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舟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8 11:0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舟山市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卷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十九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着墨很多,“生态文明”被提及多达12次,“美丽”有8次,“绿
色”有15次,且首次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人与自然是
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现代化。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央主抓的重点任务之一。2016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
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文件超过20个。2015年底至2017年9月,中央环
保督察覆盖全国31个省份,超过15万人被问责。中国俨然已开启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材料二:
(摘自十九大专访《高世楫:中国已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生态”一词源于希腊文,意谓居所、栖息地。生态不仅指涉人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关系
问题,同时也切入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
收敛侵占自然物的欲望是可以达到的理性认识,先民便有此种睿智,值得今人借镜。荀子谓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荀卿并
非以为人可以任意摆布自然,而是主张人与天地配合,如果与天地争职分,就是犯糊涂。
《易传》把天地人并称“三才”,天人协调是理想境界。《淮南子》讲:“禹决江疏河以为天
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辟土垦草,以为百姓力农,然不能使禾冬生,岂其人事不至哉 其
势不可也。”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无论作哪一解释,都包含天地人皆
以自然为归依、为原本之义。自然是宇宙的最高范畴,是宇宙本身,此为千古卓绝之论。
人类必须顺从自然,而不可违逆自然。反对逆天而行,主张天人一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
本宗旨。如果把人创造的文化比喻为一株参天大树,是自然提供了大树赖以生长的阳光、雨露和
土壤。
然而,现在的时代往往背离此道。工业革命以来,“征服自然”成为主流意识,物本主义压过
人本主义,更蔑视自然生机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病态扩张。当下迈入后工业文明的信息化时代
物本主义的工具理性更趋发达,掌握了核裂变、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尖端技术的今人,似乎可
以得心应手地“改造自然”,但背弃自然法则,违背生命伦理,包括生物工程在内的科技创造,必
招致自然铁腕的回敬。卡普拉在《转折点》中说:“我们第一次被迫面临着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生
命灭绝这样一场确确实实的威胁。”这种威胁,并非来自毒蛇猛兽、地震火山,也不是天然病菌,
而可能是自以为超越自然、左右自然的愚妄之人的逆天而行。这是当下人类必须时刻自警的。
材料三:
(摘自冯天瑜《人类应当对自然深怀敬畏》)
从东西方文明对比的角度来讲,可以更加体现中国传统自然观的独特性。东西方文化的形成
主要是在原始自然观基础上,原始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初始审视,从卡西尔的思想观念中,
原始自然观中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是一体的关系,人和其他动物以及所有的自然物都属于一种
生命关系。在人类进化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文明形态构成了一种原始自然观,由于
舟山市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检测卷(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