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塞:①sāi ②sài ③sè
塞灌( ) 堵塞( ) 塞外( )
和:①hé ②hè ③huò ④huó ⑤hú
搅和( ) 和牌( ) 唱和( )
和药( ) 和谐( )
二、读拼音,写词语。
long chóu shēn hè rǎn gāng
tián nì áo tānɡ
三、照样子,写词语。
进进出出(AABB式):
有声无力(含反义词):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
1.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
2.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仿写拟人句)
3.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仿写排比句)
五、指出下面句子的描写方法。
1.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 ( )
2.“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 )
3.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
4.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 ( )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腊八粥》是 先生早年的小说《腊八粥》的前半部分。全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煮的腊八粥的 ,展现了一幅
的生活图景。
七、课内阅读。
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1.给这段文字加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
2.用“ ”画出文段中的比喻句,并说说你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3.谈谈你对选段中画“____”句子的理解。
八、课外阅读。
母亲那碗腊八粥(节选)
小时候,乡村比较贫困,除了过腊八节,寻常的日子里是难( )得吃上一顿腊八粥的。
每到腊月初八,母亲就会早早起床熬腊八粥。当浓浓的香味在屋子里弥漫开来,母亲便开始喊我们起床。母亲把那香味扑鼻、色泽鲜艳的腊八粥盛( )到碗里时,我们激动的心情便再也按捺不住,会敞开腮帮子大嚼大吃,因为粥烫得厉害,“吸吸溜溜”的声音响成一片。每当嚼到里面细碎的花生米时,感觉那味道真是格外的香。一家人你一碗我一碗,一边品尝着香稠的美味,一边称赞着母亲的厨艺。母亲端着碗坐在一边也不管我们,只用那充满了爱的目光凝视着我们。
如今,腊八粥也不再是孩子们垂涎的美食了。虽然现在城市粥店里腊八粥的用料已与以前大相径庭,什么桂圆、莲子、枸杞、蜜饯等既营养又保健,十分讲究,但我吃来却总感到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文中画“____”句子表现了吃粥时的 之情以及对母亲 的赞美。
3.文中画“ ”句子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对 。
4.现在城里的腊八粥用料又多又好,作者为什么“总感到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
九、(选做题)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
答案
一、①③② ④⑤②③①
二、浓稠 深褐 染缸 甜腻 熬汤
三、 叽叽喳喳 密密麻麻 星星点点
左顾右盼 前呼后拥 大街小巷
四、1.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没 有什么法来反抗。
2.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 悄无声息地走开。
3.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读书,使人胸 襟开阔;读书,使人目光远大。
五、1.心理活动描写 2.语言描写 3.神态描写 4.动作描写
六、沈从文 情态、心情, 淳朴、和睦、温馨
七、课内阅读。
1.吃腊八。
2.突出八儿粥吃得多、吃得饱、吃得尽兴、吃 得心满意足。
3.侧面描写八儿的爹妈粥也吃得饱,再也 吃不下那半碗陈腊肉,说明腊八粥的味道好 。
八、课外阅读。
1.nán chénɡ
2.激动、兴奋 厨艺
3.一家人的关爱之情。
4.小时候的腊八粥是母亲辛苦熬制出来的,凝聚着深深的母爱,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之 情。
九、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开始进学堂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 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粽子,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 腻的感觉呢。把糯米、红枣或糯米、红烧肉、蛋黄等用芦叶裹着,系 上线,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闻闻那种香味,足以 让我垂涎三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