渊博,文学功底深厚。(2分)
评分意见:5分,大意相同即可。
四、写作(60分)
22.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意见。
基础等级40分 内容20分 一等(20—17) 二等(16—12) 三等(11—7) 四等(6—0)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达20分 一等(20—17) 二等(16—12) 三等(11—7) 四等(6—0)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发展等级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点深刻 个别细节例子很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略显个性
说明:(1)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准确入等。(2)缺标题扣2分;每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3分为止;标点符号酌情扣分,扣满3分为止;不足字数的,每少50个字扣1分。(3)文体不明晰,没有写成记叙文的,在36分以下给分。(4)文章在200字左右而又未完篇者,总分不超过10分,发展等级不再评分。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题目解读:
本学期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记叙文的写作。训练的要点有:在选材上要选择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构思上要选好记叙的角度;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事要有点波澜。本次作文评价注意体现出以上训练要点。本次作文重点关注图下之文,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去写即可。
参考译文:
贾似道,字师宪,台州人。少年时落魄,整天游荡,饮酒赌博,不务正业,没有操行。因父亲的恩荫被补官为嘉兴司仓。他被升为太常丞、军器监。
当时理宗在位已久,内侍董宋臣、卢允升替他聚敛而取媚他。他们提拔推荐名利小人,互相勾结,收取贿赂,把这些人安排在重要的位置。又用外戚子弟为监司、郡守。贾似道入朝后,逐去卢允升、董宋臣推荐的林光世等,勒令外戚不得为监司、郡守,他们的子弟门客有所收敛,不敢干预朝政。于是贾似道权倾内外,任用奸邪小人。
浙西土地有值千缗的,贾似道都用四十缗买来。官吏恣意行事,做事急躁,浙中受到骚扰。有关部门争相迎合,极力把多买田作为功,都错把七八斗作为一石。又因纸币贱而制造银关,自制银关的印文如“贾”字状。银关流行,物价更贵,纸币更贱。台谏、布韦都上书,说是因为买公田使民间愁怨所致。贾似道上书极力争辩,并请求辞职。皇帝挽留他。
理宗去世,度宗又是贾似道所立。贾似道虽然深居府中,凡是台谏弹劾、各部门用人等一切事情,不向他请示都不敢施行。
十月,他的母亲胡氏去世,皇上下诏用天子仪礼下葬。
度宗去世,元兵攻破鄂州,太学生们也认为非师臣亲自上前线不可。贾似道不得已,才在临安设都督府,夏贵从合肥率军来会合。当时一军有七万多人,都隶属孙虎臣,驻扎在丁家洲。贾似道和夏贵率少量军队驻扎在鲁港。二月十九日夜,孙虎臣报告宋军失败,贾似道仓皇出来,大呼:“孙虎臣败了!”命令召夏贵议事。夏贵说“:各军已丧胆,我们还怎么战斗?您只有到扬州,招收溃兵,到海上保护皇上,我只能死守淮西。”于是解开船离去。
陈宜中请求杀贾似道,谢太后说:“贾似道为我三朝勤劳,怎忍心因一朝的罪过,失去对待大臣的礼法。”只罢去贾似道平章、都督的官职。侍御史陈文龙恳请皇上听从众人的建议,于是才把贾似道贬为高州团练使,没收他的家产。八月,贾似道到漳州木绵庵,郑虎臣多次暗示他,让他自杀,贾似道不听,说:“太皇允许我不死,有诏让我死就死。”郑虎臣说:“我为天下杀贾似道,即使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就把贾似道拉出去杀了。
1眉山市高中2024届第一学期期术教学质量检测
文
2022.01
语文试題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问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现代文阅读(36分)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1-3题。(本题共3小题,9分)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奖牌诞生记
10月26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奖牌“同心”揭晓。奖牌是冬奥会景观元
素的重要内容,体现着举办国的文化内涵与精神追求。其发布标志着北京冬奥会在筹办的
征程上又迈出重要一步。
“双奧之城”,奖牌展现文化传承
北京冬奥会奖牌“同心”由圆环加圆心构成牌体,创虑来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
共设五环,寓意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象
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将人们凝聚在一起,冬奧荣光、全球共享。
双奥”奖牌正面圆环上面浅刻装饰纹样,均来自中国传统纹样。冬奥奖牌背面囻环
上刻有24个点及运动弧线,残奥奖牌背面圆环上刻有13个点及运动弧线,取意古代天文
图,象征着浩瀚无垠的星空,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象征着冬奥会上运动员群呈璀璨,创造
精彩
双奧”奖牌挂带采用传统桑蚕丝织造工艺,选用红色,与中国春节文化特色相契合
表达对运动员的节日祝福。
“五环同心”,设计传递团结理念
2020年5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杭海与产品设计专业教师李文龙、首饰专业
教师刘骁以及几名学生组建了“双奥”奖牌设计小组
李文龙、刘骁带领部分学生拿出了以玉琮为基本造型的设计方案,尝试在形态优化与
新材料的选用等方面有所突破。小组成员林帆受双环玉壁的启发,构思了两环同心奖牌草
高一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
案。与此同时,小组成员高艺桐受古代铜镜上的同心圆启发,设计了三环同心圆环奖牌
样式
杭海认为这是两个极具潜质的想法。之后,林帆阅读了大量同心圆环玉璧的文献,提
出以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五弦玉壁等为视觉来源。经过反复讨论,设计小组确定了“五环同
心”的设计,传递了凝聚、因结的理念。设计小组在2020年6月底提交给北京冬奥组委8
套奖牌设计方案。
“一起向未来”,共享奥林匹克盛会
2020年8月起,北京冬奥蛆委組织召开了奖牌设计评审会,确定“同心”为候选
方案
设计小組组的成员很快就投入到修改工作中。随后,北京冬奥组委委托上海造币厂进行
奖牌打样与测试。设计与制作两个团队围绕着奖牌的打样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研讨。
“我们希望奖牌表面有光泽,但要内敛一些,文字与纹样下凹雕刻,但要有镜面光亮。
这样与表面柔和的光泽形成对比,易于识别文宇信息。”刘骁说,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必
须手工抛光,工艺复杂程度非常高
2021年7月13日,北京冬奥组委确认了奖牌的最终设计制作。李文龙表示:“奖牌汇
聚了所有参与者的心血,展示出精湛的工艺,也饱含着我们对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祝
福和期待。”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同心”奖牌构成元素的寓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京2022年双奥奖牌“同心”,是本届冬奥会、冬残奥会景观元素重要内容
B.奖牌体由圆环加圆心构成,五环同心,体现了“天地合、人心同”的文化内涵。
C.奖牌背面的运动弧线,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象征冬奥会上运动员群星璀璨
D.奖牌挂带选用红色,与中国春节文化特色相契合,表达了对运动员的节日祝福。
2.下列对本文特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闻标题简明、凝练,表明这则报道的主要内容是“双奥”奖牌的诞生过程。
B.本则新闻的导语与正文形成倒金字塔结构,正文用小标题彰显层次,清晰严谨。
C.从文中对奖牌创意及寓意的语言表述,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中华文化自豪之情。
D.新闻用大量笔墨介绍奖牌的中华元素,表明设计者立足本国文化取材并努力创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同心”奖牌从图案设计、挂带织造,到奖牌制作工艺都体现了传统文化元素。
B.高艺桐受古代铜镜同心圆启发,林帆受双环玉璧启发,设计出“五环同心”样式
C.要达到奖牌设计者对图案、文字及光泽的要求,需手工抛光,对工艺的要求很高
D.经过设计与制作团队近一年的努力,“同心”通过了北京冬奥组委会设计评审。
高一语文试题第2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