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17 22:5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在岸上看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以下四个情景的原理与此相同的是(  )
A.甲、丁 B.丙、丁 C.乙、丙 D.甲、乙
2.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2020年爱眼日主题是“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大力宣传儿童青少年近视、老年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眼病防治知识,增强群众爱眼护眼意识,下列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原理及近视眼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3.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cm的主光轴上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从原来位置向透镜方向移动10cm,则所成清晰的像—定是(  )
A.实像 B.放大的 C.倒立的 D.缩小的
4.小阳同学为了进一步了解“视力娇正”的原理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并在光屏上得到了蜡烛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仍然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该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
B.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远离透镜,仍然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该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
C.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远离透镜,仍然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该镜片可以矫正近视眼
D.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远离透镜,仍然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该镜片可以矫正远视眼
5.刷脸支付是基于人工智能、机器视觉、3D传感、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的新型支付方式,在刷脸支付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摄像头进行拍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 B.人到镜头距离小于镜头两倍焦距
C.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像 D.当人往镜头靠近时,成的像变小
6.如图是小丹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B.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光在墙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7.如图所示是用放大镜观察一只蚂蚁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蚂蚁的像是实像 B.蚂蚁的像是虚像
C.物距大于一倍焦距 D.放大镜靠近蚂蚁时,所成的像变大
8.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像
C.投影仪成倒立缩小的像 D.幻灯机成正立缩小的像
9.图中所示是光线通过半圆形玻璃砖的光路图,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10.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
B.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
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的镜头
D.显微镜物镜的焦距比目镜的长
11.如图是光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是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反射角大小是60°
B.光是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反射角大小是30°
C.光是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反射角大小是60°
D.光是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反射角大小是30°
12.小斌在元宵节晚上带爸爸妈妈到中海看大型景观“缤纷四季”,景观太美,想留个影,先给爸爸妈妈拍了张在通廊内的特写,然后想再拍一张全景的照片,他应该执行的操作是(  )。
A.远离景观,同时拉长镜头与胶片的距离
B.靠近景观,同时缩短镜头与胶片的距离
C.远离景观,同时缩短镜头与胶片的距离
D.靠近景观,同时拉长镜头与胶片的距离
13.一块凸透镜被剖成对称的两半,并按如图所示对接。一个物体ab置于凸透镜前3倍焦距处,则对凸透镜成像的描述中,有可能正确的是图中的(  )
A. B. C. D.
14.暑假小明陪着爷爷到湖里叉鱼,小明将钢叉向看见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能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的图是(  )
A. B.
C. D.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
A.该凸透镜的焦距f=20cm
B.当物距u=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C.当物距u=8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二、填空题
16.如图射水鱼向水面上的昆虫快速喷出水柱击落昆虫获取食物。射水鱼观察到的昆虫是光从_____(选填“空气进入到水”或“水进入到空气”)的折射原理形成的______像。
17.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此成像原理与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相似;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像。
18.站在湖边能清晰的看见白云形成的像,若湖水深2m,则白云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_____2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还可欣赏到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动,我们“看到鱼”是光从_______中射入到_______中,进入人眼后引起视觉。
19.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线在空气和玻璃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时的情形,则法线是______,入射光线是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折射角为______,分界面______(选填“上”、“下”、“左”或“右”)侧为空气。
20.早晨,我们看见太阳的视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要___________ (选填“高”或“低”)一些,这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
21.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示意图,它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其中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在练习调节投影仪的实践活动中,小明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画面调得大一些。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_____(增大/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_____(上/下)移动。
22.九寨沟“镜海”的湖面平静如镜,站在湖边你能看到“鱼在云中游,鸟在水中飞”的奇特美景。这里,你所看到的“鸟”是光的______形成的,“鱼”是光的______形成的,前者是个______像,后者是个______像。(后两空均选填“虚”或“实”)
23.如图所示甲、乙两块透镜,乙是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它对光有______作用。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能作放大镜的是______(后两空选填“甲”或“乙”)。
24.自拍杆给旅游者带来方便,当自拍杆拉长时,可以________物距,________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三、作图题
25.如图,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出光线进入和离开三角形玻璃的大致轨迹。
26.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垂直射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的平面镜,画出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再经水平放置的凹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题
27.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并用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该凸透镜焦距为______cm;
(2)当蜡烛、凸透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看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该成像性质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是______。若想让所成实像变大些,可将蜡烛适当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
(3)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 ____ (选填“上”或“下”)移动;
(4)保持图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屛上的像变模糊了,小明将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并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屛上的像又清晰了,则小明戴的是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5)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屛上的像______(填选项序号)。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28.如图所示,李洋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距为15cm。
(1)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蜡烛的像,这个像是图乙中的______,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2)李洋把蜡烛依次放在A,B位置,在坐标纸上记录了光屏上像的大小。如图丙所示(、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所成的像),跟同学们交流后发现;
①成倒立放大的像的条件是______;
②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李洋又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聪明的李洋拿起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则李洋拿起的眼镜是______(选填“近视镜”或“远视镜”);
(评估)用烛焰作为发光物体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______。(写出一点)
29.如图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1)让激光斜射入空气和水的分界面,观察折射光线的位置,记下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
(2)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复上述实验;
①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______入射角;
②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______;
③若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角大小为r,则折射角______r(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参考答案
1.A
2.B
3.B
4.C
5.C
6.B
7.B
8.A
9.A
10.A
11.D
12.C
13.C
14.D
15.B
16.空气进入到水 虚
17.放大 投影仪 不能
18.大于 水 空气
19.MN CO OA 60o 左
20.高 折射
21.改变光路 增大 下
22.反射 折射 虚 虚
23.凹透镜 发散 甲 甲
24.增大 减小
25.
26.
27.10.0 缩小 照相机 靠近 上 近视 D
28.D 照相机 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 减小 远视镜 烛焰容易晃动,不方便比较大小
29.小于 增大 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