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18 15:2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英国科学家牛顿和达尔文取得的突出成就;掌握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了解文学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贝多芬和梵高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高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基本素养和情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勤于探索、谦虚谨慎、敢于捍卫真理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取得的主要成就。
难点: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梵高艺术画派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相传,有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在他身边。牛顿看见后,反复思考苹果掉落的原因。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经过专心研究,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的一个定律 这与牛顿观察“苹果落地”有怎样的关系 今天让我们来学习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内容探究】
一、科学家
1.教师讲述:关于科学家,我们已了解了不少,人们也力图根据科学家的贡献评判出最杰出者。美国曾邀请50多位在全世界受到尊敬的科学家推举有史以来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在全部推举名单中只有一个人的名字出现在每一份名单上,且大多是名列榜首。同学们知道这位科学家是谁吗 他就是牛顿。
2.教师提问:牛顿在科学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的杰出贡献有哪些
提示: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他发表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图片展示:英国神学主教讽刺达尔文的漫画。
教师提问:英国神学主教为什么要讽刺达尔文
提示: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观点,指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打破了“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4.教师总结:达尔文的理论贡献:理论著作《物种起源》;核心理论:“进化论”。
二、文学巨匠
1.材料展示:
《欧也妮·葛朗台》是“人间喜剧”中的经典篇目。葛朗台是个被金钱异化了的吝啬鬼,靠投机钻营发了财。为了金钱,他甚至把女儿当诱饵,诱惑求婚者,从中渔利。葛朗台弥留之际还想把神甫的镀金十字架抢到手,因用力过猛而一命呜呼。葛朗台给女儿留下了巨额财富,可女儿已失去了青春、爱情和幸福。
教师提问:“人间喜剧”是谁的作品 其作品有何历史价值
提示: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其作品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2.引导学生归纳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及特点。
提示: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特点:其小说描绘出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
三、音乐美术大师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用多媒体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贝多芬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我们应该学习贝多芬的哪些精神
材料一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创作了9部交响曲、32首钢琴奏鸣曲、1部歌剧等。这些作品对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他被尊称为“乐圣”,与海顿、莫扎特并称为“维也纳三杰”。
材料二 《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这部作品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那支叹息的主题融入了他的耳聋疾患,忧郁的思绪。而第二乐章表现了那种回忆的甜梦,也像憧憬未来的蓝图。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而这部作品最美丽的,便是第一乐章,让人想起月光。
材料三 拿破仑比贝多芬年长一岁,生于1769年,原本是一个贫寒的青年军官,当贝多芬在维也纳乐坛上打下牢固的基础时,拿破仑已经成为法国的意大利方面军司令,平定了意大利,“科西嘉英雄”拿破仑·波拿巴的大名已经震撼欧洲。贝多芬把拿破仑当作能给人类带来自由和平的救世主,把他奉为理想中的英雄,所以《第三交响曲》才具有与拿破仑相称的宏伟的气魄和博大的内容。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这部《第三交响曲》,他在乐谱的封面上题写了“献给拿破仑”,等待着向他呈献的日子的到来。不料,那年拿破仑登上了法国皇帝的宝座。听到这一意外的消息使贝多芬怒火在心中燃烧,于是立刻打消了呈献的主意。他的学生回忆当时的情况说:“他愤怒得像一团烈火,他大吼大叫:‘这家伙也不过是个庸俗的人!用不了多久,他就会践踏人权、恣意地满足他的野心和私欲了。他想踏在人们头上当一个暴君!’他撕碎了乐谱的封面,掷在地板上……”后来, 他在乐谱上改写为“英雄交响曲,为了奉献给一位伟人的回忆”之后才出版。
提示: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线条严整粗犷,旋律简洁质朴、含蓄深情,极富心灵的震撼力。他以特有的音乐语言表达了人类博爱的理想境界。贝多芬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如他对自由和进步的追求,他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他与命运和社会不公进行抗争的精神等。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用多媒体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梵高的绘画有什么特点
材料一 梵高(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的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月夜》《向日葵》与《麦田上的鸦群》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1890年7月29日,梵高终因精神疾病的困扰,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年轻的生命,那年他才37岁。
材料二 在《向日葵》中,这些简单地插在花瓶里的向日葵,呈现出令人心弦震荡的灿烂辉煌。梵高以重涂的笔触施色,好似雕塑般在浮雕上拍上一块黏土,黄色和棕色调的色彩以及技法都表现出充满希望和阳光的美丽世界。然而在画此作的同时,画家死命想抓住的这个世界还是缓慢却无情地溜走了。
材料三 在《麦田上的鸦群》这幅画上仍然有着人们熟悉的他那特有的金黄色,但它却充满不安和阴郁感,乌云密布的沉沉蓝天,死死压住金黄色的麦田,沉重得叫人透不过气来,空气似乎也凝固了,一群凌乱低飞的乌鸦、波动起伏的地平线和狂暴跳动的激荡笔触更增加了压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画面极度骚动,绿色的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奋情绪,这种画面处处流露出紧张和不祥的预兆,好像是一幅色彩和线条组成的无言绝命书。在祥和的麦田追求不到宁静,在满是阳光的蓝天中,飘过了久蓄心中死亡的影子,化作无尽的乌鸦,引着梵高飞向他的蓝天,追向无限光明。
材料四 梵高名画欣赏
提示:采用点彩画法,画面色彩强烈,色调明亮,追求线条和色彩自身的表现力,追求画面的平面感、装饰性和寓意性。梵高的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
【课堂小结】
15世纪后半期,近代自然科学首先在欧洲产生。自然科学开始挣脱宗教神学的束缚,在实验科学的基础上得到了迅速发展。文学艺术与时代息息相关,它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折射出社会的演进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