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化肥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18 19:0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测试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常温下,有反应:M+N→盐+水,其中M、N的类别不可能是(  )
A. 酸、碱
B. 单质、氧化物
C. 氧化物、酸
D. 氧化物、碱
2.下列物质与HCl溶液发生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Zn
B. Al2O3
C. Ba(OH)2
D. Na2CO3
3.小明家的农田出现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调查,该农田长期施用化肥(NH4)2SO4,下列推测中错误的是(  )
A. (NH4)2SO4属于铵态氮肥,能促进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B. 长期施用(NH4)2SO4会导致土壤酸化板结,说明(NH4)2SO4的水溶液呈酸性
C. 草木灰(主要含K2CO3)可改良酸性土壤,说明K2CO3的溶液呈碱性
D. 为了防止土壤酸化,施用(NH4)2SO4的同时应加入Ca(OH)2
4.环境问题己成为制约社会发展进步的严重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使用农药、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所以应该大量使用
B. 如果可燃冰开采不当造成甲烷泄漏将加剧温室效应
C.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须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D. 提倡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班
5.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
A. 选项A
B. 选项B
C. 选项C
D. 选项D
6.化肥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  )
A. KNO3
B. NH4Cl
C. KCl
D. Ca3(PO4)3
7.下列物质中常用于保护食物,以免被微生物侵蚀的是(  )
A. 酒精
B. 食盐
C. 醋酸
D. 硝酸钾
8.下列归类错误的是(  )
A. 选项A
B. 选项B
C. 选项C
D. 选项D
9.施用钾肥能增强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下列物质可用作钾肥的是(  )
A. NH4HCO3
B. K2CO3
C. CO(NH2)2
D. Ca(H2PO4)2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C+O2CO2
B. 2H2O2H2↑+O2↑
C. 3CO+Fe2O32Fe+3CO2
D. HCl+AgNO3===AgCl↓+HNO3
11.如图是小凡用手势OK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要求手指上的物质分别通过某种反应的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如图中的H2O2、O2)则物质X一定不是下列物质中的(  )
A. H2
B. H2CO3
C. KOH
D. CH4
12.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
A. 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D. 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氨味——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13.化肥中的氮肥很多是铵盐。已知氨气通入水中后,其溶液呈碱性。将硫酸铵和氢氧化钙混合后放入试管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湿润红色石蕊试纸会变蓝色,这是检验铵盐的方法。上述实验现象说明(  )
A. 铵盐和碱的反应是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
B. 氨气比空气轻
C. 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就是氨气
D. 铵盐能和碱反应放出氨气
14.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利用化学方法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B. 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在生产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 要防止“白色污染”,就不能使用塑料制品
D.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保护环境
15.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
A. 氯化钠 食盐 NaCl2
B. 碳酸氢钠 小苏打 NaHCO3
C. 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 氢氧化钠 纯碱 NaOH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如图中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B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的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
(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②③④⑤五个化学反应中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7.有一包粉末,已知由CaCO3、FeCl3、MgCl2、Na2SO4、NaOH、NaNO3中的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现进行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充分反应。
①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A;
②向①步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
③将①步得到的无色溶液A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A中一定存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生成白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包粉末中可能含有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18.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B.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C.用食盐水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施用复合肥硝酸钾能使作物枝叶繁茂,并增加抗倒伏能力
三、计算题(共1小题)
19.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小丽同学取该样品23 g全部溶解于150 g水中,再逐滴加入160 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相关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克。
(2)此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A项,酸和碱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B项,单质和氧化物能反应,但不可能生成盐和水,错误;C项,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D项,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故选B。
2.【答案】A
【解析】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据此结合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3.【答案】D
【解析】氮肥能促进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长期施用(NH4)2SO4会导致土壤酸化板结;碳酸钾的水溶液显碱性;铵态氮肥不能和显碱性的物质混合使用,因为这样能够降低肥效。
4.【答案】A
【解析】A项,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虽然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是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错误;B项,因为甲烷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所以甲烷泄露将加剧温室效应,正确;C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正确;D项,步行和骑自行车起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正确。故选A。
5.【答案】C
【解析】A项,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会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错误;B项,铜的活动性比铁的弱,故不能把铁置换出来;氯化银难溶于水所以铜和氯化银不反应故错误;C项,盐酸具有挥发性,过量的盐酸会因加热而挥发,正确;D项,硝酸银会与氯化钠反应把氯化钠除去,错误。故选C。
6.【答案】D
【解析】考查化学不生活中的化肥相关知识点,A、B均为氮肥,C为钾肥,D为磷肥,故答案选D。
7.【答案】B
【解析】能够保护食物,以免食物腐败的,是食盐。故选B。
8.【答案】D
【解析】D中氢氧化钡属于可溶性碱,分类错误,故选D。
9.【答案】B
【解析】A项,NH4HCO3只含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B项,K2CO3只含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钾元素,属于钾肥;C项,CO(NH2)2只含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D项,Ca(H2PO4)2只含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磷元素,属于磷肥。
10.【答案】D
【解析】复分解反应必须是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且生成物都是反应物交换成分生成的。A项,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因而不是复分解反应,而是化合反应;B项,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是分解反应;C项,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但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因而不是复分解反应,而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并在反应过程中相互交换成分。
11.【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手势OK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要求手指上的物质分别通过某种反应的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据此结合氢气、碳酸、甲烷、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进行分析解答。
12.【答案】D
【解析】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固体很多,不一定是碳酸盐。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一些盐的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能使木条熄灭的无色气体很多,不一定是二氧化碳。铵态氮肥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应生成氨气。
13.【答案】D
【解析】A项,铵盐和碱的反应是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但是不能通过该实验现象证明,错误;B项,氨气比空气轻,但是不能通过该实验现象证明,错误;C项,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物质不一定是氨气,因为其他显碱性的物质也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错误;D项,铵盐能和碱反应放出氨气,正确。故选D。
14.【答案】C
【解析】A项,药的作用就是抑制细菌和病毒,以保障人体健康,正确;B项,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可以节约资源,又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正确;C项,不使用塑料制品是不切合实际的,要防止“白色污染”,可以对废弃的塑料进行集中处理,错误;D项,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才能保护环境,正确。故选C。
15.【答案】B
【解析】A选项不对应,化学式错误;B选项关系对应;C选项俗名错误,应为生石灰;D选项俗名错误,应为烧碱、火碱,答案选择B。
16.【答案】(1)Fe 灭火 (2)Fe+H2SO4===FeSO4+H2↑ Ba(OH)2+2HCl===BaCl2+2H2O (3)②④⑤
【解析】根据“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B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则推测B为铁,结合图框,则推测A可能为稀硫酸,C可能为硫酸铜,D可能为氢氧化钡,E可能为二氧化碳,F可能为氯化钡,代入检验。
17.【答案】(1)BaSO4 (2)Na2SO4、NaCl (3)NaCl+AgNO3===AgCl↓+NaNO3 (4)MgCl2、NaNO3
【解析】①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铁溶液显黄色、氯化铁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氯化钠和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氯化镁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氯化钠和白色的氢氧化镁沉淀可知,原粉末中可能含有CaCO3、FeCl3、MgCl2、NaOH;②根据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氢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铁的黄色溶液可知,原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FeCl3、NaOH;③根据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钠和硫酸钡沉淀,①步得到的无色溶液A中含有的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氯化银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18.【答案】C
【解析】A项,石灰乳和硫酸铜都具有杀菌作用,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可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正确;B项,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可以用于清除铁器表面的铁锈,正确;C项,食盐氯化钠与水垢不反应,不能用于清除水垢,错误;D项,氮元素能促进枝叶繁茂,钾元素能使茎秆粗壮,故用复合肥硝酸钾能使作物枝叶繁茂,并增加抗倒伏能力,正确。
19.【答案】(1)8.8
(2)解:设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
x=21.2 g,y=23.4 g
反应后所得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4%。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