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18 18:5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 选择题
1.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烧锅炉用的煤加工成粉末状,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氧气而灭火
C.发现家中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即可燃烧
2.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
B.通过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C.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
D.图书馆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3.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对下列做法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用酒精灯外焰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与空气充分接触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原因是火柴提高了酒精的着火点
C.用湿抹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将灯芯拨得松散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原因是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4.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路线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
5.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森林火灾时可开挖隔离带
B.面粉厂禁止烟火的主要原因是防止发生爆炸
C.油锅起火时直接用水浇灭
D.火灾现场逃生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6.近期有些地方发生的火灾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
A.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B.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
C.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高层住宅着火,如果楼内有电梯,不能乘坐电梯逃生
7.下列有关燃料及其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是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B.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C.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
D.用水扑灭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引起的火灾
8.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一次能源
C.风能、水能、地热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风能、水能、地热能属于二次能源
二 非选择题
1.火是文明的起源,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古代人使用的“火折子”吹气即可燃,“火折子”的制作材料中有硫黄。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1830年,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做火柴,摩擦生热使白磷燃烧,利用白磷燃烧的热量使KClO3分解,然后是硫燃烧。该过程中KCl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19世纪中期,瑞典人创制出安全火柴,将红磷涂在火柴盒的摩擦面上,硫、KClO3、MnO2则藏于火柴头中。火柴划燃的瞬间,火苗异常旺,对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推测不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火柴头里的硫比火柴梗燃烧更剧烈
B.MnO2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C.KClO3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2.安徽省两淮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主要成分是甲烷。
(1)请你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煤矿瓦斯爆炸有两个必要条件:①瓦斯含量在爆炸极限的范围内;②____________。
(3)下表是常见三种气体的爆炸极限,请你据此判断:
最容易发生爆炸的气体是______。
(4)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_____。
(5)某现代化的矿井采用了“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照明用电。这种既采煤又发电联合生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煤的使用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含硫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因此应大力提倡使用新能源,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太阳能  B.风能  C.石油
(2)乙醇汽油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点即可)。
(3)二甲醚(CH3OCH3)被认为是21世纪的新型燃料,二甲醚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燃烧条件的探究”是永州市2020年初中化学学业水平实验操作考试试题之一。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长颈漏斗下端始终在液面以下,注射器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好药品,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内迅速注入80 ℃的水至刚好浸没白磷;
③推压注射器活塞,向锥形瓶内推入空气,锥形瓶内水面下降;
④停止推入空气,锥形瓶内水面上升,最后淹没白磷。
(1)步骤________能观察到白磷燃烧起来。
(2)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对比步骤②和③,可知可燃物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若把80 ℃的水换成20 ℃的水,重复步骤②和③,对比两次产生的实验现象,还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的另一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5.燃烧是人类获得能量的重要方式。
(1)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燃烧条件。步骤一:通入N2,点燃酒精灯;步骤二:冷却至室温;步骤三:通入O2,点燃酒精灯。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相同条件下,n体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见表。
①从等体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析,最适合家庭使用的燃料是________;
②CO与其他燃料相比,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DCBCCACB
二 非选择题
1.1)S+O2O2
2) 白磷的着火点比硫低
3)B
2.1)CH4+2O2CO2+2H2O
2)遇到明火
3)H2
4)B
5)变废为宝,节约资源(合理即可)
3.1)CO、SO2 C
2)乙醇能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或乙醇属于可再生资源,可以节约石油资源等)
3)略
4.1)③
2)4P+5O22P2O5 与氧气接触
5.1)步骤一中,b中的红磷不燃烧,步骤三中,b中的红磷燃烧
2)甲烷 CO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