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课 题 《鱼我所欲也》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3.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默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熏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与参与探究
教学准备 课文朗读、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鱼我所欲也》来寻找答案。 二、解题: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学生齐读课文。 4.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5.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乡为身死而不受 ( ) (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是亦不可以已平( ) 乡为身死而不受 ( )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 呼尔而与之 (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四、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五、抽学生翻译课文,教师纠正指导。 六、布置作业 1.积累本课字词 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 题 《鱼我所欲也》 授课时间
教学重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与参与探究
教学准备 课文朗读、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二次备课
一、学生齐读第一段,给第一段划分层次。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本文的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二、问题探究: A.孟子在文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1.作者开头写鱼和熊掌的目的是什么?(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 2.”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以比喻引出论点,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3.作者是怎样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辞也。” 4.”甚于生者”和”甚于死者”各指什么而言?(”甚于生者”指”义”;”甚于死者”指”不义”。) 5.从第一段看,作者为什么可以”舍生”并不去做”不义”之事? (因为作者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厌恶的有甚于死亡的。所以他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之事。) 6.作者是怎样从反面申述观点的?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而这为生而无所不为的卑鄙无耻的做法,对于一个”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人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7.第一段作者得出怎样的结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为什么”贤者能勿丧”?(”义”是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有,但面临生死考验时,贤者能固守”义”,而其他人做不到。) 9.第一段作者采取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比喻论证、道理论证。) 三、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讨论下列问题: 1.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了哪两个事例?目的是什么? (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1)行路人、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正面事例;(2)”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俸禄的反面事例。目的是说明”义”的重要性,从而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2.在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关系人的生死时,”行道人”和”乞人”为什么”不受”?举这一事例有什么作用? 3.”万钟”、”一箪食、一豆羹”、”义”三者哪一个更重要? 讨论明确”万钟”指位高禄厚,是身外之物;”一箪食物,一豆羹”决定的是生命,它比”万钟”更重要。但二者与”义”比起来,”义”最为重要。 4.分析”乡为……今为……是亦不可以已乎?”这一句式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5.那些”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可饿死也不愿受辱,现在却为了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孟子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 6.”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指什么而言?有的人为什么会失去”本心”? (本心”是”我固有之”的”羞恶廉耻”之心,即”义”——”善”的本性。人失去”本心”的原因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即贪恋身外之财,为自己谋取私利)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后练习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