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9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17 19:2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光现象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光的色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利用太阳光谱中的绿色光
B.课室里的紫外线消毒灯在工作时,发出紫色的光,说明紫外线是紫色的
C.太阳光是无色的,这说明太阳光是单色光
D.一个物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时,这个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就会增强大
2.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电视机和空调遥控器中发出的是红外线
B.柳树的树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只反射了绿光,其它颜色的色光被吸收了
C.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D.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如图所示的红外夜视仪,可以在夜晚进行侦查,其依据的原理是(  )
A.不同的物质材料和结构不同
B.不同的物体发出的色光不同
C.它能在夜晚发出红光并能到达不同的物体上
D.不同的物体温度不同,所辐射的红外线强度不同
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镜面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5.在光的反射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B.入射光线与反射面夹角为10°时,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也为10°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D.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7.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
A.烛焰 B.月亮 C.钻石 D.镜子
8.电梯中有一平面镜,该平面镜可能是背面镀银的玻璃镜,也可能是正面抛光的不锈钢。为确定其类型,小明用棋子来做实验,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
A.将棋子远离镜面放置,观察像与物的大小
B.将棋子紧贴镜面放置,观察像与物的大小
C.将棋子远离镜面放置,观察像与物间的距离
D.将棋子紧贴镜面放置,观察像与物间的距离
9.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  )
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B.地面发生漫反射
C.地面不发生反射 D.水面发生漫反射
10.如图,教室里装有智能大屏,老师可以在屏幕上直接书写,大屏两侧装有普通板,老师也可以在两侧黑板上直接书写,上课时,教室里每位同学都能看清屏幕上和黑板上的字,关于每位同学都能看到字的主要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黑板上的字发生了漫反射
B.屏幕上和黑板上的字都发生了漫反射
C.屏幕上的字发生了漫反射
D.屏幕上的字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上的字发生了漫反射
11.小超同学是一名天文爱好者,20年时他观察到一次“日环食”现象,太阳整个圆面有超过99%的面积被遮住,几乎接近全食。这样的“日环食”也被称为“金边日食”,选项中与日环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水中倒影
B.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C.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
D.手影游戏
12.下列关于不可见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验钞机利用红外线来鉴别纸币的真伪 B.电视机遥控器运用了红外线
C.只有太阳能辐射红外线 D.紫外线的热效应明显
13.小涵站在平面镜前0.5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  )
A.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1m
B.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像变小
C.她在镜中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D.她远离镜面1m,像到她距离为3m
14.鞋店的水平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该平面镜与地面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人在观察平面镜中的像时总保持竖直站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人远离平面镜像变小,面镜像变大
C.若镜子长度为身高的,当θ为 90°时,人在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一定能看到脚上的鞋在镜中的像
D.若镜子长度为身高的,改变θ的值,可能看得到脚上的鞋在镜中的像
15.如图是艺术体操训练房的俯视图,训练房的北墙有一大平面镜,当老师从室外进入到图示位置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老师的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丙和丁 D.丁
二、填空题
16.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要戴口罩,勤洗手,做好消毒工作。
(1)在使用酒精对手进行消毒时,手上感觉凉凉的,这是因为酒精在手上发生______现象,这个过程中酒精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2)在使用酒精消毒后,要把酒精瓶的盖子拧紧,这是做的目的是______
(3)图中所示的“测温枪”是利用______来测量体温的(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17.晚上,在黑暗的房间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垂直于平面镜和白纸照射,如图所示。光射向平面镜发生______反射,反射光线沿______方向射出,不能进入侧面的人眼中,光射向白纸发生______反射,反射光线射向______方向,有一部分反射光线进入了人眼,所以从侧面看 ______(选填“平面镜”或“白纸”)更亮。
18.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月球或地球的位置,当发生日食现象时,______(选填“A”或“B”)是月球的位置,日食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19.在电影院里,各座位上的人都能看清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光在银幕上产生_____。教室里某位置上的同学看不清黑板上某处的粉笔字,感觉该处黑板比较亮。这是由于光在该处发生_____缘故。(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0.光线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射到镜面上,入射角是_____,当入射角变小时,反射角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像(选填“实”或“虚”)。
21.五一假期,王弘、王洲随父母一起去将军山自驾游,开车行驶在盘山公路时,他们发现在每一个道路转弯处都坚立着一面大大的镜子,这是为了帮助驾驶员______,同时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光斑的成像原理是______。
22.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___(“大”或“小”);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射到这张纸上经过这个小孔,这时在地面可以看到________(选填“圆形”、“三角形”或“方形”)小亮斑。
23.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__上,此时人眼看见的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
24.小明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此时镜中的像距她______m。若垂直向平面镜靠近0.5m时,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则像距镜为_____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这时她______(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三、作图题
25.一束太阳光AO与水平成30°角射到O点,若用平面镜将太阳光沿水平向右方向反射。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6.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7.如图所示,是发光点,是在平面镜中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做出一条从光源射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点的光路。
四、实验题
28.如图所示是小刚利用透明薄玻璃板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______;
(2)实验中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3)实验中,点燃蜡烛A置于玻璃板前,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眼睛透过玻璃板观察并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录下蜡烛A和B的位置。这种确定像与物关系的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4)为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小明将一个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直接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______(选填“有”或“没有”)蜡烛A的像,因此平面镜成_____像;
(5)小刚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9.小红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
(1)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其中纸板的作用是______;
(2)图1中反射角是______度;
(3)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NOF向后偏折,如图2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镜面,纸板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0.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如图1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M的位置_______放置一块________代替平面镜,这样便于确定_______。
(2)实验时,点亮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置一支_______的蜡烛b,直到从玻璃板前不同位置看去M后面的b_______。
(3)观察比较a、b的大小,可以得到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当蜡烛a慢慢拿近M时,观察到蜡烛像上的大小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若在玻璃板后面挡一张白纸,从玻璃板前_______看到点燃的蜡烛的像;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放置一光屏,光屏上_______看到蜡烛的像(均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
(4)图2(a),(b)所示为小明和小华同学完成的实验记录单。两位同学实验过程合理完整的是_______同学(选填“小明”、“小华”或“小明和小华”),理由是:_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D
4.A
5.B
6.B
7.A
8.D
9.B
10.A
11.D
12.B
13.D
14.D
15.A
16.蒸发 吸热 减慢蒸发 红外线
17.镜面 竖直 漫 各个 白纸
18.A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9.漫反射 镜面反射
20.30° 变小 虚
21.扩大视野 光的直线传播
22.大 圆形
23.同一直线 不是
24.4 不变 1.5 仍能
25.
26.
27.
28.光的反射 大小 等效替代法 没有 虚 不变
29.显示光路 46 不能 在
30.竖直 玻璃板 像的位置 未点燃 与a的像完全重合 相等 不变 能 不能 虚像 小华 多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