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对外开放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对外开放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18 15:2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对外开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掌握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知道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了解中国加入 WTO 的基本情况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比较近现代对外开放的异同,增强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认识到对外开放是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全球化时代的要求,树立对外开放的观念和意识。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教学难点:
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我国改革开放近 30 年来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导入新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80 年,深圳等 4 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9 课:对外开放。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对外开放的原因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课件出示歌词:
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ft……”
2.提出问题: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提示:1980 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4 个经济特区。3.史料出示:
材料: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64、78 页提问:概括总结出中国进行对外开放的原因?
提示:(1)顺应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
(2)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闭关国衰,开放国兴;
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阅读教材,结合相关材料,掌握经济特区建立的背景、建立、代表及影响。提示:
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建立:1980 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代表: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引导学生回答: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
提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
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史料解读:
材料:“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邓小平
根据材料,教师讲述: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世界经济正在向全球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任何国家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都不可能获得发展。旧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设立经济特区的影响。
提示: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
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结合教材找出答案,既使学生理解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和格局,也理解了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和作用,从而突破本课的又一重点和难点。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 . 图 片 展 示: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2.教师讲述:对外扩大开放的基本情况。
1984 年开放 14 个沿海城市。1985 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ft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教师提问:在此之后,我国对外开放的脚步还没有停歇,后面还有哪些措施?
提示:1988 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1990 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1992 年, 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包括沿江城市和陆地边境城市和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请学生拟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按时间顺序) 提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5 . 图片展 示:
6.教 师 总 结:中国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 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掌握这些地名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 . 图 片 展 示:
中国代表签署加入 WTO 议定书2.教师讲述:加入 WTO 的基本情况。
加入原因:①顺应世界经济趋势②参与竞争,制定规则③ WTO 有经济联合国之称。加入:经过 15 年的谈判,中国于 2001 年 12 月,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3.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加入 WTO 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提示: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三、课堂总结
通过对外开放,我们吸收了国外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我们要牢固坚持这一政策不动摇,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板书设计:
建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加入 WTO:2001 年 12 月
作业:
请你以一个改革开放者的身份收集身边农村或城市改革开放的资料,提出你认为哪些还可
以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建议。
设计意图:将课内的学习延续至可课外,既可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又有利于提高学生通
过历史联系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总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开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进一步推动国内的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1992 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中国的巨大变化和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条强国之路。让我们沐浴着春风,在春天的故事里歌唱,继往开来,开拓迈进,建设一个永远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中国。
教学反思:
对外开放政策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政策。随着我国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的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我国仍然面临研究的挑战,我们需要迎难而上,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